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這兩天的瓜吃的還開心嗎?
過去的一周可以說是瓜田大豐收,熱搜一個接著一個,從明星到總裁到網紅,看來大家都沒有虛度光陰,都挺忙。
不過,在這些瓜中,最忙的應該就是羅志祥了。同時約會那麼多個,每天的行程忙的腳不沾地,還能多線程處理多個並行任務,也是很難得呢。
不過鬧歸鬧,說正經的,我還是很佩服羅志祥的。
因為從他身上,我深深地感嘆並懷疑——時間真的每個人每天24個小時嗎?你以為的不可能,其實人家就這麼利用起來了。
以前上學的時候,感嘆時間不夠用,我的仙劍迷宮還沒走到一半,寢室就熄燈了;
到了開始工作了,感嘆時間不夠用,早上怎麼剛睜開眼睛,就要遲到了;
再後來結婚了,感嘆時間還是不夠用,一天天的啥也沒幹時間就沒了,連旅遊的時間都勻不出來。
直到生了孩子,才發現以前的感嘆,原來以前都特麼的是矯情啊,眼前的四腳神獸才是時間大殺器。
前幾天小滿還饒有興致的問我《西遊記》的事,當我們說到孫悟空時,她問,孫悟空是不是很厲害?我說,是啊,那是媽媽最想成為的人。
因為,吹根汗毛就能變出好多個自己~~呵呵呵呵呵呵呵~~~
心疼的抱住寄幾
是的,當媽最大的挑戰就是,沒!時!間!
沒時間購物,沒時間跟閨蜜吃飯,沒時間打扮,更別提什麼提升自己,看看書學學習啥的。
當你收拾完了所有衣服和玩具,做完了所有家務,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躺下,刷完了朋友圈和微博,回完了微信,拿起手邊的書,剛沒翻兩頁,只聽屋裡傳來一聲慘叫「媽~~」
書就被嚇得掉地上了。
我們總能看到網上給媽媽們的教程:如何避免情緒失控啦,如何控制自己啦,等等。
其實媽媽容易情緒失控,還是心情焦慮和現如今的生活壓力引起的。心裡的情緒無處發洩,自然孩子就是發洩第一人選,所以,忍不住跟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不計其數。
但我知道,每個媽媽在吼完孩子以後,內心都是非常後悔的。
當一個人在睡眠時長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再加上每天面對的有形無形的壓力(全職媽媽更嚴重一些),崩潰時刻總是如影隨形。
雖然孩子的事永遠處於優先等級,但自己的事,比如興趣愛好、自我提升,永遠被排在最後,難免會有很大的委屈,以及內心的極度不平衡。
所以,這到底怎麼辦呢?
其實,我之所以會寫這篇,一是因為看到羅志祥的管理時間的能力,有感而發,二是因為這些情緒我都經歷過,作為一個媽媽,我想說說我是如何一步步改變的。
當然,到現在也並沒有變得多好,但至少比昨天的我好了那麼一丟丟吧。
1、避免焦慮心態作祟
很多媽媽都應該經歷過,每次一說起自己沒時間,肯定會有人第一時間跳出來反駁:「切,那是你不會管理時間。你看那個誰誰誰。。。。。。」
在這裡,我想說,這就是那種專門盯著別人成功的表象,而從來不會探究其深層原因的人說出來的話。
這種人就是生來給你添堵的,離他遠一點。
就像我之前發過一篇「月薪五萬的焦慮騙局」一樣,網絡上和身邊的人都在想方設法的告訴你,別人有多厲害,而你有多平庸。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讓你內心有焦慮和恐慌,仿佛自己已經被全世界拋在了後面。
但別人的成功,不應該成為你失落焦慮的原因。
別人說她生娃回來就升職,左手拎娃右手發郵件,露著馬甲線,走上人生巔峰。可是,如果家裡沒有別人的幫忙,這怎麼可能輕易實現?
也許這樣的人也有,我也沒有質疑她們成功的意思,只是,那些看似成功的人,總有一些原因在裡面,具體是什麼原因不去深究,只是我們別因為那些成功案例,影響自己的心情和步伐。
2、微習慣的養成
拋開那些假大空,咱們來整點實際的。
我最近看了一本名叫《微習慣》的書,給了我很多啟發。其實,很多人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不會利用時間。
如果你想從帶孩子和工作的苦海中脫身,找到自己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或者培養興趣愛好,那麼,微習慣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
因為它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並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為一種及其有效的習慣養成策略。
我們總是認為熱愛,或者動力,是行動的唯一基礎,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毀滅的習慣。生活中總會有很多次,你不願意為了激發動力而激發動力。
比如,你遲遲不鍛鍊的根本原因,就是你根本就不想鍛鍊;
你不想翻開書,是因為你壓根就不想看書,有這個時間,玩會手機不香嗎?
可是當你玩了很久,熄掉手機屏幕的那一刻,你會感到深深的空虛。這種空虛感會讓你對生活更加厭惡,久而久之,惡性循環逐漸加深......
所以,當你照顧孩子累了,工作回家身心俱疲,頭疼,不在狀態,或者只想單純的做一些好玩的事的時候,激發動力就變得遙不可及。
我們不能靠「意志力」完成事情,而是要靠「養成習慣」。
微習慣就是強迫自己每天做一兩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比如每天1個伏地挺身,每天1頁書,這些行動幾乎不會失敗,你也無須將他們變成每天30個,每天30頁,就從「1」開始,並保持下去。
3、無論時間多晚,馬上開始
你今天起晚了,睜開眼睛已經快9點,想想算了,再磨蹭一會吧。然後就該吃午飯了,吃完午飯磨磨蹭蹭就到了下午和晚上,你說,哎呀今天太頹廢了,就先這樣吧,明天再說。
可能很多人都是這樣,而媽媽們更是如此。
帶孩子佔用了自己大塊大塊的時間,好不容易有點閒暇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拿起手機,而大好時光,就這樣溜走了。
前幾天看B站(bilibili),一個up主說自己能每周定期發視頻,每天保持學習狀態的原因,就是無論今天怎樣,不要想過去的事,馬上開始!
是的,就要這樣才行。
哪怕你哄完孩子,已經晚上11點,那也可以有1個小時的自我支配時間,你可以做1分鐘冥想,打開電腦寫1個字,喝1杯溫水,看1頁書。
我看到過很多時間規劃和管理的書,有些書讓你建立日程表,設置什麼打卡,其實,在我看來完全沒必要。
對於媽媽,特別是全職媽媽來說,孩子是優先級最高的,而孩子的世界裡是不存在什麼日程表、打卡的,當我們已經為了他們忙的手忙腳亂時,還哪顧得上什麼表格呢?
所以說,孩子給我們的生活雖然增添了色彩,但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我常常覺得,你既然選擇了什麼,你就要熱愛什麼,並且享受什麼。選擇了養育孩子,那就要愛他哺育她,這根本不是什麼犧牲,別把自己說的那麼大義凜然。
與孩子共同成長,真的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媽媽其實沒什麼時間管理一說,安撫孩子情緒,平衡家庭,協調關係,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無法逃脫社會對女人的苛刻要求,那就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讓自己滿意。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上蠟燭。
安安寫在最後:
作為媽媽,我們都有各種想做的事情。想學習,想自我提升,想和朋友交流一起玩一玩,想鍛鍊身體......
當想做的事太多,我們可以想辦法將各種碎片時間利用起來,並且把握好。
你可以用APP來記錄你的時間都用來做什麼,比如番茄todo,也可以記錄你的飲食、運動和體重,比如薄荷健康,KEEP等等都行。
發掘各種app的功能,這樣可以在哄睡孩子之後,或者送完孩子去幼兒園回家,還沒有什麼精神做正經事的時候用一用,避免單純刷微信微博浪費時間。
安安知道的,每個女人在成為母親之前,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有自己的小夢想,有想達到的詩和遠方。
其實,在成為媽媽之後,這些也依然在,只是暫時擱置,或者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追求,比如帶著寶寶一起。
享受當媽的每一天,自己掌控,不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