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時代的眼淚:「鬼滅世代」的新風、「鋼彈世代」的憂鬱

2021-12-24 YALONG 潮玩社

今年日本最賣座的小說,冠軍已經出爐,是漫畫相關小說《鬼滅之刃幸福之花》,而漫畫部門的賣座冠軍也早早確定了,當然也是《鬼滅之刃》——事實上第一到第22名都是這部作品。從這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鬼滅之刃》在日本受到歡迎的程度,而其實這部漫畫作品,在亞洲各國也獲得相當的迴響。一部動漫作品能夠在出版、電影與周邊商品上獲得如此跨領域的成功,是非常罕見的例子,這種人氣,只有日本在41年前的動畫作品《機動戰士鋼彈》可以比擬,而如果我們將這兩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40年前的鋼彈熱潮

當正在到垃圾的宮崎駿,被狗仔堵到逼問他對《鬼滅之刃》大熱時的想法時,他淡淡地說「沒有任何意見,我還要趕著倒垃圾……」當然,妳能看到許多媒體加油添醋地嘲諷這位吉卜力的大當家,幻想他內心一定對《鬼滅之刃》電影票房陸續超越吉卜力作品的成績感到忌妒……但是,最諷刺的是,宮崎駿卻不是第一次有過這種衝擊了——1979 年12 月,當時38 歲的他,執導過預算最高、名氣最大的動畫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城》也要上映了,而那時日本電視上播映的動畫,正是《機動戰士鋼彈》——一部在少數動畫迷口中津津樂道,收視率卻欠佳的作品。

▼ 即使沒有看過《機動戰士鋼彈》,一定也認識RX-78-2

當然,最喜歡把自己操死的工匠性格的宮崎駿,最喜歡跟他一模一樣的苦勞魯蛇——這裡說的正是曾在手冢動畫(蟲プロ)被操到死的富野由悠季。而也很討厭手冢動畫的宮崎,當然將富野視為被欺壓的同伴,兩人經常打電話聊天。不過,宮崎駿不可能沒有意識到《機動戰士鋼彈》的特別之處,更遑論往後40年來的鋼彈熱潮。如今宮崎駿被採訪時的冷漠以對,除了倒垃圾時遇上狗仔隊誰都會很煩躁的理由、以及電影票房本來就是後浪推前浪的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更明確的原因:世代差異。簡單說,與富野聲息相同的宮崎,也算是「鋼彈世代」的一員吧。

▼宮崎駿(左)與富野由悠季(右)

2011年6月,企業經營顧問鈴木貴博著作的新書《「航海王世代」的叛亂、「鋼彈世代」的憂鬱》上市了;而一個月後,富野由悠季自己的訪談錄《對鋼彈世代的建言》也上市了。也許這是第一次,「鋼彈世代」這個名詞正式在市場上出現,但是,所謂的世代定義,可不是某位專家提出一個新鮮名詞便算數,不過,在距離《機動戰士鋼彈》播映30多年之後的2011年,即便沒有人將「鋼彈世代」印在書皮上,許多30、40歲的日本人,早已自認自己屬於了「鋼彈世代」、「阿姆羅世代」、或甚至「白色木馬團」這類族群中的成員。

▼ 《機動戰士鋼彈》阿姆羅與夏亞

什麼是鋼彈世代?粗略的分類,指的當然是觀賞過並喜愛《機動戰士鋼彈》,而且認同自身價值觀與作品相似、甚至將作品價值觀視為自身目標的人們。假設《機動戰士鋼彈》播映時你是小學生,那麼到了現在,你也最少將近50 歲了,至少安全地符合社會上對大叔大嬸的定義了。

▼ 「竟然打我兩次!連我爸都沒打過我!」,事實上布萊特是阿姆羅父親的替代角色

《機動戰士鋼彈》講的是宇宙殖民地出身的吉翁軍與聯邦政府軍隊對抗的故事,但實質內容上,以一艘被暱稱「白色木馬」的太空軍艦、與其上的少年少女經歷的宇宙/地球戰場冒險為主。主角是駕駛強大的機器人「鋼彈」的阿姆羅,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父親就是製造鋼彈的工程師,沉迷於技術研究,而與家庭疏離,但與太太離婚的阿姆羅父親,卻是負責照顧阿姆羅的唯一親人。可以想像,《機動戰士鋼彈》開場時父母健在的阿姆羅,等同於無父無母的孤兒。

▼阿姆羅與父親提姆·雷

在動畫開始時,為了保護母親而開槍殺害士兵的阿姆羅,被媽媽這樣說了:「你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小時候你連螞蟻都不敢殺的呀」。這種自我犧牲仍然得不到親情的回應,難怪阿姆羅會在稍後悲傷地問道:「媽媽,難道妳不愛我了嗎?」而另一方面,在見到兒子阿姆羅時總是一臉冷漠(甚至嫌棄)的父親,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卻是充滿熱情。這種落差,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察覺,不,絕對是鮮明地在心中埋下了對父親的不信任感吧。

▼疏離的阿姆羅與母親,勢不可免地走上陌路

這跟掙扎抵抗已經變成鬼的妹妹要吃掉自己時,還流著淚、抱歉自己沒有保護好家人的炭治郎,有著天差地遠的不同。從這個小例子,可以明確地看出兩部作品的不同.甚至是兩個世代的不同。例子還有很多、兩個世代的作品也都有很多,仿佛無可逆轉的時代差異,兩個身處在不同社會氛圍的世代,也清楚地透過動漫作品表現出彼此間的不同。這樣說起來,鋼彈世代的主角們似乎家庭關係都很糟糕:

▼ 「爸爸,媽媽死了!我親眼看到了!」《機動戰士Z》的卡繆(左)與父親富蘭克林‧維丹

《機動戰士Z鋼彈》中主角卡繆的外遇父親更加糟糕;《機動戰士ZZ鋼彈》的傑特必須身兼父職照顧妹妹;《聖鬥士星矢》的城戸光政生下了百人男嬰,訓練他們成為保護自己無血緣孫女的聖鬥士。而即便是主角爸爸沒那麼糟糕的其他作品,像是《巨神GORG》、《無敵機器人託萊達G7》、與更多巨大機器人動畫,它們描寫糟糕父母的方式更為簡單粗暴:爸媽早在作品開場前就逝世,讓主角成為孤零零等待偉大宿命的孤兒。

▼ 富野的《傳說巨神伊甸王》將這種孤兒思想發揮極致,最終大家只能變成星星

並不是所有70、80年代動畫的創作者家庭都很不幸福——不過富野由悠季與父親的關係是確實很糟。這種「孤兒潮」是反應社會現實的描述:在70年代的經濟高度發展期,乃至80年代末期的泡沫經濟期,日本父母努力在職場上拼鬥,連帶讓他們在家庭中失職。

而所謂的鑰匙兒童、升學主義、夜歸兒童(因補習而每晚半夜才回家)等等社會現象,也由此而生。這年代的孩子們被迫快速長大,必須在學校就練習在群體環境中的殘酷,而自身忙碌的父母,無暇處理他們在學校與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困境。孩子必須獨自面對霸凌、升學、甚至是三餐等等問題。這種狀況在80年代初期,衍生出嚴重的青少年暴走族問題、與吸食強力膠等等脫序現象,凝聚成新的日本社會危機。鋼彈世代的作品與觀眾們,漸漸傾向於主角無父化的路線,也只是順理成章而已。

▼ 就連《HERO》或《半澤直樹》也贏不了的日本民間電視臺史上收視率最高的日劇- 《積木崩壞》(35.7%),出現許多80年代初的青少年偏差行為描述

不僅是無父,還要弒父:《新世紀福音戰士》裡主角對父親的伊底帕斯式怨念;《鋼彈戰士逆襲的夏亞》裡年輕的新人類無意中殺害了雙親;《北鬥神拳》裡神功出師的最後條件,是殺害自己如父的師父。而如果這種殺害失職父母的劇情,只是為了製造主角成為孤身勇者的必要條件,那也太小看鋼彈世代了。某種程度上,如同許多真實家暴事件的被害者心境一般,這些主角們仍然眷戀實質傷害他們的缺席父母:阿姆羅甚至這樣說了,「都是因為我跟在爸爸身邊,他才變得這麼糟糕的。」

▼ 《新世紀福音戰士》裡有各式各樣對父親的執念

而時代真的不同了,《我的英雄學園》裡主角綠谷的母親,全力支持兒子的無緣夢想;《鬼滅之刃》裡的炭治郎,不但整部作品中都不放棄遇難的妹妹,同時他過世的家人也往往在他遇上危機時,成為她的心靈支柱;《咒術回戰》裡主角虎杖的爺爺雖然開場就過世,卻為他留下了深刻受用的遺言;而虎杖的老師五條更是極度維護這些年輕學生,甚至可以為了他們「殺掉所有高層」;《火影忍者》裡的忍者老師們,則幾乎都是盡心教導孩子的師鐸獎代表。這些新世代作品裡,所有不是主角的大人們,通通都是大叔大嬸們也要敬禮的「好大人」們。

▼ 《我的英雄學園》裡有各式各樣的「好大人」

鋼彈世代與鬼滅世代(抱歉我得用這個粗劣隨便的分類)的差異,即便在一些兩個世代裡都有的共通元素裡,也能發現。光是《聖鬥士星矢》的「戰友」、與《航海王》的「戰友」,概念上就完全是兩套定義。團結《聖鬥士星矢》裡的星矢紫龍冰河等人成為小隊的中心概念,是深埋在血緣裡的「宿命」——死活都得保護雅典娜。這是一種朝著共同目標的強大責任感,為此,戰友之間「必須」互相配合與理解,但反過來說,如果今天雅典娜決定不幹女神了,或是突然有兩百位戰力高強的泛合金聖鬥士加入陣容,那這些生死與共的聖鬥士情誼,似乎也連帶被稀釋到所剩無幾。

▼ 《聖鬥士星矢》動畫曾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熱播

但是看看草帽海賊團的成員們,這些《航海王》的海盜船員們,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目標,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海賊王——某種程度上他們更像是臨時湊合的野團。但儘管如此,沒有共通厲害關係的他們,卻能發展出更為純粹的互助意識與友伴關係。在整套《航海王》裡並不常有內心戲的主角魯夫,當面對某些充滿兇險的死亡關頭、卻仍然願意為夥伴捨命時,總會說著「因為他是我們的夥伴!」這種解釋看來簡陋荒謬,事實上卻反應了更為真實的信賴關係:即便沒當上海賊王也無所謂,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最珍貴的寶藏。

▼ 2015年《航海王》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一刻

信賴是鬼滅世代閃閃發亮的核心元素,而不相信自己的人是無法真誠信賴別人的。所以《鬼滅之刃》裡的炭治郎、《我的英雄學園》裡的綠谷、《咒術回戰》裡的虎杖,全部都是懷有獨特自信的主角。話說回來,擁有四千年暗殺拳秘傳的拳四郎、或是能夠N段塞亞人變身的孫悟空,這些宇宙強者好像才有資格自信。但這些平成年間的小孩子們,他們的自信卻更加確實、更能觸動觀眾。

▼鬼滅世代的景像,單行本上市時排隊畫面

他們相信自己,是因為自己有不能失去的東西,所以必須相信自己有保護寶物的力量;而當他們力有未逮時,被他們相信的人們,也會捨生回應這份信任——但在鋼彈世代裡,信任卻是拿來破壞的,一切都是為了將孤單的主角推進更孤單的角落,讓他的黯然消魂掌功力催谷到無堅不摧。所以,儘管80年代起,「友情」、「熱血」和「勝利」成為了《周刊少年Jump》的王道路線,但事實上,除卻勝利這種結果論的爛理由,熱血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友情其實是可有可無的浮面理由——這些友情是基於「犧牲」之上的消費情感,天津飯與飲茶必須犧牲、換得孫悟空出場的準備時間;青銅聖鬥士與男塾同學們必須以消耗戰形式一一搏命換血,換得主角們能夠輕鬆通關。

▼ 「飲茶啊!!!!!」

最終有資格站在魔王面前的,只有「背負犧牲」的主角,仿佛他的勝利,就能償還先前所有犧牲的代價。這種慘烈,在鬼滅世代裡是很罕見的——即便是最終魚死網破的《鬼滅之刃》,那些不幸罹難的英雄們,也大多是為了個人大義、甚至是為了其實沒有相處多久的「朋友」。「友情」,在鬼滅世代裡被推上了頂點,看看《我的英雄學園》裡的綠谷,幾乎是完全的利他主義者,而虎杖悠仁在斷手瀕死之際,甚至還笑著要同學先行脫離戰場:他幾乎變成了鋼彈世代裡的炮灰隊友。

▼ 《咒術回戰》虎杖:「拜託了。」

所以,少年少女們組成殺鬼隊伍、拯救無望的親人、擁有壓倒性力量的魔王、甚至是動畫極高的作畫水準,這些元素全都不是《鬼滅之刃》特有的本質,它內在的鬼滅世代特質,才是吸引新一代讀者的重點。現實影響著藝術,藝術反映著現實,在重視親子關係、不再強調升學主義的現在,弒父自主的鋼彈主義已經明顯顯得過時,現代的孩子們有嶄新的問題,他們必須面對訊息過量的社群時代;必須面對教條思想崩壞後的「無師環境」;他們的衣食無缺,卻更缺乏自我定位;他們不缺來自虛擬世界的傷害,卻缺乏有人給他們溫暖的安慰,而這些鬼滅世代的作品,負起了療傷的責任。

其實CLAMP早就在泡沫經濟時代,就在《東京巴比倫》裡發出這樣「做自己」的宣言,但是得等到所謂的鬼滅世代,妳能發現拋卻過時群體思維、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牽絆的作品,一個接著一個地冒了出來,而像是鋼彈世代的創作者,像是年邁的宮崎駿,似乎也喪失了詮釋當代的力氣,而只能在《風起》這樣的作品裡,描繪更為複雜與尷尬的自省——忘卻人生、而將設計戰鬥機奉為生命的男人,最終也只能面對相應的悔恨下場。


▼ 《鬼滅之刃》:炭治郎的家人們

大叔大嬸們,或是無法理解《鬼滅之刃》風潮的人們,不用思索苦惱,你們喜愛的作品並沒有被取代,也不用嚷嚷《咒術回戰》裡優異的肢體動作,你在《Cowboy Bebop》裡早就看過。套一句鋼彈的經典臺詞,這一切都是時代的眼淚。時間不停前進,世界也在不停改變,鋼彈世代們在現實世界裡生下了鬼滅世代,給了他們更好的生活環境,而象徵過去的價值觀也在一點點地被改變,《鬼滅之刃》是拍給這個世代孩子們的作品,而鬼滅世代有更多這些的新玩意,而鋼彈世代的我們呢?除了試著融入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垃圾等著我們去倒呢。

 資訊來源:玩具人

相關焦點

  • 【雜談】這一切都是時代的眼淚:「鬼滅世代」的新風、「高達世代」的憂鬱
    2011年6月,日本企業經營顧問鈴木貴博著作的新書《「海賊王世代」的叛亂、「高達世代」的憂鬱》上市了;而一個月後,富野由悠季自己的訪談錄《對高達世代的建言》也上市了。也許這是第一次,「高達世代」這個名詞正式在市場上出現,但是,所謂的世代定義,可不是某位專家提出一個新鮮名詞便算數,不過,在距離《機動戰士高達》播映30多年之後的2011年,即便沒有人將「高達世代」印在書皮上,許多30、40歲的日本人,早已自認自己屬於了「高達世代」、「阿姆羅世代」、或甚至「白色木馬團」這類族群中的成員。
  • 住在房內就可以看到鋼彈!橫濱人氣飯店推出「鋼彈限定房」
    橫濱「GUNDAM FACTORY YOKOHAMA(橫濱鋼彈工廠)」是2020年底最受矚目的娛樂設施、不只因為此處是機動戰士鋼彈四十周年計劃中的一環,館內規劃更集結了機動戰士鋼彈的所有情報以及全世界第一臺實體大的可動鋼彈,透過體驗與解說完成童年時期搭乘機器人的夢想。
  • 「涼宮春日的憂鬱」那時候,一切都是如此讓人意想不到「中」
    由那大膽地打亂劇情順序,不按時間軸編排去敘述故事的手法、融合動漫迷所熟悉的「屬性」與元素的角色設定、京阿尼在演出上所下的用心與功夫、聲優們的賣力演出、片尾曲的舞步與〈God Knows…〉演奏的神作畫,以至《涼宮春日的憂鬱》如何在網絡上炒起話題、借用網絡行銷、與同人創作互動,甚至是這動畫如何捧紅由為主角以至路人角色配音的聲優,以及平野綾爆紅後卻不想被定型為偶像聲優的花邊新聞…關於《涼宮春日的憂鬱》,
  • 「模型」Megahouse《機動戰士鋼彈》夏亞預定9月再販
    Megahouse旗下鋼彈系列男性角色品牌『Gundam Guys Generation (簡稱GGG)』,推出自《機動戰士鋼彈》中「紅色彗星」之稱的「夏亞·阿茲納布爾」,7號先行釋出情報,於8號將開始預購,發售日為9月!
  • 《SD 高達 G世代 火線縱橫》評測:全面進化的「G 世代」
    「G 世代」是什麼?《SD 高達 世代》系列最早誕生於 SFC,是當時少有的雙卡帶遊戲,後續的「G 世代」系列作品曾在 PS2、PSP 平臺上大放異彩。得益於當時 PSP 在國內的超高普及(和破解)率,PSP 上的《SD 高達 G世代 WORLD》及其續作「OVER WORLD」在高達粉絲中一直是繞不開的經典。
  • 天貓首個「遊戲同好日」,用熱愛撩動「Z世代」
    兩年前,僅有稀稀落落的聲音在點評說,「現在的年輕人啊,耐心只有3秒」;兩年後,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和研究機構,都在潛心琢磨這個群體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每三天新出爐一份的「Z世代」專題報告,昭示著品牌們「抓住年輕人」的焦慮與野心。這屆年輕人拒絕被定義,極難被洗腦,不能被「收割」。
  • 搶佔Z世代:信用卡如何「攻入」B站?
    從這個角度看,B站不僅是搶佔Z世代消費市場的橋頭堡,更是洞察這一群體的首選陣地。作為Z世代最重要的內容社交平臺,它離年輕群體的消費行為、生活習慣甚至情感訴求都更近。而這種能力,也正在成為商業世界裡開啟未來的關鍵鑰匙——從消費開始,國潮與漢服興起,電商直播成為主陣地,一切面向年輕人的產品與服務,都在被解構與重塑。信用卡產業也不例外。
  • 「涼宮春日的憂鬱」丨「一億人的涼宮」
    09年京都決議製作「涼宮春日的憂鬱」重置版,簡稱09版,不止這些,這可是集神魔、奇幻、推理、科幻、日常、社團、校園、搞笑、戀愛等多重動畫類型於一身的作品)單看上面的動畫類型標籤就可以看出,涼宮春日的憂鬱是一個涉及多層面的番劇,幾乎能夠涵蓋所有動漫愛好者感興趣的劇情,而其中原著小說作者谷川流對故事的把握以及對人物的塑造都有很深厚的功力,這使得「涼宮」能夠成為一部現象級的作品,受到大家的歡迎。
  • 由「超跨界」聯名事件引發:Z 世代訪談錄
    在其審美口味的影響下,潮流風向在不斷變化,潮玩文化更是大行其道,甚至這兩年逐步將觸角伸至 Z 世代最為關注的行業之一 —— 美妝行業中,隨即引領了又一輪跨界浪潮。因此,為了探討當今語境下的「超級跨界事件」,我們特別邀請了兩位專業領域人士以及兩位資深跨界神秘嘉賓作客,一起來聊一聊美妝與潮玩這兩個領域在 Z 世代人群中帶來的影響與變化。
  • 馬明玩「朝偉」式憂鬱 網民喊救命
    「圈中筍盤」馬國明(馬明)雖然已疑似被心穎BB封盤,但他依然好受女士歡迎,還對私底下的他充滿好奇心,好想知道究竟馬國明放假除了和心穎
  • 電動並非「取代」 而是多了「選擇」!
    來自電池與馬達的高八度交響曲,比起當前內燃機為主的磅礴與震撼,可謂既熟識卻又陌生的存在;然而一談到「取代」兩字,對於我們戀眷汽油引擎的心而言,那可說是如同「訣別」一般的痛心與不舍,筆者與大家一樣深知內燃機的美好也懂環保永續的重要,當然這回要跟各位談的並非那麼悲觀與絕對!
  • 路西法的眼淚?「怪物彈珠 THE MOVIE」特報視頻解禁!
    路西法的眼淚?「怪物彈珠 THE MOVIE」特報視頻解禁!路西法雖然用「騙人的,接下來介紹的電影不會讓全美哭泣!」這樣的挑釁的語氣來否定,但是最後眼淚卻從路西法的眼中掉落了。眼淚的理由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真是讓人在意今後的展開的視頻!
  • 誰是Z世代心目裡的紀錄片「白月光」?
    另一方面是「圈層擴展」。  紀錄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受眾已經擴展到各個圈層。尤其在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的審美興趣裡,紀錄片正成長為極具吸引力的視頻消費門類。  正是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騰訊視頻通過持久的深耕,為國內紀錄片行業的內容升級添磚加瓦。
  • 《Dope》中提到的「肉脯世代」到底是什麼?竟然觸及社會問題
    其實這句歌詞裡巧妙的運用了同音不同字的技巧,肉脯世代=六拋世代! 那麼到底什麼是「六拋世代」呢?
  • 「平穩世代的韋馱天們」第一彈PV公開
    「平穩世代的韋馱天們」第一彈PV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每部都是時代的眼淚,韓國娛樂界選出「最經典」的五部韓劇
    近來,韓國媒體Starnews 就向電視臺導演、製作公司、經紀公司等娛樂產業的專家進行問卷調查,選出了幾部最想翻拍的經典作品,部部都是時代的眼淚。1.《浪漫滿屋》由Rain 跟宋慧喬主演的《浪漫滿屋》獲得六票的支持!就是這部戲讓我喜歡上宋慧喬,她在裡面的表演實在太可愛。
  • 漫畫「平穩世代的韋馱天們」TV動畫化決定
    漫畫「平穩世代的韋馱天們」TV動畫化決定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體育用品決戰618:一場屬於Z世代「代言」的狂歡
    此外,Z世代對自我實現、文化思考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運動品牌正在抓住這份心理,緊扣Z世代消費者,打造「人生不設限」的品牌宣傳。但周震南和Cindy作為頗具話題與關注度的Z世代代言人,選擇他們為品牌發聲的銳步,也在嘗試著突破品牌受眾的舒適區。而這也正是銳步想要傳遞給Z世代消費者的一種價值觀信號——將反叛而真誠的先鋒ICON帶給年輕一代,突破自我極限,擁抱獨特個性。
  • 現代人最值得聽的一首歌曲:「向未來世代說聲對不起」
    「我小時候曾在書上讀到美洲原住居民對於環境永續發展有多麼深思熟慮,他們認為未來七代的子孫所居住的環境都是他們的責任。美國以反思社會問題、針砭人性為特色的饒舌歌手Prince Ea再度為這個時代敲下震耳欲聾的警鐘。過去他以充滿個人獨特風格有如詩一般優美的饒舌點出社會種種弊病,無論是提倡以「愛」對抗這個瘋狂世界的《末日將至》,或是反省網絡世代種種荒謬現象的《人性可否自動更正》,都在網絡瘋傳引起熱烈迴響。
  • 「憂鬱的怪物庵」舞臺化!原嶋元久等扮演蘆屋與安倍
    「憂鬱的怪物庵」舞臺化!原嶋元久等扮演蘆屋與安倍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6-06-30 16:56:22   由ワザワキリ原作的TV動畫「憂鬱的怪物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