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哥倫比亞」的組合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走進好萊塢。
成立於洛杉磯的Tang Media Partners (以下簡稱TMP)便是其中之一。TMP近期進入公眾視野,因其今年6月收購的獨立電影發行公司IM Global負責《血戰鋼鋸嶺》的國際發行。而《血戰鋼鋸嶺》在中國大陸上映以來,口碑帶動票房,成為今年低迷賀歲檔的一匹黑馬,目前票房已超3億。
TMP的主要創始股東是美籍華人唐偉,其曾任貝爾斯登公司全球副董事長,共同創始人包括騰訊公司和知名投資人沈南鵬。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目前住在洛杉磯、但最初來自上海的唐偉,曾在2012年大連萬達26億美元收購AMC連鎖影院的交易中,為私人股本公司阿波羅(Apollo)及其所投資的AMC提供諮詢。
目前,經過幾輪融資後TMP已擁有頗為豪華的股東團,TMP的主要股東還包括華人文化控股、華誼兄弟以及歌斐資產等。
今年11月,TMP宣布與一家新成立的電影公司——上海歆霖影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意味著TMP在華業務的全面落地。歆霖影業的董事長金仲波來自滬上最大的媒體集團SMG,曾任上海文廣集團副總裁、TVB中國CEO,在內容製作方面有非常豐富的從業經歷。
近期,TMP營運長康捷和歆霖影業的董事長兼CEO金仲波一起接受了數娛夢工廠的專訪。康捷亦是投行背景,曾任貝爾斯登中國董事總經理,在加入TMP之前是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康捷表示,唐先生經常說一句話,『我們不是中國公司,也不是美國公司』,這就是我們的定位。這意味著TMP從建立之初就是一家全球視野的公司。未來中國電影一定有很多方面像美國的做法靠攏,但中國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中國特色」,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這些變化,才能在趨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有可能高效地切入。
(TMP 董事長兼CEO 唐偉)
1像一個studio一樣去布局
「只要能拍成電影,讓我去中國融資都可以。」在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裡,一位製片人為替戰士們籌資拍影片說出的這句調侃的話,引得觀眾大笑之餘,也道出了一個事實:中國資本正成為好萊塢的錢袋子。
這也是投行背景的TMP切入好萊塢的第一步,不過,TMP顯然不滿足於這一點。
去年4月,華誼兄弟和STX達成片單合作,宣布將在2017年底前,聯合投資、拍攝、發行不少於18部合作影片。隨後這一片單合作被曝,其中騰訊和沈南鵬投資的Tang Media Partners在此項目中投資5000萬美元,持股25%。。
STX成立於2014年春,其創始人Robert Simonds曾經製作了包括《粉紅豹》、《婚禮歌手》、《茶水男孩》等影片,其製作的影片在全球票房已經超過60億美元。公司專注於製作、營銷、及發行有明星加盟的電影、電視及數字內容。弘毅投資和德太投資也是STX的股東。
隨後的今年6月,TMP 從印度商人安尼爾安巴尼(Anil Ambani)旗下的信實集團(Reliance group)收購IM Global的大部分股權,從而完成在國際發行的布局。
除六大電影公司(studio)之外,IM Global是好萊塢排名第一的獨立國際發行公司,市場份額連續3年蟬聯第一(2013-2015),銷售網絡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除將好萊塢內容帶到全球以外,IM Global近些年也將許多中國電影發行到國際市場,包括《繡春刀》、《美人魚》、《尋龍訣》、《老炮兒》等。
而今年11月與歆霖影業的合作,則意味著在華業務的全面落地。歆霖影業的業務主要包括針對數字媒體、移動平臺的海外影視內容發行,結合國外先進位作技術的中文影視內容投資、影視內容營銷、片單投資、藝人經紀管理等。
康捷表示,「我們想法是要成為一個studio」。康捷解釋道,作為一個studio,就得有製片、有全球的發行、充分的資金,TMP就是按照一個studio的配備來布局的。其中IM Global已經是第一大的獨立國際發行公司,而諾亞財富等股東的支持則保證了資金,而且IM Global原有的電影電視製作部門和TMP自有的製作部門也開始整合,構建了TMP的內容製作板塊。
2借水行舟,收購IM Global構建國際發行網絡
康捷進一步講到,對一個studio來說,發行必須是全球的。這也是TMP今年重金收購IM Global的原因。
「從好萊塢看,就兩個業務北美和國際,而唐先生經常說一句話,『我們不是中國公司,也不是美國公司』,這就是我們的定位。對我們來說,一個全球的發行網絡是北美、中國,再加國際發行。IM Global就是國際發行,我們也希望在北美和中國市場找到很好方法,收購或建立自己的發行網絡,合起來就是一個全球發行網絡。」康捷說道。
2007年由Stuart Ford在洛杉磯創立的IM Global在被收購之前,已於2013年在北京設立辦公室。可以看到的變化是,被TMP收購以後,IM Global於今年8月宣布成立了新的部門——GO Global(拓宇國際),專門致力於在國際市場推廣中國電影以及代理非中國影片在中國電影節的亮相。
而創新發行模式也是剛剛成立的歆霖影業的願景之一。金仲波透露歆霖影業將探索全球市場的雙向發行業務,即好萊塢版權在中國市場的發行,和中國影視版權在全球市場的發行。
康捷表示,內容產業的三大支柱是內容的創意製作、發行和資金,IP、創意是最牛,你要吸引這些最牛的人到你這兒來,你需要的一是到達全球的網絡,二是充足的資金。借道IM Global,TMP得以迅速地切入好萊塢的內容產業。
在最近中國市場口碑市場表現俱佳的《血戰鋼鋸嶺》中,IM Global作為一個獨立國際發行公司,是本片最早的參與者之一。
據康捷介紹,《血戰鋼鋸嶺》的成本約4000萬美元,在北美由獅門影業擔任發行公司,IM Global負責國際發行。IM Global於2015年1月即確定參與本片《血戰鋼鋸嶺》,是本片主要的參與者之一。IM Global買斷了該片在北美地區以外的版權,而製片公司通過買斷合同可以獲得銀行貸款。從這個角度講,該片製片成本有50%以上由IM Global提供。
金仲波表示,熙頤影業和IM Global籤了中國地區的獨家代理發行。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所有的投資方都賺錢了。但另一個問題是,投完以後鋼鋸嶺還是好萊塢的。這只是一個財務上的勝利。
「而通過《血戰鋼鋸嶺》的成功,讓大家看到在海外可以通過投資,去獲取海外IP在全球市場的收益。但是這個方式方法只是簡單地掏錢去投,還是怎麼做?好萊塢提供的其實是很大的一個背景和空間。」金仲波表示,大家是可以用一個更科學的投資方法去做這個事情的,而這也是歆霖影業進入影視行業一直在思考的「方法論」。
3尋找進入好萊塢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康捷和金仲波在採訪中反覆提及的。而前提是,是對市場和趨勢的認清。
康捷表示,我們堅定地相信,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一定有很多方面像美國的做法靠攏,但中國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中國特色」。比如中國現在在宣發效率上就比美國好。同樣一塊錢的票房,比較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的比例,中國宣發的效率更高。美國電影的宣發還是電視廣告,很少用數位化的方式,這是中國後發優勢的一個案例。
另一個值得一說的案例是,以電影為例,在北美市場,一塊錢的票房可以帶來2-3塊錢的平臺發行,也就是說北美票房收入只佔1/3左右。而中國一個電影出來,雖然有些非院線收入已經能做到15-20%,但整體的水平還是90%左右。也就是說對中國電影來說,一個趨勢是非院線的收入佔比一定會提高。這主要是和中國非院線平臺消費者的付費習慣相掛鈎。
康捷表示,從講故事的能力到編劇,後期的特效等等,每一個趨勢的背後都有機會,都會重新洗牌,有新的市場領導者出來。我們要看到這些變化,歆霖影業在中國的發展才能在趨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有可能高效地切入。
金仲波表示,從這個角度講,歆霖影業不是簡單的影視公司,我們希望找到整個中國影視行業裡面有機會去做創新、去做整合的領域。比如編劇、後期特效等等。
「中國是全世界電影唯一還在增長的市場,歆霖影業希望用資本的手段和工具,去對接好萊塢的所有資源,最終目標還是瞄準中國市場。」金仲波表示。
金仲波提到,比如在雙向發行過程中,歆霖影業認為更重要的是把中國內容發行到海外,以前沒有成功的方法,現在TMP有IM Global、未來還會有影視發行公司,他們的渠道都可以為我們所用,我們不只想把中國內容發到院線,也發到netflix和hulu等的平臺。金仲波相信中國內容雖然和好萊塢有差距,但全球對中國內容的需求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