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的鐵三角閉環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雖然今年以來大家都戴著口罩,但這並不影響愛美人士對「顏值」這件事的堅持。

根據公開數據,今年「雙11」美瞳類產品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成交同比超3位數增加,首小時成交就超過了去年「雙11」全天。在這其中,彩色隱形眼鏡品牌「4iNLOOK美目美佳」(以下簡稱4iNLOOK)表現惹眼:截至11月11日晚上9點02分,4iNLOOK的全渠道GMV突破一億,居於美瞳賽道前列,較去年同期提高了320%;具體來看,客單價提高至586元、同比上漲187%,同時復購率也達到了62.8%,平均年復購9.2次。

值得一提的是,4iNLOOK創始人陳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道,此次「雙11」線下該品牌的增長較線上其實更加明顯,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瞳市場都是美、日、韓等海外品牌的天下。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4iNLOOK等新玩家也開始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應該如何看待目前國內的美瞳市場格局?線上線下如何打通?未來的突破口又會在哪裡?近日陳裕接受了每經記者的專訪。

美瞳市場「最陡的增速還沒來到」

根據Mob研究院的預測,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5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陳裕也介紹道,根據過去三年的數據,美瞳產業市場每年有超過30%的複合增長率,今年就將達到100億元。

雖然市場龐大,但多重因素使得國產品牌一開始並沒有在這個細分領域搶佔先機,大部分的美瞳市場還是被日韓品牌佔領。陳裕分析稱,這與國內沒有形成供應鏈的規模效應、不同文化的影響、市場接受度的巨大差異等要素都關係密切。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關乎「顏值」的產品,美瞳包含了「醫療器械+消費品」的雙重屬性,門檻相對也較高。在陳裕看來,美瞳首先是隱形眼鏡,而根據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安全性風險判定,隱形眼鏡被劃分到三類醫療器械;其次,從消費屬性上來看,美瞳是「眼部大健康+美妝+快消品」的三個大熱門市場集合的超級單品;第三,從事美瞳產業的公司需要自己去建立渠道,這對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2019年底至今,多家國產美瞳公司先後拿到融資,市場上「最聰明的錢」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它們。今年初時4iNLOOK也宣布,在過去一年內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兩億元,投資方包括虎童基金、星陀資本及弘暉資本,足見資本的青睞。

對於美瞳市場,陳裕表示「最陡的增速還沒來到」,因為當前主要的用戶50%是白領,消費能力高但是滲透率不高,「等到00後這波滲透率高的用戶逐漸有了獨立的經濟基礎和使用場景,這個品類才完成了真正的規模化增長」。

打通全渠道:線下拉新、線上做復購

縱觀當前的美瞳產業,銷售渠道依然非常分散。新興的美瞳品牌主要發力都在線上,而4iNLOOK從2015年就開始探索線下門店。這家公司一開始開設線下門店的初衷是近距離接觸用戶,為用戶提供體驗產品的平臺,並沒有過多的銷售目標。但出乎意料的是,線下門店受到了用戶的歡迎,並帶來不錯的轉化效果。

陳裕對此想得很清楚,「線上對於新品牌來說,是必不可少做聲量的重要渠道,可以達到更快的傳播速度,讓更多的用戶更快地了解品牌。除此之外,線上也非常適合美瞳這個類目做復購。所以4iNLOOK制定了線下拉新、線上做復購,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策略。」

目前,4iNLOOK在全國已經開設了300家線下門店,處於小品類高速發展的紅利階段。

當然,相對於線上,線下門店因為投入更多而被視為更「重」的資產。陳裕表示,從投入成本、管理的時間成本和庫存來說,做線下門店可能是重的,但從未來資本的期待來看,這個投入又不算重。「我們預測未來500億的市場,40%在線下,那麼至少是200億的市場。從整個市場來看,越來越多的美瞳店鋪將逐漸被淘汰,行業一定會整合。對4iNLOOK來說就有機會在線下佔到50%~60%的份額。美瞳單店每年最大的固定投入是庫存,而4iNLOOK經過數據的優化後已經將單店庫存成本降低至10萬元以下。未來4iNLOOK將在一二三線城市購物中心開出3000~4000家門店、佔到一年100億元的市場。用3億~4億元的貨品投入就可以撬動一個百億年銷售的生意,這門生意投資回報率很高了。」

打造新消費品牌的鐵三角閉環

近一年時間內,資本湧入美瞳賽道,給這個行業造成了很多影響,也使得競爭日益白熱化。在充足的彈藥支持下,「跑馬圈地」成為很多新興美瞳品牌的首要目標。

陳裕就坦言,當前4iNLOOK投入最大的環節是流量的獲取。「對於品牌來說流量現在是最重要的,佔領市場份額成為首要目標。新用戶成長得非常快,所以用戶觸達環節的投入是比較重的。」

未來3~5年,4iNLOOK將在供應鏈、品牌矩陣和渠道三個方面發力,形成鐵三角模式。陳裕詳細解釋道,供應鏈方面會加深與海外工廠合作以及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品牌矩陣方面,4iNLOOK本身就是一個品牌集合店,旗下有不同定位的自有品牌,這些可以佔到銷售總額的85%~90%;渠道方面,將繼續開發線上線下聯動的玩法,實現平臺和流量的靈活運營。

舉個例子,4iNLOOK會基於地理位置在抖音定位附近3公裡的商圈發放美瞳體驗券,同時在電商平臺推出一些秒殺的線下體驗券活動,通過微信私域流量群發酵傳播,最後導流至線下。此外,該公司還通過一系列事件營銷「出圈」,也獲得了很好的轉化率。

「4iNLOOK會利用數位化對於沉澱下來的海量用戶數據分析,以供應鏈為驅動,品牌矩陣為方向,渠道運營為穿透力,打造新消費品牌的鐵三角閉環。」談到對未來的規劃,陳裕這樣總結道。

免責聲明: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導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於公開資料和採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 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鐵三角閉環
    對於美瞳市場,陳裕表示「最陡的增速還沒來到」,因為當前主要的用戶50%是白領,消費能力高但是滲透率不高,「等到00後這波滲透率高的用戶逐漸有了獨立的經濟基礎和使用場景,這個品類才算完成真正的規模化增長」。打通全渠道:線下拉新、線上做復購縱觀當前的美瞳產業,銷售渠道依然非常分散。
  • 拓展線下店鋪,「4iNLOOK」想打通美瞳全渠道銷售場景
    作者 | 趙燁楠這是「新商業情報NBT」報導的第589家創業公司你的城市有4iNLOOK嗎?這個從垂直電商時代開始起家的美瞳公司如今已經有三百多家線下實體店鋪。4iNLOOK從2008年開始做框架眼鏡垂直電商網站,到切入隱形眼鏡、美瞳市場,從渠道打入工廠內部,開拓自有品牌,如今還有很多人認為4iNLOOK旗下品牌「大美目」是某一類美瞳品類的專屬名詞。在這個過程中,4iNLOOK完成了從垂直電商、渠道品牌到擁有完整生態閉環的美瞳公司的轉變。
  • 打通全渠道數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曾為老兵生態農場,設計專屬個性化的社交新零售商業模式,以移動網際網路為工具, 將實體農場與市場端和大眾消費連結起來。打造全新的「人人是農場主,人人是銷售商,人人是消費者,從生產到餐桌無渠道的新商業模式」。
  • 數智驅動 線上線下共振 盛時打造 「三全三享」 全渠道零售新戰略
    為此,作為全球知名鐘錶零售商的盛時集團(原:新宇鐘錶集團)早在2015年就開始布局線上業務拓展,創建盛時線上平臺,以此作為發力點,希望能在客戶線上線下購買旅程的每個觸點上,遵循「以人為本」的宗旨,為其提供超便捷的個性化購物服務和體驗。此外,盛時集團亦希望通過分析客戶旅程,掌握核心客源數據,大力發展其圍繞商品營銷,品牌服務以及客戶忠誠度計劃的全渠道布局新戰略。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突飛猛進和各項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消費觀念升級,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如無人超市、智慧門店等新零售手段的登場也讓這次的戰局平添幾分衝擊。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統計,都會涉及突出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這種情況值得思考,而今,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如何融合?
  • 積美樂家具2020年打通線上全渠道 打造銷量「新引擎」
    然而憑藉著單純的線下銷售渠道,想要在家具行業保持持續的增長,可謂是難上加難。立足當下,展望未來,上海品臻家居有限公司早已嗅到網際網路行業的商機,其旗下住宅家具品牌——積美樂全面布局線上渠道,堅守品質,精準營銷,贏得線上消費者好評。據悉,積美樂家具主要致力於中高端住宅家具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客廳、臥室、書房、廚房等家庭住宅所需家具。
  • 魔力Show618新零售大創新:線上+線下聯動打造全明星帶貨
    面對618年中大促,魔力Show品牌也已經開啟準備工作,前有520超值大促,後有全明星帶貨模式,勢必要打響618,作為社交新零售模式的領先品牌,除了以往的社交售賣模式,魔力Show面對此次618也將會有重磅力度的促銷活動,並將於天貓及京東旗艦店同步開展促銷活動,開啟消費升級的新零售狂歡;這是新零售的一個重要時刻,魔力Show引領的新零售浪潮正在重構商業社會,也在重構人們的生活。
  • 美瞳品牌4iNLOOK美目美佳「雙11」成績單:GMV同比大增320%
    「線上線下聯動打造新消費大品牌。」作者:劉小七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下單一時爽,一直下單一直爽。」基於數據的增長陳裕認為,公司能有如此令人滿意的戰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行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的舉措,而對於如何打通兩方數據,4iNLOOK也頗有研究——主要從兩個層面發力。首先是數據的獲取端。
  • 孩之寶探尋全方位授權之路 全渠道、全場景解鎖消費新體驗
    我們將繼續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全場景融合的無縫體驗。」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全渠道觸達全域消費者近年來,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不斷提速,越來越豐富多樣的授權產品湧現,消費者接觸到授權產品的渠道更趨多元。
  • 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南方星掌柜賦能中小商家
    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讓線上消費市場活力被不斷激活,而傳統門店卻面臨生意普遍下滑的窘境。在經歷今年疫情之後,不少實體商家也在嘗試著與網際網路接軌,從而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線上線下互動消費體驗。外表平靜的實體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蓄勢。伴隨著這波浪潮,南方星掌柜憑藉自身獨特優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S2B2C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 熱議行業發展,TOTO衛浴區海珊:增強體驗,打通線上線下營銷閉環
    背景:近年來,作為耐用消費品的家居建材行業也面臨著市場進化、消費升級、消費人群迭代、營銷手段變革等轉型問題。而年初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以及兩會提出的經濟增速下行新常態,都讓各行各業尤其傳統行業產生危機感。面對危機,企業家們在思考什麼?經濟下行的形勢下,企業該如何抓住機遇破風前行?
  • 線上線下全渠道加碼 京東運動與喜德盛品牌打造全方位優質體驗
    此外,京東雙12恰逢喜德盛成立25周年,獨家首發「領先600」新品之餘,雙方還面向深圳地區消費者率先推出100臺電動車落實線上購車上牌服務,從購車、用車、賽車等多個方面拓寬合作,為消費者打造全新體驗。按照雙方合作計劃,京東運動將依託自身平臺優勢,有效串聯賽事線上報名、線下比賽等環節,騎行愛好者可通過京東線上賽事報名系統輕鬆完成報名,並在線下完成比賽。京東運動與喜德盛品牌以線上渠道打通更多線下場景,讓更多騎行愛好者更方便快捷的參與其中,共同推動體育運動事業發展。喜德盛董事長譚偉龍先生表示:「目前國內自行車運動尤其是群眾性的自行車運動發展迅速,人們有相關賽事的需求。
  • 線上最大 線下發力 京東健康全渠道戰略的廣度和溫度
    那在這種特殊的服務需求結構下,京東推出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戰略,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人、貨、場之間的組合關係,實現了廣度連接市場、溫度觸及消費者的效果。比如京東健康醫藥健康供應鏈業務,線上B2C模式和POP模式已經相當成熟〔種類全(1000萬SKU),品質高(眾多國內外醫藥、器械、保健、滋補品牌,同時還是多個品牌的最大零售商)。
  • 全渠道布局 晨兮大語文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2020,疫情對線下教育的精準打擊,大批的線下教育機構倒閉,並紛紛開始轉型線上,然而慌亂的轉變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機構而言,轉型難,線上線下招生難,品牌內容生產難就成為最大的障礙。
  • 歐派家居打通線上線下渠道 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2020年4月份以來,伴隨國內疫情有效管控後的復工復產穩步推進,住宅區上門安裝也逐步放開,家居行業的終端消費正迎來復甦,同時年初以來各地方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靈活性增加,也有望在中長期為行業需求帶來增長動能。
  • 線上種草聯動線下體驗,屈臣氏實力打造營銷閉環
    最近,國際知名保健美容零售商屈臣氏,聚焦「試不宜遲美的省力」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營銷動作,用一個出色的Campaign聯通了線上和線下的消費鏈路,帶給消費者舒適方便的消費體驗。    更重要的一點是,屈臣氏在線上傳播的同時不忘結合線下用戶體驗,從線上吸引用戶到線下體驗轉化用戶,從微博到抖音各個環節都在提升受眾對品牌活動的認知,整合線上和線下完成了營銷閉環。
  • 菲塑實體門店引流裂變系統正式上線,強勢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菲塑實體門店引流裂變系統正式上線,強勢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近年來,電商的崛起、網際網路的衝擊,傳統實體門店面臨線下業務受阻、同質化嚴重、價格戰硝煙瀰漫、政策影響等多維度打擊,舉步維艱。
  • 線上線下新零售有哪些發展特點和趨勢?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連結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 阿里發力全場景營銷,線上線下真正打通電影消費
    5月30日,阿里文娛推出國內首個全場景電影會員體系——電影通會員:40張萬能電影券,既能用於優酷電影點播,又能兌換淘票票代金券,助力影視行業加速回暖。此舉可以說是阿里在打通電影消費全渠道營銷又進了一步。
  • 打通線上線下 哈囉電動車打造電動車行業新模式
    電商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線上購物不斷擠佔線下流量。但受電動車產品本身特性影響,消費者在購車時似乎更傾向於線下門店帶來的實物體驗與保障。哈囉電動車打通網際網路平臺與實體門店的界限,打造電動車行業新模式。電動 電商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線上購物不斷擠佔線下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