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在太空種的生菜,好吃又健康

2020-12-25 砍柴網

來源:愛範兒  作者:方嘉文

在今年春節,如果你曾幾天買不到新鮮蔬菜(或不懂做飯),連續吃了一段時間速食食品,也許你也能想像到生活在太空的太空人們的饞。

太空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都是包裝食物,正如大家想像的,它們都不怎麼好吃。

如果你將包裝食品儲存太久,食物的質量、口味和營養都會下降,維生素都會變少。如果太空人覺得食物難吃,他們就會吃更少,攝入的營養也會不足。很多太空人的體重都下降了。

Gioia Massa 說道,她是 NASA 中負責生菜種植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如果未來要前往火星或進行其它更長途的太空旅行,能讓太空人自己種植蔬菜就顯得更重要。

好消息是,經過對 2014-2016 年寄回的太空種植生菜詳細研究後,科學家發現這些生菜不僅看起很棒,而且安全又有營養,基本上跟地球上種的差不多。

為了改善太空人的夥食,美國於 2014 年在國際空間站安裝了植物種植倉 Veggie,太空人們由此開始種紅羅馬生菜(red romaine lettuce)。一般來說,這些生菜從種植到收成的周期為 33-56 日。收割後,部分生菜會被冷凍儲藏寄回地球,其它則會被太空人吃掉。

▲ 在太空站收菜的太空人 Steve Swanson,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在這份安全報告出來前,太空人在吃生菜之前,出於安全考慮,都會用消毒溼巾擦擦菜葉,因為你在太空也沒法開水衝洗菜葉。

在失重環境下,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水方式都會成為大挑戰。

除了沒法洗菜,在太空站想給菜澆水都很難:

想給植物澆水都很難,因為我們很容易就澆水太多或是澆水不足。水可能會粘在你的表面,塞在東西的孔洞裡,如果澆水澆多了,它們可能還會沿著植物網上「爬」。

Massa 解釋道。在現有的 Veggie 植物倉裡,生菜並不是種在傳統的土壤裡,而是在一種多孔陶瓷黏土裡,它能將空氣和水分鎖在植物根部周圍。植物倉還裝了 LED 燈來用作光源,以及一個澆水系統,太空人得將水擠到管子裡,再由澆水系統完成灌溉。

▲ 太空站裡種植的生菜,圖自《紐約時報》

除此以外,Massa 認為在太空中種植生菜,還能為太空人帶來一些心理上的正面影響。

接下來,NASA 還在繼續測試研究種植更多其它蔬菜,譬如白菜、日本沙拉菜、番茄和胡椒。

▲ 太空人 Christina Koch 在收集日本沙拉菜,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看完這些,好奇的你也許還是很想來一句:「那在哪裡才能買到呢?」咱們在地球已經有那麼多好吃的了,就別和太空人搶啦。

相關焦點

  • 現代太空營養學:太空人健康對地球上的人有明顯影響
    在太空飛行中,營養保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持續數月的太空任務中,保證太空人的營養供應,使其不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對於任務能否順利完成至關重要。不過,現代太空營養學涉及的內容不止於此。它不僅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太空人的表現,還要減少太空飛行對人體的傷害,同時防止癌症和心臟病等長期健康風險。
  • 太空生菜與地球上種植的營養價值一樣,就是微生物含量多...
    所以,要想在太空種糧收菜,科學家需要嚴格控制溫度、溼度、光照、營養供給等多重因素,在微重力環境中製造出適合植物生長的條件。截至目前,各國科學家已嘗試在太空種植過糧食、蔬菜和花卉等多種植物。早在1996年,俄羅斯太空人就在和平號空間站上種過小麥。2014年,國際空間站也啟動了蔬菜種植試驗。2015年8月,國際空間站太空人首次試吃了站內種植的生菜。
  • 研究揭示太空探索對人體的影響:太空人將需太空治療
    這 29 篇論文共同促進了我們對太空飛行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理解。 這項研究工作源於 NASA 的 「雙子研究」 。在雙子研究中,NASA 太空人斯科特 · 凱利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了為期一年的太空任務,而他的孿生兄弟馬克 · 凱利——一名退役的 NASA 太空人,則留在地球作為對照。  雖然雙子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但該研究的對象只有凱利兄弟這兩名太空人。
  • 從壓縮餅乾到「魚子醬」,太空旅行餐是如何變化的?
    艱苦奮鬥太空人:香的脆的好吃的,都與我無關▲ 圖片來自 Tested如果有同事鬥膽在辦公室裡吃螺螄粉或榴槤,我們在向他投去怨恨的目光後至少可以開窗開門通風換氣,吹走那可怕的氣味。但在太空可不行。▲ 圖片來自 OMK而現在太空人們在吃方面最大的快樂,可能就是「太空生菜」了。2014 年,美國給國際太空站配了個植物種植艙 Veggie,從此,美國太空人的日常工作裡又增加了一個任務 —— 種菜。
  • 上過太空的太空人易有健康問題:科學家發現可能與線粒體有關
    儘管太空人的工作頂尖且偉大,但他們承擔的壓力和未知風險也超乎想像。NASA發現,太空人們總是會有一些健康問題,尤其是心血管、睡眠方面。最新的研究證明,此前患上免疫系統問題的太空人Scott Kelly以及一些其它太空人的體液樣本證明,細胞內線粒體的活動在太空中發生了變化。據悉,樣本資料來自NASA的開源基因實驗平臺,囊括了全球不少空間生物學數據,包括DNA、RNA、蛋白質等。測試用患有視覺和肝臟問題的小鼠,也被發現存在線粒體活動障礙。
  • 如果太空中也爆發流行病,太空人該怎麼辦?
    他們戴的面罩是為了抵擋龍飛船在飛行時可能產生的顆粒或刺激物在整個航天史上,太空人在太空中生病的情況非常罕見,儘管遠離地面,但太空人有時也會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尿路感染和皮膚感染等。指令長瓦爾特·施艾拉(Wally Schirra)很可能是帶著輕度感冒登上太空梭的,並傳染給了其他太空人,這些太空人把藥物都吃完了,紙巾也消耗殆盡,並拒絕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戴上頭盔。阿波羅8號和阿波羅9號的太空人也遭遇了類似的困難,他們也經歷了感冒。在這些任務之後,NASA實施了飛行前隔離,要求太空人與其他人進行有限的接觸,並隨時監控,以確保機組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裡都吃些什麼?外國太空人都羨慕死了
    太空人在太空都吃什麼?日本吃罐頭,美國吃快餐,那中國呢?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慾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對於旅遊,很多人不再只滿足於在地球上旅行,很多人把出行的目光投向了太空。
  • 太空人在太空待久了,身體會發生可怕的變化。
    近日,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攜帶月壤返回地球的信息刷爆了朋友圈,證明我國探索月球又邁出了嶄新的一步,探索宇宙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夢想,也是我們人類發展太空文明的夢想,宇宙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接觸太空的。探索太空的太空人不僅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具備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 以色列宣布將把該國第二位太空人送入太空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16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16日發布聲明說,該國總統裡夫林當天宣布,將於2021年把該國第二位太空人埃坦·斯蒂布送入太空。聲明說,現年62歲的以色列前空軍飛行員斯蒂布將於2021年底被送入太空,並前往國際空間站。
  • 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
    也正是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在航天領域不斷發力,一方面是為了探索宇宙和太空的奧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夠解密出宇宙的一些規律的話,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參照。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2012年,神舟9號太空飛行器正式發射升空,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進入太空,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航天員當中這麼少的女性嗎?你們知道太空人在從太空當中返回後,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這件事嗎?
  •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去世了-虎嗅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終年85歲。 事實上不光是艙外服的設計,在這次的太空試驗中,蘇聯在各個環節的設計都極為激進,上升號的飛船和火箭沒有配備逃逸塔,這意味著兩名航天員如果在發射階段遇到任何問題,是沒有任何逃生方式的。今天看來,兩位英雄太空人能活著從太空回來都已經是萬幸。 在列昂諾夫返回飛船之後,遇到的問題始終沒能停止。
  • 銳步為太空人推出新款太空靴
    銳步(reebok)太空靴:銳步最近推出了一款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太空人太空靴,這雙太空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採用了 Floatride Foam緩震中底——據說材料雖然更輕了,但避震和回彈效果仍然很好。50年來太空鞋履的第一次進化。專為太空人打造的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
  • 翡翠當季生菜很好吃
    吃生菜可以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生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抗癌活性物質,是一種美味營養健康且容易做家常菜。生菜的肉是綠色的,透明的,酥脆的香甜。生菜沙拉材料準備:生菜去皮,取出白筋切成菱形片,辣椒切成絲,洋蔥和大蒜切末。
  • 太空旅行給人帶來什麼?新片《天空中的露西》深層剖析太空人內心
    普通人似乎不太可能冒險進入太空,而太空人仿佛是超人類的太空探索者,他們傾盡一生時間為之作準備並進入宇宙。2006年的一個研究評估了39名太空人,他們每個人都報告說太空旅行是一個好到極致的經歷,這讓作家們得出一個結論:「進入太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經歷,給太空人以持久的積極印象。」
  • 太空中的危機越來越多,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太空中的危機越來越多,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說完垃圾分類,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懂得對太空垃圾進行分類嗎?相信不少朋友會大吃一驚,太空有垃圾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美聯社》6月26日的報導來看,太空又產生了新的垃圾。什麼是太空垃圾?
  • 不是尿褲子就是飛翔:太空人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在太空上廁所多難
    對於一位太空人來說,在太空上廁所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情呢?估計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太空人才知道這份血淚的教訓又多麼的折磨人。尤其是上個世紀蘇聯和美國剛剛邁入太空航天旅程,一切都是未知性。太空人首次執行上天任務時連性命都難保,更不要說解決上廁所生理問題了。
  • 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來後,為啥沒了音訊?現狀看了令人羨慕
    導語: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來後,為啥沒了音訊?現狀看了令人羨慕人們都對太空人非常尊重,他們是在眾多的飛行員中經過各種選拔考驗、精挑細選之後人才,也是一個國家的英雄。因為太空人為了國家的航空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升了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時,他們自身也克服了很多困難,比如說失重環境、個人清潔衛生問題、鈣質流失等等,所以航天員的整體素質是非常高的。而太空人必須要經過培訓才能夠登上太空,還需要擁有強大的心理、身體素質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太空人一般都是男性比較多。但其實女性太空人也不少。
  • '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雙語新聞)
    下面是'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雙語新聞)的內容。  SpaceX crew mission to ISS  '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  NASA and SpaceX launched Crew Dragon spacecraft's first operational crew mission on Sunday, carrying four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指揮官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很快就飄走了,美國航天局NASA稱,丟失的物品對太空行走或者空間站都沒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