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選」就是手機裡很牛的休閒一條街。
案例一:誰去給貓掛鈴鐺
有一群老鼠開會,研究怎樣應對貓的襲擊。
一隻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
大家都公認這是一個好主意。
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呢?怎樣才能掛得上呢?
這些問題一提出,老鼠都啞口無言了。
點評:科學合理的戰略部署是執行的前提!戰略如果脫離實際,就根本談不上執行。
案例二:忙碌的農夫
有一個農夫一早起來,告訴妻子說要去耕田,當他走到40號田地時,卻發現耕耘機沒有油了;
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裡的三四隻豬還沒有喂,於是轉回家去;
經過倉庫時,望見旁邊有幾條馬鈴薯,他想起馬鈴薯可能正在發芽,於是又走到馬鈴薯田去;
路途中經過木材堆,又記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
正當要去取柴的時候,看見了一隻生病的雞躺在地上……。
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幾趟,這個農夫從早上一直到太陽落山,油也沒加,豬也沒喂,田也沒耕……。
很顯然,最後他什麼事也沒有做好。
點評:做好目標設定、計劃和預算是執行的基礎。做好時間管理是提升執行效率的保障。
案例三:阿諾德和布魯諾的差距
阿諾德和布魯諾同時受僱於一家店鋪,拿著同樣的薪水。
可是一段時間以後,阿諾德青雲直上,而布魯諾卻仍在原地踏步。
布魯諾到老闆那兒發牢騷。
老闆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裡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差別。
「布魯諾」,老闆說話了,「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東西」。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闆匯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闆問。
布魯諾趕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闆說一共有40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布魯諾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闆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在椅子上別說話,看看別人怎麼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闆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我也問清楚了;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闆看看。
阿諾德又說,這個農民一個鐘頭以後還會運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闆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此時,老闆轉向布魯諾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點評:員工開始時都想把工作做好,也不是不聰明,但往往因為缺少結果思維,導致有苦勞無功勞,而執行要的是功勞!
案例四:猴子取食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6隻猴子分別關在3間空房子裡,每間兩隻,房子裡分別放置一定數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樣。
第一間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多次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屋頂。
數日後,他們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兩隻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來,第一間房子裡的猴子一進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為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動幹戈,結果一死一傷。
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夠不著,活活餓死了。
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後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一隻猴子託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依舊取得足夠的食物。
點評:用人機制保障執行,用好人才能做好事。如果崗位難度過低,體現不出人的能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導致內耗甚至殘殺,如同第一間房子裡的兩隻猴子;而崗位的難度太大,畫餅太虛,雖努力卻不能及,最後人才也被埋沒抹殺,就像第三間房子裡的兩隻猴子。只有崗位難易適當,並設立段位考核機制,猶如第二間房子裡的食物,才能真正提升。
點下面「閱讀原文」,進「手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