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9月21日報導,持續了5天4夜的臺軍「漢光36號」電腦兵棋推演已經於18日結束。臺媒20日稱,臺軍內部人士透露,這次演習顯示在解放軍發動「飽和攻擊」時,臺軍現有的精確制飛彈藥「根本不夠用」的致命缺點,「嚴重影響安全」。
報導稱,此次兵推的一個重大改進是扮演解放軍的攻擊軍,模擬解放軍東部戰區為主的兵力實施「創新攻擊」,在第一天就可將其現有的飛彈、巡航飛彈、潛射飛彈等攻擊性武器對臺軍進行飽和攻擊。在前幾次「漢光」演習中,臺海空軍雷達部隊已經發現,面對「解放軍攻擊」,務必要「機動化」才有生存空間。而今年的「漢光36號」演習更進一步顯示,臺軍現有防空飛彈、反導攔截飛彈、戰機所配備的空對空、空對地、空對艦等飛彈「根本不夠用」。「在戰時向美國採購不及的情況下,精準彈藥不夠用已嚴重影響臺灣安全」。為此,臺防務部門將強化遠程精準彈藥的採購數量。
臺媒指出,外界傳聞美國政府將售臺7項武器裝備,其中3項都是具有精準打擊能力的遠程飛彈。例如「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的「魚叉」飛彈預算就超過300億新臺幣,此外「斯拉姆ER」增程型對地攻擊飛彈數量龐大、價格高昂,「為美方強烈建議」。報導稱,此時「漢光」兵推出現「配合」採購政策的結論,未免「時機巧合」。
據此前報導,今年7月9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提供「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總價值6.2億美元,主要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售臺武器,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損害。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