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淚俱下「我阿祖真的是自願的啊」前不久才落幕的臺灣「反課綱」學生運動中,竟有人聲稱曾祖母是自願隨軍的慰安婦;還有學生代表嗆聲課綱微調總召王曉波「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嗎?」更比喻說「就像性工作者,有可能為了經濟等因素而下海」……荒謬的言論令輿論譁然,也讓外媒恥笑「臺灣差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慰安婦自願的地區」!
這真是無知者無畏!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也是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全球187位史學家發出聯名公開信,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明確道歉。臺灣「反課綱」學生卻以令人難以容忍的、不辨是非的言論,向慰安婦阿嬤傷口灑鹽。如果說學生「反課綱」不準寫慰安婦是「被迫」,屬於「圖樣圖森破」、「很傻很天真」,那麼躲在孩子們身後的那隱形的手,那推動「臺獨」、美化「殖民」、篡改歷史教科書的李登輝、陳水扁,以及現在仍然在蒙蔽學生的民進黨、蔡英文,他們對學生的毒害,才真正是「很黃很暴力」,他們再一次汙辱了阿嬤們的尊嚴、也對歷史正義進行了踐踏!
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援會)將於8月14日在臺北舉行「國際慰安婦日」紀念晚會,抗議日本政府至今沒有給慰安婦一句正式的道歉。
慰安婦是二戰中被強徵的性奴隸。二戰期間,日軍在亞洲國家犯下了種種慘絕人寰的暴行,其中,有計劃、有組織實施的臭名昭著的「慰安婦」制度,被學界稱為「上世紀最殘暴、最野蠻的性暴力犯罪」。
有資料顯示,臺灣至少有兩、三千名女子被迫成為日軍「慰安婦」,確認身份的58人中,現在僅有5位在世,平均年齡已達90歲。殘暴的罪行給她們帶來了永久性的傷害。臺灣學者在對他們進行調查和個案分析時發現:原「慰安婦」多生活孤獨,晚景悽涼、疾病纏身,普遍不孕。從1992年,第一位「臺籍慰安婦」現「聲」 控訴,到1999年開始她們對日本進行跨海追訴。在法庭上,阿嬤們不得不重拾舊痛回答一些涉及女性隱私和自尊的問題。正如紀錄片《蘆葦之歌》中所展現的,雖然事隔半個多世紀,多數婦女仍感到羞愧、怨嘆、憤怒,一人答,眾人哭。
▲日軍徵召慰安婦公告(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儘管證據充分,2005年,東京最高法院仍三審判定「臺籍慰安婦」敗訴。直到現在,日本右翼勢力依舊在極力歪曲和否認「慰安婦」問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表示「日本強徵慰安婦缺乏證據」;——大阪市市長橋下徹甚至還發表了「慰安婦制度有其必要性,這是不爭的事實」的荒謬言論。 更讓人唏噓和憤怒的是,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的中小學教科書被施以「去中國化」修改,並加入大量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內容。一些教科書甚至聲稱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在近日發生的「反課綱微調」抗議中,一些臺灣高中生也公開支持這一觀點。 在臺灣「獨」派和部分學生力陳慰安婦出於自願的同時,日本執政的自民黨7月30日表示正在擬定建議書,稱是一般商人招募女性,日軍並未強徵慰安婦。對此,美國國務院表示,慰安婦是二戰時期日軍以性為目的進行的女性人口販賣行為,日本強徵慰安婦是駭人聽聞的侵犯人權行為。 「請不要學習某些政治人物或者政治立場高於歷史良知的人,美化日軍,傷害我們可憐的阿嬤慰安婦,稱她們叫『部分自願』。」洪秀柱日前對抗議學生表示:「你們可以相信任何民族主義,但你們不可以美化日本人殖民統治時期對臺灣慰安婦的殘暴。」而深究「臺獨」學生以及政客如此堅持、如此理直氣壯否認慰安婦屬被迫,有人是自願的原因,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認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親日」就能解釋。
他認為,在「臺獨師生」的邏輯而言,慰安婦如果都是被迫的,就表示臺灣人在歷史上是被壓迫的。如果要消弭臺灣人被壓迫的意識,就要像建立一套「慰安婦自願」的詮釋。最終目的是強調臺灣人曾有意識地在二戰中選邊,並非身為殖民地人遭到裹挾而不情願地捲入。通過強調「自願慰安」,表明日本在精神上無法殖民臺灣。否認自願慰安的話,就等於摧毀臺灣作為「主體」,這會引發「臺獨師生」莫名恐懼,他們的激烈反應正是出自「集體求生」意志的想像。 對於操縱「反課綱」議題的綠營來說,他們的目標就是偽造歷史、否認歷史來完成臺灣的「本土化」進程,進而實現最終「獨立」的目標。他們試圖掩蓋的不僅僅是遭受非人折磨的慰安婦群體,還包括比慰安婦問題更嚴重、更慘烈的歷史真相。 但是,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8月14日,國際慰安婦日,倡導所有有良知的中國人,追思與悼念「慰安婦」受害者,將正確、真實的歷史觀繼續「傳承」下去。(原創版權,歡迎轉載分享,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臺灣慰安婦,一曲在山谷迴蕩的「蘆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