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導
編輯:新智元編輯部
【新智元導讀】馬斯克再次創造了歷史!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晚上7點27分,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照亮了大西洋上的夜空。這次發射被稱為 Crew-1,是 SpaceX 為NASA執行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四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六個月,這也將使Crew-1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商業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
獵鷹9火箭和載人龍飛船早已矗立在這裡,焦急地等候發射。
美國的晚上,火箭冒著滾滾白煙。
突然,畫面黑了!
隨後,世界又被紅光照亮了!
發射!
升空!
隨著火箭的上升,下方的高度數值也正升高,他們離地面越來越遠了!
一級火箭成功收回!掌聲在哪裡!
畫面給到地面操控員們,他們也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讓我們看看四名太空人,他們看起來也狀態不錯。
飛行計劃原計劃於11月15日實施發射,但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今日(16日)發射。
直播仍在繼續!SpaceX再次創造歷史,因為這是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雖然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就進行了首次載人飛行,但那是一次測試性任務。
而本次!才是私企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的起點。
載人龍飛船發射後不久,拜登就表示了祝賀。
「祝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SpaceX今天的發射。它證明了科學的力量,也證明了我們利用創新、獨創性和決心所取得的成就。我與所有美國人和日本人民一起祝願太空人們旅途順利。」
在拜登發完推文的15分鐘後,川普也對此次發射表示祝賀,「一次偉大的發射!在我們剛接管NASA的時候,它還面臨著困境。但現在,它再次成為世界上最火爆、最先進的航天中心!」
不過也有點遺憾,我們沒能看見馬斯克先生。
昨天,馬斯克發推稱自己進行了四次新冠病毒檢測,其中兩次結果為陽性。雖然到目前為止,他只出現了感冒症狀。但疑似陽性的馬斯克,無法進入卡納維拉爾角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了。
估計他現在也正鬱悶呢!
他們是誰?4名太空人開啟史上最長太空飛行
這次發射被稱為 Crew-1,是 SpaceX 為NASA執行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
任務搭載了四名太空人,跟5月份的測試任務比,還多了兩人。四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六個月,這也將使Crew-1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
他們分別是:麥可 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託·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
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國籍(野口聰一為日本籍),不同的性別!本次飛行任務代表的是全人類的航天壯舉!
能執行這次任務的他們,不說萬裡挑一,也是千裡挑一了。
麥可 霍普金斯
51歲的麥可 霍普金斯是美國太空部隊上校,他也是這次飛行的指揮官。
這早就不是他第一次參加航天任務了,作為新成立的美國太空部隊中第一個進入太空的成員,麥可也是2009年被美國宇航局選中的9名太空人之一。
他曾在2013年和2014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在軌道上度過了166天。
維克託·格洛弗
另一位黑人太空人維克託·格洛弗今年44歲。
2013年,他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為太空人,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飛行。
而他,也將成為第一位黑人 NASA 太空人成為空間站成員。
香農·沃克
本次任務中有一位勇敢的女太空人:55歲的香農·沃克。
她也是經驗十足,在2010年,香農·沃克曾在空間站工作過一段時間。擁有萊斯大學空間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她,曾在那裡研究了太陽風如何與金星大氣相互作用。
野口宗一
55歲的野口宗一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太空人,這是他的第三次太空之旅。
2005年,野口先生在訪問國際空間站期間曾進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在2009年和2010年,他作為空間站成員在軌道上度過了五個月。
本次太空任務預計持續180天以上,這意味著,飛船將在2021年6月以後才返回地球。
將一起再次回到「老地方」——國際空間站,四個太空老將看起來心情愉悅。
發射前,太空人野口宗一、Shannon Walker、Victor J. Glover 和 Michael S. Hopkins 在卡納維拉爾角
升空後,龍飛船將需要27個小時的時間來操縱它前往國際空間站,然後在美國東部時間明天晚上11點左右對接。
當然,這取決於天氣狀況等因素,如果太空人昨天能夠發射升空,他們就可以在大約八個半小時內完成這段旅程。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今天起飛的時間和國際空間站在軌道上的位置,意味著這次飛行將花費超過9個小時。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NASA會確保延長飛行時間,讓太空人有足夠的時間在飛船上睡上一覺。這是為了確保他們在與空間站對接時保持足夠的精神。
是的,龍飛船太空艙裡還有浴室。
在空間站做什麼?科學實驗不能停!
他們將做太空人過去二十年在空間站一直在做的事情:監督科學實驗,執行維護任務,與地面上的學生交談。
例如,太空人將收集他們自己的生物樣本,以幫助地面上的科學家研究飲食變化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太空人們還將種植蘿蔔,這是探索食物能否在太空生長的最新實驗。(紅萵苣和芥菜是太空人研究過的早期食物。)
他們還將測試真菌是否能夠分解小行星巖石並幫助提取有用的金屬ーー這是外星採礦作業的科學前奏,也是利用細菌進行的類似成功實驗的後續。
為什麼選擇SpaceX ?美國宇航局的「精打細算」
過去,美國宇航局主導了自己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的設計和運行,從第一艘水星太空艙到登陸月球的阿波羅太空艙以及太空梭,但是也耗費了大量的資金。
NASA 購買俄羅斯聯盟號發射服務的價格已經剛開始的費用2000多萬美元一位太空人,暴漲到了9000多萬美元。據統計,自從太空梭停飛以來,NASA已向俄羅斯累計支付超過35億美元。
而現在,NASA有了另一個選擇:乘坐載人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根據審計,每個座位的價格大約只要5500萬美元。
通過選擇一個商業供應商,NASA 希望節省資金並刺激新的太空業務的發展,因為 SpaceX 公司也可以向非 NASA 客戶出售龍太空艙的座位。(美國宇航局還選擇了另一家私營公司,波音公司,該公司的太空艙首次載人飛行已被推遲到明年。)
美國宇航局和 SpaceX 公司本周完成了認證過程,這給航天局提供了批准,說 SpaceX 公司已經達到了定期將美國太空人送入軌道的規格。
未來一年,一大波無人駕駛飛船正在來臨
繼龍飛船的第二次演示任務(Demo-2)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認證 SpaceX 公司能夠執行往返於空間站的載人任務。Crew-1 是2020年和2021年飛龍計劃的三次飛行中的第一次。
在飛往空間站的途中,龍飛船進行了一系列的燃燒和改變軌道,使飛行器在執行最後的對接動作之前逐漸靠近空間站。
從spaceX的官網發布的信息來看,這次發射共分為6個階段:
1.獵鷹9號將載人龍飛船發射載入預定軌道
2.龍飛船和獵鷹9號分離並激活各種系統
3.龍飛船改變速度以追上國際空間站
4.與空間站建立通訊連接
5.與空間站近距離連接
6.飛船和空間站進行對接並加壓
本次使用的新一代載人龍飛船,直徑4米,高8.1米,最多可搭載7位太空人。
載人龍飛船屬於 SpaceX 研製的第二代龍飛船(Dragon 2),具備可重複使用的能力。
新一代龍飛船可以自動與空間站完成對接,無需藉助空間站上的機械臂的幫助。
載人龍飛船的頂部是一個可以打開的蓋板,在發射和返回的過程中,用來保護飛船和進行對接。當飛船與空間站對接的時候,頭部的蓋子會打開,露出對接機構,當飛船脫離空間站的時候,蓋子會關閉,準備返回地面。
NASA此前曾表示,在軌期間 Crew-1 任務的4名太空人將迎來一系列無人駕駛飛船的到來,包括:天鵝座飛船、SpaceX新一代貨運龍飛船,以及再次開展不載人試飛的波音CST-100星際客機。
未來他們還將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開展各種太空行走,迎接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和2021年 SpaceX 下一艘載人龍飛船的太空人。
探索與開發外太空是人類的共同目標。
美國曾在上世紀完成了載人登月,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小步」。
現在,人類的徵途不只於此。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還有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都在替我們探索著神秘的宇宙。
而對於馬斯克和他的SpaceX來說,載人登陸火星也在其計劃之列,這次正式載人飛船的成功也是他夢想的一小步。
下一步會是哪裡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