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的時間管理術——我讀《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

2021-01-17 嫩冬瓜

近期讀了一本書名叫《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看書名就知道是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工具書,我現在是從不看類似的書籍的,因為以前讀過此類書,一般這種書都是胡編亂造,東拼西湊編撰的,讀了沒有意義。況且,在我的概念裡,一個人的時間管理都是和自己的自律程度相關的,再精明的管理術,沒有自律都實現不了,那麼有時間了還不如看看關於怎麼自律的書。

但這本書是一個開發商朋友送我的,送我的時候他還特別叮囑,一定要認真看,我放在書架上快半年了都沒動過,疫情原因,遲遲不能開工,封閉在家只能看書打發時間,家裡的書已經讀了一遍,就剩這本了,隨意翻了一下,震撼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說,這是我讀過的關於時間管理術的最好的一本書,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樺澤紫苑(比較拗口的名字)是日本神經科的一位名醫,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在沒有「學會」時間管理之前,每天要接診數十位患者,工作14個小時以上,忙不完的工作地獄,精神壓力過大打垮了他的身體,他患上了一種突發性失聰的病。他不想被工作「殺死」,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於是對自己使用時間的方法下了一番功夫,結果取得很大的成功。

他首先曬了一下他修改後的常規日程安排:

每天上午是我的寫作時間,每年我要出版3本書。

每天更新網絡雜誌,You Tube、Facebook、博客。

每月6次去醫院坐診,為患者診療。

每月讀書20冊以上,並發表書評。

每月舉辦2-3次研討會,演講活動。

這樣的日程安排,他已經堅持了7年!

但是他不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或者自由時間為前提的,

他能保證每天7個小時以上的睡眠,

每周去體育館鍛鍊4-5次,

每周看兩場電影,

每月至少有15個晚上參加聚餐、派對或者出席活動,

每年去海外旅遊的時間都在30天以上。

而看我自己,大多數時間都有一種「忙死了」的感覺,卻沒有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按部就班的工作,按部就班地消耗浪費著時間,有一點空就想窩在沙發裡打吃雞,打王者,為了提高段位上星,可以不惜一切時間和精力,美其名曰,用遊戲舒緩自己高壓焦慮的神經,可我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舒緩自己」!

作者說,如果你想改變現在的人生,請先改變管理時間的方法,因為使用時間的方法,決定人生的一切!

也許作者說的有點過了,但是能像作者一樣做別人4倍的工作量,卻能享受別人2倍娛樂時間的時間管理術,你不想學會嗎?那麼這就是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作者把他的時間管理方法稱作「神之時間管理術」。我只挑重點說一下。

一,神之時間管理術的第一原則就是以專注力為中心,靈活運用大腦的黃金時間,將效率提高4倍。

一天有24小時,但是時間的價值並不是均等的,早上1小時的價值是晚上1小時的4倍,特別是早上6—9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專注性工作要放在這個時段做,比如創作,寫論文或者需要攻堅的工作,如果上班晚的話,上班後的第一個小時最重要,要利用好。作者提醒,不必要在不合適的時間勉強自己提高專注力。

二,神之時間管理術的第二原則是重啟專注力,創造出時間。

重啟專注力的方法:工作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感到疲勞前休息;小睡(20—30分鐘,睡多了對身體有害);有氧運動等。

創造時間的方法:提高了專注力就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自然就創造出了時間;利用碎片化時間——舉例,上下班擠地鐵時間一般是每天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你把打遊戲改成看書,一般人的讀完一本書時間是6個小時,也就是3天,那麼一年可以讀72本,10年720本,就一個擠地鐵的時間你如果利用上,在一個公司的兩個人,10年後的差別可想而知。

三,神之時間管理術第三原則創造出的時間要用於自我投資。

不能把這個創造出的時間用於繼續工作,應該用於主動性娛樂和享受人生。

主動性娛樂包括讀書,運動,演奏樂器,書法,棋類遊戲等;

被動性娛樂包括看電視,玩遊戲這些暫時的放鬆沒有什麼好處,還達不到休息的效果,結果只會更累。

作者總結時間管理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快樂而使用時間。如果看看美國人下午5點以後幹些什麼就能明白了,美國人享受人生的本事令人震驚。

美國人下午5點以後除了特殊情況從不加班,第一時間回到家陪家人度過歡樂時光,晚飯一定要和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為了和家人共享晚餐,白天就要在工作時間裡拼命工作,好在5點之前把工作做完,這是美國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所以,美國人的工作效率是全球最高的。共進晚餐,看電影,聽音樂,用高效率創造出的時間享受自由人生。

所以,我為什麼要「忍受」目前的人生呢,能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更好嗎?

作者還提出了最大限度發揮大腦機能提高專注力的方法,我只做列舉:

1, 15-45-90法則。15分鐘是專注力集中的一個單位時間,4 5分鐘持續專注後要休息15分鐘,90分鐘是一個人最長的持續專注時間。

2,雜念排除法。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花在找東西的時間一年就有150小時之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減少外物造成的雜念能提高專注力。幾個方法可減少不必要的幹擾——

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桌面井井有條,

電腦文件井井有條,

腦中不斷思考的要做的事情寫出來,做一個To Do清單,

工作中減少人的幹擾,專注力打斷一次要至少15分鐘才能恢復,要會營造不受幹擾的工作環境,養成自己的專注時間。(村上春樹的罐頭工作術,他創作喜歡去外國咖啡館,沒有熟人搭話,一邊欣賞美麗的街景,一邊寫小說)

專注的工作時間手機要關機,減少通信幹擾。

3,時間限制工作術。規定一項工作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並用秒表計時,這種緊迫感可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好了這些工作術,你的自由時間也會多起來,然而這些自由時間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專長(興趣愛好或者工作中需要的主要能力)。

寫作為職業的人當然要磨練寫作技巧,

對著電腦工作的人就應該學習電腦知識,

金融工作者就應該學習心得金融政策和金融相關知識,考個CFA什麼的,

業務員應該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把自己工作所需的專長磨練得爐火純青,便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時間。

利用創造出來的時間投資自己,提高工作能力,讓自己成長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自由時間。這樣的習慣養成,我們的人生便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我個人最直接的受益是可以利用「創造出」的時間看更多的書,同時可以模仿他的工作時間,畢竟我的愛好也是當一個寫作者。

作者說,一流的工作人也是一流的趣味人。相信,你只要肯把時間花在「投資自己」上,你的人生會產生質變,你會懂得越來越多,一個人懂得多了,極端的情緒就會減少,不會再因為五塊錢的雞毛蒜皮小事去鬧騰,不會再去日苦多。你終於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了!

這種書的讀後感不好寫,因為它類似於工具書,你只有讀了才會真正受用,再次強烈建議你們看一下,如果對你有用,別忘了分享給你最愛的人。

相關焦點

  • 讀書 I 為什麼精英比你更懂時間
    新春假期,她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聊聊時間管理的事。新年假期大家大都宅在家裡,除了可以吃吃睡睡,好好地放鬆一下以外。利用難得的空閒時間,靜下心讀一本書,也不失為提升自己的一個好的選擇。自從開始「創業」(保險事業)之後,我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忙的焦頭爛額,就連旅行放假也被手機綁架,身體放假了,思想卻放不了假。
  • 我對時間有耐心 2015年1月LOHAS樂活新刊搶鮮看:林志穎 X 時間管理術
    本期明星林志穎,端詳時光紋理,悟得「不是歲月對我太寬容,只是我對時間有耐心」;每月專輯「時間管理術」傳授科學斷舍離藝術,分享有條不紊的手帳人生;隨刊附贈2015年樂活手帳,成為365日的專屬陪伴……而今不惑之年,他悟得,及時「踩下油門」才是贏得人生賽程的關鍵,在書中寫下:「不是歲月對我太寬容,只是我對時間有耐心」。對時間有耐心,仿佛端詳起歲月至真至切的肌膚紋理。這是我們看到的林志穎,最大的智慧。
  • 時間管理大師因許幻山再次成梗,真正的時間管理術你掌握多少?
    近段時間,電視劇《三十二已》幾乎每天都登上熱搜,眾多網友們聚在一起討論著劇情的發展,可謂是非常的熱鬧。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少觀眾是咬著牙看下去的,因為許幻山的出軌真是讓人看得牙痒痒。j提到「時間管理大師」這個詞,吃瓜群眾都能立馬想到前段時間的一男明星,「時間管理」在網友們吃瓜過程中漸漸的變成了一個笑梗
  • 每天「鬼混」還考第一,朱朝陽的時間管理術,原來都在劇中
    隨著劇情討論外,劇中還有一細節更讓人嘆為觀止的,就是「前有羅志祥,後有朱朝陽,時間管理哪家強,每天「鬼混」朱朝陽」的男一時間管理術。劉未鵬在《暗時間》這本書中曾提到:你走路、坐公車、洗臉洗手、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饋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這些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會產生巨大的效應。
  • 和平精英為什麼停服 和平精英停服時間公告
    和平精英伺服器暫未開放是什麼意思?和平精英為什麼停服?和平精英停服時間持續多久?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吧,下面是和平精英4月4日全服停機更新公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和平精英全服停機更新到幾點?
  • 為什麼精英都是清單控
    答案是:他們都是「清單控」。他們習慣把該做、想做的事,變成可快速瀏覽、方便執行的「清單」。我們只要將目標寫下來,便成為一種應負的責任,幫助我們完成想做的事。小小的清單創造奇蹟的故事太多太多:小到工作和生活,清單可以為大腦減輕負擔;大到航空航天,清單更是必須作為一個避免重大錯誤的工具存在。甚至有偉大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清單的高頻使用者。清單的應用可以像思維導圖一樣, 無處不行,就看你是否會用。
  • 2020 年全年時間記錄匯總及相關圖表
    不統計的話我是不會知道今年竟然翻了這麼多書(其中用時少的就是隨便翻的,還有一些半途而廢值得重新撿起來的),與以往相比,今年為解決問題讀了不少書,但讀書還是較為零散,沒有成體系地去讀,這種狀態需要改變。How to Take Smart Notes,215m = 3h35m《領導梯隊》,20m《為什麼精英都是
  • 《精英律師》(劇終):時間是圓的,我們還會相遇
    羅檳慷慨激昂,「我不能保證權瑾成為最賺錢的律所,但可以保證成為最值得尊重的律所。」羅檳做到了,但是那些掌聲和笑容卻離開了。01 最終的跨越《精英律師》終於迎來了劇終,這是一部有始有終的劇。人生的很多艱難,其實並神秘。它們正是那些舒適圈之外的生活,我們不想跨出、不敢跨出,然而生活的很多收穫,正是我們跨出之後。戴曦在羅檳的幫助下實現了重要的自我跨越。她人生的詛咒被消除,可以在正義的空中自由地飛翔了。而羅檳,卻正要開始他的跨越。
  • 時間管理:請相信時間的力量!
    項目管理,十大知識領域裡面,備受關注的重點之一就是時間!本來我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抽象的,總覺得時間是摸不著的東西,卻在生活中是可以實實在在看得到時間力量的作用效果。如:朝花夕拾、物是人非;時間這把殺豬刀,輕易改變了我的容顏,讓我從一位奶油小生,變成油膩的摳腳大叔。
  • 這時間是跳丸日月,由不得人把控啊
    比如,寫「回憶」類記敘文時,表示時間很快過去,但依然銘記親人或朋友時,可以這麼結尾:「後來,南山的風吹散了谷堆,北海的水淹沒了墓碑,多少事滄桑巨變,無數人來了又回,可與你有關的點點滴滴,一直在我心上銘刻,不曾改變,也永不褪色。」2.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從月薪2000元到年入百萬,比自律更能決定人生的,是你的「時間商」
    曾經有一個很文藝的寶媽找到我,一臉愁容地問:  「孩子她爸每天接近凌晨才回家,我上班回來每晚還要陪娃寫作業,寫完作業幫娃洗衣服,完了自己再去洗澡,洗衣服,拖地……等孩子睡了都10點多了,才能擠出時間來讀一會兒書。  一個月這樣,兩個月這樣,一年了還這樣,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 這段時間我讀了哪些原版書
    The Bicentennial Man選自阿西莫夫的短篇科幻合集,是我相對喜歡的一篇,因此又找間隙時間讀了一遍。一個機器人想要變成普通公民,這個設定本身就很有趣,再加上阿西莫夫的語言,角色塑造,場景設定這一系列的組合,造就了這部傑作。
  • 【精英訪談第414期】曾莉婷:工作時間努力工作,業餘時間幸福生活
    在創業之前,我是一個培訓講師,2001年的一個機緣巧合,我開始了我人生第一次創業,因為自己不夠專業,入行不深,在不到二年的時間裡就虧損了多年打工的全部積蓄,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2003年我又重整旗鼓在鹿鼎家具城開了這個店,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那段歲月我至今都忘不了,人生地不熟,異常艱辛,一切都得靠自己,自己開闢市場,自己積累顧客,剛開始我連哪裡進貨都不知道,自己獨自一個人去廣東跑,幾乎跑遍了佛山大大小小的廠家。專賣店剛走上正軌,又遇上2008金融海嘯,我也是退無可退,咬牙堅持了下來,並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積累。
  • 媽媽都羨慕羅志祥的時間管理術?跟我這樣做,你的一天有26小時!
    直到生了孩子,才發現以前的感嘆,原來以前都特麼的是矯情啊,眼前的四腳神獸才是時間大殺器。但我知道,每個媽媽在吼完孩子以後,內心都是非常後悔的。當一個人在睡眠時長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再加上每天面對的有形無形的壓力(全職媽媽更嚴重一些),崩潰時刻總是如影隨形。
  • 時間流逝的人生感悟句子
    時間流逝的人生感悟句子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2、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 我們為什麼熱愛時間旅行?
    前段時間看《回到過去擁抱你》的預告片,第一句話就深深抓住了我「我是時間,你想要到達哪一天?所以我開始好奇,為什麼我們總會對「時空旅行」抱有最美好的幻想?電影裡的回答通常是這樣的:過去的人生有很多的遺憾,我們想要去改變。而未來的人生呢,又有許多未知的事情我們想要去發現。
  • 你的碎片時間都用來幹嘛了?做好時間管理到底有什麼用?
    當然,不管你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做什麼事,都沒有對與錯。但是,如果能把這些碎片時間利用好,便會拉開人生差距。我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學霸兒子,今年考上了北大。各科都很優秀,尤其他的英語成績,在整個年級名列前茅,他也覺得每天時間很緊張。
  • 西裝控 現代精英的鎧甲
    先學會駕馭西裝西裝作為精英的鎧甲每個細節都彰顯品味Internship fair 名企雲集今天的你變身精英走了趟西裝秀?還是被奇葩西裝閃了眼?來聽聽西裝控怎麼說吧正裝,是指現代人在出席正式場合時候所應穿著的服裝。正裝通常又被稱作禮服。
  • 六一推薦 為什麼那些愛讀歷史的孩子常常會成為出類拔萃的精英
    購書的朋友們還有機會聆聽到本套叢書主編、臺灣歷史作家陳衛平先生和沙永玲女士的在線講座,分享為什麼歷史小說是精英讀者專享?為什麼孩子要在歷史長河中遊遊泳?因此,要了解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與其研究長篇累牘的論文,還不如去讀一本攝人心魄的小說。有人說,若要真正認識中國人,就必須先好好讀幾遍《三國演義》《水滸傳》與《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