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靳東: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
由張建棟編劇並執導,靳東、蔣欣、李宗翰、李乃文等主演的都市現實主義情感劇《如果歲月可回頭》正在東方衛視東方劇場熱播。該劇憑藉對「中年危機」「精神出軌」「家庭暴力」等話題的呈現,引爆了討論熱度,收視率也名列前茅。
昨日(4月9日),靳東接受了記者採訪。與劇中角色白志勇一樣,44歲的靳東對「人到中年」也有一套自己的認知:「我的生活態度是從不抱怨、不解釋、不埋怨、不找理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地表達好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不辜負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鐘。」
我和白志勇一樣都很『二』
《如果歲月可回頭》的開篇迅速吸引了觀眾眼球:三個中年大叔遭遇婚姻危機,做出一系列「反常」舉動,聲稱要重新活一回,於是打群架、染頭髮、玩快閃……這撥操作讓不少觀眾感到迷惑:太突兀了,能正常點嗎?對此,靳東回應:「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循規蹈矩地生活。壓力大了需要排遣,但大家對於顛覆、叛逆行為的界定不一樣,就會對劇中人物的行為產生不同的感受。」
靳東表示,這部劇從三個男人出發,反映了成年人的真實狀態:「試問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他認為,這部劇呈現了中年男人從迷失自我到找到自我的過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不太能看清自己,所以當生活突然發生改變時往往會無所適從。但適應之後,我們會調整、找尋自己,最終還是會回到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個人感情生活這條溫暖的道路上。」
劇中,白志勇失業又失婚,他性格不羈、容易衝動,但為人仗義,對待感情看似灑脫,實則長情。不少觀眾評價白志勇「有點中二」。靳東贊同道:「白志勇是『特二』,生活中,其實很多人『二』而不自知,我自己也挺『二』的。」靳東還爆料:「幾個主要角色都有生活原型,張建棟導演本人就很像白志勇,相似度達80%以上。」
必要的戲劇化是有用的
《如果歲月可回頭》的導演張建棟是靳東的多年好友,曾執導過《刑警本色》《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知名影視劇,但此次卻是兩人首次合作。關於該劇有一些質疑,靳東也主動替導演解釋。
比如,有觀眾指該劇過於戲劇化、不夠接地氣。靳東稱:「這個戲是導演對社會思考的總和,所以會呈現很多瑣碎、零亂的生活段落。生活遠比戲精彩,我們只表現了生活的一角,並且將其集中、放大。」
至於觀眾指出三個主演的對戲很像演話劇的評價,靳東這樣看:「導演對視聽藝術有要求,他希望演員的表達能夠字正腔圓。儘管有人說這種方式有點老派、不接地氣,甚至有點像演話劇等,但我依然覺得讓人聽得清楚的臺詞處理以及放大一點生活的表演,是對的,是好的。」
女性更加懂得自我表達
近年,現實主義都市劇多從女性視角出發,探討婚姻和成長。但《如果歲月可回頭》反其道而行,選擇從男性視角出發。靳東表示,出演該劇的一大原因就是受此吸引,「最初我選定這個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很多現實主義題材都市劇都是從女性角度出發去探討婚姻和成長的,但男性角度的作品很少。」
靳東分析,主流觀念中女性大多是家庭關係的弱者,所以許多都市情感劇往往從女性視角出發,「但近二三十年,中國女性地位提高了,她們更加懂得表達自己。而很多時候,男性的情感耐受力,要遠低於女性。因此,男性也需要表達自己感受的作品。」靳東還認為,劇中三個男人「作妖」的一大原因,正是女性地位的提升:「雖然大家都在說這個世界歸根結底是個男權社會,但在當下的中國,我認為,以家庭為單位的林林總總,恰恰是由女性當家做主。」
《如果歲月可回頭》關注了中年人的困惑。如今,靳東也人到中年,演這部劇會多一分感觸嗎?他說:「毫無疑問,中年人是壓力最大的社會群體,對老人要盡孝,對子女要負起養育職責,對社會要傳遞你應該傳遞的樣子……壓力會大到讓你甚至無暇顧及自己的感受,無暇思考活著的意義,更無從談起所謂風花雪月、小情小調。」
(責編:張帆、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