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 09:29 來源:華西都市報
參與互動如花之年,應該是盡情釋放青春的年紀。28歲的白衣天使伍燕梅卻患上神經膠質瘤,不得不忍受化療所帶來的巨痛,堅強地與病魔做抗爭。然而禍不單行,患病後,隨之而來的不是丈夫最初陪伴的誓言,而是一紙離婚協議書。
病魔降臨 婚姻失守
2000年專科畢業後,伍燕梅以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在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擔任護士一職的機會。懷揣著夢想與對工作的熱枕,伍燕梅申請從工作壓力稍小的供應室調到更具挑戰性的康復科,相當於從「幕後」走到「臺前」,直接與患者接觸。與伍燕梅曾共事將近2年的護士吳彩虹回憶,「工作上,她是一個特別認真踏實的人。私下就像小女生一樣,性格內向,但是人特別努力,休息時間都在看書,考護師證都是一次考過的。」
工作和學習上,伍燕梅積極進取,生活上,她也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女兒。由於家裡做水果生意,父母很忙,抽不出身,伍燕梅只要一下班,都會去幫家裡打理事情,幫忙看鋪,送貨等等。
2013年夏天,她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就在大家都以為可以平凡地幸福下去時,噩耗降臨,伍燕梅換上神經膠質瘤。
突如其來的病痛使她整宿不能入眠,住進醫院後,巨額的治療費用也使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工薪家庭雪上加霜,化療之後的副作用更使內心強大的伍燕梅無力抵抗。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確診後的幾個月,伍燕梅的婚姻也亮起了紅燈,丈夫沒有履行最初陪伴的誓言,而是留下一紙離婚協議書。
失去愛情 親情仍存
5月27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來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19樓時,伍燕梅剛醒,正拖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走向洗手間,父母及外婆三人都在身旁小心攙扶。
伍燕梅的父親伍自剛表示,為了治病,他們已經輾轉多個地方。最開始是去了成都的華西醫院,入院就交付了6萬,但是病情仍然持續惡化。後來,他兒子(伍燕梅的弟弟)在網上搜索到了山東某醫院的醫學博士,看了其介紹及一些治療病例後,大家一致決定輾轉前往山東。經濟上的拮据,一家人只能坐上火車前往。令大家高興的是,在山東接受治療後,病情有了些許好轉。然後,好景不長,效果只維持了三個月,之後藥效就完全不起作用。
雖然山東之行沒能治好伍燕梅的病,但家人並沒有氣餒。隨後,伍燕梅弟弟又在電視上看到一檔關於治療神經膠質瘤方面的廣告,家人便又一同前往貴州某醫院。在那裡將近治療了一年,效果仍同山東一樣,前三個月還不錯,之後藥效就對伍燕梅不起作用了。
醫院領導得知伍燕梅患病後,也盡力提供幫助,組織專家會診等。伍自剛說:「女兒一向乖巧懂事,工作認真負責,領導都很喜歡她。一些領導前來探望,看見梅梅無力地躺在病床上,都哭了。之後就著手為梅梅籌備公益捐款,希望院內院外愛心人士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雖然梅梅正忍受著病魔的摧殘與離婚的折磨,但我們會一直陪在她身邊,現在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給予一些幫助,使梅梅能夠早點好起來。」伍燕梅的外婆官淑芳哽咽地說道。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羅尹實習生 胡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