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格飆升 外貿廠商話"箱愁"

2020-12-25 中國銀河證券

    「上半年沒訂單發愁,下半年訂單來了沒船沒箱子也發愁,今年就沒輕鬆過。」浙江宏升玩具生產廠銷售經理王開滿臉愁容,他的外貿業務正遭遇「卡脖子」難題。

    沉寂十年的海運市場這個冬天異常火爆。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出口訂單快速轉好,國內貨櫃需求集中爆發,而海外疫情持續致全球貨櫃周轉不暢,海運價格飆升3倍仍「一箱難求」。外貿廠商成本急劇上升,出口業務大受影響。但海運屬於全球化市場,整體運力仍供過於求,造成目前的局面有其特殊性,船公司擴充運力面臨兩難選擇。

    瘋狂的海運市場

    12月15日,天津新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一輛輛拖車載著貨櫃,奔走在堆場與碼頭之間。汽笛聲響起,滿載貨物的貨櫃船緩緩駛離碼頭。

    「嚴重缺貨櫃,需要等待2至4周時間。有的貨櫃炒到3000多美元,海運運費則飆升到平時的3倍。之前給錢就能走,現在錢到位了也不能保證訂到艙位。」誠達通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業務員趙新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貨櫃短缺、海運價格頻繁變動,給貨物出口造成了困擾。

    家裡做了二十多年外貿生意的揚州曙光牙刷廠廠長屠新業也感覺到異常。「海運運價近半年持續上漲,最貴時貨櫃從以前的每標準櫃1000美元漲到5000美元。」

    「船公司缺箱子,有的時候貨主訂到了艙位,也拿不到箱子。一些拖車師傅拿到提貨單會爭先恐後去提箱,拿不到箱子就做不成生意啊!」振華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孫瑩說。

    「一箱難求」直接推升了海運運價。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12月18日,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報2411.82,比上一期(12月11日)上漲100.11點,再創歷史新高。

    「海運價格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上漲,特別是9月份以來價格飛漲。什麼都要搶,船公司訂艙要搶,訂到艙之後提貨櫃要搶,價格每天都在變。」孫瑩說。

    近期,船公司陸續停收新訂艙單並宣布漲價。法國達飛CMA12月1日通知,即日起暫時停收中國往歐洲航線新訂艙至少三周。赫伯羅特宣布,從12月15日起亞洲到歐洲/地中海航線再加旺季附加費每標準箱1000美元。「春節前全航線漲價已成定局。」趙新說。

    對於往年產能過剩的貨櫃市場為何會出現「一箱難求」,國內最大的貨櫃生產商中集集團證券事務代表王心九認為,經濟改善帶來外貿需求增長,且下半年進入傳統的旺季。同時,受疫情影響,物流和港口作業不正常,全球貨櫃循環不暢。

    中國港口協會數據顯示,12月上旬,中國港口協會監測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4.8%,較前期加快1個百分點,呈現回升態勢。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天津港集團獲悉,11月天津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57.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7%;今年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貨櫃周轉不暢加劇了市場緊張。「海外碼頭清關速度太慢了,以往2至3天,現在為一周甚至更久。中國出去的船卸載貨櫃後常常不能及時運回,使得國內港口貨櫃、船越來越緊張。」北部灣港相關負責人說。

    焦急的外貿廠商

    貨櫃短缺、運價上漲令已推遲交貨的貨主們越發焦急,外貿業務大受影響。

    「天天都在為客戶的艙位發愁。我們愁,貨主更愁。船期一般在45天,現在全都耽誤在訂艙找柜子上。」趙新說,「有些貨實在運不出去,只能延期交貨。畢竟貨物存一天要花不少錢,給廠商構成不小現金流壓力。」

    屠新業話語中透露著無奈:「受疫情影響,公司四五月份出口訂單減少了近一半,9月份以來訂單量逐步恢復到了90%。近期,出口訂單量激增,工廠基本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但現在貨櫃不好找啊!」為此,屠新業嘗試出口轉內銷。「一些貨物轉為內貿,如與淘寶合作、做電商平臺等。不過,只能解決部分貨物銷售問題。公司以OEM(代工)生產模式為主,長期與沃爾瑪等海外商超保持穩定合作。這種方式下,公司只負責貨物生產,無需擔心銷售等其他問題,希望外貿運輸能儘快恢復正常。」

    「國內的出口流程便捷,基本來船裝箱很快就能拉走。」天津市天船報關行有限責任公司出口部經理韓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海關7x24小時隨時預約進行檢查,合格後就放行。聖誕節前通常是出口旺季,海外商家忙著備貨。但今年11月公司出口報關業務量與10月基本保持一致。運價高、船和箱緊張對出口影響大。」

    珠江船務一名貨代說:「海運價格高企,貨主可以綜合考慮運費成本以及季節性需求等因素,錯峰出貨或延期交貨。」

    孫瑩表示:「除了運費貴,加上人民幣升值,一些貨主近期不著急出貨了。不划算。」

    運價飛漲推升成本,屠新業在為以後的訂單擔心:「外貿貨主與訂貨商籤訂協議,運價通常包含在報價內。運價上漲意味著買家的採購成本增加,攤薄了其銷售利潤,可能會影響後續訂單。」

    兩難的航運公司

    儘管貨主、貨代翹首以盼,但船公司增加運力面臨兩難。

    中遠海特董秘董宇航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一方面,我們把運力都釋放出來,加快運力周轉。大型貨櫃船能裝2萬多箱的貨櫃,我們的多用途船可以裝1000多個貨櫃,補充些運力。另一方面,以前貨櫃運到美國後,會攬一些貨物再運回來,現在趕快把空箱子運回來。從目前情況看,運力基本都已經釋放。」

    海運貨櫃緊缺帶火了二手市場。「有的貨櫃鏽跡斑斑,據說是2000年出廠的,但老箱子也『香』啊。」鵬昌船舶租賃公司業務員陳偉說,他花了一個月時間,並以高於市場15%的價格才從漢口找到這批貨櫃。

    「有的客戶『集改散』,即將貨櫃運輸改成散貨或多用途船運輸,可以運送一些有包裝、不一定需要貨櫃的貨物。」董宇航說。

    貨櫃生產商則加班加點趕工。王心九表示:「中集的貨櫃訂單比較飽滿,生產線產能利用率接近飽和。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貨櫃市場量價明顯提升,公司貨櫃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一季度。」

    對於是否要訂造新船擴充運力,航運公司表示謹慎,擔心產能過剩造成行業大的波動。王心九認為,市場情緒高漲,會有一定泡沫。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供需矛盾會逐漸緩解。「下半年新造船訂單在恢復,但未出現爆發式增長。造船投資比較大,且周期要兩三年,大家比較謹慎。」董宇航說。

    赫伯羅特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表示,亞洲貨櫃短缺給供應鏈帶來的壓力將至少再持續6至8周,而後會有所緩解。貨櫃短缺是導致東西幹線運價創紀錄的原因之一,但這種飆升是暫時的,需求放緩時將回落。

    船公司和貨櫃生產商的擔心不無道理。2020年9月有關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貨櫃行業與多式聯運發展報告》稱,受國際航運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2019年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0%,開工嚴重不足。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國際航運研究所所長張永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貨櫃市場總體運力實際上仍供過於求,並非供不應求。造成目前這種情況的核心因素在於出貨周期改變和防疫物資等出口的拉動,且貨櫃周轉率低。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籤貨櫃訂單量處於歷史相對低位,遠低於2019年水平。不過,張永鋒預計,目前的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一季度。2021年集運市場繼續向好,而運費相對平穩。    

相關焦點

  • 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漲170%,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5.4倍
    疫情下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暴漲170%,業內直呼看不懂!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僅5.4倍梁謙剛 數據寶美國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人 短短16天,全球確診病例又激增1000萬。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
  • 海運價格調查:海運價格飛漲近3倍 頻頻爆倉甩櫃
    近期,海運價格大漲。一家主營出口業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不少航線一櫃難求現象頻現。其中,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一家物流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海運價格暴漲,在貨運旺季時,船公司艙位有限,熱門航線還容易出現爆艙甩櫃的現象。
  • 港口大爆炸、貨船裝箱倒塌、海運漲價,賣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海運貨櫃價格暴漲,4800美金還要往上升?除了港口爆炸、裝箱倒塌這類不可抗力因素,海運價格上漲也讓不少賣家擔憂。2020年上半年,美東航線指數平均值為978.7點,環比上漲9.1%,同比上漲2.8%;美西航線指數平均值為1047.2點,環比上漲18.8%,同比上漲7.8%。
  • 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其中,外貿增長11.9%,較9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內貿同比增長9.0%,較9月明顯提速。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狀況。
  •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倍,頻頻爆艙甩櫃,發生了什麼?
    海運價格飛漲近3倍,頻頻爆艙甩櫃據央視財經報導,吳海全的企業主要從事智能耳機、智能音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95%以上都用於出口,其中海運佔到產品運輸方式90%以上。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海運價格一路攀升,甚至不少航線「一櫃難求」現象頻現,這給企業物流成本造成不小的壓力。
  • 出口貨櫃供應短缺折射中國外貿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新華社廣州1月3日電(記者劉劼田建川)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該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此外,船運運力緊張也是近幾個月影響外貿運輸效率的一大主因。王旭稱,國際航運市場常年不景氣,普遍面臨著虧損。特別是疫情期間,全球貿易斷崖式下滑,航運公司不得不停運一部分航線以自救。但自中國全面復工復產後,中國的出口迅速升溫,運力的需求迅速增長,由於停航導致運力緊缺,直接導致運費飆升,甚至出現「一艙難求」的局面。
  • 「今日外貿」海運爆倉,運費猛增5倍,中歐班列持續暴漲
    #今日熱點觀察:1、海運爆倉,運費猛增5倍,中歐班列持續暴漲。2、新毒株傳播失控!歐洲多國緊急切斷與英國往返航班。3、紐約電商包裹將加收3美元稅費!買家消費力度或將降低。一、海運爆倉,運費猛增5倍,中歐班列持續暴漲。繼12月8日,鐵路總局宣布出口貨物一律停裝後。運費達到13500美金,大批訂單取消!自7月以來,由於中國出口貨運量急劇上升,出口貨櫃需求猛增,外貿物流領域普遍出現貨櫃箱源緊缺、運費飆升的現象。
  • 確保主要貿易航線不中斷,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出手穩外貿
    通知從暢通外貿運輸通道、促進外貿運輸便利化、降低進出口環節物流成本、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和強化機制保障五個方面入手,保障國際國內運輸通道暢通便利,優化運輸市場環境,提高運輸服務效率,更好地服務穩外貿工作。
  • 中國年初一片慘澹,為何如今海運「爆艙」!
    到了年底,全世界卻在焦急地等待,來自中國的貨櫃和貨輪,海運「爆艙」。意外、震驚、創紀錄……這是幾個月來,外媒在談到中國出口時,用得最多的詞彙。幾乎全世界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年初都沒想到,2020年會以這樣一種全球瘋買中國貨的方式收官。
  • 做外貿必須要掌握的13個外貿術語,你都get了嗎?
    做外貿,掌握相關的外貿術語有利於買賣雙方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那麼做外貿必須要掌握的這13個外貿術語,你都get了嗎? 1、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它指賣方除負有與「成本加運費」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 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 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00%!發生了什麼?
    01海運價格飛漲近3倍 頻頻爆艙甩櫃吳海全的企業主要從事智能耳機、智能音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95%以上都用於出口,其中海運佔到產品運輸方式90%以上。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海運價格一路攀升,甚至不少航線「一櫃難求」現象頻現,這給企業物流成本造成不小的壓力。
  • 今年,沒有比外貿更慘的行業了~
    然而,剛迎來曙光的外貿企業老闆們卻因為國外疫情加劇再次遭受打擊,隨著各國陸續「封關」,海運港口靠泊作業受阻,空運停飛停航成本飆升,導致全球供應鏈受阻,海外需求被「冷凍」,復工的外貿企業面臨著當下最致命的一環——訂單大量取消,無單可接,無工可復。
  • 跨境物流護航外貿創新向前衝
    相信這也是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加強國際物流保障」措施中對海運、航空和道路運輸各方面都更加細化,特別對中歐班列的運輸能力著重作出要求的考量所在。儘管從前11個月看中國外貿應對疫情衝擊的表現優異,但仍暴露出了中國在國際物流體系中的短板和在自主可控的運力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
  • 寧波佳廣建安哥拉分公司,國內對非外貿公司熱捧
    時下,國內外貿公司紛紛開闢了這條對非市場貿易往來的道路。那麼在這麼全新的對外貿易形勢下,對非貿易中的物流服務需求便更迫切。鑑於國內對外物流的尚未成熟,對外物流尤其是對非物流成為了當下最有潛力的一股,中非物流的服務已亟須得到完善。
  • 外貿出口企業13種不同交易方式匯總,建議收藏備用!
    BuildMost平臺,專注外貿B2B領域,關注我了解更多外貿乾貨!今天給大家匯總了外貿的13種交易方式,方便大家快速了解外貿交易:1、成本加運費(CFR)英文全稱:" 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 迎戰全球疫情衝擊波 看這份來自柯橋外貿企業的調查
    訂單危機接踵而來  3月中旬的柯橋,復工復產熱火朝天:為追回被國內疫情耽誤的時間,外貿公司忙著跑贏時差對接客戶,不少圓機廠、印染廠日夜趕訂單。  有外貿商調侃說,一向走海運的紡織面料,現在也享受空運待遇了。紹興一唯紡織品公司負責人馮紀江剛發完一單貨物,空運費從兩周前的每公斤12.5元漲到22元。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記者 | 楊霞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12月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1.8%;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數據顯示,中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呈現回升態勢。
  • 海運價格卻有了上漲的趨勢?
    伴隨著這次空運價格的大幅回落,國際快遞的價格也有些許下降。不過,相較於空運價格斷崖式下跌,國際快遞的價格下降不太明顯。相比下降的空運、快遞價格,海運價格卻有了上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