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讀者朋友們問個問題:俄羅斯聯邦內,哪個共和國自治程度最高?大部分人一定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車臣共和國。這個答案看起來確實很合理,但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錯誤的。要理清這個問題,需要從蘇聯解體說起。當年,蘇聯解體時,車臣共和國和韃靼斯坦共和國一起鬧獨立,俄羅斯領導人選擇了一打一拉的策略。
對於車臣,他們重拳出擊,毫不手軟,經過十多年的車臣戰爭,炸死了車臣武裝的首領,車臣的獨立最終成為了泡影。而對於韃靼斯坦,那就不一樣了。由於俄聯邦政府首先要騰出手來對付車臣,對於韃靼斯坦共和國,他們選擇了妥協,給了韃靼斯坦共和國高度自治的政治地位。
根據俄羅斯聯邦政府與韃靼斯坦政府籤署的《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韃靼斯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關於劃分管轄範圍和相互授權的條約》,韃靼斯坦享有以下權利:
韃靼斯坦共和國作為國家與俄羅斯聯邦聯合,可以參加國際關係和對外經濟關係,而韃靼斯坦的稅收和財政,也可以自由支配。
也就是說,韃靼斯坦共和國除了外交事務方面交給俄聯邦,其餘方面,都有自主權,算是一個半獨立的國家政權了。對於韃靼這個詞,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在我國歷史上,韃靼又名塔塔爾,是活躍於我國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屬於蒙古部落的一支。那麼,俄羅斯聯邦這個韃靼斯坦,和我國歷史上的韃靼有沒有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韃靼,是歐洲歷史上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民族,他們分散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西伯利亞、以及克裡木半島。要說起韃靼的歷史來源,就要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說起了。
當年,成吉思汗崛起於蒙古高原,徵服了幅員遼闊的土地,建立了面積龐大的蒙古帝國。在這些徵服的土地上,成吉思汗分封自己的兒子,又建立了數個汗國。其中,成吉思汗的大兒子朮赤,被封到今天的東歐、北亞地區,建立了欽察汗國(即金帳汗國)。金帳汗國建立後,迅速伊斯蘭化。最終,朮赤的子孫,以及他率領的蒙古軍隊,與金帳汗國境內的烏拉爾人、欽察人、保加爾人等民族融合,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韃靼。
後來,金帳汗國逐漸衰落,分裂成數個小汗國,分散居住在克裡木半島、伏爾加河流域、西伯利亞等地方。其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號稱喀山汗國,統治著包括莫斯科在內的廣大地區,是各個汗國中實力最為強勁的。
十五世紀,基輔羅斯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建立的莫斯科公國崛起,開始與喀山汗國發生戰爭。戰爭初期,喀山汗國佔據了上風,頻頻吊打莫斯科公國,並於1445年俘虜過莫斯科大公瓦西裡二世。但到了有著大帝之稱的伊凡二世在位時期,俄國人逐漸佔據了上風,喀山汗國節節在敗退之下,被迫依附於奧斯曼帝國,尋求庇護。
1552年,俄羅斯歷史上傑出的領袖伊凡雷帝(伊凡四世),在與喀山汗國鏖戰多年後,終於指揮軍隊攻入喀山城,喀山汗國就此滅亡。之後,韃靼人雖然多次起來反抗,卻都被鎮壓下去。從此,韃靼人呻吟在俄國人的鐵蹄下,備受欺壓。此後,俄國先後滅掉韃靼人建立的西伯利亞汗國,以及奧斯曼帝國扶持的克裡米亞韃靼,將韃靼人完全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
韃靼人歷史上與俄國人是世仇,莫斯科公國也曾長期在韃靼軍隊的鐵蹄下呻吟。現在俄國完全統治了韃靼人,完成了長達數百年的逆襲,也算比較勵志了。
十月革命爆發後,韃靼人乘勢而起,建立了韃靼自治共和國,雖然隸屬於蘇聯管轄,卻有著極高的自治權利。蘇聯時期,韃靼人與俄國人倒是相安無事,但是到了蘇聯解體時,韃靼人再次蠢蠢欲動了。
1992年三月,韃靼人趁著車臣宣布獨立的契機,舉行了全民獨立公投,結果,有六成的民眾支持獨立。韃靼斯坦獨立方案就此通過。此時的俄羅斯政府,為了避免陷入與韃靼、車臣兩面開戰的窘境,向韃靼表示了妥協。
最終,雙方籤訂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韃靼斯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關於劃分管轄範圍和相互授權的條約》。按照條約規定,韃靼斯坦共和國作為俄聯邦的一員,享有高度自治的權利。除了外交事務歸俄聯邦負責外,其他經濟、政治方面均享有自主權。
這個條約的規定,甚至違背了俄羅斯的法律,但是為了能騰出手來對付車臣,俄羅斯政府也只好此下策了。就這樣,韃靼斯坦共和國一直到今天,都是俄聯邦內的一個特權國,是一個國中之國。而俄羅斯在安撫了韃靼斯坦共和國後,得以成功騰出手來對付車臣武裝。
最終,經過長達十年曠日持久的戰爭,普大帝橫空出世,搞定了車臣。從此,車臣完全成了俄羅斯的忠實小弟,而韃靼斯坦共和國,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特權,直到今日,依然如此。
感謝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本文作者: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