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 ‖ 了解移軸鏡頭原理

2021-02-19 光學人生

移軸鏡頭 (Tilt-Shift Lens) 是頗昂貴的玩意,例如佳能的TS-E 24mm f/3.5L II,官方零售價是 14425元,而尼康也有很多,PC-E NIKKOR 24mm f/3.5D ED 官方售價則是14521元,但到底有甚麼用呢?最常見的,就是很多大師在玩微縮攝影,把一個城巿拍攝得像模型一樣,非常有趣。

當然,事實上這麼昂貴的鏡頭,絕不只是用來玩特效而矣,而是有相當重要的功能,誇張一點說,它可以打破我們一般攝影的透視規則及景深原理,讓人拍攝得到普通鏡頭所不可能得到的作品,以下有簡單圖像,可以對這些神奇光學原理有初步了解。

移軸的原理與訣竅


移軸的原理

  所謂移軸效果,其實是因為畫面景深極淺,而令我們產生像用微距鏡頭拍攝模型一樣的感覺。而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拍攝現實的整條街道,整座建築物等場所時,若使用廣角鏡或站在高而遠的地方拍攝,都不容易造出淺景深。而移軸鏡或Lensbaby鏡頭之所以能造成這種效果,是因為鏡頭可以移動搖擺。例如LENSBABY可以移動鏡頭前端,改變光線投射到感光元件的角度,使平面偏斜,因此即使在同一平面的景物亦可以輕易造出淺景深。

特點
移軸攝影鏡頭最主要的特點是,可在照相機機身和膠片平面位置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使整個攝影鏡頭的主光軸平移、傾斜或旋轉,以達到調整所攝影像透視關係或全區域聚焦的目的。移軸攝影鏡頭的基準清晰像場大得多,這是為了確保在攝影鏡頭主光軸平移、傾斜或旋轉後仍能獲得清晰的影像。移軸攝影鏡頭又被稱為「TS」 鏡頭(「TS」是英文「Tilt&Shift」的縮寫,即「傾斜和移位」)、「斜拍鏡頭」、「移位鏡頭」等。


移軸效果器材介紹

  移軸鏡頭

  使用移軸鏡頭可以造到小模型效果,而且還可以修正透視或拍攝極深景深的照片。

  但各原廠移軸鏡頭價格相對貴一點。副廠方面只聽說過有兩支俄羅斯製造的移軸鏡頭。


Lensbaby有數種不同設計的鏡頭,除了能輕易做出移軸效果外,結構簡單輕巧但充滿玩味是其特色。

  透過更換鏡組和光圈葉,可拍攝出極像真的模型效果,另外還可以加上各種小配件(如魚眼、柔焦等),待出不同效果的變化,是相當有趣味性的鏡頭。

  買齊鏡頭鏡組配件等,價格也不算太便宜。但如果只買鏡身+預設鏡組還是挺划算的。


TILL/SHIFT MOUNT是安裝在機身上的一個裝置。安裝這個MOUNT後可再裝鏡頭,就不論你使用什麼鏡頭都可以拍出移軸效果。但缺點是並非所有牌子都適用的tilt/shift mount,而Lensbaby廠方也有出產類似的產品。


淺景深濾鏡

  市面上有一種濾鏡可以安裝在鏡頭前面就可把畫面邊緣模糊化,效果有點像移軸效果。優點在於價格十分便宜。

  淺景深濾鏡


蛇腹

  還有一種方法便是利用「蛇蝮」。「蛇蝮」指的是一種軟管。一頭接相機,一頭接鏡頭,同樣可以改變焦平面的景深。其實蛇蝮鏡頭曾經是一種頗流行的相機設計,我們還可以在一些舊式相機鋪見到這些相機。有興趣在數碼機上玩蛇蝮的朋友可以到香港鴨寮街附近找一找。

  蛇腹接環及鏡頭


好了,如果你現在對所需要的器材有粗略的認識了,相信現在都已經創意澎湃,急不及待要出發了。但在出發前,我們不妨以前人為師,分析一下別人是怎樣拍出移軸效果的。


移軸攝影小秘訣

  秘訣一:高角度


  尋找一個適合的制高點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如角度不夠高,一方面涵蓋的風景不夠多,另一方面,我們看模型往往也是以鳥瞰的角度看的。為了讓人看起來像模型,找一個漂亮的高角度,不論商埸玻璃或舊樓天台都是好選擇。


秘訣二:走遠一點


  不要離你要拍的目標景物、建築太近。除了模型本來就很微小這項考慮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景深因素。因為移軸效果必然有很淺的景深,而我們當然不希望我們的目標模糊,因此站遠點,望多點,利用淺景深突出主體。


秘訣三:高飽和度


  很多移軸效果的照片都有相當高的飽和度(saturation),高的飽和度使畫面色彩更豔麗,感覺更飽滿,也更具童話色彩。現在很多數位相機都內置調較飽和度的功能,如果找不到,把picture style調到風景、鮮豔之類亦有相似的功用。

秘訣四:城市題材更易捕捉


  相比在郊外,在城市更客易找到適合移軸效果的題材。例如政府建築、城市地標、碼頭、飛機場、公路、火車站等,都是相當適合做移軸攝影的題材。另外,如果要拍攝郊外的話,也可以儘量拍攝有人類痕跡的地方,例如山邊小屋,行山徑等,可以使畫面更有模型感。

  秘訣五:使用三腳架


  如果陽光足夠,其實手持相機也是可以的。但筆者還是建議使用三腳架,因為要做TILL/SHIFT操作時,如果把相機安裝在腳架上可以安全很多。更可以利用雙手來慢慢調較你想要的角度和景深範圍。

  總結

  拍攝普通風景照片多了,偶然拍一下特別效果會更有趣。想把世界變為小嗎?準備好裝備開始移軸攝影吧!

- END -

藍海光學:專注玻璃非球面鏡頭的研發與製造


相關焦點

  • 《移軸鏡頭的原理和無縫接片》
    - 用移軸鏡頭避免變形,和用移軸鏡頭接片。  移軸鏡頭 (Tilt and Shift Lens),佳能叫TSE鏡頭,尼康叫PCE鏡頭——是一種很特殊的鏡頭。這樣鏡頭的鏡桶不是固定的,通過機械動作,這些鏡頭能夠移動鏡筒(光軸)的位置和角度, 實現各種」技術動作「,從而實現一些特殊拍攝效果。  移軸鏡頭能實現兩種不同的,獨立的技術動作:移軸(shift)和傾斜(tilt)。
  • 中國移軸鏡頭《LAOWA篇》12MM系列
    光學特性:每塊鏡片均採用低反射多層膜為解決超廣角大光圈帶來的色散問題,此鏡頭採用了3枚異常分散玻璃(ED glass),徹底的矯正了色散像差。每塊鏡片均採用低反射多層膜,徹底的消除了鬼影和眩光。 結構特點:採用金屬部件,確保了鏡頭的組裝精度和耐用性此款鏡頭的機械結構全部採用金屬部件,確保了鏡頭的組裝精度和耐用性。
  • 是移軸鏡頭的兩大法寶
    移軸鏡頭的傾角應用示意圖移軸鏡頭的偏移應用示意圖移軸鏡頭最基本的兩大用武之地便是微縮模型效果和補償建築物變形,二者分別是由傾角和偏移功能實現的。毫無疑問,相較於自動對焦鏡頭,移軸鏡頭的操控性仍顯複雜。不過,在見證了它們的神奇效果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可玩性更高其實,微縮模型效果和補償建築變形,僅僅是移軸鏡頭功能最基本的衍生。只有在了解傾角和偏移的基本原理後,才可以更好地利用移軸鏡頭進行創作。在此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像場。
  • 日本移軸鏡頭《CANON篇》90MM系列
    Canon TS-E 90mm f/2.8舊版本可拍微距的L級中遠攝移軸鏡頭具備優良光學性能的L級中遠攝移軸鏡頭,可控制合焦面方向及透視感,在拍攝商品,菜餚,人像等方面發揮很大作用。鏡頭具有約0.5倍的最大放大倍率,能進行微距攝影。光學結構上採用了1片UD(超低色散)鏡片抑制色像差,可獲得清晰銳利的高對比度畫質。搭配高像素機型可發揮出像素優勢,獲得精緻的局部細節。ASC空氣球形鍍膜的採用可有效抑制眩光與鬼影的產生。此外,鏡頭的傾角量與偏移量分別達到了約10°和約±12毫米,並具備可改變傾角與偏移的組合方向的TS轉動機構,操作更加便捷。
  • 透視法則之外——佳能移軸鏡頭盤點
    它是目前在售的超廣角移軸鏡頭中應用最廣、成像品質最被認可的鏡頭。TS-E 24mm f/3.5L Ⅱ的適用性很廣,覆蓋了風光、建築與人像,天生的優勢讓它成為移軸攝影鏡頭的最佳入門選擇。它成像最大的優點就是邊緣畫質出眾,變形極小且銳度很高。
  • 什麼是移軸鏡頭及作品賞析
    由於建築物下部較近上部較遠,會拍出「下大上小」的匯聚效果。鏡頭本身是沒有變形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透視關係。糾正辦法:相機正對著建築物拍攝。這時可能鏡頭視角不足,需要換更廣角的鏡頭。對於35毫米相機,等效方法是用同樣焦距但視角更大的鏡頭,正對目標拍攝,將膠片移到剪取時要保留的位置(實際是將鏡頭向相反方向平移)。這種鏡頭就是「移軸鏡頭」,原理如上所述。
  • 什麼是移軸鏡頭?與普通的廣角鏡頭區別在那裡?
    • 不同卡口的光學設計、畫質等基本都是相同的。因為是全手動機械鏡頭,所以幾乎可以使用轉接環轉接到市場上的任何相機。• 轉接富士中畫幅無反相機,最大移軸量約為8mm,超過8mm則會有暗角。普通鏡頭的成像圈基本和設計用於的相機感光器的尺寸相同,比如全畫幅鏡頭,成像圈就比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器略微大一點點,因此能夠捕捉到角對角銳利的畫面。
  • 揭秘丨關於移軸 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兒!
    大家好,我是神眼,我又來聊移軸了。可能有人會問你怎麼老講這個,因為我是直男啊,我喜歡將樓拍的直直的,哈哈!上篇文章跟大家聊了老蛙MSC的基本操作技巧,很多朋友嫌不過癮,或還是不懂移軸是怎麼回事,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奉上移軸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
  • 【攝影器材】移軸鏡頭 —— 你該知道的玄妙
    在鏡頭的三千世界中,有一種鏡頭獨樹一幟,那就是「移軸鏡頭」。而對於很多單反發燒友來說,擁有一支移軸鏡頭,是他們的終極渴望。
  • 雲漫:如何利用移軸鏡頭的俯仰動作控制景深?
    移軸鏡頭和技術相機的「俯仰」動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避免複雜後期的前期解決手段。  從原理上來說,俯仰動作極其簡單。  普通相機的傳感器平面和鏡頭平面是平行的。 這樣的結構,不可能讓前景和遠景同時絕對清晰。 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通過縮小光圈,讓前景和遠景都落在一個相對清晰的景深範圍內。
  • 雲漫:使用移軸鏡頭,如何進行無縫接片
    今天我們講講移軸鏡頭使用技巧的第一部分 - 用移軸鏡頭避免變形,和用移軸鏡頭接片。
  • 所有鏡頭秒變移軸頭 (part 1)
    我選擇使用全畫幅尼康D810作為後組使用,並翻出了目前幾乎很少使用的大畫幅和中畫幅鏡頭做測試。金寶微單軌和X2 Pro(關於X2 Pro可自行前往官網查詢www.cambo.com)既存在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同樣的設計原理卻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 佳能即將發布的EF 85mm f/1.4 L IS USM以及三枚移軸鏡頭規格圖像全曝光
    【佳能即將發布的四枚鏡頭規格圖像全曝光】
  • 認識鏡頭:數碼變焦與光學變焦,了解它們的區別,看看影響是什麼
    了解鏡頭之前,要先了解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的區別,只有了解這些知識後,你才能發揮手中設備的優勢,拍出質量更高的攝影作品。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區別變焦是將遠處物體放大的一種技術手段。數位相機有使用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這兩種,先拿光學變焦來說,它是通過鏡頭來實現焦距的變化,是物理變焦。而數碼變焦只是改變了成像面的大小,在感光器件垂直向上變化,影響的是視角變化,實際焦距沒有發生改變。
  • 世界上首個TS移軸鏡頭《CANON-35MM篇》
    Tilt Shift lens是135畫幅的第一枚移軸搖擺鏡頭。佳能FD TS 35/2.8擁有超大像場,成像圈足以覆蓋120畫幅。35mm的視角在全幅中是中規中矩,進可攻退可守,成為最常用的掛機頭,再加上移軸和搖擺功能,可玩性倍增。拍建築用35mm移軸也並非無能,雖然近距離無法拍全高大建築,但退遠也能拍全,好處是拉伸變形小,更接近自然視角。
  • 【大揚影像--技巧】教你移軸鏡頭怎樣玩!
    移軸攝影怎麼拍?移軸鏡頭怎麼玩?除了常用於修正建物變形外,移軸鏡頭還有哪些有趣的攝影應用呢?
  • 瑪米亞移軸鏡頭|無冕之王
    瑪米亞645系列的鏡頭,是非常適合作為轉接作為移軸鏡頭的,一個在於價格低廉,另一個體積也不大,方便攜帶,而且645的像場足夠在135全畫幅的移軸範圍內使用了,甚至用在富士的4433上也夠用。此外 ,瑪米亞本身還有兩隻專業的移軸鏡頭,也十分具有使用價值。
  • 認識鏡頭:光學防抖與電子防抖的區別是什麼?看看鏡頭的防抖原理
    目前主要有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在照相機領域中使用較多的是光學防抖,手機上多採用電子防抖技術。下面就主要來介紹一下電子防抖與光學防抖。OIS 光學防抖三維空間是用X、Y、Z來表示,X和Y是同一平面上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值,Z是垂直於X、Y那一個平面的第三個方向值。針對三維空間的概念,專家就提出了抖動的專有名詞,由於沒有合適的相機圖,就用抖動的飛機坐替代,原理是一樣的。Yaw:偏擺,代表相機左右搖擺。
  • 移軸鏡頭只能拍上帝視覺?其實玩法多著了
    在數位相機發展迅速的今天,移軸鏡頭依舊扮演著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更為轉接玩家帶來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而對於要求便攜和普及型操作的135畫幅來說,皮腔的設計就略顯不方便了。所以在膠片時代就出現了可是實現S軸平移的一體化移軸鏡頭,再後來又增加了T軸傾斜的設計。這一步單眼相機廠商再次走到了前列。
  • 故宮延時攝影+壩上公主湖|LAOWA老蛙15mm F4.0 MACRO 廣角微距移軸鏡頭
    近期老k拿到了一支LAOWA老蛙15mm F4.0 MACRO 廣角微距移軸鏡頭,這支鏡頭和前期跟大家介紹的12mm F2.8、15mm F2相比雖然光圈不及,但是它有著獨特的本領----移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