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揭秘明代人接觸到的真實日本刀

2021-02-13 冷兵器研究所

很多古裝影視劇上經常會看到一個畫面,日本武士或忍者使用我們現代常見的日本武士刀作戰,尤其是涉及明代抗倭戰爭的古裝片。如前不久播放的《抗倭英雄戚繼光》,電視劇中戚繼光率領著明軍與揮舞著武士刀的倭寇打成一片。       

《抗倭英雄戚繼光》劇照


真實情況是如此嗎?我們先來了簡單解下日本刀的一些歷史:

1. 「上古刀」—日本平安時代末期以前生產的刀劍,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2.  「古刀」—出自平安時代末期至室町時代末期,即約1000~1596年製成的刀劍,當中包括平安、鎌倉、南北朝、室町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日本刀

3. 「新刀」—安土桃山時代的慶長期至江戶時代末期1596—1781年製成的刀劍。

4.「新々刀」——幕末明治維新時代製成的日本刀1781~1876年。

5. 「現代刀」——明治10年(1877年)-現在的近代作品。


▲日本刀所對應的時代圖

 

現代所言的,使用日本傳統工藝製造的武士刀,從樣式、材質和製造方法上講,實際上是那些被日本人稱作「新々刀」的日本刀乃至「現代刀」。通常我國各類影視作品和民間愛好者所收藏的「日本武士刀」,多為新々刀期和現代刀樣式的打刀。很明顯,「新々刀」出現的時候,明朝已經滅亡了二百年,那麼戚繼光率領著明軍顯然不能與穿越二百年的日本武士作戰。

▲現代的武士刀(打刀)

那麼明朝人能接觸到哪些日本刀呢?


明朝1368-1644年所對應的日本時代自其南北朝時代,歷經室町時代,結束自安土桃山時期。而這個時間段的日本刀被稱作為「古刀」。因此明朝人只能接觸到這個時期的日本刀。

根據史料,明朝所見識到的日本刀始自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時期與日本所進行的「勘合貿易」。由於明朝實行海禁政策防範海盜,貿易上為了區別被冊封為「日本國王」的幕府將軍(足利將軍家)官方貿易船與倭寇,所以發行了勘合符以示區分,這是國對國朝貢貿易的型態,限制十年一朝。在這期間,日本向明朝出口了大量的日本刀,數量達到了幾十萬把。但是因為日本生產力的不足,到了堪合貿易後期,日本出口明朝的刀具多是被稱作「數打物」的供雜兵使用的低劣產品,這樣自然不被明人接受。又因各種原因,勘合貿易最終被終止。


▲明御林軍大刀


根據現有文物和記載來看,明朝軍隊進口並裝備的日本刀,主要是大型的野太刀和薙刀。這兩種刀這是跟所謂的「日本武士刀」,也就是「打刀」,是完全不同的武器。野太刀我們下面再說,先說說薙刀。薙刀是一種長柄兵器,類似中國的眉尖刀。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薙刀作為僧兵守護寺院所用的武器,有出色表現。在鎌倉時代末到室町時代,薙刀成為戰場的主要武器。但在日本的應仁之亂時代,薙刀因為不適合密集型戰鬥,而被槍替代。

▲薙刀及各部位的名稱

另外,因為明代嘉靖時期東南地區的倭寇入侵,明軍也繳獲了大量的日本刀。《籌海圖編》記載,倭寇「每人有一長刀,謂之佩刀;其長刀上又插一小刀,以便雜用。又一剌刀,長尺許者,謂之解手刀;長尺餘者謂之急拔,亦剌刀之類。此三者乃隨身必用者也。」這說明當時的倭寇常攜帶三種刀,第一種為「長刀」,其「大而長柄」、「佩之於肩」,這是野太刀。第二、三種為「小刀」、「刺刀」,根據描述「小刀」應該為一種被稱作「凱通」的破甲用小刀,刺刀「長尺許者」則為被稱作「肋差」的一種短刀。

由上可知,嘉靖倭亂時期,倭寇常用的主戰刀為野太刀,另配有肋差、凱通這樣的輔助刀。


▲凱通

▲助差

▲肩抗野太刀的日本武士形象


特別需要強調的就是這種「野太刀」,因為這是現有明代唯一明確記載並配有圖案說明進行了仿製的日本刀,也就是戚繼光所言的「長刀」。《紀效新書·長刀解》「此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

這是一種刃長五尺,加上刀柄共六尺五寸的重型實戰超長雙手長刀,其長度多在1.5~1.75米之間,重量達2.5公斤,多為南北朝和室町時代的精壯勇武之士使用。武士將其平時背負在肩上,作戰時拔出雙手運用。戚繼光將這種長刀配屬給火繩槍兵防身用,在一些特定場合,火繩槍兵也可以使用長刀作戰,輔助長槍、刀牌兵作戰。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德川幕府之後依據長度不同對刀具做了分類規定,而將某些較長的太刀也稱為了大太刀。因此德川幕府之後的一些大太刀長度達到1.3米左右。不過雖然名字是「大太刀」,但實質只是尺寸較長的太刀罷了。


▲野太刀演示

除了這些繳獲刀具,還有一些裝飾非常華麗的「太刀」被賣到了明朝。但這些刀明朝人認為並不實用,「又有作贄禮,賀禮,不拘大小,名雖為刀.其實無用」,其價格高達10兩白銀,相當於普通士兵一年的工資。這些裝飾華麗的太刀被達官貴人當做禮物送人或收藏,並不用於實戰。


▲具有華麗裝飾的太刀及各部位名稱


▲日本古刀期的太刀刀條


這些具有華麗裝飾的刀來自日本古刀期著名的鍛冶流派,最上等的被稱為「上庫刀」,「山城國盛時,盡取日本各島名匠,封鎖庫中,不限歲月,竭其工巧,謂之上庫刀。其間號寧久者更嘉,世代相傳,以此為上。」次等為備前刀。「以有血漕為巧,刀上或鑿龍,或鑿劍,或鑿八幡六菩薩、春日,天明神、天照皇,大神宮,皆形著在外為美觀者。如匠人製造之精,不論刀大小,必於柄上一面鐫名,一面刻記字號,以為古今賢否之辨.槍劍亦然。」

山城(山城伝),大和(大和伝),備前(備前伝),相模(相州伝),美濃(美濃伝)的五國,並稱為「古刀五伝」,也就是古刀期的五大風格各異的鍛冶流派。明人認為山城的刀最好,其次為備前。

綜合上文,明代中國所接觸到的日本刀為處於古刀期的薙刀、太刀、野太刀、肋差、凱通。而名氣最大的「打刀」,雖然它誕生在日本南北朝末期,但在明代史料中反而未見記載。至於影視劇常見的那些現代武士刀就更不會出現在古代的中國了。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李夢陽。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THE END

我方為金臺新媒體聯盟核心成員

關於我們:微信號 LBQYJS

更新時間:每周一至周六中午時段

投稿郵箱:302511404@qq.com 

編輯QQ : 302511404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是什麼樣的?不要被「抗日神劇」騙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長久且會遺傳的,日本當初的所作所為已經成為了中國全民族的一個烙印。但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關於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管理異常寬鬆,基本上拍出來就可以播放流傳。這也造就了我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中佔據了很大比例。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
    日本將中國作為主要侵略國家,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就開始在我國實行暴行。不過最終日本鬼子被趕出了中國,但是這段歷史,至今我們都不會忘記,所以近些年來,就出現了很多有關於抗日的電視劇。 電視劇也有拍的好的和不好的,像大家都看過的《亮劍》,就是非常經典的一部劇。
  • 日本武士刀能一刀劈開汽車?日本刀真的像好好萊塢電影裡說的那麼強麼?
    男人站在路中央紋絲不動,臉上依舊冷冰冰的,就在汽車即將撞上他的瞬間,他揮起手中的日本刀,雨點橫飛中,汽車被一刀劈成兩半……這是好萊塢科幻大片《黑客帝國》裡的一幕。電影裡的日本刀,斬汽車、斬殭屍、斬鐵血戰士,無堅不摧,儼然成為好萊塢大片第一利器。圖:日本刀已是好萊塢招牌冷兵器
  • 老照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和電視劇裡的不一樣
    導語:老照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和電視劇裡的不一樣 觀眾印象中的御前帶刀侍衛就是清宮劇裡的那樣,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甚是帥氣,那真正的侍衛,你見過嗎?
  •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妃子並不風光,睡大通鋪,收入不如普通人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妃子並不風光,睡大通鋪,收入不如普通人這第一個是階級上的規定,接下來就是衣食住行上的規定。一個國家本來就已經很龐大了,有無數的百姓要養活,所以皇帝對於後宮的衣食住行開始了嚴格的約束。
  • 二戰日本女兵真實模樣,導演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隨著現代娛樂審美性的統一,很多電視劇都會找長得好看的小鮮肉進行拍攝,以求得觀眾更高的追捧,而像類似追求視覺的娛樂拍攝,除了接受,幾乎沒有其它的改變方法。當然,像一些娛樂性強的影視劇還好,可若是涉及戰爭歷史方面,好比南京大屠殺之類的抗日戰爭題材,若還是為了追求美化而拍攝,那這就是對史實的不尊重了。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不要再被抗日神劇騙了
    因此當時的中國被貪婪的日本侵略者盯上了。但好在我國人民沒有屈服,最終還是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到了現在,抗日戰爭已經是七十多年前的陳年往事了,但日本曾經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我們依舊忘不掉。因此現在的電視上時常會播放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而在這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日軍掃蕩的情節,而且這些掃蕩的日軍都比較「笨」,總是被我國軍民捉弄於股掌之間,但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 日本武士刀真的有電影中那麼厲害嗎
    首先有關日本刀的鋒利,古代日本也有很多文學色彩很濃的傳說。據說日本名刀「童子切」(日本平安時期源賴光的愛刀,因傳說其斬殺了妖怪」「吞酒童子」「而命名,曾一刀斬斷了六具屍體,而且刀刃都透過稻草碰到地面了。也比如戰國名將本多忠勝有把名槍「蜻蜓切」,更是鋒利到極致:一隻蜻蜓如果不小心停到槍尖,會因為自身分量的壓迫而被切為兩截。
  • 【雪警小妹話安全】騙子真實「悲慘」經歷:剛騙到手的錢又被警察騙...
    【雪警小妹話安全】騙子真實「悲慘」經歷:剛騙到手的錢又被警察騙了回去 2020-09-10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刀銘「祐定」揭秘
    日本古刀裡「傳」這個概念,可以按「傳統」來理解。實際上主要是按地域劃分的,由於古代交通不便,聚集於同一地區的刀匠容易形成相近的風格,這是五傳所形成的基礎。在平安後期到鎌倉前期,還只有三個傳:山城、備前、大和。這時候各地的做刀風格還差別不大,都是小沸本位、小丁子、小亂為主。
  • 曼威路亞|刀騙VIB|大汶河冬季作釣
    聽說個體還行,上一次在北方釣翹嘴還是lurepro黃金聯賽6月夏季在雪野湖舉辦的分站賽,那次比賽曼威釣手王飛宇和張成宇用刀騙VIB的測試餌全程作釣,一度領先其他品牌的釣手,但是不幸被本土釣手超越,屈於亞軍。
  • 為什麼動漫中,日本人削土豆皮只用刀?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有趣又神經質的話題——為什麼在動漫中,日本人削土豆只會用刀?可能很少有像我這樣無聊的人,在看動畫的過程中,會去關注這種閒到蛋疼的問題——極多的動畫中,日本人削土豆只用刀而不用方便、快捷、安全的削皮器。上到八十老奶奶,下到幾歲小孩子。
  •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近些年來,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接連上映,比如說《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很不錯的宮鬥劇,即便是現在,依然還有人重複地看。不過大多數清朝劇,講述都是後宮的爭鬥,還有皇帝的有一些故事。不過電視劇中,清朝人的陰陽頭髮型,看起來還算是帥的,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清朝人髮型,是這樣的嗎?
  • 倭刀比中國寶刀厲害?日本浪人試刀的方法,竟是斬殺陌生路人
    據說日本名刀「童子切」(日本平安時期源賴光的愛刀,因傳說其斬殺了妖怪」「吞酒童子」「而命名。此刀為著名的刀匠大江安綱製作,日本國寶),曾一刀斬斷了六具屍體,而且刀刃都透過稻草碰到地面了。島國,如何能製造出這麼鋒利的寶刀?明代人對日本刀一直充滿疑問,連大科學家宋應星也疑惑不解:「(倭刀)不知用何錘法,中國未得其傳。
  • 【獨家】揭秘!蚌埠投拍的抗戰劇《鍛刀Ⅱ》,要火!
    在浙江橫店影視基地,熱劇《鍛刀Ⅱ》正在拍攝中:新四軍圍剿日軍,端炮樓,打鬼子。。。
  • 盤點那些電視劇裡騙了你很多年的醫學常識
    在網際網路尚未發達的年代,電視是傳播知識與信息的最大媒介之一,比如很多人都是通過看電視劇來了解或者學習各行各業、各地風貌、人與人等之間的差異,但是電視劇有時候為了劇情效果服務,會杜撰出一些根本不符合科學的橋段,比如下面這些亮健好藥君專門為大家盤點的騙了你很多年的醫學常識。
  • 盛唐幻夜穆樂真實身份揭秘 穆樂為什麼會流落到盛唐
    盛唐幻夜穆樂真實身份是什麼揭秘 穆樂為什麼會流落到盛唐  近日,電視劇《盛唐幻夜》熱播,該劇從播放至今播放量已超5憶,劇中的穆樂的真實身份是什麼?穆樂為何會流落盛唐?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盛唐幻夜穆樂真實身份是什麼揭秘 穆樂為什麼會流落到盛唐  穆樂為什麼會流落到盛唐  穆樂是在自己國家被人陷害以至於流落盛唐的,還不幸失去了記憶和與人交際的能力。
  •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不會有女兵像影視劇中那樣,歷史上真正的日本女兵是什麼樣的呢?其實看完了本文大家可能就會發現原來電視劇騙了我們那麼多年!,現在在日本還能看到中國古代文化的遺風,中國的男尊女卑持續了幾千年,日本當年學習中國的文化,把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也學了來,即便日本經歷了現代化,工業化,日本社會還有男尊女卑的影子存在,日本的女人可以說是沒有話語權的,甚至在婚後不會繼續工作,更別說站上戰場了。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騙了!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欺騙了!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不少在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也有比較經典的,比如大家都很喜歡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
  • 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是清朝官員真實長相,和珅俊美,圖3是紀曉嵐
    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是清朝官員真實長相,和珅俊美,圖3是紀曉嵐!李鴻章不像電視劇那樣賊眉鼠眼的,是大壞蛋,大賣國賊。 張之洞曾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