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規範商品房委託銷售:不得收取「諮詢費」等價外費用

2021-01-13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3日電 據浙江住建廳網站消息,浙江住建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委託銷售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房地產承銷機構及其人員代理銷售商品房時,不得以提供居間服務等名義變相收取由開發企業支付的佣金以外的「電商費」「服務費」「諮詢費」等價外費用。《通知》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通知》重點從房地產開發企、房地產承銷機構、監管主體三個層面提出工作要求,共分成三部分17條。

關於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委託銷售行為管理方面,共6條。

一是開發企業委託承銷機構銷售商品房,須籤訂書面委託合同,合同中應明確委託銷售的範圍、方式(線上、線下)、期限、權限、佣金結算、再委託銷售行為約束、不得向購房人收取任何費用、違約責任等事項。各地可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商品房委託銷售合同示範文本。

二是開發企業在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時,應在預售方案中載明銷售方式。實行委託銷售的,應在預售方案中明確承銷機構名稱及主要委託事項。銷售過程中委託的承銷機構或主要委託事項發生變更的,應及時到當地房地產主管部門提交變更資料。房地產主管部門應對受委託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情況、再委託行為約束、不得向購房人收取任何費用等內容進行重點審查。開發企業隱瞞有關情況的,依照《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予以處理。

三是在承銷機構促成商品房成交後,開發企業與購房人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如實填寫委託銷售機構的詳細信息。

四是開發企業不得委託承銷機構銷售不符合現售條件的商品房。違反規定的,依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予以處理。

五是開發企業應在銷售現場醒目位置公示商品房銷售委託書、承銷機構名稱、承銷機構營業執照、備案證明文件、代理銷售房源信息以及承銷機構工作人員姓名、單位、照片等內容。承銷機構人員應主動表明身份,便於購房人了解服務人員真實情況。故意隱瞞情況,誤導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六項規定予以處理。

六是開發企業應根據合同約定加強對承銷機構及其人員銷售行為的監督。銷售收取的定金、購房款等應全部納入該項目資金監管銀行帳戶,承銷機構不得以自己的名義設置銀行帳戶收取定金、購房款等。開發企業不按規定收取、使用預售資金的,根據《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浙江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暫行辦法》等規定予以處理。

關於加強房地產承銷機構代理銷售行為方面,共8條。

一是房地產承銷機構應依法及時到所在地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

二是房地產承銷機構不得代理銷售不符合銷售條件的商品房。違反規定的,依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理。

三是房地產承銷機構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和職業素養,從事銷售的人員應當經過房地產主管部門或相關單位組織的專業培訓。

四是房地產承銷機構在銷售現場以外開展諮詢、宣傳等銷售相關活動時,應在活動現場出示營業執照等主體資格證明、商品房銷售委託書和批准商品房銷售的證明文件;發布房地產項目代理銷售廣告的,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等要求。

五是房地產承銷機構及其人員代理銷售商品房時,應向購房人表明身份,不得以提供居間服務等名義變相收取由開發企業支付的佣金以外的「電商費」「服務費」「諮詢費」等價外費用。不得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外設置資金、身份等條件變相限制購房權利。

六是房地產承銷機構對外銷售的商品房價格,應當與該項目申報的「一房一價」一致,不得以任何形式拆分購房款,不得使用虛假或不規範的價格標識、標價方式誤導消費者,不得出現預售商品房「售後包租」等商業宣傳,不得捏造或者散布不實信息惡意炒作,不得變相捂盤惜售擾亂市場秩序。

七是房地產承銷機構要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並書面告知購房人相關政策,嚴禁故意誤導、誘導、欺騙、強制或協助購房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購房資格或規避限購政策。

八是房地產承銷機構應加強對購房人個人信息的管理,不得洩露和非法提供購房人個人信息。

關於加強行業監管與整頓方面,共3條。

一是在全省開展商品房委託銷售行為專項檢查,遏制該領域信訪矛盾上升勢頭,淨化市場環境,積極回應群眾訴求。

二是建立常態機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定期開展開發企業「雙隨機」檢查,加快構建信用體系和聯合懲戒機制。

三是加大宣傳引導,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力度,不斷提高公眾的安全防範意識。(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商品房委託銷售不得收取「服務費」……12月浙江新規來了
    浙江規範商品房委託銷售行為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委託銷售行為的通知》(點擊藍字查看詳情),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通知》規定房地產承銷機構及其人員代理銷售商品房時,不得以提供居間服務等名義變相收取由開發企業支付的佣金以外的「電商費」「服務費」「諮詢費」等價外費用。房地產承銷機構對外銷售的商品房價格,應當與該項目申報的「一房一價」一致,不得以任何形式拆分購房款,不得出現預售商品房「售後包租」等商業宣傳。
  • 深圳:打擊開發商和中介收取「喝茶費」等價外費用違法行為
    寶安區住建局稱,將開展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價外費用違法行為的行動。寶安區住建局稱,一旦發現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價外費用違法行為,將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列為房地產掃黑除惡和「樓霸」專項整治線索,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稅務等相關部門進行查處。二是暫停涉案樓盤全部房源網籤權限。三是從嚴進行誠信懲戒。
  • 西安市住建局解讀《西安市商品房銷售信息公示管理規定》 房屋實際...
    為確保房屋銷售信息的細化、明確、透明,有利於保障購房人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今年1月1日起,《西安市商品房銷售信息公示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實施。1月4日,市住建局對該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權威解讀。為何出臺這一《規定》既明確了企業銷售規範也為購房人提供購房指引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管理處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房屋銷售信息的細化、明確、透明,有利於保障購房人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在當前商品房銷售仍以預售為主的情況下,銷售信息的及時準確公示對維護購房人權益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 深圳寶安區:所有住宅新盤採取抽籤方式選房銷售
    日前,有網友反映寶安區新橋萬豐海岸城項目存在房源內定問題,寶安區住建局對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要求該項目採取委託公證公開抽籤選房的形式,公司員工不得參與房源炒作,不得內部截留房源,不得將回遷房提前進行交易。
  • 律師諮詢費用收取標準,邁到資深律師後諮詢費每小時可達10萬?
    最近律師諮詢費用,在網上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因為電視劇精英律師中男主角羅檳律師,談論到他的諮詢收費標準:資深律師一小時六千-10萬之間。這讓廣大律師同行們紛紛表示拉了後腿。有外界人士說過,其實律師和醫生很像,都是吃的專業飯,按級別收費,掛普通號和掛專家號的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
  • 律師諮詢費用收取標準
    再說的心理陰暗點,如果諮詢人一分錢諮詢費都不願掏的話,那實際上是「逼」著一些律師將本可以通過諮詢解決的問題「升格化」,最終得不償失的還是當事人。 4、尊重 這種尊重是相互尊重。律師提供諮詢服務,理應得到服務的對價,這是對律師勞動的肯定與尊重。
  • 企業銷售行為,增值稅銷項稅額10大涉稅問題,建議企業對照自查
    1、 銷售收入是否完整及時入帳(1)現金收入有無及時入帳,確認收入;(2)是否存在,購貨方不要發票,就不確認收入,隱瞞收入的情形;(3)以貨易貨,以貨抵債收入是否確認,計提銷項稅額;(4)是否將應收取的銷售款項先支付費用後的餘額確認收入,比如先將支付給採購方或則中介的回扣、推銷獎、居間費,委託代銷手續費等減除之後,再確認收入,已達到少計收入
  • 未退回的保證金應併入價外費用徵收增值稅
    【問題】  生產企業在銷售貨物時收取經銷商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押金),用於保證經銷商在銷售貨物時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如果經銷商遭到投訴,此保證金就不再返還,若在保修期內沒有投訴信息則退還保證金給經銷商。那麼生產企業收取的用於保證服務質量的保證金,是否繳納增值稅?
  • 增值稅價外費用如何繳稅和開票?這11個關鍵點千萬別忽略!
    價外費用是增值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涉稅概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 五部門清理規範城鎮水電氣暖收費
    嚴格規範價格收費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意見》的政策措施主要有: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取消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環節不同名目的各種不合規收費項目。明確除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另有規定外,不得由用戶承擔建設項目建築區劃紅線外發生的任何費用。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2020-12-17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