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夜來香》,不聞李香蘭

2022-01-31 美在高處

當這首《夜來香》悠揚曼妙的歌聲響起,你腦海會浮現誰的姓名?是鄧麗君、張學友、還是周星馳。又有多少人知道,這首歌的原唱其實是一位生長在中國的日本人。

李香蘭,這個 40 年代上海灘風光無限的明星,如今已經很少被人提起。而她的故事,甚至還沒來得及被人知道,就已經被忘卻了。


01

上個世紀 40 年代,上海最豪華的戲院——大光明戲院的大幕一經拉起,觀眾的熱情席捲而來。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奏,中日著名作曲家陳歌辛先生和服部良一先生共同指揮,李香蘭為期三天兩夜的《夜來香狂想曲》個人演唱會在潮水般的掌聲中開始。

這個梳著中式髮髻,穿著純白色中式旗袍的女孩,用一口流利的北京話,配合著交響樂團的演唱。

當胡琴響起,她拈起一朵潔白的夜來香走向觀眾,口中念著臺詞:"夜來香如何?」又應觀眾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演唱著布魯斯、倫巴、華爾茲等不同版本的《夜來香》,觀眾依然不肯離去,並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久久迴蕩著。

火爆場面不只出現在上海。在日本,李香蘭紀元節個人演唱會一票難求,沒有票無法進場的觀眾,把偌大的日本劇場圍了整整七圈半,以至於發生了踩踏事件。狂熱的人潮甚至掀翻了汽車,警察迫不得已動用消防水槍,才驅散瘋狂的觀眾。

《夜來香》幾經翻唱都無法再現當時盛況。這個唱出不可複製的經典的歌手,還是紅極一時的影星。她主演的「大陸三部曲」,讓整個日本為之痴迷,《萬世流芳》中扮演的賣糖姑娘,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個出色的演員扮演過最刻骨銘心的角色,便是「李香蘭」。

這個角色帶給她無上的榮耀和光環,也險些置她於死地。她害怕,卻不得為了這個名字而生存。當一切都結束,她幾乎用盡半生氣力,與自己,也與歷史和解,告別「李香蘭」。


02 

李香蘭在所有人眼中,這是一個有著清亮歌喉、相貌清純的中國姑娘,但歷史上這個人物,卻是由一個名叫山口淑子的日本姑娘扮演著。

山口淑子出生在一個日本漢學世家,祖父是佐賀縣的漢學學者。父親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有中國東印度公司之稱的「滿鐵」。母親山口愛在撫順投靠親戚時,與父親山口文雄相識結合,1920 年在瀋陽誕下山口淑子。

山口一家平靜而幸福的生活,最終被日軍侵華戰爭所打破。1932 年秋,山口淑子親眼見到日本憲兵,當場槍殺幾名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日軍的暴行,造成 3000 名中國平民被屠殺。熊熊火光映紅了夜空,殘暴的殺戮成了淑子永久的夢魘。

平頂山慘案中,一直和中國人親善相處的父親,被懷疑「通敵」。雖然懷疑很快被解除,但卻再也無法在滿鐵立足,山口一家被迫遷居奉天。淑子 13 歲時,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親日派銀行家李際春為養父,於是有了牽絆她一生的中國名字——李香蘭。

命運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改變的,淑子與白俄羅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這樣。偶然一次相識,使得李香蘭有機會跟一位俄羅斯聲樂家學習聲樂,無意中敲響的音樂大門,與日本當局的政策不謀而合,淑子也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軌跡。

偽滿成立初期,日本為推行「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企圖通過在奉天的電臺,播出所謂「滿洲新民歌」進行宣傳。於是,通曉兩國語言的李香蘭,作為「少女歌手」的第一人選,歌聲傳遍了偽滿洲。

03

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李香蘭這個身份除了能滿足少女不諳世事的虛榮心,顯然也更能提供安全感。此時的她,尚樂在其中。

為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14 歲的淑子隻身一人前往北京求學,寄住在父親的北京好友,親日將軍潘毓桂家中,並改用「潘淑華」這個名字繼續生活學習。在學校的這三年裡,她想方設法變成一個地道的中國人,不斷完善中文發音,模仿中國人的處事行為,小心翼翼的掩蓋真相。

如果說當初在電臺唱歌,她只是簡單借用了「李香蘭」的身份,那麼以「潘淑華」的身份生活,則是她後來演員生涯的提前演練。隨著這個矛盾的行為逐漸放大,淑子對自己的雙重身份產生了糾結和焦慮。

當時各種抗日集會已經在校園裡盛行,而分裂的身份立場使她避之不及。有一次她受好友溫桂華之邀去參加一個聚會,結果卻發現那又是一場聲討日本侵略者的集會。

領頭的學生發問:「日軍捏造了偽滿洲國,從東北在向這裡逼近。假如日軍越過北京城牆打進來了,大家都怎麼辦?」面對這個質問,群情激憤的學生們有的回答「去南京參加國民政府軍」,有的回答「去陝北參加共產黨的軍隊」。

當輪到淑子回答時,她一時不知所措,最終答道:「我會站在北京的城牆上。」

她的回答得到了不知情的同學們的鼓掌讚許,但對她而言,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母國」,兩國年輕人兵戎相見使她痛苦,站在城牆上被任何一方打死,或許是她唯一的選擇。

而加入滿映,除了把她對於身份認同的糾結推至頂峰,還幾乎把她置之死地。

滿映全稱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又名滿洲電影股份公司,和「滿洲新民歌」類似,他的目的是拍攝所謂「國策電影」,宣傳「日滿親善」以對抗當時在滿洲流行的上海製作的中國影片。

滿映通過在中國做情報工作的「中國通」,也是淑子父親的好友山家亨與淑子接觸的。山家對淑子一家曉以「五族共和」的民族大義,以及對淑子本人的連哄帶騙後,淑子最終用「李香蘭」的身份籤約滿映成為電影演員。

在淑子初期拍攝的幾部電影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支那之夜》,這部影片中最諷刺的地方是,李香蘭飾演的中國少女桂蘭,被日本船員扇了一耳光後,反而敞開心扉的愛上了他。

這個能夠極大滿足日本人狂妄自大心理的段落,在中國人眼裡不僅無法理解,更是一種恥辱,也讓這部影片成為戰後對李香蘭漢奸指控的一大佐證。

巴掌不是落在「桂蘭」臉上,也不是落在「香蘭」臉上,而是這個 20 歲少女稚嫩的心上。單純的淑子根本無法意識到「日滿親善女星李香蘭」這個角色的人生劇本,是被事先寫就的。

而淑子日本人的身份,不但不能暴露,還得保護精心粉飾的「李香蘭」的身世背景不能被揭穿。「李香蘭」是無條件服從政策的木偶,山口淑子卻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時間,日本還是中國?反抗還是服從?愈演愈烈的戰爭背景下,一個不經意的選擇都可能使她陷入萬劫不復。

滿映「國策電影」因其中的辱華色彩,讓中國人無法接受。不過,真正讓「李香蘭」以演員的身份,紅遍中國的是電影《萬世流芳》。

這部上海中華電影公司和滿映合作拍攝的作品,以林則徐禁菸為主題,日本人自以為是地解讀成「對抗英美」,實則導演想借古諷今,鼓舞中國人的抗日士氣,在當時大受歡迎,淑子在電影中演唱的「賣糖歌」廣為流傳。

《萬世流芳》的大獲成功,給淑子帶來了更深的雙重身份的糾纏。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她被一個年輕記者叫住,質問道:「我想知道你為什麼要出演《白蘭之歌》、《支那之夜》等一系列侮辱中國的日本電影?你是中國人吧?你作為中國人的尊嚴到哪兒去了呢?」

面對這個尖銳的問題,她腦中一片混亂,她當時心中雖極想表明自己日本人的身份,更想解釋自己是被利用的,但沉默許久的回答卻是:「那時候二十歲都不到,還不懂事,犯了錯。我現在非常後悔,我在這裡向大家道歉,請大家原諒我。以後我再也不會重蹈覆轍了。」這番回答得到了在場記者們熱烈的掌聲,但深深鞠躬的她在為自己而流淚。

身份割裂的悲哀,不曾放過她片刻,戰事越發激烈,想要逃避到「李香蘭」中去是不能實現的,她終究是一個嚮往著富士山頭櫻花白雪的日本姑娘。

想要回到山口淑子的生活也是不能的,除了父母,或許整個亞洲再沒有人相信她是日本人。為人傀儡之痛、無國可歸之痛,隱姓埋名之痛,每痛切膚,椎心泣血,可她除了隱忍再無他法。

04

出於害怕等複雜心情,直到戰爭結束,她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公布身份。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加入這場戰爭加快了日本潰敗的速度,在中國的日本人卻還自我欺騙著。

直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在中國的日本人被要求戴上「在中日僑」的袖標以區分,拍攝過辱華電影的「中國少女」李香蘭則被軟禁了起來。並有報紙報導「出演過辱華電影的李香蘭,已被判處漢奸罪即將被槍決」。這時完全失去自由的淑子,在絕望的邊緣已經默認了即將到來的死亡。

而拯救她的,便是她的天使——俄羅斯姑娘柳芭。

此時的柳芭在蘇聯駐滬領館工作,以她的身份,可以比較方便地去北京辦事。在她的努力下,終於拿到了山口的戶籍謄本,最後得以在軍事法庭上證明山口的日本人身份,而洗清了漢奸的嫌疑,允許歸國。

是柳芭讓她成為明星李香蘭,也是柳芭讓她回到了山口淑子的身份。

1946 年 3 月末,山口終於登上「雲仙丸」號輪船,踏上了返回祖國日本的旅程。她回憶當時情景道,船離岸時,廣播裡正好播放著《夜來香》,聽著熟悉的歌聲,她熱淚盈眶,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在回憶錄中寫道「不用死了,都結束了」。

歸國後的山口徹底擺脫李香蘭的名字,叫回了山口淑子,也徹底地告別影壇與歌壇。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姻勞燕分飛,她最終嫁給外交官大鷹弘,冠夫姓改名大鷹淑子。

同時她也開始接觸政壇,為中日友好而奔忙。她曾寫信建言小泉純一郎不要拜靖國神社,說「這會傷害中國人民的心」。

中日建交後,她重新踏上「母國」的土地。北京的城牆兩面已沒有交戰的子彈,她卻受到中日友好協會的盤問。但此時的大鷹淑子已經可以坦然面對,平靜對答。她說,「中日兩國在戰爭中失去太多東西,想要真正信任,不知還要多久。」

2014 年 9 月 7 日,94 歲的山口淑子結束了傳奇的一生。除了她廣為流傳的歌曲,「我要站在中國的城牆上」這句話被很多人知道,但和平年代,已沒有人真正體會這句話背後,一個少女的糾纏與無奈。

本文插圖為日本琳派畫家作品

 相關閱讀:天涯歌女

陳歌辛

玫瑰

相關焦點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去世
    資料顯示,1933年被父親的義兄弟、瀋陽銀行經理李際春將軍收為義女,起中文名為「李香蘭」。同年,李香蘭患肺病。後受好友建議,開始跟一位俄羅斯女士學習聲樂。她曾在偽滿洲國的流行歌曲大賞賽中獲得頭獎。李香蘭亦為天津市長潘毓桂義女。曾以潘淑華之名義在北平翊教女子中學就學,1937年畢業。然而她從不公開自己的身世,中國人都不知她的日本血統,說得一口非常標準京片子的她,中國人還把她當作地道北京人。
  • 【夜來香】李香蘭原唱經典歌曲
    《夜來香》歌曲為李香蘭原唱,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後被鄧麗君等很多歌手翻唱。
  • 李香蘭的一首《夜來香》見證了中日關係的起起伏伏
    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夜來香…… 這首《夜來香》,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它最早發行於1944年,更在上世紀80年代被鄧麗君翻唱後再度走紅,成為了「靡靡之音」不過,或許您並不清楚這首歌的原唱者李香蘭,她的身世和經歷都頗具爭議。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夜來香》的原唱李香蘭,盡力還原這個歷史人物以及那段歷史時期。
  • 人人會唱《夜來香》,卻無人識李香蘭
    這正是,「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的《夜來香》。 巧合的是,這天李香蘭前來錄製影片主題曲,無意中看到了《夜來香》的歌譜,當即試唱。在場所有人欣喜若狂:這首歌完全是為她量身定製。 此曲一經發布,在上海灘乃至全國火速傳唱開來,李香蘭達到了她藝術生涯的巔峰。
  • 日本著名藝人李香蘭去世 系《夜來香》原唱
    日本著名藝人李香蘭去世 系《夜來香》原唱 2014-09-15 18:49:38來源:楚天金報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也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紅遍亞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電影演員。1942年來到上海發展以後達到演藝事業的巔峰,1944年在上海與黎錦光合作發行傳世名曲——《夜來香》,其後成為與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吳鶯音、龔秋霞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戲院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
  • 《夜來香》原唱者李香蘭去世 揭秘其曲折人生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日籍藝人、《夜來香》原唱者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因心力衰竭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逝世,終年94歲。這位於民國時代紅遍上海灘的藝人,其曲折人生成為一個時代的投影。  重返演藝圈  以「山口淑子」之名遣返回日繼續演出  1944年,李香蘭與黎錦光合作發行傳世名曲———《夜來香》,以及《恨不相逢未嫁時》《海燕》等經典音樂作品,成為與龔秋霞、周璇等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后」之一。1945年6月在上海舉辦的個人演唱會是李香蘭最後一次在華公開演出。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去世 曾與周旋等齊名"歌后"
    老上海「七大歌后」中的六位:白虹、姚莉、周璇、李香蘭、白光、吳鶯音,另一歌后龔秋霞不在照片中。(從左至右)  近日,著名藝人李香蘭在日本逝世,終年94歲。據悉,李香蘭的葬禮已經在親屬的參加下完成,日後是否舉行追思會,目前尚無消息。(王鶴瑾)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細唱/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李香蘭以一曲旋律悠揚的《夜來香》成名。  據了解,李香蘭屬日本籍,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奉天附近的北煙臺(今遼寧省燈塔市)。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94歲
    老年李香蘭    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日本媒體昨日消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日籍藝人、《夜來香》原唱者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因心力衰竭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逝世,終年94歲。據悉,李香蘭的葬禮已經在親屬的參加下完成,日後是否舉行追思會,目前尚無消息。  李香蘭(1920.2.12-2014.9.7)  本名山口淑子,祖籍日本佐賀縣的她於1920年2月12日生於奉天省北煙臺(今遼寧省燈塔市),22歲到上海發展,24歲以一曲《夜來香》風靡上海灘。
  • 【老林說舊聞】你不知道的雙面人李香蘭,一曲難盡夜來香
    曾經,李香蘭一曲《夜來香》迷倒了多少聽眾?但是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位出生於瀋陽活躍在中國早期電影銀幕上的美麗女人,竟是一個日本人。她為何說中國是她的母親,日本是她的父親?這位日本和中國的「精神混血兒」究竟是文化漢奸還是中日友好使者?請聽都市廣播本周日早7點半——8點半林蕭帶給你的《老林說舊聞》雙面人李香蘭,一曲難盡夜來香.
  • 《夜來香》原唱歌后李香蘭為何在戰後被當成「漢奸」抓起來?
    《夜來香》發行於1944年,歌曲一出瞬間傳遍了奢華糜爛的淪陷區,也將李香蘭推至她藝術生涯的最高峰就連作為歌曲演唱者的李香蘭本人也在自傳中說過:「儘管這首歌很受歡迎,但流行的時間不長,後來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國的軟綿綿的情歌都會使風紀紊亂。」
  • 日本藝人李香蘭去世 偽滿時期演唱《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紅極一時
    《夜來香》《何日君再來》兩首歌曲在華語地區廣為傳唱,可多少人知曉歌曲的原唱是誰?不是蔡琴,也不是鄧麗君,原唱者的名字叫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9月7日,李香蘭去世,終年94歲。偽滿時期,李香蘭紅極一時,但這位女歌星卻始終隱瞞著自己日本人的身份。
  • 【日本演歌】山口淑子(李香蘭)《夜來香》等二首
    第一曲 夜來香 2:57第二曲 支那之夜 3:11 戰後的李香蘭是一個日本左翼人士,和那個時代諸多懷揣理想的日本人一樣,對中國的烏託邦試驗充滿隔岸旁觀的好感。(轉引自《參考消息》1960年10月22日)1960年的李香蘭甚至在為日本青年可能缺乏中國少女的階級覺悟而勞神。這之後,隨著中日關係回暖,李香蘭先後三次訪華。
  • 人人都聽過的《夜來香》,原唱卻鮮為人知
    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聞著夜來香……這首《夜來香》的歌詞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原唱是誰嗎?不知道也不奇怪,因為這首歌在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就已經出現了三個版本的《夜來香》,並且演唱者都先後走紅。下面就聽小編細細道來。
  • 致敬經典《夜來香》
    李香蘭《夜來香》《夜來香》一首大眾熟悉並喜愛的歌,優美的旋律,清爽的歌詞,讓這首歌像是風中吹來,自然,動聽,而它的創作過程也是如此浪漫。1944年初秋,黎錦光為京劇名旦黃桂秋錄製唱段。這是多麼美妙的時光,黎錦光的樂思在湧動……當晚,回家後的黎錦光徹夜未眠,當時的美景不斷閃現腦海,激起無限遐想,在內心激蕩的旋律,似乎要噴湧而出……就這樣,一首歐美風格,倫巴節奏、舞曲樣式的《夜來香》雛形誕生了。後經黎錦光反覆推敲修改定稿後,給周璇、龔秋霞、姚莉等大牌歌星試唱,因此歌音域太寬、有近二個八度,她們都不太合適,只得作罷。
  • 李香蘭:一首《夜來香》火遍中國,曾被當漢奸,亮出身份當庭釋放
    1990年,歌神張學友發布粵語歌曲《李香蘭》,這首改編歌曲唱盡了李香蘭命運多舛卻又朦朧悽美的一生。她演唱的《夜來香》一經發行就火遍全球,之後被控漢奸罪鋃鐺入獄,遭無數國人唾棄。但在死刑前,她毅然亮出真實身份,當庭宣布無罪釋放,餘生得享天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是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代傳奇的呢?
  • 一曲流連 李香蘭.
    演唱:張學友歌詞: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說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回頭似是夢無法彈動迷住凝望你裉色照片中啊……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何以感震動啊……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啊……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動
  • 周星馳最迷戀的李香蘭,張學友吟唱過的李香蘭,走了......
    李香蘭老上海「七大歌后」中的六位:白虹、姚莉、周璇、李香蘭、白光、吳鶯音(從左至右)。李香蘭(1920.2.12-2014.9.7)本名山口淑子,祖籍日本佐賀縣的她於1920年2月12日生於奉天省北煙臺(今遼寧省燈塔市),22歲到上海發展,24歲以一曲《夜來香》風靡上海灘。1945年日本戰敗,她以漢奸罪被捕,後因日本公民身份被遣送回日本,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6年與雕刻藝術家野口勇離婚後,嫁給外交官大鷹弘,1974年步入政壇。
  • 月下的花兒都入夢 只有【夜來香】
    於是,這樣一首具有歐美風格、倫巴節奏、舞曲樣式的《夜來香》便悄然誕生了。後經黎錦光反覆推敲修改定稿後,給周璇、龔秋霞、姚莉等大牌歌星試唱,因此歌音域太寬、有近二個八度,她們都不太合適,只得作罷。機緣巧合這天,24歲的日本籍女歌手李香蘭,來到百代公司錄製一部影片主題曲,無意中在黎錦光的桌上見到了《夜來香》的歌譜。
  • 李香蘭逝世,終年94歲 張學友《李香蘭》歌詞
    今天,日本傳媒報導,抗日戰爭時期日裔著名藝人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心臟衰竭逝世,終年94歲,家屬隨後為她舉行葬禮。李香蘭於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奉天省北煙臺(今遼寧省撫順市),祖籍日本佐賀縣。資料顯示,1933年被父親的義兄弟、瀋陽銀行經理李際春將軍收為義女,起中文名為「李香蘭」。
  • 一首《夜來香》,兩代傳奇歌后!
    >李香蘭。因曲調優美動聽,當年一經發布很快傳遍了燈紅酒綠的淪陷區,但由於李香蘭是日本籍的原因,這首歌當時被認為是日本侵略者麻醉佔領區國民的歌曲之一,故被歸入「靡靡之音」。李蘭香《夜來香》錄音這首歌在全世界先後有80多種版本面世,在李香蘭首唱之後幾十年的歲月裡,她所賦予這首歌曲的影響力已經逐漸消褪,儘管也有層出不窮的歌手不時的翻唱,但沒有一個人的翻唱能超越當年的李香蘭,直到鄧麗君再度演繹了這首歌曲,使其再度傳遍中華大地,傳遍全世界,鄧麗君使這首歌曲煥發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