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勵志成語故事——精衛填海

2020-12-24 夢話你我他

《述異記》卷上: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其名自呼。每銜西山木石填東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曾溺於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鳥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

傳說,很久以前,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炎帝很喜歡她,經常帶她到東海去遊泳。

女娃非常勇敢,大風大浪從不畏懼。女娃長大後,每天都要自己到東海去遊泳。

有一天,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死後變成了一隻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精衛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頑強不息,堅持不懈,決心要把東海填平。

這句成語比喻矢志不移,努力不懈。

成語故事——屠龍之技

歷史成語故事——四面楚歌

歷史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春秋勵志歷史故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小學歷史成語故事——三顧茅廬

#成語故事#

相關焦點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 精衛填海的故事 精衛填海概括
    《精衛填海》這部電視劇有很多人都看過,都被精衛的堅持不懈所打動了。下面是這個故事的文字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精衛填海》的故事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天她去東海玩,遭遇暴風雨,溺水而亡。
  • 精衛填海,填的到底是什麼海?小精衛的原型竟然是它!
    大家都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可你知道填的是哪個海,精衛又是誰嗎?《山海經》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並且白額雁是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每年遷我國長江下遊一帶越冬,神話故事中精衛鳥所填的東海一帶正是它們的必經之地。由此看來,白額雁就是精衛的原型,應該是沒跑啦!除了精衛填海以外,《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對我們來說都耳熟能詳。
  • 精衛填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小時候只是當一個故事聽了,感覺小女孩精衛好可憐,遇害後變成一隻小鳥,為了報仇天真的想靠自己的力量,用嘴叼石子把大海填平。但是今天在想起這個故事,仔細品讀,卻發現,華夏文化真的博大精深。
  • 成語故事 | 10個最「有名」的成語,教你如何名垂千古.
    小秀才今天便帶大家從這10個最「有名」的成語中看看,名垂千古的方式有哪些?文明之初,指引華夏社會發展的神明,受到炎黃子孫的敬仰。精衛填海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原本為炎帝的女兒,遊泳時不幸溺亡,靈魂化為精衛鳥,日日銜取石木來填東海。比喻意志堅強,不畏艱難或懷有深仇大恨,立志報仇雪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 20個成語背後的勵志小故事,講給孩子聽聽
    磨杵成針、水滴石穿、聞雞起舞、鑿壁借光這些勵志成語背後不僅有一個值得品讀的故事,而且蘊含了我們傳統文化裡的優秀品質
  • 幽默、智慧、勵志、哲理,經典成語故事,帶孩子重溫連環畫的魅力
    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閱讀指導經驗,建議不妨從閱讀經典成語故事連環畫入手,主要有以下五點好處。第一,秀外慧中,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小人書、連環畫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具有吸引孩子眼球的神奇魔力。而中華經典成語故事,是經過歷史沉澱積累的精華,隨便一個都是家喻戶曉。要讀就讀經典,經典成語故事,更是融幽默、智慧、勵志、哲理於一身,何樂而不讀呢!第四,Get 注意力,閱讀學習效果有保障。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01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橙色的畫筆,畫上主題字「精衛填海」。
  • 成都漫畫爸爸1440張手繪教女兒學成語刷爆朋友圈
    最終這1440個成語,女兒在2個月內全部拿下,按照進度算平均一天需要背誦大概40個成語,速度驚人。這組漫畫到底長啥樣,竟然有讓孩子愛上學成語的功能,龍媽特地去搜了搜,我們一起來看看:雖然漫畫很簡單,但是卻包含了爸爸滿滿的愛意與教育理念在其中。「在古代教學,理論基礎講究音、形、意、韻四個層次,其中音的層次最淺,韻的層次最高。
  • 又一座蠟像館落戶石家莊 主打民俗、成語故事
    在鹿泉與平山交界處的龍山旅遊景區內,有一座名人民俗蠟像館,蠟像取材於中華傳統文化的遠古傳說、經典故事、勵志成語,有「開天闢地」創世宮、「孝感動天」孝道館、「一諾千金」誠信閣等6個主題分館,展現了女媧造人、臥冰求鯉、韓信報恩、梁祝化蝶、匡衡破牆借光這些經典故事。
  • 成語變形記,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密中華成語的「成長」日記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錘鍊和積累下來的語言精華,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 成語故事:釜底抽薪
    【成語】: 釜底抽薪 【拼音】: fǔ dǐ chōu xīn 【解釋】: 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司空見慣
    【成語】:司空見慣【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解釋】: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成語故事】:  唐代詩人劉禹錫,因為性格放蕩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詩名,邀請他飲酒,並請了幾個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作詩一首: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
  • 百集成語故事《少年志》
  • 會說話的成語才給力,酷我音樂最新上線百家講壇《中華成語》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錘鍊和積累下來的語言精華,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 《非人哉》與精衛填海聯創 真是捅了神仙窩!
    精衛填海小故事: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叫女娃,一日女娃去東海遊玩,後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這種神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得將從山上銜來的石頭和草木投入到東海,從此精衛填海的故事就廣泛流傳。精衛填海一直填到了《非人哉》裡,估計大家都對精衛的長相充滿了好奇,常常幻想過精衛究竟是怎樣堅毅的女子。
  • 成語故事:專心致志
    【成語】:專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解釋】: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天天講——越俎代庖
    為什麼要讀成語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會說話的成語才給力,酷我音樂最新上線百家講壇《中華成語》_綜藝...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錘鍊和積累下來的語言精華,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