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出口企業13種不同交易方式匯總,建議收藏備用!

2021-01-07 BuildMost

BuildMost平臺,專注外貿B2B領域,關注我了解更多外貿乾貨!

今天給大家匯總了外貿的13種交易方式,方便大家快速了解外貿交易:

1、成本加運費(CFR)

英文全稱:" 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名稱解釋:它指賣家必須支付把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開支和運費, 但從貨物交至船上後,則由買家承擔剩餘所有責任與費用。另外要求賣家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

責任劃分:裝運港船上交貨,賣家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費用。但貨物的風險是在裝運港船上交貨時轉移。

特點介紹:一般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2、工廠交貨(EXW)

英文全稱:"EX Works(… named place)", 即"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名稱解釋:工廠交貨顧名思義就是賣方在其生產所在地(一般就是生產工廠或存放的倉庫等地)把交易的貨物交付給買家, 但一般不負責將貨物裝車、運輸以及辦理貨物結關等等。

責任劃分:賣家只承擔生產和包裝,買家承擔貨物運至預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特點介紹:這個術語是賣家承擔職責最少的,當然價格也是最低的。但如果買家無法處理貨品出境手續時,則不宜選用這一方法。

3、船邊交貨(FAS)

英文全稱:"Free Alongside ship(…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名稱解釋:指賣家在指定的裝運港碼頭或駁船上把貨物交至船邊。

責任劃分:貨物交至船邊後,從這時起買家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另外買方須辦理出口結關手續。

特點介紹: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另外(如果買家的船隻不能入港靠岸,賣家負責用駁船聯運,仍在船邊交貨。裝船的責任和費用由買家承擔。)

4、船上交貨(FOB)

英文全稱:" 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把貨物送過船舷後交付, 貨過船舷後買方須承擔貨物的全部費用、風險、滅失或損壞,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

責任劃分:也就是說,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5、貨交承運人(FCA)

英文全稱:"Free Carrier(… named place)"交易,即"貨物交承運人(……指定地點)"。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應負責將其移交的貨物,辦理出關後,在指定的地點交付給買方指定的承運入照管。

責任劃分:根據商業慣例,當賣方被要求與承運人通過籤訂合同進行協作時, 在買方承擔風險和費用的情況下,賣方可以照此辦理。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交貨地點的選擇對於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生影響。若賣方在其所在地交貨,則賣方應負責裝貨,若賣方在任何其他所在地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

6、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

英文全稱:"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除負有與"成本加運費"術語相同的義務外, 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

責任劃分: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7、運費付至(CPT)

英文全稱:"Carriage Paid to):t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名稱解釋:本術語係指賣方支付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運費。關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貨物交至承運人後發生事件所產生的任何額外費用, 自貨物已交付給承運人照管之時起,從賣方轉由買方承擔。另外, 賣方須辦理貨物出口的結關手續。

責任劃分:「承運人」是指任何人,在運輸合同中,承諾通過鐵路、公路、空運、海運、內河運輸或上述運輸的聯合方式履行運輸或由他人履行運輸。如果還使用接運的承運人將貨物運至約定目的地,則風險自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時轉移。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8、邊境交貨(DAF)

英文全稱:"Delivered at Frontier(…named place)", 即"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承擔如下義務, 將備妥的貨物運至邊境上的指定地點,在毗鄰國家海關關境前,.將仍處於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給買方處置,辦妥貨物出口清關手續但尚未辦理進口清關手續時,即完成交貨。

責任劃分:「邊境」一詞可用於任何邊境,包括出口國邊境。因而,用指定地點和具體交貨點準確界定所指邊境,這是極為重要的。

特點介紹:本術語主要適用於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的貨物,也可用於其他運輸方式。

9、運費及保險費付至(CIP)

英文全稱:"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運費及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除負有與"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CPT術語相同的義務外, 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的貨物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

責任劃分:期間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買方承擔賣方交貨之後的一切風險和額外費用。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10、目的港船上交貨(DES)

英文全稱:"Delivered Ex Ship(…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即"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名稱解釋:它係指賣方履行如下義務,把備妥的貨物, 在指定目的港的船甲板上不辦理貨物進口結關手續的情況下,交給買方, 故賣方須承擔包括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的所有費用與風險。

責任劃分:如果當事各方希望賣方負擔卸貨的風險和費用,則應使用 DEQ 術語。只有當貨物經由海運或內河運輸或多式聯運在目的港船上卸貨時,才能使用DES貿易術語。

特點介紹:本術語只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11、目的港碼頭交貨(DEQ)

英文全稱:"Delivered Ex Quay (Duty Pai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即"目的港碼頭交貨(關稅已付)(……指定目的港)"。

名稱解釋:本術語指賣方將其備好的貨物,在指定目的港的碼頭,交付給買方, 而且賣方須承擔所有風險和費用,包括關稅、捐稅和其他交貨中出現的費用。

責任劃分:鑑於世界各國在使用DEQ術語時,對於由誰負責辦理進口手續的問題,做法並不完全統一,因此,使用DEQ術語時,必須加以注意。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12、完稅後交貨(DDP)

英文全稱:"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destination)", 即"完稅後交貨(……指定目的地)"。

名稱解釋:它是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地點交付, 而且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並辦理進口結關。也就是說,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

責任劃分:賣方必須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

特點介紹:EXW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小責任,而DDP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

13、未完稅交貨(DDU)

英文全稱:"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名稱解釋:它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的地點交付, 而且須承擔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關稅、進口時應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 另外須承擔辦理海關手續的費用和風險。買方須承擔因未能及時辦理貨物進口結關而引起的額外費用和風險。

責任劃分:一般建議在與辦理進口結關困難和費時的國家進行交易時,為避免因買方未能及時辦理進口結關而影響交易的進行,賣方還是不要使用DDU為好。

特點介紹: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以上13種外貿交易方式,基本囊括了目前日常使用的交易方式了。在日常使用中多注意其中的責任劃分,建議收藏備用~

我是BuildMost,專注外貿領域,關注我每天了解更多行業乾貨~

相關焦點

  • 歐美疫情衝擊外貿出口 東莞有企業接受全體員工辭職
    歐美疫情衝擊外貿出口 東莞有企業接受全體員工辭職 2020-03-24 09:14:40 來源:第一財經 受歐美等地疫情蔓延的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以及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城市受到較大影響
  • 吉安稅務:出口退稅加速度 外貿企業添動能
    中新網江西新聞10月21日電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吉安市稅務局不斷優化「個性化」稅收服務,持續推進政策輔導點對點、政策落實全覆蓋,在抓「六穩」、促「六保」工作中彰顯稅務擔當,依託大數據平臺精準服務外貿出口企業
  • 加快出口退稅速度 杭州下城助力企業復甦「穩外貿」
    加快出口退稅速度,是外貿企業復甦實實在在的推動力。據悉,杭州市下城區共有外貿企業600餘家,是杭州的外貿大區。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下城區稅務局全面實行出口退稅電子退庫,實現出口退稅全流程「無紙化」模式,建立出口退稅崗位協調工作機制,實現退稅各環節無縫對接,壓縮時滯,儘量保證當天受理、當天完成審批。今年以來,該局無疑點出口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僅為1.1個工作日。
  • 外貿企業迎來「三師服務隊」
    企業適用哪條稅收優惠政策?發票如何開具?納稅申報表如何填寫?近日,鄞州區稅務局帶著由律師、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組成的「三師服務隊」來到中基石化有限公司進行專題輔導,公司財務人員很快就對大宗商品貿易發票風險管理方法和進項稅額抵扣等政策有了全面了解。
  • 前11個月出口值同比增長逾三成——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受青睞
    據悉,採用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經營者須在國家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採購,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在15萬(含15萬)美元以下並在採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在今年傳統外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的情況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因其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等特點,實現了逆勢增長。
  • 去年11月 浙江台州中小型外貿企業出口總額和增速創年內新高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外貿出口 快速回穩(構建新發展格局·一線看外貿 )製圖:汪哲平核心閱讀2020年,我國外貿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有望實現全年「促穩提質」目標,展現出我國經濟韌性十足。在浙江台州,當地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促進出口快速回穩。
  • 攻破外貿收款難點,XTransfer助力廣州外貿企業發展!
    廣東經濟韌性和活力十分強勁,中小民營企業開放崛起,再加上跨境電商等一系列政策紅利釋放,推動了廣東GDP愈發「紅火」。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在拉動廣東省內經濟快速增長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南沙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到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啟動,從「線上海關」改革再到前不久剛剛「雲」端落幕的第128屆廣交會,都在進一步加速培育廣州外貿新業態和普惠中小外貿企業。
  • 全球開啟「封國」模式,外貿企業如何自救?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全球開啟「封國」模式,外貿訂單迎來取消潮,外貿企業如何自救?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鞋服箱包、戶外運動品類的外貿企業訂單遭受重創,歐美市場是目前的出口重災區。
  • 中國企業出口口罩需注意的法律問題
    四、訂立外貿合同應注意以下問題(一)審查相關主體的生產、銷售資質如前文所述,醫用口罩的生產、經營和出口都需要相應的資質,口罩出口相關主體(生產企業、貿易企業、出口代理等)有必要審查交易對手的相關資質,避免買到「三無」產品,或委託沒有相關資質的企業生產、代理出口等。
  • 廣東湛江今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69.1億元 民營、國有企業...
    原標題:廣東湛江今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69.1億元  記者從湛江海關獲悉,2020年1-11月,湛江市外貿進出口總值369.1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169.1億元,下降11.3%;進口200億元,增長6.4%。
  • 十大外貿電商平臺介紹:外貿電商有哪些?
    2020-03-03 11:05 隨著經濟趨勢的增長, 國際外貿環境的變化,將自己的產品出口國外是當前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對於跨境電商企業來說,入駐一個好的平臺直接決定了後期的效益如何。
  • 出口貨櫃供應短缺折射中國外貿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新華社廣州1月3日電(記者劉劼田建川)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該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 出口退稅稅率變了!「缺錢」企業能「解渴」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外貿企業經營壓力普遍驟增。壓力之下,現金流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頭等難題!企業缺錢怎麼辦?好消息是,出口退稅政策作出調整了!據廣東省稅務局測算,按2019年出口情況來計算,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將惠及廣東地區61.7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全年預計為1.2萬戶企業注入出口退(免)稅資金13.1億元人民幣。外貿企業說——清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光伏電站配套產品主要出口到澳大利亞、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
  • 對部分消費品外貿企業運營情況調查:什麼在「卡脖子」
    在數據統計背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走訪外貿企業發現,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外貿企業正在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和努力。記者調查報導的這幾家外貿企業,選擇的是繼續深耕海外市場。  隨著國際貿易訂單日益碎片化,再加上疫情倒逼海外市場加速線上化,外貿企業正在從傳統的批發出口模式轉型跨境電商模式。今年上半年,中國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出口增長28.7%,遠高於同期中國出口整體增速。不少新興跨境小微電商呼籲政府的扶持政策能跟上企業變化,向跨境物流、企業認證等領域傾斜。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商家的貨早都備好了,但是遲遲拿不到貨櫃,無法運出。現在不論是上海、寧波,還是鹽田、廣州,所有港口都缺櫃。」今年「先抑後揚」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預期,這導致外貿航運領域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況,缺箱、爆艙、甩櫃、塞港、天價運費、搖號訂艙等前所未見的現象頻頻曝出,成為橫亙在外貿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
  • 做外貿必須要掌握的13個外貿術語,你都get了嗎?
    做外貿,掌握相關的外貿術語有利於買賣雙方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那麼做外貿必須要掌握的這13個外貿術語,你都get了嗎? 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5、成本加運費(CFR或c&F):它指賣方必須支付把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開支和運費,但從貨物交至船上甲板後,貨物的風險、滅失或損壞以及發生事故後造成的額外開支,在貨物越過指定港的船舷後,就由賣方轉向買方負擔,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 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 謀突破:福建外貿企業發力國內市場 - 東南網
    東南網6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在國際新冠疫情走勢尚不明朗之際,我國穩外貿中的重要一招,就是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這有助於增加出口企業的訂單,也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面對回暖尚待時日的外需市場,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受到的影響,出口轉內銷,成為不少承壓前行的福建外貿企業的現實選擇。
  • 長沙外貿韌性足 開放有後勁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彭玲涵 王浩 陳志群近日,長沙外貿年中「成績單」出爐。據海關統計,1—6月,長沙進出口總值1045.6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出口企穩回升,由一季度負增長5.6%回升到半年正增長13.5%。
  • 出口信用保險穩外貿中顯成績 前10個月中國信保累計承保5648億美元
    在中國外貿綜合保障能力建設中,出口信用保險扮演著重要角色。今年穩外貿實踐中,出口信用保險持續大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信保累計承保5648億美元,同比增長13%;服務支持客戶14.3萬家,增長27%;支付賠款14億美元,增長53%。
  • 區域性原產地證:外貿企業的金鑰匙
    木耳企業在採摘東寧木耳。木耳企業在挑選優質木耳。外貿企業向韓國出口茶葉。購物更便宜、旅遊更方便、企業更安心、投資更高效……近日,一則消息刷屏,引發熱議。歷時8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涉及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這意味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