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40年代,俄羅斯境內的哈卡斯共和國準備修建一座農莊,可是就在建築工人準備緊張的進行施工的時候,突然發現土地下面有些不對勁兒,繼續挖下去,從地下挖掘出來了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這一考古發現迅速上報到了俄羅斯政府,俄羅斯也派遣了一批考古專家進入。
經過系統的挖掘和清理,考古學家莉迪亞發現這座宮殿有一個奇特之處,就是宮殿的風格和俄羅斯的風格格格不入的,整個遺址的房屋造型及其構造,與中原的房屋幾乎如出一轍,而宮殿中刻字的牌匾也都是中國的漢字,大殿上發現了許多和西漢中原地區有關的文物,並在大殿的牆面上發現了一批刻有漢字的瓦片。
整個宮殿遺址基本挖掘完畢。之後莉迪亞和其他專家,對這些碎瓦片進行拼湊修復,發現瓦片上的字屬於漢隸八分體字。她們還將修復的漢字進行排列組合,最終拼成了十字「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
結果出來了,宮殿遺址不是遊牧人的遺址,是漢人的遺址。而常樂未央4個字,很明顯地指出這宮殿是西漢武帝時期所建。鑑於宮殿遺址規模十分宏偉,絕不是一般人所能建造,莉迪亞推測這個將領就是漢武帝劉徹時期,投降了匈奴的李陵,宮殿遺址就是李陵晚年與他匈奴妻子的住所。
莉迪亞的這個說法,也得到日本考古學者角田文衛的認同。當然了,也有學者不認同這個觀點。角田文衛在對阿巴坎宮殿遺址出土的文物進行研究後,也認定這座宮殿是李陵投降匈奴後,與自己的匈奴妻子共同修建的住宅。
所以一個漢族人,為什麼會死在了俄羅斯境內,這就要先介紹一下李陵這個人的故事。而李陵在漢朝歷史上是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在公元前99年,李陵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遠徵匈奴,作為先鋒的李陵率領五千騎兵前往浚稽山偵查敵情,結果被匈奴人包圍,在血戰數日後,李陵未能成功突圍,在成為俘虜之後投降匈奴人。
因為聽到李陵投降消息的漢武帝火冒三丈,在謠言的刺激下,漢武帝認定李陵歸順了匈奴,便將李陵的三族全部處死了。得知家人都被處死的李陵絕望至極,做出了和漢朝決裂的決定。匈奴的首領趁機拉攏他,並把自己的公主賜給他,還以高官相待。所以李陵去世後,屍骨便埋在了匈奴境內。
如果阿巴坎宮殿遺址真的是李陵的住宅,那麼從瓦片上的漢字便能看出出李陵「身在匈奴,心在漢」的思想,就足以證明他對大漢的一片忠心,蒼天可鑑!雖然他晚年一直無奈的向匈奴人效力,但是也無法阻止他對故土的思念,或許他心裡還一直盼望著漢軍能夠儘快徵服匈奴,自己可以早日回到家鄉。
俄羅斯發現的千年宮殿最後竟然確定為中國將軍李陵的古墓,關於李陵的一生,很難用簡單的對錯評判,有的專家說他是一個英雄,因為他曾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在投降之後,親人被殺害,依舊思念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