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葉主廚吳水清:從出菜到出彩,需要天賦更需要勤奮

2021-02-16 臺海雜誌

入駐廈門一年多,欣葉已成為最受廈門人歡迎的餐廳之一,除了自身強大的品牌實力外,後廚團隊更是貢獻顯著,其中主廚吳水清功不可沒。開業初期,除了原有的臺灣團隊支援,欣葉更是接地氣地招募了一群本地的廚師加入團隊,為的就是傳承欣葉臺菜的菜品文化。

究竟是靠著怎樣過程,使這群新生力軍成為臺菜料理的高手?主廚對於他們的成長起到了怎樣的重要影響?成為一名優秀的廚師,重要的是勤奮還是天賦?帶著這些疑問,《臺海》雜誌記者對欣葉廈門店主廚吳水清進行專訪,探尋一名優秀臺菜廚師的養成記。

離開後才發現離不開灶臺

與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大飯店主廚不同,吳水清坐下來時,我看到的是一位和藹親切、精瘦幹練的閩南漢子。當我說出自己對主廚先入為主的印象時,吳水清哈哈大笑說:「親切微笑是一種最好的溝通語言。」

出生在臺灣宜蘭的吳水清。由於家境貧寒,從小就半工半讀。高中畢業後,他沒有選擇報考大學,而是想要趕快進入社會謀得一份工作,好減輕家庭負擔。於是在鄰居的幫助下,遠離家鄉,來到臺北市的著名臺式餐廳欣葉上班。

上世紀90年代初的欣葉,已經是非常有名氣的臺菜品牌了,每天高朋滿座。能夠進入這樣一家餐廳,讓吳水清很知足了。「我慶幸我在職業生涯初期就遇到了很好的師傅,讓我的勤奮有了支持,因此在當幫廚三個月後,他就破格提拔我,讓我在他身邊學做菜。」 吳水清告訴記者,由於平時上班時間很忙,他就利用下班時間在廚房練刀工,剛開始的一個月經常切到手,但他包紮後忍痛繼續練習。「像切菜這種基本功,學起來沒有別的捷徑,就是要勤加練習,當切夠一定量的菜後,積累了肌肉記憶,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由於態度端正、勤學好問,吳水清很快從新進廚師中脫穎而出,成為主廚的得力幫手。在他的職業生涯過程,也正是欣葉飛速成長的時期,所以他是隨著欣葉一起成長。

一晃10年過去,到了2002年,吳水清成為欣葉後廚團隊中的骨幹。但也就在這時,因個人原因他不得不離職。雖然暫時離開了廚師崗位,但是他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廚師理想。四年後,欣葉的老同事打來電話,說後廚還缺一個人,問吳水清願不願意回來。聽聞此言,他幾乎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甚至連薪酬待遇什麼都不問,只想著趕緊回到那屬於自己的領域。

從那以後,吳水清下定決定將廚師作為一生的志業。

欣葉招牌菜:煎豬肝。

主動請纓來廈開新店

2016年,欣葉將廈門作為大陸開店的第一站。吳水清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填寫申請表,要求加入登陸團隊為廈門店的開張做準備。「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又和臺菜料理一脈相承,我想趁此機會,了解更多中華美食的奧秘。並且參與開店籌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項挑戰,這在我之前的工作經驗中還屬空白部分,因此我想要填補它。」談及登陸的初衷,吳水清如是說。

來到大陸之後,吳水清一面參與店內廚房裝修工作,一面開始招兵買馬,面試前來應聘的廚師。由於大陸和臺灣的餐飲業消防規定差異較大,因此在廚房的裝修布局上,他和同事們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才與裝修公司達成了既滿足廚師操作需求,又不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裝修方案。

而在廚師的招聘上,他更是費盡了心思。「大陸的優秀廚師很多,即使來自大江南北不同省份,即使從來沒有接觸過臺菜,這些都不是問題,教一下就會了,一點就通。但光是聰明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有心人。」 吳水清告訴《臺海》雜誌記者,他見過太多擁有好天賦的年輕廚師了,但往往他們也是最會偷懶的。反倒是天資平平的人,通過後天的勤學苦練,成為優秀廚師的不在少數。「天賦重要嗎?重要。但一定沒有勤奮重要。」在他看來,廚藝不好可以練,沒做過臺菜可以學,但是如果態度不端正,那就不是欣葉的同行人。

大廚秘籍

1、有情、用心、真知味;

2、腳踏實地,從做好一本菜單開始;

3、改良在地菜,使其符合健康飲食觀念。

在這樣嚴苛的考評標準之下,吳水清好不容易組建了後廚團隊,手把手教他們做欣葉菜單上的每一道菜。「越是簡單的菜,其實越考驗廚師的功力。以欣葉的招牌菜煎豬肝來說,從備料到出鍋,需要三個廚師合作才能完成,這樣才能保證豬肝的嫩滑爽口。」吳水清說,欣葉後廚團隊對於臺菜料理抱有非常高的學習態度,這讓他感到很欣慰。

不過,同時他也坦承,後廚的團隊文化建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我發現大陸廚師和臺灣廚師最大的一點區別就在於團隊意識。在臺灣,廚師看到同事忙不過來,就會主動上前幫忙。而在大陸好像大家都習慣各幹各的,誰的活分得很清楚。」 吳水清看來,一家餐廳的菜好吃,從來都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勞動成果,因此他希望增強大家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目前整個後廚團隊的工作作風,已經達到他的期望標準。

欣葉登鷺後積極融入廈門,開展端午節包粽子等活動與市民互動。圖/受訪者提供

將臺菜與本地菜融合

在廈門生活了一年多,吳水清對於這裡與臺灣相近的風土人情非常適應,也愛上了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既保有閩南傳統文化,又是一個外來人口聚集的新興城市,這讓我得以接觸到許多不同的飲食文化。」他欣喜地發現其與臺菜融合的可能性很大,隨後開始思考這個議題,也拉著後廚團隊一起研發,經過幾番嘗試之後,在某位熟客來用餐時,吳水清詢問客人是否願意為後廚新開發的菜品提供意見,對方欣然答應。於是,欣葉的臺式水煮魚第一次端到了客人的桌前,結果大獲好評,這讓吳水清及團隊很受鼓舞。從那以後,研發新菜品調動了團隊的積極性,讓原本平淡的工作增添了幾分樂趣。

不過,吳水清也強調眼下欣葉廚師團隊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將現有菜單上的每道菜做紮實。聊到這裡,他表示希望後廚團隊的成長能夠發揮出200%。「因為從出菜到出彩,這才是一名合格廚師到優秀廚師的進階過程。」吳水清說。

文/《臺海》雜誌記者 方銳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

微信號

暱稱

微信號

廈門日報

xiamenribao

廈門招考

xiamenzhaokao

廈門晚報

xmwb597

海峽生活報

lifeweekly0592

海西晨報

haixichenbao

臺海雜誌

taihaizazhi

廈門網

xmnn-cn

遇見婚戀網

yujianw520


相關焦點

  • 《「欣葉」的臺菜》
    5月1日中午,在臺北最負盛名的臺菜餐廳「欣葉」品嘗頂級的臺菜。能記住的菜名有「鹹蜆仔」、「菜圃蛋」、「烏魚子」、「炸花枝」。
  • 欣葉美食,留下深刻回憶
    欣葉美食 留下深刻回憶臺菜唯一代表 欣葉臺菜 欣葉歷史 一九七七年,
  • 向新加坡學:欣葉的幸福文化「弟子規」
    向新加坡學欣葉幸福文化「弟子規」 一家想在經營上獲得成功的餐廳,除了管理水平高、地理位置好、就餐環境美、經濟策略靈活等,更重要的是看該餐廳的服務質量優劣。 因為在很多消費者最樸實的感知中,服務是餐廳最核心和最鮮明的特徵。
  • 臺灣欣葉集團:食藝軒 VS 金爸爸,成功餐飲的玩法有N種?!
    幸福君帶領餐飲人來到臺灣考察的第一站——欣葉集團的食藝軒&金爸爸。「在欣葉,你享用的不是最珍貴的料理,卻是最健康的料理。」這是李秀英及其母親「阿嬤」多年來不變的堅持(今年4月,漢源研修營還去過新加坡的欣葉餐廳哦~~原文連結在末尾↓)。
  • 欣葉 | 一桌臺菜一做就是40年,這個父親節,帶上家人來體驗地道臺式風味吧!
    從1977年將臺灣宴席引入臺菜餐廳欣葉已經為臺灣民眾服務了超過40個年頭其中「欣葉臺菜」被公眾評為「臺北最好的臺菜餐廳」疲於工作、飢腸轆轆時來欣葉飽餐一頓點上一兩樣菜加碗米飯就能元氣滿滿!炒絲瓜,欣葉的絲瓜是農業博士精心研製的新品種,口感更加細膩,自帶甘甜。
  • 【筷子插地球】臺灣篇:臺式料理要去--欣葉
    這次推薦的地兒是首次臺北之行必去的料理店--欣葉。去了臺北找欣葉就好比到了上海得去趟小南國,途徑北京得鑽進四季民福烤鴨一樣,嘗嘗本地的味道,來這些地方雖保守但不會太錯。 臺北欣葉分臺式料理和日式料理店兩種,料理在日語裡面就是菜餚的意思,沒什麼高大上的特殊含義。我們去的是信義新天地的這家臺式料理。Plaza裡面店面,很簡單的門臉。
  • 不用去臺灣,正宗臺菜來了!寶寶們有口福嘍!
    欣葉小聚全國首店美味登場嘉年華澳樂購RIO CARNIVAL OUTLETS說到欣葉大家並不陌生,臺灣菜的龍頭。『欣葉小聚』便是臺菜龍頭——欣葉餐飲國際的新品牌,領軍的鄭坤銀海外總主廚來自臺灣欣葉,外場坐鎮的店長李麗貞則來自臺灣101大樓85樓的欣葉食藝軒,兩位足足差了一個世代,讓我們不得不信服他們哦。小編親自去品嘗後得出一個結論:吃上一口就會愛上它,真的一點不誇張。
  • 高考更需要天賦?看完北大685分學霸的書桌,網友集體沉默了
    有人說高考更需要天賦,如果天賦不夠,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希望縹緲!更有人以身邊同學舉例,某同學腦子聰明,智商極高,高中三年幾乎不怎麼學,最後還考上了清華北大。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高考更需要天賦?或許真的有哪種智商極高、平時不學習高考卻一飛沖天的學生,雖然我沒見過。但是對大部分考生來說,天賦很重要,但努力程度才是決定考生高考成敗的最重要的因素。
  • 全職高手完美收官,老魏集合興欣網吧,葉修替身之術無下限
    孫翔被對方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擁有和葉修同樣天賦並且還拿著神級帳號的天才。也許就像葉修所說的那樣,孫翔就是因為太想證明自己才會越陷越深。不過嘉世戰隊還在團隊賽的時候,包子就來到了網吧與葉修等人匯合,比較跳脫的他,在剛開始的時候見到觀眾觀看比賽的時候,還以為要打仗呢。隨著陳果的解釋,他也開始仔細研究戰局。
  • 「臺灣美食」之欣葉臺菜,把普通食材做成了大菜
    偶遇臺北欣葉臺菜忠孝店欣葉臺菜在臺北的四家店是需要預定的,我們去的時候晚上6點吧,需要在7點時用餐結束,因為都預定出去了。我們也不喝酒,1個小時足夠了。只點了三個菜,還贈了甜品和麻薯。直至1949年以後,國民黨敗走臺灣,臺菜又來了一次口味大融合。臺菜的變化由最早期百家爭鳴,八大菜系同存,到慢慢迎合地方口味、天氣而變成今天的菜饌。
  • 【臺灣菜】10道正宗的地道臺灣菜
    創立於70年代,欣葉的臺菜用料新鮮而不奢華,處處追求「有情、用心」,以求「真知味」,製作出讓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的美饌,好的菜品,好的食客,好的態度幾方面的綜合,成就了欣葉今天的地位!「欣葉風」的煎豬肝,是創店以來就有的傳統老菜,同時也是名列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
  • 動漫全職高手:要不是葉修建立起興欣,唐柔會走這條路嗎?
    沒有蘇沐秋的指引和幫忙,口袋裡沒幾個錢的葉修無處發力,多半會在第一賽季開始之前回到那個他逃避已久的家;沒有葉修引導,唐柔多半也不會投身榮耀,更別提成為興欣當中的一員了。小唐那時剛剛接觸到這個陌生的領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全職高手,在普通玩家之間鶴立雞群的經歷實在太無聊,讓她提不起興致。以唐柔的性格,如果不是葉修乾脆利落地擊敗了她,怕是還不會認真起來!
  • 中國第九大菜系——臺灣菜
    主廚建議甲魚俗稱鱉,通常活甲魚買回來要先放血,再做燙水動作,即將甲魚放入水鍋中,蓋上鍋蓋,以大火煮至滾起,撈出用冷水清洗,再去除外層表皮和內臟。劉春甫評論在這款菜身上確實能看到「霸王別姬」的影子,所不同的是此菜選用的是雞肉,比整雞更便於食用。同時烏棗和米酒的加入賦予此菜南國風味。再加上此菜的做工比較精細,裝盤漂亮,極易取得小資人群的喜愛。
  • 紅薯葉是綠葉菜之王? 購買紅薯葉需要注意什麼?
    紅薯葉是綠葉菜之王? 購買紅薯葉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7-07-30 12:38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紅薯葉是綠葉菜之王? 購買紅薯葉需要注意什麼? 以前,紅薯葉都被棄之不用,人們只取根莖食用。而近些年,紅薯葉保健價值被逐漸得到認可。
  • 新晉主廚李浩菲做魚香茄子,鏡頭對準炒鍋時,網友:絕對有天賦
    做飯也需要天賦,雖說現在的廚師都是男生,但在家裡普遍都還是女生做飯,這可能就是老一輩人留下的傳統。在《中餐廳》裡因幫廚和店長黃曉明的離開,新晉廚師李浩菲直接上線。李浩菲在這個節目中,也完全的幫自己洗白成功;之前在《快本》的舞臺上,因一些細節導致被黑。
  • 臺灣菜是中國第九大菜系
    主廚建議甲魚俗稱鱉,通常活甲魚買回來要先放血,再做燙水動作,即將甲魚放入水鍋中,蓋上鍋蓋,以大火煮至滾起,撈出用冷水清洗,再去除外層表皮和內臟。劉春甫評論在這款菜身上確實能看到「霸王別姬」的影子,所不同的是此菜選用的是雞肉,比整雞更便於食用。同時烏棗和米酒的加入賦予此菜南國風味。再加上此菜的做工比較精細,裝盤漂亮,極易取得小資人群的喜愛。
  • 我是新銳主廚,但做傳統義大利菜
    從小耳濡目染,外加天賦使然,他很自然就選擇了與父親同樣的人生之路。童年,幫父親打下手,樂此不疲。中學時期,開始在餐廳打工賺外快,比其他人更勤奮。1993年,就讀威尼斯當地的專業廚師學校——同時開始自主實戰經驗的積累:每年的四個月學生假期,全部用於在校外酒店、餐廳學習和操練。因為「家族傳承」的關係,他的路走得如此純粹,從未因「生活所迫」,而是「個人選擇」。
  • 欣葉臺菜
    那天原本想吃鼎泰豐結果剛到就剛開始排隊,於是就去了對面的欣葉說到老牌臺菜餐廳,欣葉臺菜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在臺灣的時候就聽過很多次但是一直沒去吃,這次開到廈門來終於可以試試看:)欣葉臺菜/磐基名品中心五樓/人均130元
  • 臺北十大臺菜餐廳 復刻記憶中的老味道
    中式料理結合在地農漁特產,在主廚獨特的巧思與高超的手藝帶領下,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讓傳統中展現全新的思維與觀點,幻化出一道道充分滿足味覺、視覺與嗅覺的全方位美食盛宴想要品嘗經典臺菜抑或是帶點創意的臺菜新口味嗎?來欣葉小聚準沒錯。「欣葉小聚」是欣葉餐飲集團2013打造的全新臺菜品牌,提供彷佛在家裡般輕鬆適意的環境,與兼具家常美味及現代創意的精緻料理。
  • 人均700+,可能還需要提前一周才能預約到的法餐私廚——「Le secteur privé」可以吃到什麼?
    去「Le secteur privé」體驗至少需要提前兩天預約如果趕在節假日的當口兒大抵需要等得更久些才成而且只有700元/位的A、B兩個套餐你想在大廚的「私人領域」悟到些什麼?那要看大廚的的寶貝多不多。想在「Le secteur privé」預定桌位並不那麼容易,一天兩組,最多八個人。主廚徐凡下一周的預定單中,每晚僅兩桌的「稀缺」已經不剩什麼空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