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去世了-虎嗅網

2021-01-15 虎嗅APP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終年85歲。



1965年,他在上升2號宇宙飛船 外進行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用一條18英尺的繫繩綁在飛船上,在太空裡漂浮了12分鐘,飄出飛船5.3米。中途他的太空衣一度因故膨脹,無法穿過艙門口,只好開閥放氣,最終得以回艙。


出倉往事


列昂諾夫出倉行走的那一年,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高峰。

 

他們的競爭者美國,由於正在進行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設計,使得當年NASA的總預算驚人地佔到聯邦預算的4.4%,儘管資金的流向在國會和公眾的監督下嚴格控制,並儘量節約開銷,但登月計劃依然面臨諸多非議;另一邊的蘇聯投入資金未知,但在登月計劃實施上已經落後於美國,為了趕在美國之前實施登月計劃,急需加速進行太空探測試驗。

 

而這次的載人任務只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把人丟進太空中,能不能活?



由於倉外服的設計問題,出倉過程中列昂諾夫在真空中開始膨脹。這直接導致他在返回飛船的過程中被卡在艙門外,蘇聯的電視臺也緊急將直播出艙的畫面切換掉。列昂諾夫做了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將氧氣從艙外服中排出。代價是他將面臨缺氧,稍有不慎就回不去了。

 

事實上不光是艙外服的設計,在這次的太空試驗中,蘇聯在各個環節的設計都極為激進,上升號的飛船和火箭沒有配備逃逸塔,這意味著兩名航天員如果在發射階段遇到任何問題,是沒有任何逃生方式的。今天看來,兩位英雄太空人能活著從太空回來都已經是萬幸。

 

在列昂諾夫返回飛船之後,遇到的問題始終沒能停止。


飛船內的空氣控制裝置失靈導致艙內氧氣含量暴增;返程過程中飛船的減速火箭又出現了問題,導致著陸點距原計劃著陸點遠出386千米。通訊設備完全失靈、制暖設備失效。兩個人只能出艙躲在外面,在西伯利亞冰冷的森林裡聽了兩天狼叫。另一邊,蘇聯軍方也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最後終於通過無線電找到了二人所在的位置。

 

上升二號在航行過程中遇到的這一系列的問題,任何失誤都足以導致任務失敗。回到家鄉後,列昂諾夫獲得的榮譽等同加加林,被奉為航天英雄;與此同時,在此次航天計劃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也使蘇聯放慢了登月計劃,上升計劃的後續計劃被全部取消。


列昂諾夫次年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


我們為何嚮往太空


人類之所以要登上太空,並不是為了體驗失重;不是為了尋找地外生命;不是為了在宇宙中感受孤獨。我們登上太空,是為了尋找自我,重新認識自我,是為了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

 

人類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為渺小或更為偉大,探尋地球生命與探尋太空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是誰?美國航天員阿爾弗雷德·沃爾登曾在太空中表示:


如今我們才明白過來,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兒:並不是為了仔細觀察月球。而是為了回過頭去,眺望我們居住的行星地球。  


從阿波羅8號上看到的「地出」


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源於冷戰中美蘇太空競賽,在雙方莫大的恐慌與期待中,人類前所未有地耗巨資向頭頂的這片天空探索。而這充滿了矛盾的起點,卻能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當人們在太空中看到蔚藍的地球時才意識到,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其實是一個整體。從那以後,警惕汙染、饑荒、氣候的聲音越來越多。人類在陸地上全部的傲慢,在宇宙中都被一個孤獨地球的照片推翻了。

 

1973年,列昂諾夫開始為阿波羅-聯盟計劃先後在蘇聯和休斯頓接受訓練 。1975年7月15日,他作為指令長和工程師庫巴索夫一起參與了聯盟19號任務;7月17日,兩艘飛船對接成功,交換了太空人並進行了科學實驗。因為此次行動,列昂諾夫獲得了第二個蘇聯英雄稱號。

 

在那個誤解叢生的時代,在大西洋上方兩萬千米的高空上,美國的航空器與蘇聯的航空器完成了對接。兩國太空人進行親切地握手,無數觀眾從電視屏幕上見證了科學消弭人類偏見、並改變時代的瞬間。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的5名太空人,右二為列昂諾夫


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孩子嚮往成為太空人?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是英雄。

 

在深空探索這件事上,太空人們就是勇入前人未至之境的開拓者,與任何人都不曾見識過的世界決鬥。通過幾年如一日的艱苦的訓練,將一個個不可能化為可能;他們還需要是萬裡挑一精英,具備各類優秀的品質。換句話說,他們是孩子們心中的完人。

 

2015 年,NASA 太空人凱爾·林格倫從漂浮在地球之外 350 公裡的國際空間站裡,用視頻連線宣布: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劉慈欣隨後在得獎中表示:


現實中的2018年,再也沒有人登上月球,人類在太空中航行最遠的距離,也就是途經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車兩個小時的裡程。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卻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網絡覆蓋了整個世界,在IT所營造的越來越舒適的安樂窩中,人們對太空漸漸失去了興趣,相對於充滿艱險的真實的太空探索,他們更願意在VR中體驗虛擬的太空。像有一句話說的:「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  

 

不過我有一點可以確定: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1989年,列昂諾夫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之邀,首次到中國進行訪問。彼時蘇聯還沒有解體,中國才完成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的發射。他先後前往北京、上海、成都,並被授予成都榮譽市民的稱號。

 

此後他堅持關注中國航天領域,並對中國取得的成就讚不絕口:「現在許多國家都在進行太空探索,但只有3個國家有自己的宇宙飛船、自己的系統和自己的太空人,這其中就包括中國。」

 

中國曾經錯過了大海,但不會再錯過星辰了。

相關焦點

  • 太空人在進行太空行走前,為什麼要進行吸氧排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利用各種太空飛行器,進入外太空,開展活動越來越頻繁,開展一些太空行走或者艙外活動,也是以太空人太空的日常工作內容。很多朋友坐在地球上,通過想像太空行走有多麼美好,既可以看到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又能看到蔚藍色的地球,感覺那景色實在是人間絕美。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指揮官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很快就飄走了,美國航天局NASA稱,丟失的物品對太空行走或者空間站都沒有風險。
  • 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回到地面後生下一個男孩,如今生活令人羨慕
    文/行走天涯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回到地面後生下一個男孩,如今生活令人羨慕每個國家在航天領域中,如果想要有所突破的話,就一定離不開科學家和太空人,科學家是幕後操控者,而太空人是實體操控者,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儘管每一位科學家都非常的難得,但是真正拿性命去工作的,卻唯獨只有太空人
  • 登陸火星的第一位太空人將是女性?美國宇航局局長認為如此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上任以來,多次表示對月球和火星的興趣,他表示,時隔半個世紀之後,人類再次登陸月球時,第一位踏上月球土地的將是一位女性。在那之後不久,人們還將看到,第一位登上火星的太空人也是一位女性,她將擊敗眾多的男性同僚,獲得登陸火星第一人的最高榮譽。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從1966年開始,聯盟號計劃一直持續到了今天,這項計劃是運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計劃,是目前俄羅斯最主要、最成熟的載人航天系統。但是這個項目最開始進行的異常艱難,教訓也是異常的慘痛。聯盟一號是這項計劃的第一艘宇宙飛船,當時在明知道這艘宇宙飛船存在很多缺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按期飛行,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員的死亡。
  • 盤點世界女太空人之最
    向那些勇於探索,富有才華的女太空人致敬。正是有了她們的青春無悔、勇於奉獻,才使得太空不再單調,富有色彩。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太空人 薩維茨卡婭用雙腳固定在一個踏板上,然後動作嫻熟地完成了切割金屬樣品及焊接,這次任務使她成為了第一個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員。
  • NASA阿波羅15號太空人阿爾弗雷德·沃登去世 享年88歲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3月18日,美國宇航局(NASA)透露,前太空人阿爾弗雷德·沃登(Alfred M.
  • 太空人在太空分享金星從地球極光中升起美妙畫面
    太空人社交網分享金星從極光升起短片金星從地平線和極光中升起,金星為圖中亮點。騰訊太空訊(桂林)我們在地球上看過「日出」,阿波羅太空人也發回過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出」,那麼在太空看其他行星慢慢升起是什麼景象呢?
  • 加加林成為人類首次太空之旅太空人,源於這樣一個細節?
    就在美國的火箭發射遭遇失敗的同時,蘇聯這邊開始了太空人的挑選工作。而太空人這個詞本身,也是在這個時期才提出來的:因為乘坐飛船進入太空,就如同船員坐在船上駛向大海一樣。在太空人人員的挑選上,科羅廖夫指出,除了要求候選者身體素質要好以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的就是,這個人得要有親和力。因為他代表的不只是蘇聯,更是全人類。
  • 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劉洋,落地後音訊全無,如今身在何處?
    神舟九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劉洋慢慢的也被人認知,她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這可是中國第一位女性上太空,可以說是女性的榮耀了。劉洋出生於河南省,她在飛行學院時的表現是最好的。因此,經過艱苦的訓練和嚴格的選拔,她終於成為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然而,後來也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她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 以色列宣布將把該國第二位太空人送入太空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16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16日發布聲明說,該國總統裡夫林當天宣布,將於2021年把該國第二位太空人埃坦·斯蒂布送入太空。聲明說,現年62歲的以色列前空軍飛行員斯蒂布將於2021年底被送入太空,並前往國際空間站。
  • 第一位女太空人劉洋成名後失蹤,真正的原因是傷心
    --劉洋  中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拿下了神舟7成功飛向太空。  在促進祖國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成功已步入「世界大門」的航天大國。    他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我父親是一家機械廠的工程師,我母親是一家製造廠的工人。
  • 剛剛,SpaceX將這4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川普、拜登發推祝賀
    4名太空人開啟史上最長太空飛行 這次發射被稱為 Crew-1,是 SpaceX 為NASA執行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 任務搭載了四名太空人,跟5月份的測試任務比,還多了兩人。四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六個月,這也將使Crew-1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
  • 太空竟然有尿味 太空人真的能聞到嗎?
    太空看似虛無,但實際上充滿了味道…且聞起來,令人震驚和頭疼。儘管每個太空人對太空的氣味形容都有些不同,但他們都同意「太空太臭」。太空人對太空的氣味描述為「令人愉悅的金屬感味」,「燃燒的金屬」,「明顯的臭氧氣味」,「刺鼻的氣味」,「核桃和剎車片」,「火藥」,「燒杏仁餅乾」,甚至還有「覆盆子和尿騷味的混合氣味」。
  • SpaceX載人上太空:九個關鍵階段與兩位優秀的太空人
    當天,埃隆·馬斯克的公司計劃執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該任務稱為Demo-2,它將把NASA太空人鮑勃·貝肯和道格·赫利送上太空,根據計劃,於5月28日到達太空站,並可能在太空中停留1-4個月。這項任務非常受關注。
  • 蒙古1981年就有首位太空人,搭檔是電影太空救援男主角
    蒙古是中國的北方鄰國,也是一個內陸國,蒙古國海軍的梗一直是中國軍迷津津樂道的段子,但如果我說蒙古曾有過天軍,大家一定會罵烏龍胡說,但其實蒙古真的有過天軍,第一位蒙古太空人J.古拉格查早在1981年就進入了太空,當然,這背後都有蘇聯人無微不至的扶持。
  • 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為何回到地面就很少有消息?現狀令人羨慕
    世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是來自蘇聯的一位姑娘,叫做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是一位來自河南的姑娘,叫做劉洋。經過千人競爭最終脫穎而出,她和隊友景海鵬、劉旺一起乘坐神州九號火箭前往外太空和天宮一號對接,經歷了十三天的飛行成功完成任務最後返回地面。
  • 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
    也正是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在航天領域不斷發力,一方面是為了探索宇宙和太空的奧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夠解密出宇宙的一些規律的話,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參照。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2012年,神舟9號太空飛行器正式發射升空,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進入太空,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航天員當中這麼少的女性嗎?你們知道太空人在從太空當中返回後,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這件事嗎?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不是尿褲子就是飛翔:太空人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在太空上廁所多難
    對於一位太空人來說,在太空上廁所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情呢?估計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太空人才知道這份血淚的教訓又多麼的折磨人。尤其是上個世紀蘇聯和美國剛剛邁入太空航天旅程,一切都是未知性。太空人首次執行上天任務時連性命都難保,更不要說解決上廁所生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