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AOWA老蛙MSC的預售,大家關於移軸的問題也多了起來。攝影師渺小的神眼,替你揭開移軸的「神秘面紗」!
大家好,我是神眼,我又來聊移軸了。可能有人會問你怎麼老講這個,因為我是直男啊,我喜歡將樓拍的直直的,哈哈!上篇文章跟大家聊了老蛙MSC的基本操作技巧,很多朋友嫌不過癮,或還是不懂移軸是怎麼回事,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奉上移軸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掃盲貼,大神請無視,下文多圖費流量)
LAOWA老蛙MSC(Magic Shift Converter)魔法移軸增距鏡
1、像場概念
說到移軸鏡頭,不得不提到像場的概念。像場是針對鏡頭而言,一般是指鏡頭在焦平面成像的面積大小。由於鏡頭是圓形桶形結構,所以像場理論上應當是正圓形的。舉個例子:佳能有EF鏡頭和EF-S鏡頭,EF鏡頭屬於全畫幅鏡頭,可以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而EF-S鏡頭只能用在APS-C畫幅的截幅相機上,勉強用在全畫幅機身上時會出現一圈暗角,也就是我們說的像場不能完全覆蓋感光元件。
以此類推,不同畫幅鏡頭的像場關係為:大畫幅 > 中畫幅 > 全畫幅 > APS-C > M4/3系統。其中全畫幅是最常見的,它的感光元件尺寸通常為36x24mm,其他畫幅的大小請自行百度。移軸鏡頭的像場要遠大於普通全畫幅鏡頭,以老蛙MSC為例,如圖所示:
2、光軸與傾斜
鏡頭光軸,是鏡頭中心的線,即鏡頭的法線。一般情況下光軸也垂直於CMOS。如果鏡頭光軸不正,那麼會出現畫面不在一個焦平面上,拍出來的片子就會出現有的清晰有的糊的情況。
某些具有傾斜功能的移軸鏡頭,採取傾斜光軸使得畫面可以出現不同尋常的虛化效果,即我們所說的玩具效果。借好基友的鏡頭示意一下鏡頭傾斜的狀態:
3、 偏移與畸變修正
說了這麼多,終於到我們最關心的畸變矯正環節了。那麼,移軸鏡頭究竟是如何進行矯正的呢?平移光軸!前面提到了像場、畫幅和光軸的問題,這裡就用上啦!首先移軸鏡頭的像場很大,足以覆蓋有的中畫幅的感光元件,再加上移軸鏡頭可以進行平移,以老蛙MSC為例,工作狀態如下圖:
移軸鏡頭進行光軸偏移雖然僅有幾毫米,但CMOS也僅僅只有36x24mm的大小,移動鏡頭相對CMOS就移動了很大的距離,在它上面的成像也就產生很大的範圍差別。例如老蛙MSC最多可移動10MM,將近豎向尺寸的1/2了,那麼景別改變就會非常大了。
如果我們需要取像場上面部分,不進行移軸時就需要向上仰拍,建築攝影師都不希望出現仰拍時產生的透視畸變(追求特殊效果除外)。那麼,我們就要將相機和鏡頭水平放置,保證鏡頭光軸垂直於拍攝的建築物,然後向上移軸至所需的像場範圍內,即可拍下無畸變的照片,這就是移軸鏡頭畸變矯正的原理了,如下圖所示:
附上隨手拍的幾張圖:
老蛙MSC+老蛙12mmF2.8鏡頭
攝影師:渺小的神眼
老蛙MSC+老蛙12mmF2.8鏡頭
攝影師:渺小的神眼
老蛙MSC+老蛙12mmF2.8鏡頭
攝影師:渺小的神眼
完!
渺小的神眼
85後自由攝影師
擅長城市風光、建築等攝影題材
點擊圖片查看相關文章☟☟☟
想了解更多關於LAOWA老蛙MSC的資訊?可在文末「留言區」留言交流哦!點擊「閱讀原文」,可欣賞更多精彩樣片!
作品精選
【冰】
攝影師:backspace
鏡頭:LAOWA老蛙15mm F2.0 FE ZERO-D
-END-
更多權威評測請關注新浪微博
@長庚光學 @老蛙鏡頭
作者:渺小的神眼
編輯:Chloe Wu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老蛙MSC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