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阿佳妮,上珍瑪琪,成就了梁家輝永世難忘的那位法國少女 閒談《情人》

2021-02-07 宗城的小黑屋


原文發布於文匯APP


「伊莎貝拉!」

「哪個伊莎貝拉?」

「阿佳妮!她得演個角色。」

「哪個角色?那個母親?」

「不,是那個少女。」

「哦,瑪格麗特,她對你來說是還年輕,但她40歲了!而那時的你才16歲,你怎會想要她這個已有皺紋的母親來演個處女呢?」


這段對於演員挑選的爭執出現在讓·雅克·阿諾準備導演《情人》期間,杜拉斯冷不丁對他的詢問。但阿諾最終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阿佳妮沒有成為《情人》的女主人公,出演的是法國女星珍瑪琪。

在電影改編的問題上,杜拉斯是出了名的強勢,偏偏她的意見常常讓人捉摸不透,甚至不可理喻,無怪乎阿諾曾經很牴觸與這位大作家對話,他曾抱怨道:「跟那個跑到我這兒怪聲怪氣大嚷大叫、老是阻擋我使我無法坦誠拍攝的老女人合作?我不行!」

▲瑪格麗特·杜拉斯


《情人》可能是杜拉斯最家喻戶曉的一部作品,也是她頗為心心念念的一部作品。作品之於作家,就像孩子之於母親,當《情人》的電影改編和拍攝提上日程,而導演又並非自己,杜拉斯就無法閒著了。


有的作者,當作品賣出去後,他們便撒手不管,但杜拉斯不是,恰恰相反,她會「瘋狂」地管。整個《情人》的拍攝過程,杜拉斯與阿諾的爭執一直沒停過,他們少有的共識,也許就是選定梁家輝出演男主角。所以,即便最終影片上映,杜拉斯對於成片也頗多不滿。


小說《情人》的故事,可以歸納為一位中國少爺與一個法國貧窮少女發生於越南的愛情悲劇。「我」是一位早熟的少女,慣於接受男人雜糅著欲望的目光。「我」懂得享樂,卻也因為母親的病、大哥的不克制等原因,背負著沉重的家庭負擔。


情人之於「我」,既是情慾的滿足、虛榮的滿足,也是現實的物質的需要。這個「關於渡河的故事」最終以不可避免的分離收場,「我」和「中國情人」從此生活截然不同,而唯一的慰藉是:多年以後,他給當年的法國少女打了電話,「他說他和從前一樣,仍然愛著她,說他永遠無法扯斷對她的愛,他將至死愛著她」。

電影《情人》大致還原了這段故事,在小說中,杜拉斯使用上了年紀的「我」作為敘述視角,在回憶中娓娓道來這段故事,那段頗為經典的開頭我還記得——


「我已經上了年紀,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個男人朝我走過來。他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對我說:「我始終認識您。大家都說您年輕的時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訴您,依我看來,您現在比年輕的時候更漂亮,您從前那張少女的面孔遠不如今天這副被毀壞的容顏更使我喜歡。」


而電影的開場也從老年作家追憶往事開始,不過對語言做了簡化。


儘管杜拉斯對於電影《情人》頗有微詞,但坦率地說,電影還是儘量貼近了小說角色、情節和場景。電影中的法國少女和中國情人的形象,和原作相近,梁家輝飾演的男主人公是僑居越南的中國北方青年,三十而立,家庭富裕;法國女星珍瑪琪飾演的女主人公來自法國,十五歲,一無所有。

小說在描寫女主人公的外表及打扮時,特意寫道「(我)這張外在的、疲乏不堪的面龐和這雙過早帶有黑圈的眼睛」、「穿著一件真絲的連衣裙,它已經破舊不堪,幾乎是透明的.這是一件無袖的、袒胸露肩的連衣裙。那真絲是茶色的.那一天姑娘頭上戴著一頂平邊男帽,一頂玫瑰紅色的軟氈帽,上面圍著一條很寬的黑色飾帶」,這些描寫,電影都有相應的還原,比如女主人公的第一次亮相,旁白聲中,縱向流動的鏡頭展示了她的衣著打扮,帽子、裙子、高跟鞋以及神態等,雖難說百分百的「神似」,但至少讓觀眾有足夠的代入感。

電影中女主人公那雙磨破的金絲高跟鞋有兩層含義。一來,它是女主人公生活窘境的側面體現。女主人公沒有多少鞋可挑,而這雙高跟鞋,由於使用過久,難免磨破。


反觀後面出場的「中國情人」,講究的西服、豪華的轎車,無不彰顯他生活的富貴;二來,這雙金絲高跟鞋貼合了女主人公的早熟氣質,也暗示了她日漸被喚起的女性意識。小說中寫道:


「這是我自己的意願。我只穿得慣這雙鞋,甚至現在還是如此,這雙高跟鞋是我有生以來頭一雙皮鞋,它很漂亮,超過以前我穿過的所有為了跑步、玩耍而穿的平底白布鞋。」

電影《情人》不乏這種具有象徵和暗示意味的細節。例如:有一次,當女主人公發現中國情人的黑色轎車停留於學校門口,她緩緩走過去,頗含情愫地隔窗親吻中國情人。在這個畫面中,導演刻意突出了「玻璃車窗」對兩人的阻隔,營造出「這麼近又那麼遠」的氛圍。


而當我們看到片尾,二人因為家境、地位、種族等原因最終分離,我們就會不由聯想起玻璃車窗的暗示。他們的愛情,終歸是被透明卻堅硬的玻璃車窗阻隔。

又比如:電影中,「花」曾被鏡頭三次強調。第一次,是女主人公和中國情人躺在床上,借著女主人公問「它怎麼死了」,鏡頭強調枯萎的花的存在。後面兩次,都是女主人公在屋內給花澆水。


在第一次出現「花」時,導演特意在花的那側弱化了光線,形成一種陰暗的視覺效果,這多少是對女主人公和中國情人內心壓抑的暗示,也仿佛那位中國情人從前的生活,他雖然富貴,內心卻缺乏生氣,缺乏被真正地愛,他渴望女主人公般少女的慰藉。


而有趣的是,隨著女主人公的澆水,花漸漸長出了新葉。這處細節需要和花被安放的地點相結合。這處地點是中國情人從前和情婦幽會的場所,可在女主人公出現之前,情婦一個換一個,卻都沒有人留意到花的存在,以至於它近乎凋零。而女主人公則細心地為花澆水,使它從枯萎到重現生機。花的變化過程,也仿佛女主人公對和中國情人這段交往的認識變化。起初,她認為這不過是尋歡作樂,是對自己物質需求和性慾的滿足,可到了後來,女主人公意識到她已然動了真情,中國情人之於她,不只是逢場作戲的存在,她開始重視並呵護這段感情,一如她為花澆水。

魯迅評《紅樓夢》有過這麼一段名言:


「《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於不同讀者眼中有不同看法,故而產生爭議,電影《情人》也如是。關注色相的讀者可能只將當作小黃片一睹為快,女權主義者可能視其為女性意識的頌歌,而更在意卿卿我我的戀人們,則可能議論女主人公和中國情人令人遺憾的分離。


如今,當我重看《情人》,我更願意留心那些持續幾秒的鏡頭,或者似有深意的畫面,又或者是一段曲子。比如離開的夜晚,輪船上響起的蕭邦作品《Waltz in B minor. Op69,No2》,比如上文提及的玻璃車窗,比如那株長出新葉的花。

杜拉斯身為原作作者,她對於這段以自己的經歷為藍本的故事,傾注頗多感情,對電影比較挑剔,也在情理之中,而似我這般局外人,阿諾交出的這部成片,至少讓我有了重新翻看的欲望,電影精心設置的細節,也足夠讓人細細品味。從這一點而言,電影《情人》終歸是成功之作。


— END —



相關焦點

  • 梁家輝大尺度出演《情人》變身富二代|露腚和法國少女纏綿
    《情人》是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珍·瑪奇、梁家輝主演的愛情片。影片於1992年1月22日在法國上映。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悽涼動人的愛情故事。
  • 推薦電影法國《情人》越南殖民地法國少女簡與華人富少爺東尼悽涼...
    《情人》是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珍·瑪奇、梁家輝主演的愛情片。影片於1992年1月22日在法國上映。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悽涼動人的愛情故事。
  • 《情人》:法國少女在西貢發生的愛情故事,梁家輝主演值得一看!
    《情人》:法國少女在西貢發生的愛情故事,梁家輝主演值得一看!《情人》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悽涼動人的愛情故事。男人總是在關注女人的肉體時自欺欺人是關注她的靈魂,而當她的肉體得手之後,他又會貪婪得想要將對方的思想一探究竟。
  • 39歲挑戰19歲少女美到巔峰《瑪戈皇后》法國頂級女神阿佳妮誰不愛
    這也是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慘案——「聖巴託羅繆之夜」。也是那一夜,瑪戈遇到了此生摯愛拉莫爾,從此兩個人的命運彼此糾纏在一起。此後,她為保丈夫的性命和母親反目,情人拉莫爾也在權利鬥爭中犧牲。最後瑪戈卻落得被丈夫拋棄,顛沛流離,無人可依的悲慘處境。
  • 阿佳妮 法國第一美人 第一影后
    直到我看到了伊莎貝爾·阿佳妮,以及她的影視作品,便很快迷上了這位長相如古典油畫般脫俗,演技卻常常炸裂瘋癲的女人。法國兩大演技標杆(伊莎貝爾·於佩爾 伊莎貝爾·阿佳妮)法國人直接將阿佳妮捧為全法公認「第一美人」!
  • 梁家輝,千面影帝的硬核人生
    最終,梁家輝選擇拒絕貝託魯奇的邀請~不過買賣不成仁義在。據說當貝託魯奇得知好友讓·雅克·阿諾,正在尋找一位中國男演員時,便向他推薦了梁家輝。這就是說起梁家輝,一定繞不開的第二部作品,《情人》。如果說《垂簾聽政》的鹹豐皇帝一角,使兩岸三地的觀眾認可了梁家輝的演技。
  • 梁家輝 《情人》
    作為主角的梁家輝,此片並沒有在中國拍攝,地點越南,主人翁一是中國人:富甲一方的闊少(梁家輝),另一是在當地比較少見的白種法國人(珍·瑪奇)。她們從碼頭相遇到回到西貢的家中整個過程,怎麼說呢,覺得會進程太快但似乎卻又再合情合理不過了,轉念一想,這部影片是改編自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在她年輕的時候,曾經在越南殖民地遇到一個中國男人,發生了一段羅曼史。
  • 絕美尤物:法國電影國寶——伊莎貝爾·阿佳妮
    拍片後,雖然她繼續就讀中學,但她的形象已不時地出現法國電視上和省的話劇舞臺上,深受廣大法國觀眾的喜愛。隨後,憑著她多年的演出實踐,終於考進了聞名遐邇的法蘭西喜劇院,演出了莫裡哀的喜劇《太太學堂》等多部舞臺劇,扮演了形形式式、性格迥異的角色。豐富的舞臺實踐使她積累了一定的表演經驗。
  • 《情人》法國少女與青年梁家輝,請告訴我哪有無刪減版
    《情人》法國少女與青年梁家輝,請告訴我哪有無刪減版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年輕時的梁家輝,典型外國人眼中東方人的長相,黃皮膚、小眼睛、五官不突出,乍一看他不起眼,但是看完整部片卻像極了一位古代遺少,他敏感,瘦弱,永遠活自己的夢裡。
  • 「法國美人」阿佳妮有哪些好看的電影?第5部迷倒我了!
    這個世界上的女神有很多,但像伊莎貝爾·阿佳妮這樣的,真是不多見。她不僅長得漂亮、氣質絕佳,而且演技也是一流,三大電影節的頒獎臺上都曾經留下了她的身影。被觀眾們親切地稱為「法蘭西玫瑰」的她,曾在銀幕上給我們奉獻了諸多瘋狂的表演。今天我就來推薦幾部,她出演的,好看的電影吧!
  • 當年多虧梁家輝老婆機智,不然《情人》就要換男主角了
    說起《情人》這部電影,雖然沒有上映,但是爭議不小,不亞於當年湯唯的《色戒》,且不說在香港上映不了,就是在當年的法國上映的時候,也是飽受詬病,讓女主角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江嘉年非常勇敢,說服了那邊的老大,大意就是梁家輝現在所在拍的這部《情人》非常有前途,拍完以後梁的名氣會大振,再拍下一部的話,也非常利用下一部的票房。
  • 五次問鼎法國奧斯卡影后的伊莎貝爾·阿佳妮
    伊莎貝爾·阿佳妮,1955年6月2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著名女演員。
  • 法範兒:阿佳妮
    1980年《法國電影》雜誌形容阿佳妮「真像一塊辣薑糖」。——「糖的甜味來自妙齡少女的儀態和她那碧藍色大眼睛中流露出的嫵媚。
  • 阿佳妮的雅歌
    在歐洲一直流傳著月亮令人瘋魔的傳說,那位猶太國的公主、希羅底的女兒,莎樂美,常常仰望月亮。蒼白的月亮也閃爍著琥珀色的眼睛望著大地,仿佛在尋找心愛的男子。後來,莎樂美愛上了貞潔如月光,消瘦如象牙的約翰。她為了得到他的正視,不惜乞求希律王割下他的頭,捧在銀盤上,親吻他緊閉的嘴唇。
  • 女神系列之「法蘭西的情人」伊莎貝爾·阿佳妮主演作品整理
    1981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憑藉著《四重奏》《迷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她又憑藉影片《迷戀》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 [3]  。1984年,她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1990年與傑拉爾·德帕爾迪約一起獲得了愷撒超級巨星獎的殊榮,同年被《大眾》雜誌評選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2010年2月27日,阿佳妮憑藉《裙角飛揚的日子》第五次捧得凱撒獎的后冠。
  • 伊莎貝拉阿佳妮(Isabelle Adjani)—孤傲脆弱的影后(上)
    說起法國幾位國寶級美女,有一位不容忽視。在歐洲隨便問一個路人;「法國最美的女人是誰?」除了聖母瑪利亞以外,那麼得到的答案大多會是同一個名字「伊莎貝拉阿佳妮(Isabelle Adjani)。」這個回答可見其地位和分量。
  • 羅丹的情人,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
    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
  • 往期回顧——梁家輝性感渾圓的裸臀與《情人》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悽涼動人的愛情故事。《情人》和杜拉斯的小說一樣迷人,梁家輝的那個被很多人贊過的屁股,珍·瑪琪那上翹的性感嘴唇,越南土黃色的熱帶景致,還有這個被情慾包圍的故事。
  • 法國電影《情人》好看嗎?評價怎麼樣?
    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的《情人》改編自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同名自傳小說,講述了少女簡在越南西貢時,遇到一個華僑富商的兒子東尼。雖然有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但是兩個人還是在相識、相處中迅速墜入愛河。最後,這對情侶因為雙方家庭的諸多原因被迫分離,東尼娶了不愛的女人,簡也將這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深藏在心內,在很多年後依然動情回憶……這部電影於1992年1月份在法國上映,曾獲得第65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扮演男主角東尼的梁家輝和扮演女主簡的珍.瑪琪都因這部影片而成名,梁家輝甚至因次被稱為「中國情人」。
  • 梁家輝 一生只演一部情色片《情人》
    15歲半那年,她在越南湄公河的渡輪上遇見了中國富家公子胡陶樂(音譯),胡陶樂幫她家渡過難關,成為她終身難忘的情人。梁家輝也因為第一次全裸出鏡和影片中大膽的激情戲,為他博得了「歐洲大眾情人」和「第一美臀情人」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