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九期?

2020-08-23 小新動漫剪輯

這一期找了新褲子來助陣表演,剛好可以和隔壁的《樂夏2》一起聊一聊。

其實《浪姐》和《樂夏》是互為正反兩面的,當《浪姐》這邊天天diss大眾評審,呼籲讓專業人士來評分的時候,《樂夏》這邊一面倒的要求專業樂迷狗帶!仿佛不同的兩個競技類型,需要的評分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理解偏差呢?

因為兩個綜藝節目的核心目標是不一樣的。

任何綜藝節目都是有一個核心目標支撐節目的持續發展的,比如偶像選秀節目的目標是製造偶像,只要還能為娛樂市場生產新的偶像,新的流量,節目的核心價值就還在,就還會大量廠商前赴後繼的投錢續命。而遊戲類綜藝節目是為了給人周末製造歡樂時間段的,讓人在周末非工作時間放鬆自己的,只要這種無腦的歡樂能夠被接收,節目就可以無止境的做下去,看《雞條》人全換了,製作弱爆了,只要好笑仍在,節目吊的那口氣就還在。從各平臺節目時間段分布就可以看得出,現在很多選秀類節目退出周末檔,而遊戲類綜藝節目還是穩穩的守在周末時段就可以看出,節目目標的不同。

而《浪姐》和《樂夏》的核心目標是什麼呢?

恰恰也是正反兩面。

《浪姐》需要的是收圈,而《樂夏》需要的是出圈。

這也是為什麼《浪姐》需要專業評判,而《樂夏》更需要的是大眾評判。

《浪姐》第一期的核心詞彙是什麼?是「拒絕定義」!也就是這群30+的姐姐是來打破大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即使節目的流程是讓她們來像小姑娘的選秀節目那樣唱歌跳舞的,也是要唱的不一樣,跳的不一樣。第一期的阿朵,第一期的鐘麗緹,第一期趙薇老師說他想選的vocal是區別於現在女團的,都在體現《浪姐》這個核心的價值和目標——我們要不一樣。

但隨著比賽的推進,姐姐們迅速的接納了集體的概念,寧靜不是寧靜而變成了靜靜子,張雨綺不是張雨綺而變成了綺綺子,每一位姐姐都變成了XX子,於是她們就都不再是最初剛來的那個光芒萬千的自己,而是真的成為了女團中的一員。她們開始為了晉級而比賽,為了團隊一個都不能少而比賽,她們身上的每一個個人特質都在這個過程消磨殆盡,最終我們發現自己原來追的那個《浪姐》只不過是《青你》《創造營》的年長版本。

其實不能怪姐姐們,集體的同化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她們同吃同住同訓練滋生出的姐妹情無可厚非,磨練出所謂「團魂」也是理所當然,只是究竟是什麼讓她們向標準妥協的?說好的「拒絕定義」「拒絕標準」呢?

大眾評審機制是原罪!

別幻想你在第一期高喊口號,高舉旗幟就可以改變大眾心中的刻板原則。大眾一開始被你感動一下,投起票來,仍然堅守著女團「燃」「炸」「齊」等等定義舞臺好壞的標準。因為有這些標準,就有了怎麼樣能贏,怎樣會輸的標準。姐姐們想贏下去,留下去,除了妥協一點辦法都沒有。然後結果出來了,姐姐們和妹妹們沒啥差別,觀眾審美疲勞了,熱度下降了,大部分人都忘記了為什麼《浪姐》一開始爆紅全網的原因了。

到了《浪姐》第九期,節目組才反應了過來,我們不是在做《青你》和《創造營》啊,我們節目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所以整期節目都試圖拉回自己的核心目標和核心價值,要收圈,要把諂媚大眾流出圈的那些俗套,妥協全數收回。這些姐姐們不需要靠你這個節目出圈,因為她們本就是整個娛樂圈的大神。

而《樂夏》這個節目的核心目標就是出圈。

一群在樂隊圈裡封王封神的樂隊大拿們去參加一個大眾娛樂節目,圖啥?圖洗滌一下我們這些被抖音網紅音樂荼毒的大眾們的靈魂嗎?他們都奔著出圈賺錢去的。把樂隊帶向大眾,把樂隊從地下酒吧和獨立音樂節裡提溜出來,把樂隊音樂延伸進大眾流行音樂圈的邊緣才是《樂夏》核心價值。

《樂夏1》爆紅去年夏天,但到了今年,參賽的這麼些樂隊真正出圈的也只有新褲子這一隻樂隊,真是做到了哪哪都是新褲子,上各種綜藝就不說了,618晚會有他們,現在《浪姐》的舞臺上也是他們。不是說不好,反而是大眾市場接受了一隻樂隊,一隻樂隊靠著大眾市場的營養賺的盆滿缽滿,生命力也延長了,雙贏的局面。《樂夏》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這種雙贏。

所以《樂夏》的原罪是專業樂迷!

這些人死守著他們的驕傲和高級,在大眾娛樂節目上大談「核」和「underground」,試圖繼續守護住這些樂隊音樂與大眾市場的壁壘,完全不顧節目想幹嘛,這些來參賽的樂隊想幹嘛。

並不是說小眾音樂要向大眾市場妥協,音樂我懂得不多,單純從節目本身來看,目標的確是試圖創造更多新褲子這樣的雙贏局面。小眾的高級的音樂,窩在自己的圈子裡維持著自己的驕傲沒什麼不好,但我們總是希望中國的大眾審美能快速的提升,既然節目有這個想法,這個野心,希望樂隊音樂能夠改變大眾對音樂的看法,為什麼非要讓這些專業樂迷扛著刀拿著斧的守在圈子的邊際,指著大眾說「你不配」呢?


我希望《浪姐》收圈,我也希望《樂夏》出圈,兩者並不矛盾,一邊是圈內的姐姐們想讓女性拒絕定義,勇敢做自己。一邊是圈外的地下樂隊想走進圈子,為了自己也好,為了大眾市場也好。這都是相同價值的兩個面向。

所以我認為這一期的《浪姐》是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期,試圖收圈的姐姐們用搖滾用朋克重建各自獨立的人格魅力,不再是像N個你叫不出名字的女團一樣唱唱跳跳整整齊齊。而新褲子也在這麼一個大眾娛樂之王的節目上大放異彩,把他們有趣又好聽的音樂帶給節目前的每一個人。這是個多麼有趣的組合啊,曾經圈內的人和曾經圈外的人,頂著各自相反的目標在一起合作,《浪姐》和《樂夏》在這一刻靈魂同體,沒有大眾小眾之分,沒有圈內圈外之分,只是每一個站在這個舞臺上鮮活的個人。

這一期,才是最好的舞臺!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六期?
    在曲高和寡的30+姐姐女團與大眾需求和女團刻板印象之間來回搖擺,並且已經在向後者傾斜。 當然,這裡涉及的更重要的問題是姐姐們面臨著淘汰的危險,那麼這樣的模式勢必倒逼姐姐們去選擇更炸的舞臺,像寧靜基本都選擇了此前從不嘗試的舞蹈曲目,因為她知道這才是贏的歌曲。
  • 走到第九期,《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浪」不動了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裡,楊瀾和黃曉明關於「女人味由誰來定義」的討論,成為本期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每個女人,都應該由自己來定義女人味,都可以綻放自己不一樣的美麗」,黃曉明的一句話,道出了30+小姐姐們乘風破浪的風採。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十二期總決賽?
    8月28日,《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落幕了,這是節目組最後一次公演,在這輪公演中中,根據最新的比賽規則,會產生一名成團名單。剩餘的成團名單會根據觀眾投票,在9月4日成團夜公布結果,在8月28日播出的總決賽公演上,姐姐們使盡渾身解數,甚至連婚紗都穿上了,來角逐唯一個成團出道的名額,也是算拼了。忽然有些感慨,我現在非常欣賞藍盈瑩,黃齡,伊能靜等等很多從始至終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姐姐。非常非常欣賞。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七期?
    寧靜評價王麗坤:「這女人很會幹活。」寧靜評價鬱可唯:「她從來不爭什麼,你見過這種奇葩女人嗎?」哈哈哈哈,這用詞都很直白兇猛,明明是誇人,但就是不「正經」說。但現場五百位浪花不一樣,她們沒看到姐姐們的排練場景,所以張含韻在臺上跳非洲舞,就真的很耳目一新。至於王霏霏說的兩種不公平,也說明她是一個挺愛思考的女孩,大意是說自己沒名氣,所以相對其他姐姐們來說,自己不太公平;但是自己又是女團出生,因此對姐姐們又有點不公平。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九期加更版?
    看李斯小朋友怎麼在她的茜茜姐和雨綺姐姐之間端水?不用端,兩個姐姐各自早為自己找好位置了。回到屋開始solo選曲,無論飯桌還是茶几,雨綺姐姐離小隊長最近積極發言當軍師出謀劃策,茜茜姐離小隊長最遠繼續沉迷於玩手機保持沉默。兩個姐姐一退一進看在大家眼裡,就都知道該怎麼做了。黃金蛋穩定發揮日常氣氛擔當的水準,張含韻漸漸找回大碗寬面的自在,連伊能靜都開始跟著小隊長頂胯「獻醜」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評價忽高忽低,到底哪種最貼切
    《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出四期,隨著節目的播出,越來越多的觀眾參與到對各位姐姐的評價中。每一期表演的方式不同,合作的隊友不同,面對的挑戰不同,遇到的狀況不同,姐姐們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每一期播出後,都會出現一大批網友的討論——如何評價XXX的表現?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能否靠綜藝逆襲,看央視評價,答案不言自喻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從6月12日開播以來,熱度是始終不減,每一期總能帶給大家不少話題的討論,這檔火爆的綜藝終於在6月22日登上了央視的《今日影評》節目。我們可以看到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女藝人總共有30位,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968年出生52歲的伊能靜,年齡最小的是1990年出生30歲的金晨。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十期加更版?
    這或許也是為何節目中,其他姐姐哭得都很「兇」,而她卻給人帶來了「想擠淚也擠不出來」的感覺。節目組放出來姐姐們的過往視頻之前,大概率是和姐姐們溝通過。假如溝通過,那麼黃聖依的心理承受能力還算不錯。比如,在丁當分詞時,她臉上流露出的埋怨和鄙夷;比如,孟佳在回應浪花評論時,說自己也是紅過的人,有那麼一瞬間黃聖依撇了撇嘴;送禮物上,起碼從節目的剪輯可以看出來,她不是主動送禮物,而是等好幾位姐姐都送她禮物了,然後才意識到自己需要回禮。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期?
    、興風作浪的姐姐、三十而驪、最慘節目組、杜華女團標準、杜華尷尬...看完上下兩期節目,做個短評:作為一個女團節目,姐姐們的實力絕對是超過大家預期的,比起練習不過幾個月的練習生妹妹們來說真的要強不少,舞臺觀感很不錯。至於成團效果如何,下一期第一次公演舞臺來看看姐姐們的合作情況。
  •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期上線 音源鎖定酷狗
    本文轉自【北國網】;6月19日,《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期在萬眾矚目中上線,風波不斷頻頻引爆酷狗音樂《乘風破浪的姐姐》專區,緊張刺激的隨堂測試讓觀眾都替姐姐們捏了一把冷汗。不愧是被全網盛讚為「史上最真實選秀」的節目,第一次看見選秀裡有這麼多勇敢做自己的選手。第二期節目,實力唱將丁當第一次融入女團,擔當「隊長」一職,才發現女團隊長原來這麼不容易。
  • 如何評價《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十期「復活換位賽」?
    項目多,需要的藝人就多,所以大部分藝人都活得非常滋潤,不愁沒處去,拍不了電影電視劇的,再差都有綜藝節目上。各種選秀也不停的往這個市場塞新人。留意一下,《浪姐》中的人氣選手,商業價值高的,最近都有新的代言在身上,也都紛紛開始準備參加新的綜藝節目,部分姐姐在《浪姐》剛開始籤約的時候就已經打包籤下了芒果臺後期很多節目的合同。接下來的一年時光裡,我們避不開《浪姐》裡的很多選手會時常在我們面前打轉。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如何霸屏?
    在綜藝市場上充斥著各類新人選秀節目的當下,這樣一檔別出心裁的大齡姐姐選秀綜藝使觀眾眼前一亮,不少人都等著看各位姐姐們互相「扯頭花」。作為今年夏天最火的綜藝之一,《乘風破浪的姐姐》(後稱「浪姐」)上線24小時點擊量破2億。截止至8月17日,僅芒果TV平臺中已有39.1億次播放量,微博相關話題至今已有397.2億閱讀量。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部綜藝的主角並不是30位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 什麼是專業的女團由評委說了算,你要被打分,被排名,不管你表現如何在規則和評價標準面前,姐姐們也會緊張、彷徨、尷尬、無奈,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演的再好一些,爭取有個靠前的位置,爭取不被淘汰。身不由己、被評價、被圍觀、被審視,甚至被拒絕,是主角嗎?
  • 原創綜藝應如何「乘風破浪」?
    文/《新產經》左雨晴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一部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綜藝節目在芒果TV播出後,在國內獲得了超高的點擊量和社會討論熱度,並帶動芒果超媒股價一個月飆漲48.5%,公司市值衝破千億,達到1300億元。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第九期剪輯是開玩笑的嗎
    每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正片播放內容的結構剪輯都大致類似。在每組公演表演之前穿插姐姐們的練習過程,排練中的一些問題,矛盾的激化一般也在這裡。隨後開始公演,等所有隊伍正式公演表演完畢,現場投票第一名的隊伍直接全員晉級,其它根據現場觀眾喜愛程度淘汰最後幾名的姐姐。
  • 如何評價《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十二期(總決賽)?
    決賽中14位姐姐,有10家粉絲在場外發起集資,摩拳擦掌,為姐姐成團應援預備。只有兩靜茜雨4家明確表示拒絕集資。姐姐們哪裡有那麼驕傲啊!到頭來,也得向流量下跪。朵姐撤回集資。預測一波,#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名單【寧靜,萬茜,張雨綺,李斯丹妮,孟佳,王霏霏,金晨】先說浪姐三巨頭,寧萬張。
  • 《乘風破浪的姐姐》口碑遭遇了滑鐵盧,成為了網友心中的雙標綜藝
    原本口碑非常不錯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卻遭遇了滑鐵盧,成為了不少網友心目當中的雙標綜藝。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陳赫的工作團隊特意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當中的陳赫又唱又跳,而且唱跳的都還是女生的歌曲,這讓很多人首先就聯想到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節目。要知道這場綜藝節目此前也是邀請了不少嘉賓,如今陳赫的這個小視頻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自己要參加這場綜藝節目了。
  • 如何評價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八期?
    訓練期間,其他姐姐都離開湖南忙其他事情,她選擇留下。原因是三次公演金莎的演出失誤,讓她覺得心有不甘。她的可塑性也體現在跟人相處上,個人感覺她最初跟伊能靜可能沒有現在關係這麼好,還曾在採訪裡說伊能靜很作。但是這次因為帶7個人,忙不過來就讓伊能靜當副隊長。
  • 播出六期,《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看不下去了
    不知不覺,曾經讓萬眾期待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出六期了。隨著一期一期的播出,這檔節目的討論度也在一點一點地減少,從開播前的萬眾矚目到現在的興味索然,讓這檔本該一飛沖天的綜藝淪落到如此平庸境地的原因,還是和芒果臺在各方面的迷之決策分不開。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想講故事的姐姐不是一檔好綜藝
    最近芒果臺大火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召集了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女星,通過訓練和考核,最終選出5位成員組成女團。 這檔30位30+年紀女藝人的選秀成團節目,剛剛上線12小時,就獲得了1.4億的播放量。上線一周,豆瓣6萬多觀眾隨即給出8.4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