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軸鏡頭 (Tilt-Shift Lens) 是頗昂貴的玩意,例如佳能的TS-E 24mm f/3.5L II,官方零售價是 14425元,而尼康也有很多,PC-E NIKKOR 24mm f/3.5D ED 官方售價則是14521元,但到底有甚麼用呢?最常見的,就是很多大師在玩微縮攝影,把一個城巿拍攝得像模型一樣,非常有趣。
當然,事實上這麼昂貴的鏡頭,絕不只是用來玩特效而矣,而是有相當重要的功能,誇張一點說,它可以打破我們一般攝影的透視規則及景深原理,讓人拍攝得到普通鏡頭所不可能得到的作品,以下有簡單圖像,可以對這些神奇光學原理有初步了解。
移軸的原理與訣竅
移軸的原理
所謂移軸效果,其實是因為畫面景深極淺,而令我們產生像用微距鏡頭拍攝模型一樣的感覺。而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拍攝現實的整條街道,整座建築物等場所時,若使用廣角鏡或站在高而遠的地方拍攝,都不容易造出淺景深。而移軸鏡或Lensbaby鏡頭之所以能造成這種效果,是因為鏡頭可以移動搖擺。例如LENSBABY可以移動鏡頭前端,改變光線投射到感光元件的角度,使平面偏斜,因此即使在同一平面的景物亦可以輕易造出淺景深。
特點
移軸攝影鏡頭最主要的特點是,可在照相機機身和膠片平面位置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使整個攝影鏡頭的主光軸平移、傾斜或旋轉,以達到調整所攝影像透視關係或全區域聚焦的目的。移軸攝影鏡頭的基準清晰像場大得多,這是為了確保在攝影鏡頭主光軸平移、傾斜或旋轉後仍能獲得清晰的影像。移軸攝影鏡頭又被稱為「TS」 鏡頭(「TS」是英文「Tilt&Shift」的縮寫,即「傾斜和移位」)、「斜拍鏡頭」、「移位鏡頭」等。
移軸效果器材介紹
移軸鏡頭
使用移軸鏡頭可以造到小模型效果,而且還可以修正透視或拍攝極深景深的照片。
但各原廠移軸鏡頭價格相對貴一點。副廠方面只聽說過有兩支俄羅斯製造的移軸鏡頭。
Lensbaby有數種不同設計的鏡頭,除了能輕易做出移軸效果外,結構簡單輕巧但充滿玩味是其特色。
透過更換鏡組和光圈葉,可拍攝出極像真的模型效果,另外還可以加上各種小配件(如魚眼、柔焦等),待出不同效果的變化,是相當有趣味性的鏡頭。
買齊鏡頭鏡組配件等,價格也不算太便宜。但如果只買鏡身+預設鏡組還是挺划算的。
TILL/SHIFT MOUNT是安裝在機身上的一個裝置。安裝這個MOUNT後可再裝鏡頭,就不論你使用什麼鏡頭都可以拍出移軸效果。但缺點是並非所有牌子都適用的tilt/shift mount,而Lensbaby廠方也有出產類似的產品。
淺景深濾鏡
市面上有一種濾鏡可以安裝在鏡頭前面就可把畫面邊緣模糊化,效果有點像移軸效果。優點在於價格十分便宜。
淺景深濾鏡
蛇腹
還有一種方法便是利用「蛇蝮」。「蛇蝮」指的是一種軟管。一頭接相機,一頭接鏡頭,同樣可以改變焦平面的景深。其實蛇蝮鏡頭曾經是一種頗流行的相機設計,我們還可以在一些舊式相機鋪見到這些相機。有興趣在數碼機上玩蛇蝮的朋友可以到香港鴨寮街附近找一找。
蛇腹接環及鏡頭
好了,如果你現在對所需要的器材有粗略的認識了,相信現在都已經創意澎湃,急不及待要出發了。但在出發前,我們不妨以前人為師,分析一下別人是怎樣拍出移軸效果的。
移軸攝影小秘訣
秘訣一:高角度
尋找一個適合的制高點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如角度不夠高,一方面涵蓋的風景不夠多,另一方面,我們看模型往往也是以鳥瞰的角度看的。為了讓人看起來像模型,找一個漂亮的高角度,不論商埸玻璃或舊樓天台都是好選擇。
秘訣二:走遠一點
不要離你要拍的目標景物、建築太近。除了模型本來就很微小這項考慮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景深因素。因為移軸效果必然有很淺的景深,而我們當然不希望我們的目標模糊,因此站遠點,望多點,利用淺景深突出主體。
秘訣三:高飽和度
很多移軸效果的照片都有相當高的飽和度(saturation),高的飽和度使畫面色彩更豔麗,感覺更飽滿,也更具童話色彩。現在很多數位相機都內置調較飽和度的功能,如果找不到,把picture style調到風景、鮮豔之類亦有相似的功用。
秘訣四:城市題材更易捕捉
相比在郊外,在城市更客易找到適合移軸效果的題材。例如政府建築、城市地標、碼頭、飛機場、公路、火車站等,都是相當適合做移軸攝影的題材。另外,如果要拍攝郊外的話,也可以儘量拍攝有人類痕跡的地方,例如山邊小屋,行山徑等,可以使畫面更有模型感。
秘訣五:使用三腳架
如果陽光足夠,其實手持相機也是可以的。但筆者還是建議使用三腳架,因為要做TILL/SHIFT操作時,如果把相機安裝在腳架上可以安全很多。更可以利用雙手來慢慢調較你想要的角度和景深範圍。
總結
拍攝普通風景照片多了,偶然拍一下特別效果會更有趣。想把世界變為小嗎?準備好裝備開始移軸攝影吧!
- END -
藍海光學:專注玻璃非球面鏡頭的研發與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