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讓學生們能吃上放心、營養的飯菜,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學校領導最掛心的事情之一。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餐廳衛生安全工作,努力改善餐廳硬體條件,成立了食品保障處,不斷提高餐廳管理水平。學校餐廳寬敞明亮,環境乾淨整潔,服務熱情周到,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溫馨的就餐環境。
學校實行全寄宿、全封閉管理模式,目前,住宿生已達5800人。現有頤園、馥園、清真、教工等四個餐廳,100多個售飯窗口,5800多個座位。為了確保學生順利用餐,學校實施了高一、二、三年級錯時就餐的方式,保證了全校每個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用餐。
學校不斷加大硬體投入,確保餐飲質量。後廚灶具衛生環保,抽油煙機、自動洗碗機、冷鮮和冷凍庫及電氣兩用較先進的蒸房等一應俱全。廚房區功能齊全,分為消毒間、配菜間、麵點間、烹飪間等。
學校與誠信企業籤約,實行精細化管理。餐廳嚴格依據《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規進行管理,確保餐廳安全無死角。學校餐廳堅決杜絕三無產品,要求亮證經營(食品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建立了食品原料臺帳制,熟食留樣制,糧油調料展示櫃等。
學校食品保障處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講授衛生安全知識,提升衛生安全意識,總結管理和工作中的不足,研究整改措施,提升從業人員的思想認識。學校注重餐廳文化建設,文化牆、電視等到處都浸透著管理者潤物無聲教育的匠心。
在日常管理中,學校以師生健康為重,嚴格管理,細緻入微,努力做好與飲食相關的每項工作。嚴格監管、把控,確保從進貨到加工,再到成品每個環節都做到質量過關,衛生過關。
在原材料採購方面,學校要求餐廳對原材料供應商進行篩選,挑選原材料品質好、價格合理的供應商定點採購,原材料採購回來後,要求餐廳派專人本著「一看、二聞、三手感」的原則對食材進行驗收,通過驗收的食材,才能進行加工。
學校餐廳食物種類多樣,營養葷素搭配合理,嚴格按照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及營養需求對食材進行加工,努力為學生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
學校餐廳將食材的加工工作間劃分為,蔬菜粗加工工作間、麵點加工工作間、食材清洗間等。在餐具的消毒方面,學校建立了完善的餐廳消毒機制,各部門嚴格監督,監管到位。
餐廳對當日的飯菜進行留樣。學校食品保障處主任劉德紅介紹說:「餐廳每天都對當天的飯菜進行留樣,並在留樣容器上標註好菜名、分量、留樣時間等信息。在專用的冰箱中食品留樣,餐廳會存放48小時,便於對飯菜的質量進行追蹤。」
學校成立了餐廳管理學生自治會,定期對餐廳食品安全衛生進行檢查,確保食品潔淨安全;督促餐廳改進飯菜風味及烹調方法,努力提高飯菜質量。
學校還定期組織家長開放日,學校餐廳面向全體家長開放,自覺接受監督,增加了學校餐廳運作的透明度,促進了學校餐廳管理規範化;學校嚴格執行相關負責人陪餐制,每天不少於1名校領導陪同學生就餐,校長在餐廳陪餐,不僅能親身體驗飯菜質量,了解學生們真實評價,而且能準確抓住餐廳改進的方向和難點問題,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就餐環境。
學校餐廳飯菜物美價廉,充分讓利於學生,讓學生吃飽吃好,為學生身體成長和學習需要提供了保障。許多學生升入大學後,仍對學校餐廳的飯菜「回味無窮」,他們常常感慨說:「還是我們一中餐廳的飯菜實惠、好吃!」
學校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鼓勵學生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崇高精神,努力營造文明用餐、崇儉抑奢的新風尚;號召同學們行動起來,爭做節儉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
我校紮實開展學校食品安全與學生營養健康管理工作,積極為學生營造「家長放心、學生開心、學校安心」就餐環境,認真踐行學校「立德樹人,培尖促優,為每名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不僅為早日實現三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一中在新時代實現新的騰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圖文:本站記者
編輯:文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