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2個月,一檢查發現早期癌症,腸癌的症狀還有哪些?

2021-01-20 騰訊網

王大爺今年67歲,2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然而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元旦回老家,拖到現在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做腸鏡時,醫生在距王大爺肛門12公分處,發現了一塊1.5cm大小的息肉樣隆起,而且中央凹陷,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是早期腺癌。

於是,在徵得王大爺及其家屬的同意後,醫生當下用內鏡切除了此病變組織,而後續的病理結果也證實了醫生早癌的猜測。

所幸,醫生用內鏡將癌完全切除,並未給腫瘤繼續生長的機會。而王大爺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

王大爺又驚又喜,一個勁兒地感謝醫生:「真是太謝謝了!要是沒有你,讓這癌症繼續橫行霸道下去,我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

而醫生則表示,其實是王大爺及時來醫院救了他自己,要是多拖幾個月,後果可能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相比其它癌症,腸癌「好防好治」!

一、腸癌「好預防」

·症狀易察覺

大腸癌的初期會因為癌灶表層出現潰破、癌塊突出腸腔與糞便摩擦等等原因導致出血,所以症狀表現主要為大便帶血,多屬於膿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較暗,可伴有腹部包塊、腹痛、慢性進行性消瘦等症狀,容易被患者察覺,但要注意與痔瘡等疾病區分,及時就醫排查病因。

·腸道息肉的預警

腸癌的發生是一個多階段、漫長的過程,數據顯示,將近95%的結直腸癌由息肉演變而來。

雖然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最終發展成癌,但是對於腸息肉的出現,一般都是建議治療或切除,將風險降到最低。

所幸的是,腸息肉發展為大腸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多數息肉患者可以在體檢中發現。不僅可以讓患者提高警惕,也能更好地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增加預防意識。

·腸癌篩查方法有效性高

腸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肛門指檢、大便潛血試驗、腸鏡檢查。其中,直腸指檢方便快速,檢查前後無特別注意事項。在臨床診斷中,肛門指檢一般為2分鐘左右,簡單易行,而且診斷率較高,約八成的直腸癌,尤其是直腸下段癌,僅靠肛門指檢就可發現。

每年定期做大便潛血篩查可降低16%的大腸癌死亡率;腸鏡更是大腸癌診斷的金標準。這些篩查手段都可以有效的篩查出早期腸癌。

腸癌除了症狀較好發現,有效的預防效果之外,其治療結果對於腸癌患者來說,也是頗為顯著的。

二、腸癌治得越早,患者治療效果越好!

·生存率高

美國ASCO官網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65%。其中結腸癌整體5年生存率為64%,局限期結腸癌5年存活率為90;若結腸癌發生遠處轉移,則5年生存率為14%。

而直腸癌總體5年生存率為67%,局限期直腸癌5年存活率為89%;若直腸癌發生遠處轉移,則5年生存率為15%。

很多病人通過手術跟綜合治療,都可以達到一個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患者,通過合理的治療,幾乎可以達到治癒目的。

·治療手段的提升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結直腸癌手術也已進入了微創時代,例如NOSES術,被譽為微創中的微創。

跟傳統的腹腔鏡手術比起來,NOSES手術的優勢是避免了輔助的取標本切口,給患者造成的創傷更小。而傷口小,疼痛自然也輕,患者對於鎮痛藥物的使用也會減少,恢復得更快。

在治療中,很多患者會遇到一個難以接受的問題,就是「保肛」。有些人可能難以接受,甚至扛著高復發的風險也想保全肛門,事實上,肛門保不保還得從實際病情出發!

得了腸癌,保肛和造口怎麼選?

首先要明白是,根治腫瘤是第一,保留肛門是第二。醫生會對病情進行診斷以及治療的結果來判斷是否保留肛門,患者強行保留肛門,或導致病情復發並且惡化。

建議患者及家屬客觀看待是否保留肛門這件事情,醫生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出最佳建議。一般來說,高齡且基礎性疾病較多的患者,是不建議進行保肛手術的,因為患者的肛門括約肌,生活質量和控便功能都是非常差的,所以更建議進行永久性造口。

預防腸癌,從調整生活方式開始

不要久坐長時間久坐會導致體內炎症的積聚,而慢性炎症是腸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誘發因素。此外,久坐也跟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升高存在一定的聯繫。

改善飲食:多食用粗糧,有相關研究顯示,食用全穀物可以幫助預防腸癌。除了粗糧,多吃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西蘭花跟甘藍。還有沙丁魚、鯖魚和鮭魚這樣的多脂魚類對預防腸癌也有一定的作用。

戒菸戒酒:酗酒是結直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有證據表明,腸道中的細菌能將酒精轉化為致癌物乙醛。而吸菸會增加腸癌的風險,且對於女性作用更高!

控制體重:有調查研究發現,體重指數大於25的人患上腸息肉的機率高,而且肥胖本身也是癌症的高危風險之一!

其實,在所有的惡性癌症當中,腸癌算得上是「溫和」了,在預防與治療方面,也有著不錯的效果。當然,前提是人們自己得重視,預防得當,治療及時才是最關鍵!

參考資料:

[1]《腸炎會變為腸癌嗎?從防到治,八大腸癌問題,一一解答!》.健康時報.2020-11-12.

[2]《4個大便信號或預示大腸癌!看視頻了解消化道腫瘤防治》.健康時報.2020-12-30.

[3]《涉10萬人新研究:腸癌最愛盯上胖人!男女各有「危險體型」》.生命時報.2020-12-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大便不成形是腸癌?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於「網絡查病」,身體稍微有點不適,就會打開網頁進行查詢;然而某些小的症狀在查詢之後,卻會得出一個可能會致命的結論:癌症,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恐癌」,甚至還沒有經過檢查、確診,自己腦海裡就將遺書寫好了!
  • 腸癌到訪,早期會有4個症狀,若你身上有,及時給腸道做檢查
    「癌症」一個最可怕的字眼,多少家庭的噩夢。癌症嚴重影響著人的健康和生活。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多掌握一些防癌知識有利於你及早發現,多留心自己身體出現的異常。如不良的現象要,及時其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今天說一下癌腫的一種:腸癌,它是一種惡性腫瘤,分結直腸癌。
  • 大便帶血是腸癌嗎?醫生:四個症狀,別一拖再拖!
    大便的表面出現鮮紅色血液、還伴隨陣陣痛感,難免會讓人產生恐慌。特別是近些年腸癌在我國的病發率直線增長,已經躋身進入了癌症排行榜的前五位,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再加上很多養生文章的過度渲染,讓不少人都變成了「恐腸癌人群」!但是,如果在大便結束後突然發現大便表面浮有鮮血,且有疼痛感時,這往往與肛周疾病有關,比如肛裂、肛周膿腫、痔瘡等,都會導致大便帶血、疼痛。
  • 早期腸癌的五個信號,越早知道越好
    早檢查發病率和死亡率雙雙降低,提早發現不僅可以更好處理結直腸癌,死亡率也會大大降低。 二、謹記五個腸癌症狀 根據數據顯示,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
  • 忠告:這幾個症狀可能是腸癌早期!
    所以,如何及時發現結直腸癌早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早期的預警信號  結直腸癌早期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仍會隱約釋放一些信號,提醒你癌症的存在。  如果出現了如下症狀,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痔瘡,需要立即重視起來!  症狀一: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如果原來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經常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就一定要警惕腸癌了。  症狀二:出現血便  便血是腸癌早期最明顯的症狀,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紅色。
  • 癌症的早期信號有哪些?
    從全國範圍來看,肺癌、胃癌、食管癌、腸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鼻咽癌等是我國10大常見癌症,其中以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最為常見,佔全部惡性腫瘤的70%-80%。
  • 癌症不是突然就發生,早期5個症狀,留意到的人並不多
    癌症的發生其實並不是隨機事件,癌症在發生之前,早期的5個症狀,留意打到的人並不多。癌症早期症狀一、排便不正常正常人在排便的時候都是非常順暢的,並且每天的排便習慣都是正常的,當自己在排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便上面出現粘液,並且經常出現便秘、腹瀉循環交替的症狀,這有可能是
  • 被痔瘡耽誤的腸癌!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便血多數為暗紅色,一般與大便混雜在一起,表現為持續、不等量的出血,到了中晚期,可出現膿血便。腸癌除了便血的症狀外,大便習慣發生改變也是典型的症狀,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應提高警惕去正規的醫院進行相應檢查。痔瘡:引起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在糞便表面,不與糞便混合。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
  • 我國癌症中的老三腸癌,每年很多人中招,醫生提醒要預防只有4點
    前不久老家來了一個熟人找我看病,說他大便已經很長時間不成形了,擔心是腸癌,所以到醫院找我看一看,初次見到他感覺他的身體很好,但就是神情有些焦慮,我趕緊給他安排了相關檢查,結果出乎他的預料,除了一些小問題外,他的身體非常健康,至於腸癌連影子都沒有看到。
  • 早期直腸癌和晚期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直腸癌的誘發因素很多,包括作息規律、遺傳因子等因素,如果不採取及時治療的方法,對患者的生命有嚴重影響。那麼早期直腸癌和晚期直腸癌症狀有哪些呢?我們一起簡單了解。早期的直腸癌症狀不少直腸癌患者在早期是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症狀的,所以早期很難被患者發現。多數患者會改變排便習慣,大便形狀與性質也會發生改變。
  • 大便不成形,老放屁?多半是「它」在「作祟」,別忽視!
    正常來說我們的大便是成形的黃色便,呈香蕉狀,每天放屁的頻次也不會太多,大約14次(10-15次)。大便形狀改變、顏色改變或次數增加或減少,都是不正常的。大家知道大便乾結,長期便秘對健康危害很大,那麼如果大便老是不成形,並且頻繁放屁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大家要提高警惕。 大便不成形,老放屁?多半是「它」在「作祟」,別忽視!
  • 大便的4個「異變」,可能是腸癌的前兆,醫生提醒您要注意篩查
    腸癌是癌症的一種,很多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腸癌的發生。所謂病從口入,腸癌跟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高蛋白、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過多,也是發生腸癌的一種原因。它不像那些遺傳性的疾病,從在著可控的因素,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腸癌的發生。當然,它發起病來也是非常可拍的,不能及時的救治,會危及人的生命。那發生腸癌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 39歲,結腸癌晚期離世,醫生:腸癌早期往往會有2個症狀,要重視
    提到惡性腫瘤就不得不說結腸癌,它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因為缺少重視,很多人都沒有及時發現早期症狀,而且它的病症比較隱匿,經常會被當痔瘡,加上人們害怕做腸鏡,導致我國腸鏡檢測率非常低,不足1%。臨床上早期確診率不足10%,一半以上的結腸癌患者被發現時就是中期或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 杭州模特便血2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一檢查竟然是癌症!
    最近兩個月來,小欣經常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為自己做了一個「診斷」——痔瘡。於是,她在附近藥店買了痔瘡膏外用。可半個月過去了,症狀並沒有減輕,這讓她開始緊張起來。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4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要不是尷尬,我都不會去醫院檢查。」出院後的張女士這樣對看望自己的親友說。 莊河的張女士今年50歲了,平常身體硬朗的很,每周沒事還會跟朋友去公園舞舞劍、跳跳舞,但是1個月前,張女士的身體有了些變化,開始頻繁的打屁,多則三十幾個,少則二十幾個。
  • 左肩酸痛是癌症嗎 癌症早期信號你了解嗎
    專家稱,70%~80%的新發現癌症患者都是在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後到其他科室就診時才發現的。看來,除了定期體檢和必要的防癌檢查外,對於身體發出的癌症信號我們也不能忽視。肺癌不明原因的長時間的刺激性乾咳或氣促。這除了慢性支氣管炎症、肺氣腫等外,就可能是肺癌的表現。突發性痰中帶血或少許鮮血絲、咳血。
  • 男子確診腸癌,懊悔:大便早就露出「端倪」,卻一再被忽視
    誤把腸癌當做痔瘡,男子確診腸癌之後,非常的懊悔。腸癌是無果比較常見的消化疾病,在早期發生的時候表現的症狀不適非常的明顯,如果沒有經過檢查時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而且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其他的疾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 大便粘馬桶懷疑溼氣重?未必,也可能是腸道問題,及時檢查
    但是,也有不少人遇到過便便粘馬桶的情況,每次大便都無法衝乾淨,需要手動將馬桶清理乾淨。其實,隨便從網上查一查,你會發現好多養生文章都認為,大便粘馬桶,就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只要去「溼氣」就可以了。不僅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同時患者還會有頭重腳輕、渾身乏力、食欲不振、舌苔厚重等多個表現。
  • 無症狀也會得癌症?年過40的你,做腸鏡了沒有?
    早期腸癌能治癒每當遇到中晚期腸癌病例,作為醫生不僅痛心不已,還有怒而不爭的埋怨!因為看起來兇狠無比的大腸癌,95 %都是由小息肉慢慢演變而來的。從息肉到癌前腺瘤再發展到癌症,整個過程為5-15年,在這麼長的「潛伏期」裡,通過胃腸鏡檢查就完全可以發現它、阻斷它,避免悲劇的發生!
  • 突然出現大便不成形、放屁多、且臭,或是這3個問題到來的信號
    比如腸炎就是其中一種,受腸道細菌感染的影響,食物和細菌發生了充分接觸,導致腸道內產生大量氣體、食物消化不暢,從而出現了大便不成形、放屁多等問題。這種大便多是以稀水樣糞便為主,特別是急性細菌性腸炎,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還有脫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