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灣總統蔡英文近日宣布啟動憲改所引發的「臺獨」猜測,中國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天回應說,大陸將「密切關注」動向,並指兩岸關係紅線十分清晰,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至於前天在臺灣立法院闡明臺獨立場的行政院長賴清德,馬曉光警告,搞臺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受訪學者分析,蔡英文的憲改計劃仍具模糊空間,但大陸方面紅線已劃得很清楚,尤其對準臺獨態勢更強硬的賴清德,警告對岸勿通過憲改走向「法理臺獨」,並料將在中共十九大下月召開後進行評估。
蔡英文上星期天(24日)在民進黨全代會上提出啟動憲政體制改革,處理投票年齡下修、政府權責劃分等議題。有分析認為,蔡英文實際上是想為臺灣走向獨立量身定做一套新「民主體制」,行徑稍有不慎,就會朝「法理臺獨」傾倒。
針對上述分析,馬曉光昨天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並重申兩岸關係的紅線十分清晰,「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在臺獨課題上,新任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前天在立法院備詢時直言「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是互不隸屬的關係」,也引發高度關注。
馬曉光昨天就此措辭嚴厲地表態說,大陸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言行,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搞「臺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他並強調,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臺」,「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兼任教授王崑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蔡英文的憲改計劃未有具體內容,留下許多模糊空間,「法理臺獨」並非必然之路。
他解釋,蔡英文去年上任以來表態兩岸「維持現狀」,兩岸關係不夠好卻未發生正面衝突,這和賴清德一上任立即表達臺獨立場有別;如果蔡英文突然轉而藉由憲改推動「法理臺獨」,等同「自己沒得到好處,卻為賴清德背書」。
不過,也有臺媒分析稱,蔡英文與賴清德並非政策主張分歧,而是在上演「雙簧戲碼」,蔡英文在臺獨問題上故作保守,賴清德則向前大步邁進,其「務實臺獨論」為獨派帶來收穫。
王崑義認為,無論如何,國臺辦的表態將紅線劃得很清楚,尤其針對態度更強硬的賴清德,警告對岸勿藉由修改兩岸關係條例等方式走向「法理臺獨」。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受訪時則說,蔡英文執政至今支持率不斷下滑,民怨四起,憲改不排除是借臺獨議題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將兩岸關係推向充滿風險的路,若她和賴清德再有動作,大陸肯定作出更強烈的反應。
王崑義認為,大陸目前會採取觀望態度,待十九大下月召開後,再評估兩岸問題,如果兩岸依然「維持現狀」,即使推動憲改,「最起碼北京不會咄咄逼人」。
官媒狠批賴清德 激化兩岸政治對立
近期不少輿論指出,大陸可能在十九大後將解決臺灣問題列入議事日程。馬曉光昨天回答本報提問時未正面答覆,僅表示大陸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和正確方向,反對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他也說,大陸願繼續擴大兩岸交流,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在團結臺灣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社旗下的《環球時報》昨天發表題為「賴清德吐了口痰,臺當局早晚自舔」的社評,狠批賴清德為激化兩岸政治對立又「增添了一把柴火」,並指臺灣高官「每一次放肆和矯情都會付出代價」。
社評警告,臺海局勢在大陸戰略中所佔的份額不斷縮小,大陸懲戒「臺獨」勢力的手段越來越多,節奏則更從容;下一次大陸新的反「臺獨」舉措出臺時,自然會有臺灣媒體羅列原因時,將賴清德口出狂言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