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第16個加盟國,不是蒙古,如今在俄羅斯境內

2021-01-10 地圖帝

眾所周知,蘇聯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就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有人曾說蘇聯其實有16個加盟共和國,這第16個就是受蘇聯影響很深的蒙古。蘇聯還真有第16個正式的加盟共和國,卻不是蒙古,而是卡累利阿。

卡累利阿在哪?咱們先打開俄羅斯地圖。俄羅斯西北有個摩爾曼斯克州,摩爾曼斯克州與俄羅斯舊都聖彼得堡之間有一段南北狹長的區域,介於北歐國家芬蘭與白海之間,這裡就是卡累利阿。現在的卡累利阿是俄羅斯的一個共和國,但在蘇聯時期,卡累利阿與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卻是同級別,同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卡累利阿的面積約有17.24萬平方公裡,首府是彼得羅扎沃茨克。卡累利阿地勢以平原為主,湖泊非常多,有6000多個。歐洲第一大湖是面積約1.8萬平方公裡的拉多加湖,拉多加湖有一半的水域位於卡累利阿境內。東歐還有一個大湖,就是拉多加湖以東的奧涅加湖,面積約9700平方公裡,大部分的水域都在卡累利阿境內。卡累利阿除了兩大湖,還有謝戈澤羅湖、維戈澤羅湖、夏莫澤羅湖、皮亞奧澤羅湖等一大堆「澤羅湖」。

你可能會想到了與卡累利阿相連的芬蘭號稱千湖之國,湖泊多到數不清,卡累利阿與芬蘭之間有關係嗎?太有關係了!如果你在芬蘭人面前提卡累利阿,就等於在德國人面前提哥尼斯堡(今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在敘利亞人面前提戈蘭高地,都是丟失故土的痛。

我們都知道聖彼得堡是沙俄的彼得大帝於1703年建造的,位於芬蘭灣的最東端。沙俄修建聖彼得堡時有一塊心病始終無法消除,就是聖彼得堡距離與芬蘭的邊界實在太近了,只有幾十公裡。一旦敵軍從芬蘭方向朝著聖彼得堡殺來,聖彼得堡連防禦的緩衝地帶都沒有。

怎麼辦呢?沙俄(蘇聯)的辦法非常簡單:把你的地盤搶過來,我不就有戰略緩衝地帶了?基於此,沙俄與當時的北歐強國瑞典打了多年,1808年沙俄擊敗瑞典,控制了芬蘭。此時的芬蘭還不算是沙俄的正式地盤,算是沙俄內部一個相對較為自由的公國。芬蘭並不想留在沙俄當一個自由的小弟,機會終於來了。1917年,沙俄變了天,芬蘭趁機從沙俄內部脫離出來。

在當時的歐洲東部有兩大強國,就是德國與蘇聯,芬蘭正好處在兩個大國的中間位置。不過芬蘭距離德國的核心區遠,距離蘇聯的核心區(列寧格勒,也就是聖彼得堡)實在太近了,蘇聯為了保證列寧格勒的安全,必須再次打芬蘭的主意。1932年,蘇聯與芬蘭籤訂了《蘇芬互不侵犯條約》,但雙方都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協議不過是一張廢紙,尤其對強大的蘇聯來說。蘇聯始終不放心芬蘭,畢竟芬蘭與西方國家關係較近。當蘇聯與德國進行戰略交易時,蘇聯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德國必須默許蘇聯佔領芬蘭。

蘇聯本想讓芬蘭主動割讓地盤,比如把雷巴契半島等地方割讓給蘇聯,同時允許蘇聯租借漢科半島30年,蘇聯的條件是把奧涅加湖以北部分地區送給芬蘭。芬蘭最終拒絕了蘇聯的建議,認為自己失多得少,更重要的是漢科半島是芬蘭灣的西部出海口,這可是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重要的出海門戶。蘇聯當然不高興,於1939年11月30日發動了著名的蘇芬戰爭,蘇聯慘勝,代價相當大。不管怎麼說,蘇聯都是勝利者,佔領原屬芬蘭的卡累利阿等地區。1940年3月,蘇聯成立了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級別與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相同。

蘇聯成立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目的是以此為跳板,最終吞併芬蘭,擴大蘇聯西北方向的戰略縱深。後來蘇聯沒有吞併芬蘭,就開始內部消化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1956年7月26日,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降級,成為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內部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

圖-芬蘭人

現在的卡累利阿已經與芬蘭沒有關係了,對芬蘭而言非常可惜。如果芬蘭還擁有卡累利阿的話,芬蘭就可以瀕臨北冰洋的附屬海白海。

相關焦點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為何蒙古國貨幣會印成吉思汗肖像、蒙古文數字和蒙古回鶻文字
    蒙古貨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改變,是有多種因素在內,主要是後蘇聯時代,俄羅斯影響力下降的情況下,原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需要重構國家主義。文字、本民族歷史人物的肖像、貨幣等都是載體。當然,由於西裡爾蒙文在蒙古國具有幾十年的統治力,幾代人都受其影響,想要徹底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蘇聯可以死灰復燃?為何說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恢復蘇聯榮光?
    普京曾說「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沒有良心」,對於當下的俄羅斯而言,雖然蘇聯早已遠去,但畢竟是蘇聯的直系繼承者,說完全忘記那是自己騙自己。而且「大俄羅斯」主義的理想也需要俄羅斯重新佔據高加索和中亞兩大帝國之基。所以如果可能,俄羅斯當然願意將昔日的加盟國重新收入麾下。
  • 世界第一大領土大國俄羅斯,邊界接壤國家數量竟然比中國少
    身為全球第一大領土大國俄羅斯,俄羅斯國土面積竟然跟南美洲差不多,南美洲陸地面積1784萬平方公裡,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那俄羅斯究竟跟哪些國家接壤挪威挪威是俄羅斯處於西北邊界第一個國家,因島嶼眾多,被稱為千島之國,俄羅斯著名港口摩爾曼斯克便離挪威俄羅斯邊界不遠
  • 俄羅斯人有多少蒙古血脈?俄羅斯人真的是「白色蒙古人」嗎?
    金帳汗國正是蒙古如此長時間的統治,給如今的俄羅斯留下了許多極為深刻的印記,俄羅斯人中也有許多人有蒙古人的血統,例如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體內就有蒙古人的血統,俄羅斯名將庫圖佐夫、鐵木辛哥等人的體內都有蒙古血統
  • 俄羅斯人中有多少蒙古人後代?說出來別不信,連領袖也有蒙古血統
    如果說到蒙古人的聚集地,大家可能會想到中國北方的蒙古國,以及中國境內的內蒙古。其實在1945年之前,蒙古國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被蘇聯政府通過一系列非正當手段強迫中國政府承認了外蒙的獨立。除了目前的內蒙古和外蒙古之外,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大量的蒙古人,僅次於外蒙古和內蒙古的人口數。那麼在俄羅斯國家中有多少個是蒙古族的後代呢?根據官方所公布的數據來看,俄羅斯境內的蒙古族達到了100多萬。
  • 金和獵槍,蘇聯和俄羅斯都選擇了獵槍,為何境遇會不同?
    蘇聯是一個聯盟性質,他們的內部有著許多的國家政體,國內的自治國和自治州非常的多,蘇聯大力發展軍備,那麼就要延緩經濟的發展;就比如烏克蘭這個加盟國,它是最靠近西歐的自治國,他們看到對面的北約勢力國家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人民生活舒適安定;而反觀自己這邊吃都不吃飽,還經常灰頭土臉,就連街道都是灰暗的,這種心理差異感,真的是蘇聯執政黨一句兩句話,就能夠打消他們心裡欲望的念頭嗎?
  • 蘇聯控制蒙古國時期,為什麼不允許蒙古國人讚頌成吉思汗呢?
    在歐洲人眼裡,成吉思汗就是惡魔的化身,俄羅斯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蒙古人統治時除了馬糞什麼也沒留下,成吉思汗更是地域的惡魔,他的出現就是人類的災難。蘇聯在史達林時期,當局就曾嚴厲下令,成吉思汗不是人,是魔鬼,是人類的公敵,不許紀念。
  • 蘇聯統治蒙古國時,為何會禁止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崇拜有罪?
    二戰之後,蘇聯與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形成了世界兩極格局。如今的美國依舊是一線強國,可是蘇聯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分崩瓦解,風光不在,蘇聯這個名字也只作為一段傳奇被埋葬在史書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的衣缽,成就了如今的俄羅斯,可是當年的蘇聯版圖遠遠不止是俄羅斯的面積,還有先後宣布獨立的是十多個加盟國,以及受蘇聯控制的蒙古國。蒙古國與中國的淵源很深,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的諸部落,融合成了「蒙古民族」,又帶領蒙古的勇士南徵北戰,開疆拓土,終在其孫子忽必烈執政期間,揮師滅宋,問鼎中原,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政權。
  • 舊照片:蒙古「博克」和俄羅斯「桑博」
    這個圖片應該是二戰前1930-40年代他去蒙古,同蒙古的跤王「駱駝」嘉米揚(Нацагийн Жамъян 1899-?)交手。顯然是被比他年長16-7歲的嘉米揚撂倒了。看樣子把陪同蘇聯專家的蒙古幹部/翻譯也嚇得夠嗆。不過從兩人著裝看,像是比較隨意的切磋。蘇聯時期發展的桑博是一招制敵的實用技擊術,和競技體育不同。估計兩個人也是按照摔跤規則的友好切磋,沒下狠手。
  • 為什麼要讓外蒙古獨立成國?其實這是蘇聯對中國的擔憂
    中國近代一百年來損失的最大的一塊領土那應該就是外蒙古了。早在16世紀,沙俄就開始開發西伯利亞地區,隨後就打起來外蒙古地區的主意。1911年,清朝已經是岌岌可危的王朝了,這時一個名叫博克多格根的人就宣布外蒙古從清朝獨立,但一直沒有被承認。
  • 蘇聯註定難以復活?為何雷厲風行的普京不去重建超級大國蘇聯?
    但這樣的所謂倒退只能存在於夢囈之中,因為普京領導的俄羅斯想要回到蘇聯時代,至少面臨著兩大問題:1、意識形態問題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與蘇聯相比,最大的區別不是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而是意識形態,這是普京難以恢復蘇聯的最大障礙。
  • 蘇聯解體後,中國為何不收復外蒙古?原因很無奈!
    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我們國家為啥不把外蒙古收回來?專家終於說出答案,原因是很無奈的!內蒙古屬於我們國家的領土,內蒙古的羊肉串是全國都出名的,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內蒙古遊玩,下面我們要講述的是外蒙古,外蒙古現在不是我們國家的領土,現在它是個獨立的國家,在很久遠的時候外蒙古還屬於我們國家的領土,發生了很的事情,導致外蒙古的脫離。
  • 那些親手將葉爾欽送上臺,肢解蘇聯的俄羅斯青年,如今怎麼樣了?
    當一陣輕柔的吉他聲響起之後,這群俄羅斯的老男人用低沉的嗓音為那個早已消失的國家歌唱。是那首《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講述的是一場被忽視的屬於一個中尉和蘇聯女兵的西線戰事。他們或許已經無法代表當今的俄羅斯。但是在近橫跨了半個世紀的今天,他們卻能代表那些曾將葉爾欽推上高臺的蘇聯年輕人們。就像我們今天要講的,那些曾經的年輕人如今怎麼樣了?
  • 戈巴契夫:他是蘇聯最後的領袖,他使俄羅斯成為跛腳的巨人
    20世紀有兩個最強大的「帝國」:那就是美國和蘇聯。而戈氏正是蘇聯最後的領袖。戈氏本來是沒有希望成為蘇聯統治者的,但是人生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1982年蘇聯第四代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逝世。蘇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1990年第十二個五年計劃與以往的計劃相似,核心仍是重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業。但是這和史達林時代的重工業體系並無差別,戈氏並沒有解決人民迫切需要的輕工業產品和服務產業的問題,這導致蘇聯產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而這也是葉爾欽和戈巴契夫決裂的導火索。其次、政治改革失敗。
  • 蘇聯解體後,裏海艦隊慘遭分家
    因而,俄羅斯一直走在建設強大海軍的路上。普京遠眺波羅的海,這片來之不易的出海口俄羅斯如今擁有總部位於摩爾曼斯克的北方艦隊(發源於沙俄時期的北冰洋艦隊,是目前俄羅斯最強大的海軍艦隊)、總部位於加裡寧格勒的波羅的海艦隊、總部設在海參崴的太平洋艦隊和總部位於克裡米亞的黑海艦隊以及裏海區艦隊。
  • 蒙古人在俄羅斯只有100萬,為何俄羅斯人會被稱「白色蒙古人」?
    金帳汗國對俄羅斯各公國的統治長達數百年,也就是說在這數百年內蒙古人與俄羅斯交往一直都十分頻繁,蒙古人會在俄羅斯區域內定居也不足為奇。再者,俄羅斯都已經是蒙古人的地盤了,但蒙古貴族多,各自分得的土地卻是有限的,為了尋找更多優渥的領土,蒙古貴族往俄羅斯境內遷移也是能夠理解的。
  • 俄羅斯和蒙古國為何從來沒有領土爭端?
    我們看俄羅斯與其他鄰國的領土爭端,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蘇聯內部國土劃界造成的,比如俄羅斯與烏克蘭,關於克裡米亞的領土爭端,是蘇聯時期,把本屬於俄羅斯的克裡米亞劃給烏克蘭之後產生的。第二類是邊境居民混居雜居造成的爭端,比如俄羅斯與喬治亞關於南奧塞梯地區的爭端,這是因為奧賽梯人分別居住在高加索山南北兩側,北部叫北奧賽梯屬於俄羅斯,而南奧塞梯名義上屬於格魯吉亞,所以產生了爭端。
  • 俄聯邦最為高度自治的加盟國,竟有成吉思汗的血統
    向讀者朋友們問個問題:俄羅斯聯邦內,哪個共和國自治程度最高?大部分人一定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車臣共和國。這個答案看起來確實很合理,但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錯誤的。要理清這個問題,需要從蘇聯解體說起。在我國歷史上,韃靼又名塔塔爾,是活躍於我國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屬於蒙古部落的一支。那麼,俄羅斯聯邦這個韃靼斯坦,和我國歷史上的韃靼有沒有關係呢?當然有關係。韃靼,是歐洲歷史上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民族,他們分散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西伯利亞、以及克裡木半島。要說起韃靼的歷史來源,就要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說起了。
  • 蘇聯解體後,中國幫助了俄羅斯多少?
    中俄恰恰就有很多這種情況,除去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大致分為幾個階段: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倒爺」熱筆者很小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拿出俄羅斯望遠鏡等等物件來炫耀,引來一片羨慕。這背後恰恰是蘇聯剛解體時,中俄兩國加強貿易合作的側面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