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範兒 作者:方嘉文
在今年春節,如果你曾幾天買不到新鮮蔬菜(或不懂做飯),連續吃了一段時間速食食品,也許你也能想像到生活在太空的太空人們的饞。
太空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都是包裝食物,正如大家想像的,它們都不怎麼好吃。
如果你將包裝食品儲存太久,食物的質量、口味和營養都會下降,維生素都會變少。如果太空人覺得食物難吃,他們就會吃更少,攝入的營養也會不足。很多太空人的體重都下降了。
Gioia Massa 說道,她是 NASA 中負責生菜種植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如果未來要前往火星或進行其它更長途的太空旅行,能讓太空人自己種植蔬菜就顯得更重要。
好消息是,經過對 2014-2016 年寄回的太空種植生菜詳細研究後,科學家發現這些生菜不僅看起很棒,而且安全又有營養,基本上跟地球上種的差不多。
為了改善太空人的夥食,美國於 2014 年在國際空間站安裝了植物種植倉 Veggie,太空人們由此開始種紅羅馬生菜(red romaine lettuce)。一般來說,這些生菜從種植到收成的周期為 33-56 日。收割後,部分生菜會被冷凍儲藏寄回地球,其它則會被太空人吃掉。
▲ 在太空站收菜的太空人 Steve Swanson,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在這份安全報告出來前,太空人在吃生菜之前,出於安全考慮,都會用消毒溼巾擦擦菜葉,因為你在太空也沒法開水衝洗菜葉。
在失重環境下,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水方式都會成為大挑戰。
除了沒法洗菜,在太空站想給菜澆水都很難:
想給植物澆水都很難,因為我們很容易就澆水太多或是澆水不足。水可能會粘在你的表面,塞在東西的孔洞裡,如果澆水澆多了,它們可能還會沿著植物網上「爬」。
Massa 解釋道。在現有的 Veggie 植物倉裡,生菜並不是種在傳統的土壤裡,而是在一種多孔陶瓷黏土裡,它能將空氣和水分鎖在植物根部周圍。植物倉還裝了 LED 燈來用作光源,以及一個澆水系統,太空人得將水擠到管子裡,再由澆水系統完成灌溉。
▲ 太空站裡種植的生菜,圖自《紐約時報》
除此以外,Massa 認為在太空中種植生菜,還能為太空人帶來一些心理上的正面影響。
接下來,NASA 還在繼續測試研究種植更多其它蔬菜,譬如白菜、日本沙拉菜、番茄和胡椒。
▲ 太空人 Christina Koch 在收集日本沙拉菜,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看完這些,好奇的你也許還是很想來一句:「那在哪裡才能買到呢?」咱們在地球已經有那麼多好吃的了,就別和太空人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