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讀了一本書名叫《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看書名就知道是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工具書,我現在是從不看類似的書籍的,因為以前讀過此類書,一般這種書都是胡編亂造,東拼西湊編撰的,讀了沒有意義。況且,在我的概念裡,一個人的時間管理都是和自己的自律程度相關的,再精明的管理術,沒有自律都實現不了,那麼有時間了還不如看看關於怎麼自律的書。
但這本書是一個開發商朋友送我的,送我的時候他還特別叮囑,一定要認真看,我放在書架上快半年了都沒動過,疫情原因,遲遲不能開工,封閉在家只能看書打發時間,家裡的書已經讀了一遍,就剩這本了,隨意翻了一下,震撼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說,這是我讀過的關於時間管理術的最好的一本書,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樺澤紫苑(比較拗口的名字)是日本神經科的一位名醫,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在沒有「學會」時間管理之前,每天要接診數十位患者,工作14個小時以上,忙不完的工作地獄,精神壓力過大打垮了他的身體,他患上了一種突發性失聰的病。他不想被工作「殺死」,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於是對自己使用時間的方法下了一番功夫,結果取得很大的成功。
他首先曬了一下他修改後的常規日程安排:
每天上午是我的寫作時間,每年我要出版3本書。
每天更新網絡雜誌,You Tube、Facebook、博客。
每月6次去醫院坐診,為患者診療。
每月讀書20冊以上,並發表書評。
每月舉辦2-3次研討會,演講活動。
這樣的日程安排,他已經堅持了7年!
但是他不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或者自由時間為前提的,
他能保證每天7個小時以上的睡眠,
每周去體育館鍛鍊4-5次,
每周看兩場電影,
每月至少有15個晚上參加聚餐、派對或者出席活動,
每年去海外旅遊的時間都在30天以上。
而看我自己,大多數時間都有一種「忙死了」的感覺,卻沒有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按部就班的工作,按部就班地消耗浪費著時間,有一點空就想窩在沙發裡打吃雞,打王者,為了提高段位上星,可以不惜一切時間和精力,美其名曰,用遊戲舒緩自己高壓焦慮的神經,可我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舒緩自己」!
作者說,如果你想改變現在的人生,請先改變管理時間的方法,因為使用時間的方法,決定人生的一切!
也許作者說的有點過了,但是能像作者一樣做別人4倍的工作量,卻能享受別人2倍娛樂時間的時間管理術,你不想學會嗎?那麼這就是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作者把他的時間管理方法稱作「神之時間管理術」。我只挑重點說一下。
一,神之時間管理術的第一原則就是以專注力為中心,靈活運用大腦的黃金時間,將效率提高4倍。
一天有24小時,但是時間的價值並不是均等的,早上1小時的價值是晚上1小時的4倍,特別是早上6—9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專注性工作要放在這個時段做,比如創作,寫論文或者需要攻堅的工作,如果上班晚的話,上班後的第一個小時最重要,要利用好。作者提醒,不必要在不合適的時間勉強自己提高專注力。
二,神之時間管理術的第二原則是重啟專注力,創造出時間。
重啟專注力的方法:工作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感到疲勞前休息;小睡(20—30分鐘,睡多了對身體有害);有氧運動等。
創造時間的方法:提高了專注力就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自然就創造出了時間;利用碎片化時間——舉例,上下班擠地鐵時間一般是每天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你把打遊戲改成看書,一般人的讀完一本書時間是6個小時,也就是3天,那麼一年可以讀72本,10年720本,就一個擠地鐵的時間你如果利用上,在一個公司的兩個人,10年後的差別可想而知。
三,神之時間管理術第三原則創造出的時間要用於自我投資。
不能把這個創造出的時間用於繼續工作,應該用於主動性娛樂和享受人生。
主動性娛樂包括讀書,運動,演奏樂器,書法,棋類遊戲等;
被動性娛樂包括看電視,玩遊戲這些暫時的放鬆沒有什麼好處,還達不到休息的效果,結果只會更累。
作者總結時間管理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快樂而使用時間。如果看看美國人下午5點以後幹些什麼就能明白了,美國人享受人生的本事令人震驚。
美國人下午5點以後除了特殊情況從不加班,第一時間回到家陪家人度過歡樂時光,晚飯一定要和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為了和家人共享晚餐,白天就要在工作時間裡拼命工作,好在5點之前把工作做完,這是美國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所以,美國人的工作效率是全球最高的。共進晚餐,看電影,聽音樂,用高效率創造出的時間享受自由人生。
所以,我為什麼要「忍受」目前的人生呢,能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更好嗎?
作者還提出了最大限度發揮大腦機能提高專注力的方法,我只做列舉:
1, 15-45-90法則。15分鐘是專注力集中的一個單位時間,4 5分鐘持續專注後要休息15分鐘,90分鐘是一個人最長的持續專注時間。
2,雜念排除法。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花在找東西的時間一年就有150小時之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減少外物造成的雜念能提高專注力。幾個方法可減少不必要的幹擾——
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桌面井井有條,
電腦文件井井有條,
腦中不斷思考的要做的事情寫出來,做一個To Do清單,
工作中減少人的幹擾,專注力打斷一次要至少15分鐘才能恢復,要會營造不受幹擾的工作環境,養成自己的專注時間。(村上春樹的罐頭工作術,他創作喜歡去外國咖啡館,沒有熟人搭話,一邊欣賞美麗的街景,一邊寫小說)
專注的工作時間手機要關機,減少通信幹擾。
3,時間限制工作術。規定一項工作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並用秒表計時,這種緊迫感可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好了這些工作術,你的自由時間也會多起來,然而這些自由時間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專長(興趣愛好或者工作中需要的主要能力)。
寫作為職業的人當然要磨練寫作技巧,
對著電腦工作的人就應該學習電腦知識,
金融工作者就應該學習心得金融政策和金融相關知識,考個CFA什麼的,
業務員應該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把自己工作所需的專長磨練得爐火純青,便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時間。
利用創造出來的時間投資自己,提高工作能力,讓自己成長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自由時間。這樣的習慣養成,我們的人生便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我個人最直接的受益是可以利用「創造出」的時間看更多的書,同時可以模仿他的工作時間,畢竟我的愛好也是當一個寫作者。
作者說,一流的工作人也是一流的趣味人。相信,你只要肯把時間花在「投資自己」上,你的人生會產生質變,你會懂得越來越多,一個人懂得多了,極端的情緒就會減少,不會再因為五塊錢的雞毛蒜皮小事去鬧騰,不會再去日苦多。你終於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了!
這種書的讀後感不好寫,因為它類似於工具書,你只有讀了才會真正受用,再次強烈建議你們看一下,如果對你有用,別忘了分享給你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