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還是假象?揭秘偶像團體劇場真實境遇 | 偶像團體圖鑑

2021-01-11 娛樂資本論

作者/七爺

「本來快脫飯了,沒想到看完又被圈死233! 」

9月29日,易安音樂社(TFBOYS前策劃人黃銳打造的新團)在上海的小劇場公演,第一次貢獻了自己的音樂舞臺劇《音樂社告急的24小時》。

散場之時,粉絲們三三兩兩討論著剛才「小哥哥們」的表現,顯得意猶未盡,還招呼著一起把應援的易拉寶、花束擺在一起合照,忙得不亦樂乎。

那幾天上海天氣開始轉涼,除了易安音樂社的舞臺劇,偶像女團的少女們也忙個不停,儘管穿著短裙,還是在舞臺上表演得火熱。

9月23日中櫻桃301劇場舉辦了中秋特別見面會,宅男粉絲帶上了兔子頭套;國慶中秋假期8天假期,SHN48一天都沒歇著,星夢劇院每天都有不同主題的公演;蜜蜂少女隊的演出在成都持續上演,國慶假期同樣各種活動滿滿當當……

SNH48中秋特別公演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這幾天SNH48在北京姐妹團BEJ48,卻是不太順利,突發暫停10月13日-15日的公演,有人說是因為悠唐不滿意其粉絲規模和衍生消費力。

而今年男團也開始走劇場,ZERO-G、X-TIME、易安音樂社都聲稱要建專屬劇場。那現在究竟進展如何了呢?從女團到男團,適用嗎?

更重要的問題是,大家都在說劇場、建劇場,那劇場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偶像團體「出圈」難的境遇下,劇場究竟是盈利前置,還是受眾鉗制?以及,偶像團體一定要有劇場嗎?

都在做劇場,繁榮還是假象?

國慶前,我在上海呆了一周,本來很想去看場偶像女團演出,然後就發現,除了SNH48,並無演出可看。

自2013年8月,SNH48第一場公演開始,女團基本都會走劇場模式,沿襲「可以見面的偶像」理念,公演後舉行握手會、販賣周邊。這一模式本身複製性很強,貌似大家都可以輕易做到,然而我們發現並不是如此。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除了SNH48、1931等老牌女團,很多女團都是從去年才開始設立劇場。演出頻次上,只有SNH48可以做到每周三到周日固定5場公演,其他都遜色許多,能夠在周末固定演出的已經算很不錯,包括SNH48姐妹團BEJ48,今天還突然暫停13-15日演出。線下劇場遠不是那麼容易運營的。

中櫻桃今年4月在公司內部直接搭建了200-300人的簡易劇場,儘管旗下有5個女團,加上其他的SOLO藝人有160多人,甚至提出中櫻桃家族的概念,但目前中櫻桃的演出並不固定頻次,且大多時候票價免費,購買生寫、周邊可以有特權。

中櫻桃粉絲見面會現場

不過這取決於中櫻桃確實不是想靠劇場掙錢,創始人張展豪告訴我,相比偶像女團,目前中櫻桃更像是傳統藝人經紀模式,主要是toB模式,劇場對於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個鍛鍊藝人的舞臺。不過他們正著手將粉絲轉化為會員,增強C端運營。

IdolSchool則相反,運營團隊說,她們女團通告是要讓位於公演的,也打算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個商廈內建立專屬劇場,不過目前還在建,所以只是在樓上臨時開展公演,所容納的觀眾不過百人。

IdolSchool成員畢業公演

據明星資本論(ID:mingxingzibenlun)了解,目前國內偶像團體劇場模式的構建還尚未成熟,僅有少數女團可以固定演出頻次,能從中盈利的更是鳳毛麟角,大多劇場入不敷出,屬於燒錢狀態,還有一些審批在建,僅審批流程都要走很久。

男團的專屬劇場搭建則是還未有成型案例,易安音樂社和X-TIME的劇場都在建,ZERO-G走的比較早,但目前也只有一個粉絲之家作為固定活動地點,離演出還尚有距離。

ZERO-G是男團中最早要做劇場的。今年4月份,ZERO-G2.0戰略發布會公布,ZERO-G的線下劇場前期投資上千萬,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除了能容納400人左右的座位,在內容上也將不再是單一歌舞秀,而是以舞臺劇、音樂劇等主題劇為主。

7-8月份,ZERO-G確實出演了音樂全息舞臺劇《龍》,不過劇場最後落實為了粉絲之家,演出也換成了讀書會。據了解,平時粉絲籤到只有不到50人,還有一半是自己的成員和工作人員。

ZERO-G粉絲之家

易安音樂社是首次嘗試劇場演出,儘管票價比女團公演稍貴,但240個座位基本都能很快售罄,粉絲活躍度相對高了不少。據黃銳所說,這是為以後的舞臺劇試水,目前他們在上海的劇場還在選址籌備中。

看起來,偶像團體劇場還只是少數人的繁榮,大多劇場都還無法盈利。另外,除了TFBOYS,中國偶像團體本就小眾,連SNH48都出圈難,更別提偶像團體劇場了,受眾範圍更小,而且在短時間內這種環境都很難改變。,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還對劇場如此看重呢?

劇場的意義:從女團到男團的變與不變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偶像團體的分類,當然不是男團女團的角度。在明星資本論(ID:mingxingzibenlun)看來,按照盈利方向,偶像團體也可以分為toB型和toC型,前者重藝人經紀,後者重粉絲經濟。

舉例來說,UNIQ、X玖這類就屬於toB型,主要從B端盈利並獲得曝光,而IdolSchool、易安音樂社、X-TIME目前屬於toC型,希望培育核心粉絲,以粉絲撬動B端資源。

UNIQ目前更像是傳統藝人發展方式

此前我們在文章中提倡偶像團體培育核心粉絲,從核心粉絲向外擴散,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也就是在後期方便結合粉絲經濟和藝人經紀。(點擊複習)

對於2C向的團,劇場就是培育和鞏固核心粉絲的一大利器。一方面劇場使偶像和粉絲有最直接的溝通,相比線上更容易被整體氛圍感染,所以粉絲對偶像的容錯率高,更容易對偶像產生自我投射或情感聯繫;另一方面對於成員來說,也是以演代練、加強曝光的好機會。

蜜蜂少女隊上海蜂巢劇場

基於劇場的功能,它更成為持續推人的關鍵。

以X-TIME為例,範逸白透露今後將會在養成的基礎上打造「金字塔體系」。

金字塔底部是大量的試訓生、練習生,他們通過競爭進入劇場演出,獲得曝光機會,這批人再通過線下劇場和線上曝光獲取粉絲,爭奪金字塔尖的TOP位置,從而獲得影視、綜藝、代言等各方面頂尖資源,整個過程就像是升級打怪,而劇場連結了整個過程。

是不是很像SNH48?是的,作為SNH48的第一任劇場「支配人」,範逸白在做X-TIME時也借鑑了不少此前經驗,在他看來,粉絲經濟的最大價值就在於競爭和排名,讓成員進入團體後,無時無刻不處在競爭之中。

X-TIME近照

相比之下,黃銳正在打造的易安音樂社更偏向日本傑尼斯「以大帶小」的模式,劇場演出也更多是給新人曝光機會、鍛鍊成員實力。雖然在未來規劃中,易安的成員構成也將形成金字塔,每一個層級之間也會有資源的差距,但總體來說這個體系的推動力會是團感、家族感,而不是從下往上的競爭。知乎上有人說飯傑尼斯最大的感受就是「愛一個人送一個團,愛一個團送一個社!」這也是這個體系在起作用。

不過在打造金字塔體系的過程中,尤其是類48系的模式中,他們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粉絲基數。

就像蜜蜂少女隊和IdolSchool都有自己的總選,可誰知道呢?除了TFBOYS和SNH48,大多偶像團體的大眾化都不夠,劇場這一高門檻的消費方式又阻斷了不少粉絲,這樣的情況下,想要長遠持續發展,要不就是做巡演、要不就是拓展粉絲基數,讓劇場成為大眾化的娛樂消費方式,都很難。

如果說劇場是形成持續推人體系的關鍵,那粉絲基數就是流通在這個體系中的血管。我只能說,祝你們好運。

偶像團體一定要有劇場嗎?

那麼偶像團體一定要有劇場嗎?

不一定,你只是需要可以連續曝光的舞臺。

傑尼斯就沒有自己的專屬劇場,但他們有良好的曝光渠道。知名團體如嵐、Kinki Kids在日本三大電視臺有自己的專屬綜藝,他們還會做自己的舞臺劇品牌,每年固定巡演,這些都有傑尼斯未出道的練習生參演。未出道的練習生也都有自己的綜藝如《少年俱樂部》,以展示自己,積攢人氣。

傑尼斯糊糊的大合影

私以為,偶像需要舞臺就和演員需要影視作品一樣,偶像的魅力一在於舞臺魅力,二在於人格魅力,缺一不可。

而在國內,偶像團體並沒有這樣的舞臺,除了TF家族其他團也缺少「一棵大樹好乘涼「,主流資源傾斜不夠,所以吸引粉絲、與粉絲持續交流的機制也沒有形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就只能自給自足建劇場了。不過現在還是有很多其他可嘗試的。

就比如金字塔構想中,劇場是練習生進階的中等目標,從劇場曝光中獲得粉絲青睞從而獲得走向金字塔頂尖的資格,通常是通過總選。那麼把劇場換成電視臺固定周播團綜,或者曝光量比較大的網綜,還有音樂舞臺劇,甚至是搞笑情景劇、Cosplay演出都是可以的,只不過線下當然更容易圈粉,養成重度粉絲,也是粉絲文化的集中體現。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基礎,那就是偶像團體本身質量夠高,要不然匹配再多的資源和曝光也無法收割粉絲芳心。

而說到舞臺缺失,在和一些從業者聊的時候,偶爾會有這麼一個設想——偶像團體版選秀。眾所周知,除了頂尖的TFBOYS、SNH48,其他偶像團體突圍難度非常大,底下這一批男團中又是TF家族一枝獨秀,偶像團體聚集在一起又有競爭,大概會產生大量曝光。

前段時間愛奇藝宣布要做《偶像進化論》,也就是中國版《produce101》,先不討論抄襲還是引進,這也是給國內偶像男團提供了一個契機。畢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適用於偶像團體,就像之前馬劍越之於1931、鞠婧禕之於SNH48。

當然,也會有人持不同看法。中櫻桃副總裁楊壘就認為,劇場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用劇場培養重度粉絲是縮小自己的市場,他們更傾向於用網生內容培育粉絲,重點在B端盈利。這個方向是沒錯的,只不過已經不在紅利期了。

最後,目前國內偶像團體市場尚處於蠻荒,偶像文化的培育也不到火候,如果能有更多從業者站在行業推動的角度來做偶像,而不是迅速收割紅利,相信光明的那一天可以早點到來。

相關焦點

  • 揭秘偶像團體生存現狀,真實狀況令人心酸
    記得在學生時代時,每個人心中都有會有一個各自鍾情的偶像團體,不過很多情況下他們都自帶一些「韓版」元素。但在很早之前,中國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九人男子團體,他們經過重重比賽,淘汰,最後成團出道。沒錯,這個團體就是X玖少年團。而現在隨著市場的發展,他們中有的轉型演員成為頂流,有的選擇重新再成團出道,有的還在尋找自己的出路。他們的團還在,但人卻難以聚齊。
  • 為什麼偶像團體越來越多?
    不是所有組合都叫「偶像團體」廣義的偶像當然可以包括所有被崇拜和追捧的對象,但在本文所探討的「偶像團體」,是一個更加具體的定義。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分清楚兩個詞「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一般來說,區分「樂隊」與「組合」會比較容易:樂隊裡樂手、歌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組合則不然,雖然也會有分工,但基本上只是分頭應對不同受眾群體,唱跳表演還是要一起上的。「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之間的界限就模糊一些,二者既有交集也有差異,最重要的差異,就是盈利模式。歌手組合賴以生存的根基是唱片經濟。
  • 【Mirror頭條】分開後前途無量,當下偶像團體更像偶像而非團體
    ,但出現的一個又一個偶像團體,卻未有TFboys這般生命力,他們現在更是各自「單飛」,重新找到自身的價值。不僅是X玖少年團,層出不窮的偶像團體,最終都走向了分離的命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7到2017年10年間,男女團體已出道的團體共計131個,中國偶像市場進入「百團大戰」。但在破百的數量之下,大多都無聲無息。2017年活躍在市場上堅持了3年以上的團體只有17個,僅佔活躍團體整體數量的23.6%。
  • 臺灣偶像團體 揮別昔日光環 偶像變形記
    不少臺灣偶像團體成員轉戰小熒幕,從被捧在手心的偶像到凡事須靠自己的演員,訪問了張書偉、謝坤達和薛仕凌,聽他們經歷什麼樣的轉變。三人都不眷戀昔日風光,放下偶像光環走入生活,努力當一名好演員。褪去偶像團體的光鮮亮麗和光環,臺灣一群偶像團體出身的藝人近年來在戲劇方面默默耕耘,並且漸漸顯露光芒。
  • 偶像團體生存真實現狀,令人心酸
    隨著Nine Percent、R1SE、THE NINE、硬糖少女等團體的成功出道,網友們說: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偶像團體。的確,在Nine Percent橫空出世之前,中國男團成員受海外影響較多,無論是歸國四子,還是剛回國時的
  • 韓國靠偶像團體賺取大量外匯,偶像團體是如何通過包裝成為搖錢樹
    K-pop 產業的急速成長促使韓國偶像產業鏈愈發成熟,系統化培育出一組接一組的偶像團體。根據《朝鮮日報》(조선일보)報導,韓國光是近十年(2007–2017)出道的偶像團體就有 436 組,出道組數最多的 2012 年甚至平均每六天就有一組偶像出道。每個團體都想從茫茫偶像海中脫穎而出,然而僅有少數順利存活下來,其中能讓人記住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 國產偶像團體「養火」術
    「養成國產偶像團體」像是一片聚積已久的汪洋,在網際網路選秀給出的時節和缺口下,呼嘯著衝擊而來。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火熱充分展現了國內偶像團體產業的無限潛在紅利和粉絲對偶像團體的「饑渴」。只可惜,良莠不齊的同類節目接連湧現加大了紅利的開採難度,粉絲的熱情也在後續的團體運營中被不斷消耗。
  • 中國為什麼沒有好的女子偶像團體?不專業、幻滅,偶像文化的中國式困境
    深度解析:中國本土女子偶像團體現狀活躍在中國內地的男子偶像團體韓團BIGBANG、EXO,港臺五月天,內地團體MIC,還有近期勢頭很猛的UNIQ等發展得順風順水,但是女子偶像女子團體發展卻是在一種不溫不火的境遇中求生存,他們現在如何
  • 日本AKB48團體的第十五年,養成系偶像的未來在哪裡?
    同樣也是那一年,作詞家秋元康在日本東京的秋葉原(日語:AKihaBara,團隊因此命名)完成了一期招募,推出了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組合-日本AKB48團體。通過以劇場公演的形式,秋元康嘗試打造不同以往的「可以面對面的偶像」,這也開創了「養成系偶像」的概念。回頭去看,當年的超女選秀本質上也是一場大型的養成遊戲,只不過從劇場搬到了選秀舞臺,長達數年的公演變成了為期幾個月的比賽。
  • 中國偶像團體為何出道即巔峰?
    不可否認,《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確實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但是,其出道的團體無論是「NINE PERCENT」,還是「火箭少女101」,亦或是「UNINE」、「R1SE」,大都不能延續節目中的高熱度。
  • 女子偶像團體養成記:少女與情色的時間遊戲 專題
    女子音樂偶像團體是演藝娛樂市場中的偶像文化和「粉絲經濟」的典型代表,當今,這類團體在亞洲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規模效應,其中又以誕生於日本的「AKB48」等「48 系」團體為代表。「1931」是基於國內語音視頻直播網站「YY 直播」成立的女子團體,依託「YY」這個強大的網際網路演藝直播團隊,可以稱為國內第一個用網際網路思維運營的女子偶像團體。但「1931」也是依循AKB48 的模式建立,並將線下劇場演出與網際網路上的演藝直播相結合。
  • 那些名存實亡的偶像團體成員,現在在做些什麼?
    隨著Nine Percent、R1SE、THE NINE、硬糖少女等團體的成功出道,網友們說: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偶像團體。但在很早之前,中國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九人男子團體,他們經過重重比賽,淘汰,最後成團出道。沒錯,這個團體就是X玖少年團。而現在隨著市場的發展,他們中有的轉型演員成為頂流,有的選擇重新再成團出道,有的還在尋找自己的出路。他們的團還在,但人卻難以聚齊。
  • 偶像團體:包吃包住,基本工資3500,一份殘酷且低保的職業
    ,借著日韓偶像團體發展的困境,我們感知到,偶像團體的道路似乎是被光環掩蓋下的一個空心,踽踽獨行,同伴難覓。這個比例在熱錢不斷湧入的娛樂圈更顯陡峭,幾乎可以說1%的人把控著99%的資源和財富。而偶像團體的收入分配狀況恰好是一個縮影。 在韓國,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類似的新聞爆出。成軍五年的偶像團體,成員依然零收入,某愛豆生活靠粉絲接濟;而某某某頂級偶像在江南區擁有市值幾十億韓元的住宅。一個職業的頂級與底層,在赤裸裸的數字面前無處遁形。
  • 偶像團體,團魂成稀缺品
    可一旦被發現CP造假,對偶像團體的團魂就是一記極具殺傷力的重錘。 兩副面孔的割裂感 臺前秀恩愛,臺後扯頭花,或許是內娛偶像團體的「變臉」奇景。在遊戲規則下玩角色扮演的愛豆們雖然都有個性,但稜角總會被幕後強者和生存環境磨平——至少表面上要做到維護團魂。
  • 揭秘:日本人最想加入的女性偶像團體
    據日本通網站消息,日本媒體近日就「最想加入的女性偶像團體」展開調查,結果AKB48不出意料排名第一,不過領先優勢較位居次席的桃色幸運草Z並沒有多少,兩個團體的人氣都很高。■第1位:AKB48(28.8%)因為AKB48是日本最有名的偶像組合
  • 日本偶像團體HKT48新曲MV首次在福岡拍攝
    原標題:日本偶像團體HKT48新曲MV首次在福岡拍攝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偶像團體HKT48中,矢吹奈子和田中美久組成的「NAKOMIKU」首次擔任C位的第11張專輯《快進的日曆》(5月2日發售)的專輯封面與MV在4月10日公開。
  • ○**48:最大的日偶像團體市場
    2005年,在日本秋葉原,某個女子偶像團體開始了她們生涯第一次面對公眾的演出。
  • KPOP男子偶像團體品牌形象排名 你支持哪個團體
    9月12日根據韓國企業評判研究所公開的最新數據,針對2020年8月11日至2020年9月11日期間KPOP男子偶像團體的48,979,150條大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防彈少年團以17,700,138的品牌評價指數獲得9月品牌形象1位。防彈少年團已經連續多次獲得該榜單1位。
  • 還原真實的韓流愛豆:出演過SHOWTIME的大勢偶像團體
    喜歡上一團偶像,除了舞臺上帥氣歌舞的樣子之外,也會很想看看私底下偶像們真實的面貌,除去的舞臺的包裝,多了些「人味」的模樣。
  • 偶像團體遍地開花,《百分九少年》卻遙遙無期,偶像元年下半場靠什麼角逐?
    隨著2018偶像元年的概念多次被提及,偶像產業的後續發展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焦點。如何在出道後保持曝光與熱度,是每一個偶像團體、偶像公司以及平臺都在思考的問題。有的團綜會記錄成員們的訓練日常,有的團綜趨向做任務、玩遊戲,大部分團綜會在成員們外出旅遊、合宿時錄製,以便儘可能的展示各位偶像有別舞臺上那個形象的反轉魅力。 在韓國,幾乎每個偶像團體都會擁有自己的專屬團綜,並在回歸期(發布新歌期間)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