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

2020-11-24 中國網

中國網北京11月23日訊(記者 劉佳)11月21日,國內首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浙江寧波正式開館。博物館由葡萄牙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匯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百餘件,系統梳理了百餘年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篳路藍縷,到改革開放後的蓬勃復興,再到新時代背景下新一輪藝術教育浪潮,美育發展脈絡正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並將隨著美育改革不斷推進迎來新的「黃金時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華茂藝術教育總顧問全山石認為:「在如今的『美育全民時代』背景下,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的開館恰逢其時,蘊含著新的時代內涵。」

同樣,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王文章也表示,「以美育人」理念的提出,在全國文化藝術界、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和熱烈的探討。「博物館將成為民眾了解中華文化之博大、感知世界文明之精彩的重要窗口,成為全民共享的『社會美育課堂』。」

據悉,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由世界頂級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這也是其當前設計的唯一「黑色系」作品。開幕式現場,《阿爾瓦羅•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新書發布儀式也同步舉行。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José Augusto Duarte)表示,葡萄牙與中國的聯絡最早起源於16世紀的貿易往來,如今兩國之間的藝術、建築、文化聯繫更加緊密,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正是葡萄牙和中國文化交融的縮影。

作為以「藝術教育」為內核的主題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通過對東西方美術史的梳理與展示,充分展現了古今貫通、中西交融、內外共生的藝術教育風採。館藏包含提香•韋切利奧的《馬爾卡託尼奧•莫羅西尼肖像》、菲力比諾•利皮的《聖母與施洗者聖約翰在喬凡尼諾•勃基斯特背景前》、王時敏的《山水扇鏡片》、虛谷《四條屏》、黃賓虹《桃花澗圖軸》、徐悲鴻的《孔廟》、劉海粟的《黃山雲海圖軸》、潘天壽的《朝日豔芙蕖圖》、林風眠的《少女》、沙孟海楷書《祝壽文十條屏》、羅工柳生前最後一件油畫作品《鬱鬱蔥蔥》、劉開渠《母與子》等近200件作品。

此外,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還以劉開渠、賀綠汀、羅工柳為藝術教育史個案研究,不僅陳列其藝術作品,還展出了大師手稿、照片、鋼琴等實物以及生前影像資料等。如劉開渠創作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勝利渡江》原稿、賀綠汀生前使用過的史特勞斯鋼琴、羅工柳為《地道戰》創作的小稿速寫等,引領觀眾追溯雕塑巨匠、音樂大師、畫壇泰鬥的奮鬥足跡,藉以回望波瀾壯闊的中國近現代美育史縮影。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許江認為,劉開渠、賀綠汀、羅工柳三位大師皆是紮根於「中國精神」的一代藝術巨匠,他們都參與了新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創始工作,是中國藝術教育事業的「播火者」。「希望通過大師作品的引領與浸潤,能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藝術的種子,發揮出博物館『美育育人』的作用。」

據悉,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系列活動包含張永和建築工坊、東錢湖教育論壇美育圓桌會議、「光與空間的戲劇——西扎與現代主義建築」專題學術研討會等。今後,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將繼續深耕線上線下美育課程、研學活動等,把美育課程搬進博物館,將博物館打造成為「社會美育大課堂」。

相關焦點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建立社會美育大課堂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21日正式開館。博物館由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匯聚中外優秀藝術作品近200件,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  作為以「藝術教育」為內核的主題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通過對東西方美術史的梳理與展示,充分展現了古今貫通、中西交融的藝術教育風採。
  • 光與藝術丨寧波「治癒系」藝術博物館等你來打卡!
    似乎都牽動著別人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寧波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有種極簡的詩性之美讓人步入其中就好像找到了寧波乃至中國的脈搏>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雖然剛開業不久,但短短時間之內已經成了寧波潮兒們的新晉網紅地了。它就是這麼一座以「藝術教育」為核心的博物館,對我國三位藝術教育家劉開渠、賀綠汀、羅工柳進行藝術史個案研究。館藏匯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百餘件,系統梳理了百餘年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
  • 2020跨媒體藝術節華茂展區開展
    (湯丹文 攝) 本報訊(記者湯丹文 通訊員李小贇)昨日,2020跨媒體藝術節東錢湖教育論壇張永和建築藝術展區(簡稱「華茂展區」)開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在藝術節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近未來」作為一種開放性、可塑性的願景,需要人們重新回歸藝術和教育的本源——「關心自己」,並且重啟一種「自我的技術」。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此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成功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在中國高校博物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開創性的裡程碑意義——這是高校博物館首次晉級國家一級館,此前於2008年已獲得國家二級館稱號的山東大學博物館這次也成功晉級,另有5家高校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館,這標誌著全國高校博物館整體水平的大幅提升,反映出高校博物館越來越規範化、專業化的發展態勢。
  • 《中國美育公開課》第十六講:孔新苗《中國現代美育》
    講座主題:《中國現代美育》講座簡介:近日,兩辦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將美育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新英才研學行走課程引入博物館資源,領跑國家美育教育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美育對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得以強調和加強,要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零 引言 / 美育是未來人才生命力和創造力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土壤  北京市新英才學校研學行走課程是學校自主研發推出的素養拓展課程,呼應美育和藝術教育的重要價值,是學校教育教學輔助的有力手段。
  • 「燃·速——世界汽車發展百年人物雕塑展」開展
    開展儀式現場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高級顧問楊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副教授馬文甲圍繞「汽車藝術與美育教育」主題進行對話交流,軒轅大學校長
  •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盛大開館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盛大開館10月25日上午,適逢九九重陽佳節,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儀式在大運河文化中心廣場隆重舉行。開館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蔡猛主持。活動中,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和故城縣委書記彭曉明共同開啟了博物館之門;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致辭並宣布開館;市政府副市長崔海霞致辭;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館長劉新崗介紹了博物館簡況;著名文博專家單國霖、陶喻之先後發言;衡水學院校長田光就館院合作發言。
  • 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關係的若干認識問題
    最後那種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我們整個感性和理智的力量達到儘可能全面的和諧。」①這就是通過德、智、體、美的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觀念。  20世紀初,美育理論引進中國之時,美育也是作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一部分來認識的。
  • 美育教育 讓藝術之花綻放校園——淄川區實驗小學藝術教育蓬勃發展
    >begin--> 藝術呈現人的美好,藝術教育成就人的美好。淄川區實驗小學,秉持「厚植文化內涵,打造美育特色」這一理念,不斷探索藝術教育的新途徑,為孩子創造真正具有智慧性和啟發性的美麗校園。張揚學生的藝術個性,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引領孩子們快樂生長。
  •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在京發表《美育行動宣言》
    遵循美育特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整體推進學校、家庭、社會的美育工作,讓美育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讓每個人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在美育的領域中,將藝術與思想道德結合,用美的普遍性與非功利性的特徵陶養情感。「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營造潛移默化影響人的美的氛圍。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 對美育的最新認識和剛性要求
    其主要原因,一是經濟未能充分發展,二是人們的教育觀念和人才觀未能到達應有的水平。但是,伴隨經濟的發展,這兩個變量的改變正在使情形發生改變。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的改變,導致家庭用於文化、教育和其他精神性活動的資金增加,越來越多的家庭將美育和藝術教育作為選項,促進了學校和社會美育及藝術教育的加速發展。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
  •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舉行辭舊歲迎新年座談會 暢談美育教育
    我們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今天召開辭舊歲迎新年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主要有在京的書法所教授、客座研究員、書法訪問學者,以及我的博士和碩士,還有一些新聞媒體的朋友。座談會主要討論三項內容:其一,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在綜合人文素質培育、美學美育研究、國學與傳統文化傳播等領域近百年的豐厚積累,豐富的科研成果,與教育教學經驗的優勢。其二,出版六部書法新書的發布會,闡釋六部書出版的「少年中國」的強國意義。
  • 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發展歷程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
    原標題: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發展歷程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開展「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11月19日起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展期至2021年1月30日。據介紹,本次展覽系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發展歷程。
  • 尋找中國原生藝術大師,海花島博物館原生藝術館開館在即!
    2020年11月15日 展覽時間:2021年2月8日-8月8日 展覽地點: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島博物館原生藝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海花島博物館、荷蘭局外人藝術博物館 協辦單位:北京心盟孤獨症兒童關愛中心、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WABC)、浙江畢昌煜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 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在中國美院成立,院長高世名談藝術管理
    編者按:12月4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組委會承辦的「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報告廳舉行。
  • 這所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 被央視拍成了紀錄片
    > 全山石聽學生介紹展覽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    近日,華茂教育長達35集的藝術教育紀錄片這座美術館跨河而建,造型元素為江南民居,庭院內部則是四水歸堂的中國傳統民居風格。它的設計者是中國首位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王澍。    作為建築界的最高獎項,普利茲克建築獎有「全球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在華茂,竟有三件這樣的世界級建築大師作品匯聚。    在華茂美術館的北側不遠處,華茂國際教育圖書館即將跨河而建,與美術館遙相呼應。
  • 江蘇:推動學校美育高質量特色化發展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要通過改革教育評價體系,讓學校美育、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在對學生的升學、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評價裡佔到應有地位。  江蘇是在全國率先實施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計入中考成績的省份。2015年,江蘇明確了全省「藝術進中考」戰略目標。
  • 當園林遇上藝術 中國首家園林美術館澄元美術館揚州開館
    美術館也將按年季舉辦東方美學思想當代轉化專題性國際學術邀請展和其他相關文化藝術公共教育活動;資助公益性高研與國際駐館項目。另,美術館還將設立中國民間藝術研究中心,東方美學當代轉化研究中心,意在研究、繼承與保護中國各個地方的民間藝術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民間藝術文獻庫,構建東方藝術相對完整的視覺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