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沛萍
倚在夏日的黃昏,穿過喧囂的街道,輕輕來到綠蔭如織、花香四溢的院落。
一隻小鳥在草叢中覓食,還有幾隻在枝丫跳躍。我躡腳走近,恐將鳥兒驚起。我只想悄悄地拍一張它們的照片,閒暇時拿出來欣賞、回味它們俏皮、無憂的小樣。
枙子花,前段時間開得有點犯規,將幽芬、馥鬱、迷醉的香氣灑滿院子的每個角落。如今,它的花瓣一半散落,一半花香殘留枝頭。
微風輕搖著翠竹,搖落一夏的惆悵——它的下身枯枝布滿,上身卻郁郁青青,隨風裙裾翩飛,風姿嫋娜,煞是迷人。
綿密層疊的樹蔭下,亭子的長椅上棲歇著乘涼的人們,頑皮孩童的歡笑聲,沸騰了院落一池靜靜的湖水。
突如其來的一場驟雨,還是驚嚇了小鳥。它們奮力地振動著被雨水淋溼的翅膀,在樹枝上慌張跳竄,呼喚同伴,躲回鳥巢。閒趣中的人們也是驚惶失措,趕緊回到家中。
下雨的日子,總是思念的季節。連綿不斷的雨珠,好似情人婆娑的眼淚,傾瀉不止。哭腫了情人的雙眼,溼透了斷腸人的衣襟,痛徹了意中人的心坎。
忽聞遠處琵琶聲,原來是雨打枇杷葉。是哪個幽怨的女子在樹下一直低頭,輕輕地撥弦,不停地彈奏一曲優揚、婉轉的《琵琶行》,彈盡她心中的幽愁暗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是這時的雨,就是這樣的雨聲。雨聲如琴聲,琴聲如雨聲。
戴望舒的《雨巷》,引起人們對愛情的多少憧憬和幻想。每每這樣的下雨天,我,就是那個丁香一樣的女子,穿著小碎花的旗袍裙,徘徊在悠長悠長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位大橡樹一樣的男子,與他深情對望,與他緊緊相偎。他為我撐著一把油紙傘,我們一起走在人生悠長悠長的雨巷。跟著他,浪跡天涯,從此,我將不再寂寥,不再彷徨。
院落裡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小徑,小徑的盡頭被樹林遮擋。我每次一梯一梯地走過小徑時,都會想,我思念的人會不會正從小徑的那頭,朝我走來……
雨水,洗刷著樹葉,洗刷著每一片樹葉的疲憊。雨水敲打著樹葉,敲打著屋頂,敲打著窗臺,敲打著夢中人的雨傘,敲一曲美妙絕倫的音樂。
雨越下越大,恣意地下了許久,升騰起濛濛霧氣,連同傍晚的暮藹,將院落緊鎖。頓時,整個院落變得迷幻,朦朧,如仙境。
漸漸地,驟雨初歇。每片樹葉上懸掛著搖搖欲墜的雨滴,給大樹掛上一串串晶瑩的帘子。一陣風吹來,把掛在樹上的,我心愛的帘子搖落,「啪啪」地響,碎了一地,樹上又下起了一陣「嘀嘀嗒嗒」的雨來。
我坐在窗邊,看小鳥掠過我眼前,聽它們編一曲歡快的夏日舞曲。簇簇豔麗的,玫紅色的紫荊花,將院落的樹木點綴。它們開得如此妖嬈,引起行人不斷頻頻側目。我有點分不清眼前究竟是畫卷中流淌的音樂,還是音樂中流淌的畫卷。
雨後的院落更加清麗、輕盈、生機。我想對院落中的所有生命說,我們被雨水洗滌了塵土和疲倦,明天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快樂地生活哦!
【「浣花溪」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文學隨筆、散文、散文詩、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2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