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白鹿原》:從「民族秘史」到「小娥秘事」,秦腔才是靈魂

2020-12-25 圍雪夜讀

那天,西影廠廠長吳天明叫來蘆葦,興奮地拍拍桌上的書:「拿下,蘆葦,下面就看你的了!」

「好,幹!」蘆葦爽快地答應了。

陳忠實的《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電影改編,責無旁貸地落到蘆葦身上,他曾成功改編了《霸王別姬》、《活著》。從2003年到2007年,他手不停筆地七易其稿,到該片拍攝完成,改編的劇本只被採用了十分之一,他申請拿掉了自己的署名。

上映後的電影,獲得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金熊獎提名,觀眾對這部片子可謂褒貶參半,豆瓣評分僅6.4。

但影片中的配樂——老腔和皮影戲的插入,卻被觀者交口稱讚,成為該片的最大亮點。

導演王全安說:「要讓文化出來說話」。

華陰老腔是陝西地方劇種,也是黃河岸邊流傳最古老的文化遺產——秦腔的一種,2006年,華陰老腔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電影《白鹿原》的音樂,共插入、引用了六段秦腔唱腔,分為清唱和有伴奏演唱兩種形式。

老腔在影片中的加入,恰當地契合了電影的情調,對表現人物的心理,升華電影主題,表達導演的主觀情緒,起到了很好的陪襯、鋪墊作用。

《白鹿原》的片頭,是大片大片金黃色的麥田,無邊無際,麥浪翻滾,一聲沙啞高亢、粗豪的秦腔躍入耳際,這聲秦腔清唱,點明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割麥的沙沙聲中,雷聲隆隆而至,也預示著一場命運的大風暴即將來臨。

01.《將令一聲震山川》——構建地域氛圍

白鹿原上的三個小夥伴:白孝文、鹿兆鵬、黑娃長大成人了,孝文和兆鵬同一天成婚,念了新學的兆鵬不滿家長包辦婚姻,當天夜裡就逃家,離開了白鹿原。

黑娃不想像父親一樣,做白家的長工,接受族長白嘉軒的恩惠,他背起背包去做麥客,幫別人收麥子。

武舉人的麥場上,黑娃身手利落,不惜力氣。割麥回來,夕陽的餘暉中,在郭舉人的戲臺上,吃罷飯的麥客們,拿出各自的「傢伙」操練起來。

這是劇中場面最大的一出老腔表演。一聲滿臺吼的拉坡號子,仿佛為他們疲勞的勞動生活注入一針興奮劑,再艱苦的勞動,也沒能剝奪他們享受老腔的樂趣,這也是他們在生活中得到的消遣和回饋。

軍校,備馬,抬刀伺候」,一聲沙啞的吼聲過後,演唱者坐下,鑼鼓聲、月琴聲、二胡聲、梆子聲、喇叭聲、鈴鐺聲,木頭敲擊板凳的聲音,瞬間響了起來,伴隨著華陰老腔的粗狂豪放的歌聲,幾千年彪悍犀利的秦人風貌,瞬間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年老的、年輕的藝人們手裡揮舞著樂器,誇張的動作、賣力的演奏,而演唱者也運足底氣,用盡全身力氣吼出來,全體演奏者用手拉琴、敲擊響板,每句結尾,同時跺腳,真有山崩地裂的氣概。

月琴演奏者難抑激情,演唱中挺身站起,舉起月琴,邊舞邊唱;更有一位藝人搬出自己坐的長凳,手裡拿一塊木板,狠狠地用木板擊打著長凳,敲出了自己對生活的愛恨,透過這蒼勁渾厚的音樂,和著慷慨激昂的吼聲,一起傳遞給人們。

軍校,備馬,抬刀伺候。啊,將令一聲震山川,人披衣甲馬上鞍。大小兒郎齊吶喊,摧動人馬到陣前。頭戴紫金冠,身穿玉連環,胸前獅子扣,腰中挎龍泉。噢,彎弓似月牙,狼牙囊中穿,催開青鬃馬,豪傑敢當先。啊,噢,嘿!

《將令一聲震山川》有一呼百應的雄壯氣勢,用木塊擊打木板,也是老腔表演中的靈魂,其震撼力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雄壯、激昂的唱腔,用濃鬱的西北風味,唱出徵和拼殺,唱犧牲和慘敗,給人以蒼涼悲壯的感受。

黑娃蹲在地上,端著一個黑粗大碗吃麵,一幅樂在其中的看戲狀態。這一幕,從地域文化心理角度,暗示了黑娃亂世草莽的悲劇人生。

02.《徵東總是一場空》——預言人物命運

麥客們在勞動之餘,總是拿武舉人的幾個姨太太聊天解悶,田小娥是姨太太中最年輕貌美的,自然成為麥客口中的話題。

黑娃和另一個麥客打了一架,一氣之下說要走。田小娥出言相勸,並直言自己到地裡,「是為了看你」,並約他天黑過來相會。

思慮一夜,雞鳴天將亮時,黑娃來到小娥的房門外,敲門告訴她自己不走了,然後轉身離開。

房內田小娥似乎鬆了一口氣,畫面切換,鏡頭搖過一望無盡廣袤無邊的金色麥地,一抹朝霞在山後燦爛升起。

清唱的秦腔《徵東總是一場空》傳來:

徵東一場總是空,難捨大國長安城。自古長安地,周秦漢代興。山川花似錦,八水繞城流。臨陣無有文房寶,該拿什麼當筆尖?

這段秦腔,是影片中所有人生無常和悲歡離合的開始,仿佛在提醒著人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古樸、蒼老的唱腔,裹挾著幾千年先哲的人生無奈,傾瀉而出,大有「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宿命悲愁。

鏡頭隨之轉到老藝人抱著月琴,邊彈邊唱《徵東總是一場空》的畫面。

在這看透世事人情的悲涼曲調裡,一對被欲望攫取了心智的男女——黑娃和田小娥,緊緊擁在一起,手忙腳亂地寬衣解帶,邁開了他們由情慾主宰命運的一步。

03.《桃花源》——烘託情緒氛圍

高高的麥秸垛起來了,豐收季即將落下帷幕。這也意味著,麥收結束了,黑娃和小娥,分別在即。

小娥坐在黑娃腿上,沉浸在幸福愛欲中,情不自禁哼起了溫柔纏綿的《桃花源》。

黑娃醒悟:麥都割完了

小娥撲扇輕笑:麥還熟呢,明年再來割麼

華陰老腔皮影戲《桃花源》屬於吟誦調,唱詞極少,聲音跨度大,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

劇中《桃花源》的唱腔,前後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出現,是小娥的低聲清唱,意在表現黑娃和小娥難捨難分的戀戀深情。

《桃花源》的第二次出現:賣了地,賣了房,賭光輸盡的孝文,帶著小娥,在熱鬧繁華的縣城的旅館裡,搓麻將賭錢,躺在床上尋歡,還聽著皮影戲「桃花源」。

被稱為「白毛」的著名老腔藝人王振中接受採訪時說,「老腔不僅有火爆高亢的,也有纏綿細膩的」。這段《桃花源》,就是婉轉柔美的代表。

莫不是桃源仙洞,姓桃,哪——呀?哪——呀?哪——呀?居住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

小娥對白孝文戲笑:這下你啥都沒有了。

孝文接:有你就有我的桃花源。

田小娥一句「桃花源,額!來了(liao)!」非常生動地表現了田小娥的嫵媚、妖豔,和《桃花源》演唱意境呼應在一起。

皮影戲中的主唱老人,懷抱月琴,用溫正的腔調,邊彈邊唱;而室內,暈紅的燈籠,瀰漫著幽暗的桃紅色,手執絹帕的小娥,有模有樣的學唱,而孝文眼神迷離......

委婉的聲腔,柔弱的唱詞,清麗優雅的皮影表演,在這裡,為孝文和小娥充滿情慾的生活做了最好的陪襯。

白孝文和田小娥,沐浴在這片曖昧的氣氛中,仿佛兩隻無槳的小船,任水急浪險,只顧縱情享樂,哪管今夕何夕。

這段插曲,通過小娥對皮影戲主唱的模仿表演,精妙地表現了小娥的風情萬種,也暗示白孝文因為貪戀「桃花源「而引起的命運轉變,更是以點描的方式,加強了劇中的情緒色彩,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04.《世相》——總結升華全劇

做了土匪的黑娃下山,到白嘉軒家為小娥報仇,鹿三承認是自己殺了小娥。黑娃割下鹿三的辮子,代表他為小娥償了一條命,父子情斷。

鹿三上吊自殺了,白嘉軒無言地坐在門口送別老夥計。

滾滾的麥浪又隨風起伏,1938年的麥收季節又開始了,祠堂前,打場的人們邊勞動邊說笑著。

忽然,狗蛋看到了飛機,人們四散躲避。鹿子霖坐著馬車回到白鹿村,幾發炮彈落下來,麥場上騰起巨大的塵土和煙霧……

濃煙散去,只有蒼老佝僂的白嘉軒,四處張望尋找著鹿子霖。

一聲老腔清唱穿透了層層麥浪,穿透了綺麗絢爛的晚霞,直抵人心:

風花雪月平凡事,笑看奇聞說炎涼。悲歡離合觀世相,百態人生話滄桑。

靜止的牌樓,靜止的夕陽晚霞,靜止的麥田,在時間的虛空裡,人生一世,僅是一瞬。歲月滄桑,只有日月星辰永恆運轉,人間的離合聚散,亙古早已「慣看秋月春風」。

一首秦腔小調《世相》,作為片尾曲,總結了全劇的主題,也呼應了片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鏗鏘有力、悲涼入心。

陳忠實、吳天明、王全安,張藝謀、蘆葦,都有很濃厚的陝西鄉土情結,《白鹿原》是他們期盼多年的陝西關中題材,把秦腔融入劇情,用《白鹿原》濃墨重彩地呈現出陝西的風情美,是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

雖然《活著》中也運用了陝西特有的戲曲秦腔,但和《白鹿原》不同的是,《活著》中的秦腔皮影戲,是作為片中人物的職業出現的,主人公徐富貴的身份,除了是個農民,還是一個皮影戲表演者。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老腔既展示了陝西這片黃土地上的文化生活,也作為敘事元素和表意元素,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增強了影片的審美意境。

通常,在電影中,音樂的地位十分特殊,主要分為主題音樂和配樂兩種形式,而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烘託氣氛抒發情感參與敘事塑造形象完善結構一段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往往無法單獨界定,比如《將令》一曲,同時兼具幾種功能。

音樂是無形的,通過音符給人無盡遐想,就像一種化學藥劑,在不同的環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

作曲家趙季平說:音樂最重要的就是勾勒出影片的靈魂。

電影《白鹿原》中,這幾段秦腔的鄉土音樂,可以看作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電影《白鹿原》:從「民族秘史」到「小娥秘事」,秦腔成了靈魂
    陳忠實的《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電影改編,責無旁貸地落到蘆葦身上,他曾成功改編了《霸王別姬》、《活著》。從2003年到2007年,他手不停筆地七易其稿,到該片拍攝完成,改編的劇本只被採用了十分之一,他申請拿掉了自己的署名。上映後的電影,獲得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金熊獎提名,觀眾對這部片子可謂褒貶參半,豆瓣評分僅6.4。
  • 《白鹿原》中田小娥太直露,茅盾文學獎評委:改改還有希望獲獎
    《白鹿原》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陳忠實筆下的著作,以陝西地區為背景,呈現了白鹿原上白姓家族和鹿姓家族的命運,寫出了西北地區的縮影,同時,也塑造了一部民族的秘史。
  • 白鹿原:黑娃真的愛田小娥麼?田小娥的結局已經說明了一切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歷時六年創作完成,首次出版於1993年。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 《白鹿原》人性弱點:田小娥之悲劇!誰才是始作俑者?你怎麼看?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 《白鹿原》的秀才之女田小娥,用身子「泡棗」是時代對女性戕害
    可事實上,田小娥郭家的地位跟一隻豬狗差不多。他家的騾子還有專人照顧,還能偶爾出去轉轉。而田小娥自從進到郭家之後,連出外放風的自由都沒有。田小娥剩下的夜晚則更加悲慘,她要在大房正妻的目視下把三顆紅棗塞進身體,到了第二天早上才能拿出來。大房會安排丫環取回給郭舉人滋補身體,郭舉人每天這樣吃三顆棗。
  • 《白鹿原》電視劇為什麼贏不了觀眾?
    再比如,小說裏白嘉軒是設法從鹿子霖手裡換來白鹿跑過的那塊風水寶地,才開始了時來運轉。而在電視劇中,換地的情節被處理成「地下有水脈」的科學版本,同時也失去了關鍵的結構性和象徵性作用,僅僅成為表現人物性格的一個事例。 並不是要批評電視劇的劇本,因為這些修改是可以理解並且必須的。但這些要素對於陳忠實的小說原著來說,畢竟非常關鍵。
  • 《白鹿原》田小娥是「潘金蓮」?作者寫完昏迷,醒來說12個字絕了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巴爾扎克緣起:全書第一個人物誕生1942年8月一個平凡的日子裡,一名男嬰啼著響亮的哭聲降臨在白鹿原上,他自由自在地生長,在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讀完學,走出了白鹿原。後來,他因《白鹿原》而不朽,白鹿原也因他而聞名於世。他就是「文壇扛鼎角色,關中正大人物」,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
  • 《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書記氣得拍桌子,範曾卻說:一代奇書
    寫到後來,陳忠實已經把全部感情都融進了書裡,在寫到田小娥被殺時,他描述說:「鹿三從背後捅了一刀,捅過去,田小娥回過頭來,叫了一聲大呀」……(陳忠實)我寫到這的時候,眼睛都黑了,半天才恢復過來,恢復過來情緒依然很難抑制。隨手就寫了那個:生的痛苦,活得痛苦,死的痛苦......在《白鹿原》寫完後,他先是寄了一份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後又將複印稿給了評論家朋友李星。
  • 電影:白鹿原
    文明影視-不做推廣-免費看 劇情介紹:傳說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著同根家族白、鹿兩姓子孫時代變遷,清朝覆滅,民國建立。現任族長白嘉軒(張豐毅 飾)之子白孝文(成泰燊 飾)、鄉約鹿子霖(吳剛 飾)之子鹿兆鵬(郭濤 飾)與白家長工鹿三之子黑娃(段奕宏 飾)情同手足,成年後各赴前程。
  • 電影《白鹿原 (2012)》高清
    陝西話上映日期: 2012-09-15(中國大陸) / 2012-02-15(柏林電影節)片長: 154分鐘(中國大陸) / 188分鐘(柏林電影節) / 175分鐘(香港國際電影節) / 220分鐘(試映版)又名: White Deer Plain / Bailu Place   劇情簡介:  傳說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
  • 劇版《白鹿原》女一號不是田小娥 戲份偏重白靈
    張嘉譯飾演白嘉軒昨日,電視劇《白鹿原》劇組公布了演員全陣容,同時公布海報。除了以前華商報曝光的張嘉譯、何冰、姬他、翟天臨等人,秦海璐、李夢、戈治均、劉佩琦、李洪濤等演員一一現身。記者獨家了解到,劇版《白鹿原》中,田小娥並不是女一號,改編尊重原著,戲份偏重白靈。
  • 《白鹿原》:田小娥到底是怎麼死的?死於性,還是死於愛?
    衝著張雨綺,又去看了一遍《白鹿原》。個人感覺這是張雨綺演的電影中,最成功的的一部,對她自己來講也是最有價值的一部。不得不說,星爺的電影裡有很多「美女」——有的靈光一現,有的充當配角,張雨綺在《美人魚》裡面是一道好看的配菜,僅是個點綴。在《白鹿原》裡,才是一道真正的主菜。
  • 《白鹿原》田小娥的悲劇,或許是對一段封建禮教的諷刺
    這裡只討論《白鹿原》小說裡面的田小娥。了解過《白鹿原》的朋友怕是沒有不知道田小娥這個角色的。有人說她是蕩婦婊子,也有人說她是封建社會裡一個可憐女人。在對小說中田小娥這一角色下結論之前,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田小娥的「生平」。田小娥的出場是在黑娃外出謀生落腳到渭北將軍寨一個年近七十的財主家時。她此時的身份是這個財主郭舉人的小妾,上頭還有個正房夫人。
  • 陳忠實《白鹿原》:黑娃和白孝文,誰是真心愛田小娥?我們都錯了
    ,講述了白鹿兩大家族跨越三代的恩怨情仇,以小見大地勾勒出從清末民初到建國之初,長達半個世紀裡的民族興衰史。 自發表之日,《白鹿原》已經在全球刊印160萬冊,獲得中國小說界最高榮譽獎項——茅盾文學獎。 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電視劇等一經播出,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可以說,它是一本真正的史詩級長篇小說。
  • 《白鹿原》田小娥解讀
    在窯洞和黑娃生活的那幾年裡,一定是田小娥一生中最好的光景,雖然她不能入鹿家的家譜;雖然鹿三不承認這個兒媳,因為她,還與黑娃斷絕關係;雖然原上的人仍然看不起她,仍然叫她婊子。但是只要能安安穩穩的和黑娃過日,不管日子再苦也是值得的。這也是多少普通人最為樸實的願望啊!
  • 電影《白鹿原》在線觀看
    黑娃與渭北郭舉人家的小女人田小娥(張雨綺 飾)私通敗露,田小娥亦被族長拒於祠堂之外,兩人遂遷至慢坡窯洞內度日。加入共產黨的鹿兆鵬從城裡帶回革命浪潮,黑娃成為中堅力量,國共分裂後兄弟倆被迫逃亡。鹿子霖乘機霸佔獨自留守的田小娥,並設計利用她陷害下任族長白孝文,引發族內軒然大波……風雲變幻的時局下,素有「仁義」之名的白鹿村內紛爭不斷,古老的土地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電影《白鹿原》為什麼沒有抓住陳忠實的精髓
    在這個意義上《白鹿原》不如《英雄》、《荊軻刺秦王》更像「Epic」。《白鹿原》講的是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這個時期的電影在歐洲有個特別稱謂,叫「Retro Film」,指那些發生在1900年到1950年間的故事。
  • 白鹿原欲望符號田小娥,李沁與張雨綺誰完成的更好
    小說《白鹿原》,對田小娥的態度就不同,甚至是反之的。作家陳忠實一面讓田小娥帶有最大的顏色激情,用來促成小說成書90年代的全民思想解放(上邊提到的文章中有詳細論述),一面又用田小娥式的人性私慾來囊括整個的小說時間跨度期,對人性進行精準打擊。可以說,田小娥之生之死,是對整個「白鹿原」時期的精神痛斥。陳忠實先生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免於歌頌,全部放入悲觀的世界中演化蒼涼。
  • 《紅高粱》中的九兒比較《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九兒贏在了哪裡?
    值得深思的是九兒死在了大環境中,死得轟轟烈烈大義凜然,她的大格局,大智慧,她的民族大義,讓她的人格魅力上升到了一個宏觀的層面,她的勇敢承擔責任,她的為土匪丈夫引上正路所做的犧牲了自己個人的小家幸福。正如黑眼評判九兒,這是一個懂道理知堅持懂大義舍小義的女人,是一個值得珍惜和尊重的女人。
  • 《白鹿原》「力不從心」白孝文,族人面前丟面子,田小娥前振雄風
    電影《白鹿原》是由王全安導演,改編自陳忠實的同名小說《白鹿原》。這本一流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卻不是一流的,原先一本講述兩個家庭興亡史的巨著,在這部電影中卻把更多的鏡頭,放在了田小娥身上。今天小編先說一說影片中的白孝文和田小娥的感情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