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大運河博物館盛大開館

2020-12-23 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盛大開館

10月25日上午,適逢九九重陽佳節,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儀式在大運河文化中心廣場隆重舉行。

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衡水市副市長崔海霞;衡水學院校長田光;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遼寧省文物普查組組長、遼寧省博物館原常務副館長、研究員由智超;上海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陶喻之;中信建投集團監事會主席李士華;著名律師陳家祥;衡水市原人大副主任翟吉昌;著名書法家鍾林元;著名製片人、導演高大寬;瀋陽市東三省總督府博物館副館長由申;著名學者李萬傑等嘉賓;故城縣委書記彭曉明、政府縣長王立峰、縣人大主任閆文舉、縣政協主席史立朝、縣宣傳部長秦立堂、政府副縣長李洪傑等縣領導;以及縣部分離退休老幹部;各鄉鎮、縣直、省直部門、園區、縣企事業單位;部分學校、醫院負責人;縣文聯各協會會員共三百餘人參加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蔡猛主持。

活動中,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和故城縣委書記彭曉明共同開啟了博物館之門;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致辭並宣布開館;市政府副市長崔海霞致辭;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館長劉新崗介紹了博物館簡況;著名文博專家單國霖、陶喻之先後發言;衡水學院校長田光就館院合作發言。

政府縣長王立峰在致辭時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和歸宿。故城是運河明珠、大儒故裡,歷代人文故事充分體現了運河文化的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秉持文化興縣、文化惠民理念,故城注重平臺載體建設,堅持「文所以載道,政興以愛民」,匠心打造了這個多功能合一的文化中心,一舉填補了故城博物館、大劇院、會展中心「三項空白」。以大運河博物館開館為契機,不僅為故城架起了對話歷史、面向未來的橋梁,也為故城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故城精神提供了載體,開啟了運河文化傳承發展的新篇章;「三館」的投用,必將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集中展示故城特色文化的新場所,打造一個研學運河文化、享受文化盛宴的新平臺。

故城縣被列入全國大運河文化帶150個核心區之一,河北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九個省級主題展示集群片區之一,被賦予水運景觀體驗集群概念。

站在新的起點,故城大運河博物館正式開館,標誌著大運河故城段保護、傳承、利用進入了新階段,站在了系統挖掘、科學梳理、匠心傳承的歷史新起點,必將為全省、全國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注入更多的故城元素,融入更多的故城智慧,做出更大的故城貢獻。

據了解,故城大運河博物館以陳展13件宋元時期珍貴書畫作品的「國之瑰寶」展廳,攜領 「御駕親臨」「大明遺韻」「清代遺風」「儒學文脈」「水韻文華」「故城故事」「丹青鉅跡」「名噪東瀛」等26個專題展廳,1600餘件體現千年來大運河沿岸歷史文化的珍貴文物及藝術作品,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對衡水地域的深遠影響。 各展廳通過實物、圖片、模型、多媒體等形式,展示、再現了大運河沿岸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風貌。歷史記憶、文化基因、藝術造詣三者完美融合,匯集成蓬勃的故城運河文化「吸引力」。

觀展集錦

相關焦點

  •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帆起航
    11月20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看到,該館的主體建築已建設完成,整個博物館建築群呈長方形,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緊鄰大運河河道,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預計2021年7月1日開館迎客。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成 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成 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成】16日,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籌),看到該館的主體大運塔和博物館的建築已建設完成,整個博物館建築群呈長方形,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停靠在岸邊。
  • 大運河博物館聯盟成立
    新華社南京11月16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記者從南京博物院獲悉,大運河沿線的32家博物館近日在南京成立「大運河博物館聯盟」,並籤署《大運河博物館聯盟協同發展協議》,以加強運河文化學術研究合作,協調運河沿線展覽、文創、教育資源,深化大運河文化品牌的國際影響力。聯盟秘書處設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目前暫由南京博物院代為管理。
  • "大運河博物館聯盟"成立 河南4家博物館加入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博物館體系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1月14日
  • 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啟動
    本報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賀勇、施芳)7日,以「行走運河,賦能小康」為主題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正式開幕,八大板塊、30多項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展開。開幕式上,大運河文化帶考古成果正式發布。近年來,北京不斷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在白浮泉、玉河故道、路縣故城等9處遺址點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在大運河沿岸發現的路縣故城遺址,把通州建城史至少提前到西漢初期。首次在路縣故城遺址周邊發現大規模的冶煉相關手工業遺存,為研究漢代路城地區手工業發展、經濟發展提供重要資料。
  • 【方志動態】《故城縣誌》出版發行
    【方志動態】《故城縣誌》出版發行 2020-12-14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走大運河 | 大名府在邯鄲,為啥卻被叫作「北京大名」?
    行走大運河 | 大名府在邯鄲,為啥卻被叫作「北京大名」?大運河開通後,魏州的漕運很發達,隋煬帝多次乘船巡遊,並賜名為「御河」。大名縣政協文史委主任桂世輝:因為漕運使魏州城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迅速提升,從北京到杭州,大運河的首端和末端,因為運河孕育而產生的城市當中,唯一做都城的城市只有大名府。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原標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一座博物館與一座古城的復興    揚州,三灣公園,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鋼結構主體已經施工到第二層很快,一隻巨船的形象將拔地而起,這隻「船」就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別的含義,它總是承載著什麼,從遠處來往遠處去,就像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收藏著2500年歷史,蘊藏著穿越時空的智慧,啟迪著我們把目光投向未來。
  • 中國·蜀山馬拉松文化博物館開館
    2021年1月1日上午,在合肥市蜀山區鄉村振興示範點區域內的大嶺南,中國·蜀山馬拉松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裡展示有跑友們的各種紀念章、獎章、照片,以及歷史紀念意義的體育故事,還設立了專門的馬拉松與全民健身區域,普及健身常識。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頂部細節曝光
    記者近日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博物館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吊裝已基本完工,開始進行景觀頂部施工,已呈現出了一座「五亭」造型。上部景觀主骨架吊裝完成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其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目前這一工程項目進展如何?
  • 自貢恐龍博物館恢復開館的公告
    經自貢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批准,自貢恐龍博物館自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館。 一、恢復開館時間及區域 1、恢復開館時間:2020年3月13日起,每日08:30—16:30。16:00停止入館。 2、暫不開放區域和項目:主展館一樓臨展廳,球幕影院,園區內部分互動項目,遊客服務中心商場、茶吧、恐龍餐廳。
  • 大運河文化帶9處遺址點考古成果發布
    9處遺址點考古成果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在11月7日舉辦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大運河文化帶考古成果在活動現場發布。據悉,近年來北京市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先後在白浮泉、玉河故道、路縣故城等9處遺址點取得重要考古成果,遺址類型包括閘、堤、橋、碼頭等運河水工遺存和城址等。  據北京市文物局方面介紹,大運河探源考古工作初見成效。
  • 自貢市恐龍博物館將於明日開館啦
    自貢市恐龍博物館將於明日開館啦 2020-03-12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博物館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時間地點介紹
    >2020年11月1日開幕  展覽地點:北1、北2展廳  2020年11月1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的「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在國博北1、北2展廳面向公眾開放。該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展覽展期近四個月。  展覽介紹:  【第一部分、一河千載通南北】  大運河的開鑿和改造,源於人類對水資源認識和利用的不斷深化。遠古傳說中就有關於先民治水和開鑿運河的故事。
  • 利順德博物館開館啦
    天津利順德大飯店是擁有專屬博物館的豪華酒店,利順德博物館位於利順德大飯店的負一層。利順德博物館開館啦利順德大飯店曾經接待過全球眾多有影響力的人物,也見證了許多標誌性歷史事件。利順德博物館佔地700平米,館藏展品近3000件,由「百年時空」「百年老屋」「百年肇基」「百年風韻」等九個「百年」主題板塊構成。通過眾多文物展品,為大家復原歷史,更加真實的了解歷史。利順德博物館推出換裝體驗,在這裡可以租到旗袍、民國學生裝、漢服、秀禾服超多不同類型的服飾,換上美麗的衣服,走在利順德大飯店內,就會有一種穿越的感覺,仿佛自己穿越到了民國時期。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外觀像一艘巨船(效果圖)。 本報資料
    &nbsp&nbsp&nbsp&nbsp揚州,三灣公園,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鋼結構主體已經施工到第二層。圍擋外,紅色和黃色的吊機旋轉忙碌;圍擋內,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很快,一隻巨船的形象將拔地而起,這隻「船」就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 大運河亮出百公裡農業精品線
    「大運河保護沒有結束時,只有進行時。」文化節閉幕式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王傑群說,今年首次舉辦全市層面的大運河文化節,是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內容,是挖掘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內涵的重要平臺。今年的大運河文化節整合了沿線七區的文化文物資源,利用多種渠道集中展示大運河的歷史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遺產之美。
  • 新華社關注福州:國潮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
    新華社關注福州:國潮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 2020-09-25 09:33:00  來源:新華社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
  • 北京公布大運河文化帶最新考古成果--山西青年報2020年11月09日08...
    11月7日,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以前的大運河故道,對中國古代漕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元明清三朝大運河漕運興衰的見證;發現了乾隆《通州志》中記載的小聖廟遺址,是大運河北京段首次考古發現的祭祀河神的廟宇遺址,對研究漕運文化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