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氯喹"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已經不太陌生,作為一種本身默默無名的抗瘧疾藥物,因為遇上了這場大流行,迎合了人們對有效藥物的熱切期待,羥氯喹可謂是名聲大噪。
羥氯喹的前身,是副作用更大"氯喹",自1950年開始,就已經在美國獲得許可使用,此前一直被世衛組織列為抗瘧疾的基本藥物。
它在抗擊covid-19方面的效果,早期研究認為,氯喹在體外控制病毒感染方面頗為有效。
這之後,在全球多個科研機構的努力下,羥氯喹被發現似乎有治療covid-19的效果。當然這些實驗,都是小範圍的研究,效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還不確定。
但接下來,羥氯喹遇到了一個"貴人",在貴人的大力推廣下,羥氯喹稱得上是火遍全球,甚至被稱為"神藥"。這個貴人,當然就是美國總統川普了。他在推特以及白宮簡會上,不厭其煩地推廣此藥,聲稱可以抵抗病毒。
對於當時的川普來說,疫情剛開始在美國惡化,他也迫切的需要一個解決辦法,羥氯喹恰好送上門來。
也就是這一時期,為了應對大流行,世衛組織宣布了一項名為"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的全球性項目,旨在尋找是否可以用已知的藥物治療covid-19。入選的藥物除了羥氯喹外,還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瑞德西韋。
迅速火起來的羥氯喹卻飽受爭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首先發出警告,他們認為該藥治療covid-19的效果,並沒有明確證據證明。而且,羥氯喹似乎有導致心律問題的副作用。
而後多個研究機構,對羥氯喹及其它藥物做了對照試驗。多個實驗結果都發現,用了羥氯喹的人,竟然比沒用的人死亡率更高。這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對羥氯喹改變了態度。
川普雖然減少了吹捧,但他依然對其抱有信心。就在不久前,川普宣布他服用羥氯喹已經一周,此事甚至被外界批評為是"自殘"。雖然之後他停止了服用,但依然在長期的推廣它。
除了川普這個業餘人士,業內也有人對羥氯喹非常支持。法國醫生迪迪埃·拉烏爾教授堅稱,羥氯喹可以幫助患者從冠狀病毒中康復。而且他一直用此藥,在醫院救治自己的病人。
羥氯喹是否真的有效,似乎變成了謎團。醫學界最權威的期刊《柳葉刀》,上周公布了一項研究。柳葉刀認為,羥氯喹用於治療瘧疾是相當安全的,但Covid-19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疾病。
他們匯總了從12月20日至4月14日之間,Covid-19相關藥物使用的實驗。其中包括了671家醫院,96000多名患者的研究結果。這項大規模研究認為,統計學上強有力的證據說明,羥氯喹對於治療Covid-19患者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增加了死亡風險。
權威機構的研究結果公布,世衛組織也做出了決斷。5月25日,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於安全考慮,世衛組織將在全球範圍內,停止"團結實驗"中關於羥氯喹的研究。
世衛組織的宣布,無疑標誌著羥氯喹被拉下神壇。雖然這種藥沒起到什麼作用,但被全球吹捧的背後,是世界各國對結束大流行的熱切期待。
譚德塞也表示,會審查過往數據,繼續對其進行評估,相信真正有效的藥物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