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好的女子偶像團體?不專業、幻滅,偶像文化的中國式困境

2021-02-08 國音網
不專業、幻滅,偶像文化的中國式困境

編輯部愛的使者 | 中國音樂財經CMBN | 

中國偶像團體缺了什麼?或許只是規模經濟需求與文化輸出野心。


△1931女子偶像組合

昨晚,由歡聚時刻「投資五億」打造的1931女子偶像組合宣布將在本周29日正式終止運營,在唏噓之外也引發了不少網友對於國內偶像團體市場風向的新一輪討論。(《1931停運,5億投資打了水漂,女子偶像團體市場將迎來更加「動蕩的歲月」》)

誠然,偶像團體在中國發展至今已經被證明這並不是一個有錢就一定能玩轉的市場。因為有日韓系偶像團體成功案例的珠玉在前,「虛火」的偶像團體一茬又一茬在國內出現,形成短暫流量的同時又迅速消失,不斷衝擊和消耗著資本與行業資源,卻掩蓋不了網際網路浮躁的大環境下,偶像文化無法做到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困境。

△AKB48

提到大流量時代的日本偶像團體就不得不提AKB48。從2005年開始,AKB48就憑藉人海戰術與細緻的產業鏈運營迅速造成轟動,也在多項數據中超越傳統長線運營的日系團體偶像,例如其在2016年憑藉單曲《不需要翅膀》以151.9萬張的年度銷量超過國民偶像團體「嵐」的121.8億日元排到了日本oricon銷售排行榜首位,《你就是旋律》等其他3部作品也都售出120萬張以上,連續6年獨佔單曲排行榜前4名。

日本曾任內閣長官的Yukio Edano曾在接受採訪時認為AKB48的商業模式對於日本的作用並不僅止於娛樂行業,更多的是帶動了日本國內的經濟需求,他也曾在一篇名為《人氣歌謠更改的與時俱進;秋元康,AKB的戰略,日本經濟》的文章中表示,日本下議院成員的民主黨認為AKB48的經營策略或許能造成「有效的規模經濟」。

其中的核心是CD與握手券販賣策略。儘管當今的CD銷量在有著良好購買習慣的日本也持續低迷,但是在過去十幾年裡,AKB48一直憑藉握手券與總選投票機制獲得驚人的CD銷量。Yukio Edano認為「握手券與投票券」是一種無法通過流媒體和盜版音樂獲得的極為重要的附加價值,「我一般會在iTunes上聽音樂,但是我也會認真考慮是否要購買AKB48的CD,」Yukio Edano說,「因為CD裡才有能在年度總選裡行使投票權的優惠券。」

這種附加價值在48系龐大的人數基數面前就會形成規模經濟,這一點在難以產生超級巨星且樂迷習慣快速消費的網際網路娛樂時代是非常重要的——或許從資源保護角度來說,這種促銷方式會造成大量「廢棄」的CD,但是卻能夠有效帶動日本國內經濟發展。

「這種模式能夠流行的道理在於,讓集體知名度大於個人,因此,即使AKB48的單個成員知名度較小,匯總所有的粉絲,也能為整體形成巨大流量,這個策略對日本整體經濟來說是有效的。」Yukio Edano說。

而AKB48的成功也並非憑空出現。日本從偶像文化萌芽至今已經形成了與歐美不同的亞洲風格,即慢熱與宅文化的結合,大部分熱門的國民團體也都會進行長線經營,受到此類文化氛圍影響的粉絲們願意接受並且熱衷於看到團體成員緩慢的成長過程。

另一方面,韓國偶像團體的K-Pop文化則更靠近歐美造星思路,如果說日本偶像團體發展是基於本國文化的「圈地自萌」,韓國偶像發展則是在政府支持下有意識的全球「文化進攻」。

其侵略性主要來自源於全球流媒體覆蓋傳播。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今,韓國偶像集團在CD、演唱會門票、流媒體以及相關商品和服務的海外收入已經翻了一番,從亞洲的日本與中國等主要輸出陣地進入美國,其整體銷售規模在2016年創下接近47億美元高峰。YouTube上排名前200的韓國偶像藝人視頻自2012年起至今觀看量已經翻了三倍,接近240億次,而且有80%的流量是在韓國以外的地區產生,防彈少年團(BTS)的頁面流量比Lady Gaga、Drake等歐美巨星還多。

負責偶像文化輸出的CJ集團子公司CJ E&M Corp.行政監督Shin Hyung-kwan曾在接受採訪時直言要將偶像韓流打造成全球熱潮,「我們正在尋求一個時間點,讓亞洲音樂站在聚光燈下。」而要完成這個計劃,他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是進軍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音樂市場。

這個輸出計劃也並不止步於娛樂行業,偶像文化輸出除了音樂和影視之外還涵蓋了電子、美容、化妝品、食品等各類韓國品牌,去年為韓國帶來了超過一萬億韓元GDP的經濟效益。韓國政府也表示CJ E&M等韓國企業通過娛樂產業正在幫助其將文化輸出海外,海外品牌同樣也認可了韓國偶像的全球影響力,例如權志龍、Wanna One等韓國偶像被AT&T、麥當勞、亞馬遜、Chanel等西方品牌邀請參與廣告拍攝,這些品牌也在今年贊助了美國的K-pop音樂節。

從日韓的情況來看,中國偶像團體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首先,需要培養文化根基。目前國內大部分團體是基於日韓成熟模式的生搬硬套,其中最大的問題除了同質化嚴重、都衝著頂尖成功案例照貓畫虎之外,娛樂公司還忽略了粉絲文化根基培育。即使目前短期內國內團體能夠得到部分受到日韓宅文化與流行文化影響的中國粉絲支持,享受到短暫紅利,然而缺乏文化聯動的短板已在短短兩三年的風口裡展露無疑,無法完整沿用日韓系運營思路。因此,即使是頭部公司絲芭,在去AKB48化的同時,加足馬力也在往更大層面的主流影視綜藝娛樂市場靠攏,摸索著尋求進一步轉型。

另外,文化戰略高度的不同也直接影響到中國偶像市場發展,這就好比用創業公司(中國偶像市場)去對標有經濟規模與任務的系列國企(日韓偶像市場)。國內偶像市場尚且處於萌芽階段,甚至有部分網友消極地認為這就是國內文創投資風潮下被強行催生出來的撈錢產物,然而日韓的成功先例也可以說明基於文化高度的偶像團體市場大有可為,發展的核心關鍵在於資源的配給以及前文提到的獨特文化根基建設。

好在就目前看來,雖然依舊不斷有偶像團隊死去,但是也已經出現許多在泛娛樂領域不同場景進行探索的偶像模式出現,例如直播、短視頻、MCN社交平臺等,即使有些無法避免會落入其他成熟偶像商業模式的窠臼,但其嘗試與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最後還得提到偶像個人素質與人設問題。月初的國內偶像團體SNH48內部撕逼事件,讓去年前三強之一的李藝彤「罵粉絲去死」、「投票錢不夠我買一件襯衫」等輕視粉絲、拜金的言論曝光在大眾眼前,大眾網友在質疑其偶像團體知名度同時,也感嘆中國偶像的言行不專業,自己對偶像已經幻滅等。

其實偶像的「失格」並非中國獨有,日韓也常見偶像成員有「辜負」粉絲的言行出現,但是成熟的偶像產業鏈往往會讓這些言論在短時間內很有效地得到控制,穩定粉絲情緒。就中國市場來說,輿論的失控在於藝人經紀鏈條的缺失以及偶像素養的培養,這些問題需要被提出,配合前文提出的各類客觀與主觀條件,解決與完善都需要一些時間。

     本文來源:」中國音樂財經網「  微信號"musicbusiness"。

深度解析:中國本土女子偶像團體現狀

活躍在中國內地的男子偶像團體韓團BIGBANG、EXO,港臺五月天,內地團體MIC,還有近期勢頭很猛的UNIQ等發展得順風順水,但是女子偶像女子團體發展卻是在一種不溫不火的境遇中求生存,他們現在如何?

網易娛樂11月12日報導 活躍在中國內地的男子偶像團體韓團BIGBANG、EXO,港臺五月天,內地團體MIC,還有近期勢頭很猛的UNIQ等發展得順風順水,但是女子偶像女子團體發展卻是在一種不溫不火的境遇中求生存,他們現在如何?


青春美少女組合

青 春美少女組合,1995成立的國內女團鼻祖,因第一代成員糾紛而大傷元氣,至今已是第4代成員,09年發表了新歌《I miss you》後至今無新作 品。自「車震門」後據說出場費已到10萬水平,演出活動仍然應接不暇,但仍然在人們的視線中越走越遠。青春美少女組合是在傳統唱片時代的女子偶像團體,但 自從傳統唱片行業沒落,盜版、網絡歌曲對其衝擊很大,其運作模式仍停留在唱片、電視臺、電臺三大件的運營模式上,向網際網路靠攏但仍顯得水土不服,青春美少 女憑深入人心的品牌效應維持至今仍商演不斷實屬不易。同期類似的團體還有,黑鴨子合唱團、女子十二樂坊、明駿女孩、中國辣妹、美眉組合。

而21世紀前八年,基本是港臺女子團體的統治時間,twins、SHE等組合地位無法撼動, 內地網民通過網際網路讓4 in love、蜜雪薇琪、Sweety、七朵花也各自紅火過一段時間。

I me 組合是2009由天娛成立的中韓泰三國組合,初期憑藉天娛自快樂女聲積累下的新人運作能力,2010年歌曲《哎咿呀》播遍大江南北。可惜隨著外籍成員離 隊,2012年因發展受阻宣告解散。I me組合是四大門戶網際網路時期的團體,而2009正好處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的萌芽階段,正潛移默化改變用戶習慣,分 散用戶了注意力,而經紀團隊並無特別地因此而轉型,天娛快男快女品牌在這段時間內亦是遇到了瓶頸。

同時期少女時代、wondergirls等韓國女子團體紛紛進軍內地市場,自2010年到2012年是中國女子偶像團體的一大真空期,這期間各個女子團體紛紛解散,更多是聽到韓國偶像團體中的中國隊員,人們已經逐漸想不起來中國本土的女子偶像團體了。


七朵組合

七 朵組合是2012年由黑鑽文化與華音世紀兩家深圳公司聯合推出的女團,成員全部來自深圳大學,主打中國傳統造型風格,歌曲《詠春》在其範圍內也有一定的傳 唱度,但2014年隨著成員紛紛合約到期離隊,至今處於半解散尋求更新換代狀態中。七朵組合打造初期可以說有一定的想法,主打中國風,成員出自同一所大 學,應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可為何成員離隊?估計無非發展受限或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之一。當幾乎所有媒體都聚集在北京時,選擇遠離文化中心的深圳作為基地, 地域的局限性就凸顯了出來。

SNH48是日本AKB48創始人秋元康沿襲了AKB48的成功方法,以上海劇場為基地打造面對面偶像。 SNH48作為AKB48子團體在國內擁有了不錯的人氣,中國粉絲竟然為日本AKB48選舉跨洋投下了100多萬人民幣的票;SNH48最高峰也短期代班 了國內視頻網站節目的客串主持。但自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SNH48以湯敏為主的多位主要隊員突然宣布離隊,情況急轉直下,現SNH48更多出 現在遊戲展、網劇合作等領域,近期發布新單曲,在經過時間調整之後,可能會逐漸回暖。SNH48的發展代表中國大陸內地宅男經濟的認同,也驗證了日本的 「可以面對面偶像」模式相比較韓國女子團體高冷風格更符合中國男性粉絲的胃口。但照搬日本的劇場模式,採用上海的劇場為基地的線下運作是其最大的弊病。而 且對重點團員的離隊事件抗打擊能力和後續更新換代能力較弱,這也是大部分團體的共同弱點。


1931女團

1931 女團,基於國內語音視頻直播平臺YY為基礎成立的女子團體,利用網際網路演藝直播平臺聚集了很多用戶,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拔,借鑑了AKB48的面對面偶像及 分團制度等理念利用網際網路輻射全國的藝人養成運作,模式新穎。可至今只發表了一首單曲,運作模式還是線上線下的演藝表演。1931女團基於YY平臺內的互 聯網運作模式,缺少娛樂基因,在網際網路畫了一個圈圈把自己詛咒了。同時遠離主流媒體,團員自身素質也未經過專業培訓雕琢等等原因制約其無法進行娛樂、音 樂、影視全面運作,至今仍未成為主流的女子團體。

女團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找到一個可以同時處理好符合科技發展趨勢、靠近主流媒體、融合日韓經驗與中國地域文化、團體內部關係、團員離隊等關鍵的運作模式,是未來中國本土偶像女子團體是否成功的關鍵。 (網易娛樂)

中國為什麼沒有好的女子偶像團體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直特別熱愛問這種振聾發聵的問題,比如,「美國為什麼不發展高鐵」「印度為什麼不計劃生育」「中國人為什麼不關心伊波拉」「中國為什麼出不了賈伯斯」。此類思路拓展到娛樂圈,就會有「中國人何時才能獲得奧斯卡」「中國為什麼至今沒有成功的女子偶像團體」「為什麼諾蘭還在拍2D,中國卻什麼片子都要拍成3D」等等。

好的,這裡就來回答一下「中國為什麼至今沒有成功的女子偶像團體」這個問題。

首先必須要說,這句話並不正確,因為我們曾經有一個女團比男團盛行的時代。1996年,青春美少女組合成立,她們參加過1997年、1998年春節聯歡晚會——對當時的國內明星來說,春晚就意味著「登頂」。這個團體的操作觀念一直很先進,和早安少女一樣,還有「成員換代」的概念。且令人意外的是,她們目前還活著,成員已經是第四代,在去年,曾經因為「踢爆韓國樂壇假唱風行」而重新被提起。

「青春美少女」曾經的成功,看似偶然事件,不過也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在上世紀,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若想看到偶像表演,那麼唯一方式只能是在《廣播電視報》上看到關於偶像的節目信息後,便苦等在電視前。如果有人理念先進,擁有「愛他就為他花錢」的觀念,那他所能做的,絕大多數時候也不過是去買盤磁帶。而新華書店的正版磁帶價值9.8元,其價格、鋪貨速度和便利程度,都完全不能和遍布大街小巷的盜版音像店相提並論。也就是,在上世紀的內地,「粉絲經濟」是完全不存在的,一個藝人想要從粉絲身上賺錢,那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為這些藝人買單的,是演出商和廣告商,而讓一群不知名的女孩兒穿著短裙蹦蹦跳跳,通常比讓一群不知名的男孩子蹦蹦跳跳要賞心悅目一些。更何況那些演出商和廣告商大多是男性,他們自身的傾向性也是不用說你就懂的。

在粉絲消費之前,有的不過是性別消費。不過,男性在那個時代所受的委屈,在如今「粉絲經濟」時代,得到了全面的補償。在整個娛樂鏈條上,終端消費者變成了女性,女性擁有著經濟權和選擇權,並且,還願意花錢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對象,於是,男性偶像時代才得以粉墨登場。在不同時代,不同性別有著不同的優勢,要等一等,等到那種基於荷爾蒙選擇的最基礎階段過去之後,才會輪到女性粉絲來選擇女性偶像。

女性選擇男性偶像是一件簡單本能的事情——我喜歡你的臉,你的臉讓我傾慕,讓我渴望。言情小說的動人程度取決於瑪麗蘇的程度,而男性偶像的迷人魅力,來自於他能否喚起女性粉絲的「蘇」。首先是建立這種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建立之後,倒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發展——CP粉開始迷CP,對各種合影照片腦洞大開,寫文,做MV;人品粉開始號稱自己得到了他人品的感召,熱愛對他人宣講;事業粉開始操心他的事業,努力的為他投票,盤點他登上過的媒體,對他的各種數據和業內資源頭頭是道……總之,按照不同的道路,每個粉絲,都找到了讓自己樂在其中的方式。

要經過這個階段,女性偶像才可能被選擇。女性偶像之於女性粉絲來說,除了「你有一張和我眼緣的臉」之外,有時候,還需要更多,比如,需要「你有著我所喜歡的性格」「你是我理想中的自我,我想成為那樣的你」「請你帶著我的夢想走下去」之類的情愫。這讓女性偶像被粉絲所接納的門檻高過男性偶像,不過,好在粉絲習慣已經被男性偶像養成,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做粉絲的方式,無論是愛上哪個新人,都可以按照熟悉的路徑,熟練地達到高潮。

而中國,目前仍然是處在「粉絲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不過,經過選秀、韓流的培養,「愛他就為他花錢」已經成為了普遍價值觀,玩法也已經漸趨熟練——誰過去沒愛上過三五個偶像呢?哪怕是在沙縣小吃和黃燜雞米飯的PK中,這些熟練粉們也可以脫口成章道:「你們黃燜雞要炒作麻煩自己上,wuli沙縣出道多年,新人不懂尊重還要前輩粉對他們寬容?」「呵呵,心疼我大沙縣,抱走」「能別吵了嗎?沙縣黃燜雞CP粉哭暈在廁所」「沙縣粉能不能認清現實,看看你們家有多少人爬到我家來了」——炫耀自己的熟練度,這是多麼讓人樂在其中的事情啊。

這類似於,對於一個酒鬼來說,喝什麼酒固然重要,但一醉才是最終目的。這也是TFboys在這個時代獲得了機會的原因,那麼TFboys既然已經來了,女團還會遠嗎?再等一等女團吧,她現在還是個孩子。(騰訊娛樂)



為什麼偶像團體越來越多?

一言蔽之,偶像團體之所以越來越多無非是因為粉絲經濟的興盛。

不惑[ 不惑 ] 是我們推出的一個全新專欄,每周末更新,致力於探討時下的各種熱門話題與現象,並儘可能發掘其背後的原因與故事。知也無涯,應當不惑。

 

大概數一下,TF-boys、SNH48、M.I.C男團、1931女子偶像,偶像組合好像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不是所有組合都叫「偶像團體」

廣義的偶像當然可以包括所有被崇拜和追捧的對象,但在本文所探討的「偶像團體」,是一個更加具體的定義。

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分清楚兩個詞「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一般來說,區分「樂隊」與「組合」會比較容易:樂隊裡樂手、歌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組合則不然,雖然也會有分工,但基本上只是分頭應對不同受眾群體,唱跳表演還是要一起上的。「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之間的界限就模糊一些,二者既有交集也有差異,最重要的差異,就是盈利模式。

歌手組合賴以生存的根基是唱片經濟。出唱片、拍攝MTV、舉辦演唱會……一切皆圍繞音樂本身來進行,即使上綜藝,跑通告,大多也是為了新專輯/唱片的宣傳。

2001年出道的S.H.E.是不少90後的「童年回憶」(圖片來源:網絡)

偶像團體則完全是「以人為本」,除了唱歌跳舞,他們會更熱衷於對成員個人魅力的展示,通過頻繁地參加綜藝節目、舉辦各種形式的粉絲見面會以維持曝光度以及與粉絲保持互動。團隊裡個人的人氣會帶動團隊粉絲量的增長,而團隊的曝光又會增加個人粉絲的數量。

在此基礎上,唯飯(只喜歡團隊中某個成員的粉絲)、團飯(喜歡整個團隊的粉絲)、CP粉(將團隊中某兩個成員當做假想情侶來喜歡的粉絲)等等進一步細分,形成一個個頗具規模的組織,自發地為偶像宣傳造勢,儘管各粉絲團體之間利益目標不同,但他們的偶像消費和應援資源最終都會匯成一股洪流,為經紀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

早期的歌手組合與偶像團體之間界限更為模糊,因為盈利模式單一、曝光渠道有限,成員的訓練時間也比當下的「快餐型」偶像更長,最早的一批組合已經很難簡單粗暴地說他們只是歌手或只是偶像,比如小虎隊。

最近十年,二者的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明顯,在歌唱這個類目上,歌手組合固然比偶像團體更為專業,但其成就與收益也基本來自於唱片和單曲的銷售、演唱會收入以及一些歌唱類綜藝節目等等。偶像團體相比歌手組合,吸金渠道就要廣泛很多,包括唱片,綜藝節目、粉絲見面會、周邊售賣、出演偶像劇甚至建立個人品牌,總之只要有人氣,就能將其變現。

老牌國民偶像團SMAP,至今已成立28年。(據說一眼能認出木村拓哉的都暴露了年齡) (圖片來源:網絡)

明確這些差別以後,一個團是偶像還是歌手,其實並不難界定。

偶像團體的興盛

算起來,現代娛樂產業裡的組合、團體這種模式最早應該是發跡於音樂圈。流行音樂在世界市場已有近百年歷史,但亞洲市場的音樂產業,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迎來繁榮。先進簡易的播放器材(收錄機、磁帶)的普及,讓唱片公司與藝人有了更多的盈利機會,偶像團體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產生的。1988年,日本傑尼斯推出了男團SMAP,同年,臺灣的小虎隊也席捲了華語樂壇。

90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至今仍在活躍的偶像團體:1996年的HOT、1997年的早安少女組、1998年的神話、1999年的Arashi……在遠方的歐美市場,Backstreet Boys1993年出道、愛爾蘭的Westlife也在1998年以後紅透了半邊天。一時間,我們看到的組合形式已經越來越多樣。

  日系偶像團體的裡程碑:早安少女組(圖片來源:網絡)

2000年以後,CD的普及、網際網路的興起又帶來了一波偶像團體出道的高潮。2003年開始,韓國S.M.公司先後推出了紅極一時甚至至今仍然人氣不減的多個偶像團體,如東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 Junior、少女時代。Y.G.公司也緊隨其後,推出Big Bang、2NE1等人氣爆棚的偶像組合。日本市場上,傑尼斯男團全面發力,瀧與翼、NEWS、KAT-TUN、Hey!Say!JUMP俘獲了從少女到阿姨所有人的心。與此同時,秋元康帶著AKB幾百個軟妹殺進偶像市場,拉開「日本偶像戰國時代」的帷幕。

這一時期成立的偶像團體,與音樂的關係已經越來越淡,綜藝節目成為他們最為常見的曝光方式。在這十年間,即使是華語樂壇,像5566、183CLUB、飛輪海之類也好好風光過一陣子。

紅極一時的Super Junior,當年著實挑戰了我對男團人數上限的認知。(圖片來源:網絡)

2010年前後,T-ara與EXO相繼面世,加上之前存活的團體,日團和韓團的版圖,已經從亞洲蔓延到了歐美。

唱片市場的毒藥與解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規律可以套用到各行各業,包括唱片業。

在傳統唱片工業中,唱片銷量是唱片公司最直接的收入來源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五大唱片公司控制著世界唱片市場,樂迷們對於唱片的消費正處於熱戀期,僅麥可傑克遜的《Thriller》就累計賣出了1.1億張,至今無人能打破這一銷量紀錄。然而,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提供的歷年全球唱片實體銷量數據顯示,在進入2000年以後,全球實體唱片銷量開始明顯的持續下降。在2005年以後,下降幅度進一步增大,連續6年呈現負增長。從90年代才開始迎來唱片行業頭春的中國唱片市場,僅僅抓住了狂歡的尾巴。

  唱片行業真正的輝煌時期,百萬銷量並不成問題。(圖片來源:貴圈)

1998年,Sae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的MP3播放器——MPMan F10,在MPman F10為人們帶來了驚喜之後,美國的帝盟(Diamond)公司挑頭,於1998年底推出了Rio PMP300,從網際網路下載MP3歌曲的行為開始為人們所知。

早期MP3的推廣並不順利,因為無法保護歌曲版權,很快,傳統的唱片業巨頭RIAA(美國唱片工業協會)就以Rio PMP300侵犯了智慧財產權為理由將帝盟公司告上法庭,該項糾紛最終以帝盟的敗訴告終。

2001年,蘋果推出了數字媒體應用iTunes,在線付費的行為解決了版權爭議。到2005年,MP3下載已經成為網民們的下意識行為,而iTunes的單曲販賣模式也將傳統的專輯模式打得落花流水。排行榜從此進入了單曲時代。媒介的改變帶來了整個市場的變革,購買唱片變成了獲取音樂的非必要途徑,為了收集、為了音質、甚至為了限定禮品成為購買唱片的主要動機。

這樣的改變對於版權情況尚可的歐美市場來說,儘管收益有所減少、唱片銷量急劇下降,但並沒有對整個音樂市場形成真正的破壞;而對於遍地盜版的國內唱片市場,數字媒體的普及對藝人和唱片公司而言,可謂雪上加霜。他們不得不尋找更多的盈利方式以謀求生存,這也進一步推動了音樂市場由唱片經濟向粉絲經濟的轉變。

舉例來說,日本的唱片市場力挽衰退狂潮,到今天甚至成為世界第一大唱片市場,完全是偶像帶來的奇蹟。

在Oricon歷年單曲年榜銷售冠軍銷量表中,以2005年為界,儘管年間總銷量相較於前幾年有所降低,但之後的這十年裡,幾乎完全依賴偶像團體在撐門面。2010年以後,Oricon單曲周榜已經長期被各種偶像團體瓜分版面。排名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最明確的信息:從2005年開始,傳統歌手粉絲的消費力已經被偶像組合的粉絲打敗了。

 

 

2000年~2015年日本Oricon公信榜單曲年榜的冠軍作品及銷量,除了老牌國民偶像團SMAP以外,從05年開始榜單幾乎被偶像團體佔據(05年「修二與彰」為KAT-TUN成員龜梨和也以及NEWS成員山下智久組成的限定組合),自2010年起,AKB48霸榜五年。(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2014年日本Oricon單曲排行榜TOP20,AKS與傑尼斯二分天下。(表單來源:musictvprogram)

擁有這麼強大的吸金能力,並不是因為這些音樂有多麼動人,恰恰相反,在只有音樂本身的iTunes下載榜單中,幾乎看不到任何偶像團體的影子。

2015年日本區iTunes下載排行20大單曲,真正的歌手仍然是主力軍。(數據來源:jpopstorm)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經紀公司早在實體唱片銷量下滑之前就洞見了這件事,並賦予了唱片全新的價值:一種與音樂本身無關的價值。

以霸榜五年的AKB48為例,每次發售的單曲CD中會放有生寫(即生寫真,指未經修改的偶像成員衝洗照片)或者握手券(與偶像見面後可以限時握手的憑證,通常為4~10秒每一張)。由於AKB48系列團隊極其龐大,想要抽到自己喜歡的成員生寫的機率微乎其微,收集癖粉絲不得不大批量購買;而握手券有限定時間,可以累加,也讓想要與偶像見面聊天的粉絲趨之若鶩。CD中更為重要的東西,就是選舉票。AKB48開創了最為吸金的總選舉模式,即以粉絲購買CD投票的方式確定AKB48 group成員的人氣排名,並以此來決定下一張單曲的錄製陣容。成員在團隊中的地位與選舉排名直接相關,而成員是否可以參與新單曲錄製、是否可以參演MV、是否有更多機會在媒體面前露面,都靠選舉確定。這樣,積攢選舉票就成為了支持偶像最重要的方式。獲得選舉票的唯一渠道,是購買實體唱片。

因此,在這樣的一種運營方式下,唱片已經不再是音樂,而是一種最為簡單粗暴的「賣人氣」行為。加上日本本土極其嚴格的版權環境,唱片的銷量就成為了既虛幻又確切的真金白銀。

為準備總選舉,日本某粉絲購買了3400張CD以籌集選舉票支持真愛。那麼問題來了,選舉票和生寫拆出來以後,這些CD還能用來做什麼呢?(圖片來源:Twitter)

華語樂壇與日本市場則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數據情況:在實體唱片的銷量排行榜中,老牌歌手仍然保有一席之地,新晉歌手中,曾經小眾的民謠樂隊或歌手也分到了一杯羹,不知道這能不能給那些常常說著「搖滾已死」「民謠已死」的小青年們一絲寬慰。

2015年第十四周華語實體唱片銷量信諾榜,鮮見偶像。(截圖來源:sino-chart)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國內市場的粉絲經濟才剛剛起步,盜版橫行的環境也決定了國內無法直接照搬AKB模式。查詢同時期的網絡榜單,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偶像團體和偶像藝人雄霸天下,數據之高,大有秒殺BOSS怒刷裝備之勢。

亞洲新歌榜2015年10月月榜TOP20,在與實體唱片銷量榜時間相差不遠的網絡打榜中,偶像團體顯然佔了更大的優勢。(數據來源:亞洲新歌榜)

追捧偶像卻不為偶像買單,箇中原因,值得玩味。

日風韓風,刮的從來不是同一陣風

少女時代與AKB48的區別可不僅僅是人數那麼簡單,S.M.一眾長腿歐巴,也完全有別於J家那幫醜萌醜萌的洗剪吹小哥。

日本的偶像選拔與韓國的造星運動有著完全不同的運營模式。我們嘗試著用男團來分析一下運營模式,用女團來分析一下賣點內涵。

以韓國S.M.公司和日本的傑尼斯家(Johnnys事務所)為例,S.M.的成立晚於傑尼斯,當李秀滿決定為韓國造星的時候,日本的造星模式已經非常成熟了,可以說,S.M.的培養模式不無對傑尼斯模式的借鑑之處。

傑尼斯的培育方式與賣點都是養成式的,並且非常重視實戰。未出道的小Jr們也會被組成團隊,為已出道的熱門團隊伴舞演出,積累真實的舞臺經驗。在S.M.公司,Jr制度被優化為了練習生模式,舞臺實戰被密集而艱苦的訓練所取代。

可以這麼說,傑尼斯希望粉絲們看到所有成員從小Jr到出道的成長過程,而S.M.則更願意給粉絲送出一個已經打磨完工的成品。這兩種模式對於粉絲來說也許各有所長,但對於藝人來說,尊重個性、突出個人特色的Jr模式壓力自然要小得多,這也是S.M.近幾年頻發解約事件的原因所在。

此外,傑尼斯還有一個重要的盈利渠道:販賣周邊(與藝人有關或印製了藝人形象的普通商品)。傑尼斯對於旗下藝人的肖像權管理極為嚴格,一方面是保護藝人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是牢牢將周邊的版權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上,粉絲想要購買和收集偶像周邊商品,只需要通過官方渠道,對於粉絲來說,也帶來了一種「限定感」以及「榮譽感」。就像真正的商品售賣那樣,品類越多、銷售額越高。因此,傑尼斯家的偶像越多,周邊也就賣得越好。

Hey!Say!Jump!是傑尼斯系出道平均年齡最小的組合。成員個性鮮明是J家的典型特徵。(圖片來源:網絡)

  「完美」型的EXO,是用汗水灌出來的。(圖片來源:新浪音樂)

儘管非粉絲會誤認為少女時代和AKB48都是面向男性的偶像,區別只是性感和可愛,但事實上,這兩個團隊都存在著大量的女性粉絲,其賣點也絕不僅僅是外表屬性。

來自S.M.的少女時代,與其他韓團一樣,從一出生就象徵著「完美」,性感而帥氣、火辣而可愛、唱跳俱佳,這幾乎是正統的理想型「偶像」,男性「渴望的女性」,和女性「渴望成為的自我」。而AKB48則完全不同,一群還算可愛的土丫頭,有的可能還戴著牙套就上場了。事實上,粉絲也並不是為了看她們甜美可愛、巧奪天工,AKB粉的心態,與其說是追星,不如說是在看一場關於女孩子成為偶像的大型真人秀。

09年開始,AKB48開始走「國民勵志偶像少女組合」的路線,除了萌與搞笑,還順帶販賣愛與夢想。成員之間的羈絆、為了成為center而付出的汗水、失敗的不甘……當這些情緒被集中展示的時候,歌舞、演藝統統成了不太要緊的事情,對於粉絲來說,此刻的偶像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虛擬人物,而是一個需要他的支持與呵護的平凡少女,從此因她的成功而喜悅,因她的失敗而感傷。這種代入感是致命的,也是AKB飯很難脫粉的原因之一。

  AKB……總之綜藝才是主業(圖片來源:百度AKB吧)

  「完美偶像」少女時代(圖片來源:網絡)

日團與韓團已經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風格,而受眾也幾乎固定下來。

如果說偶像是一種商品,那麼韓國和日本已經完全構建好了兩套雖各不相同卻都非常成熟好用的生產模式,他們的商品產出穩定、收益好、用戶粘性高,甚至在海外市場(包括亞洲其他國家及歐美部分地區)的表現也強過當地本土產品。

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國內的經紀公司。一方面,國內人口之多、偶像消費市場之廣讓經紀公司看到了希望,但另一方面,因為回報周期,國內經紀公司沒有足夠的資源與耐心去打磨一支韓式的優質軍團;而習慣了接受的國內粉絲,還沒有養成對於半成品藝人的審美。

國產偶像:一切才剛剛開始

對日韓模式流於表面的盲目模仿已經導致國產偶像團體亂象叢生,曇花一現的小公司偶像團體比比皆是:有號稱要挑戰AKB48的山寨女團「萌萌噠」,有想要學傑尼斯養成模式的低幼女團「mini girls」,還有難以描述的「Sunshine組合」……運營思路混亂、甚至不構成真正的運營,低成本小製作,企圖以噱頭奪天下的「偶像團體」們在低門檻的網絡市場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除了讓眾網友感受到春雷滾滾以外實在難有所為。

  平均年齡只有5歲的河南美少女偶像團「mini girls」(圖片來源:大豫網)

號稱「中式萌系大型少女偶像團體」的「萌萌噠天團」。艱苦樸素,似乎請不起修圖師。(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韓團漫長而艱苦的訓練形式、流水線一般標準的造星規模和強大的推廣資源,都是國內經紀公司力所難及的。因此,無論表面呈現出來的風格與流派為何,本土經紀公司在運營模式上顯然更願意從低門檻、高成長值的日本模式上手。目前唯二吸引到關注的國產偶像團體,便是這樣「試驗」出來的TF-boys與SNH48。

TF-boys所屬的時代俊峰,在最初是有意參考傑尼斯這種養成路線的,但問題是:TF家族練習生在出道之前,曝光度極低,實踐經驗也幾乎為0。當三個男孩子紅起來的時候,大部分路人的反應都是:「這幾個小孩是哪裡冒出來的?」

儘管《TF家族練習生》在推出TF-boys之前已經辛辛苦苦在網絡上耕耘了兩年,但從早先的關注度與後來爆紅之間的差值來看,TF-boys的走紅是有一些運氣成分在的。沒有學到傑尼斯把所有團隊玩成一個聯盟、大團帶小團、互相導粉絲這種運營精髓,加上資源利用不當、新人曝光不足,目前依然是三個小紅人一家獨大,後續是不是還能出現更多優秀的男生團體,還很難說。

時代俊峰TF家族練習生,只論顏值,比當年的小Jr那可是高多了。(圖片來源:TF家族練習生官方微博)

相比之下,SNH48的運營要有條理得多。2012年,SNH48正式成立的時候,還有人誤將其當做AKB48的「山寨」版,事實上二者是姐妹團的關係。48g(48group)經過長達十年的運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運作模式,SNH48在此模式之上,稍微調整適應中國市場,吸粉已經完全不是問題。

與48g的其他團隊一樣,SNH48也有握手會,工作人員會在一旁使用秒表確認握手時間。(圖片來源:ELLEMEN)

SNH48最新EP《源動力》官圖,也許是日系軟妹風在國內有些水土不服,造型師帶著她們走向了少女時代,儘管依然使用48G的推選模式,但運營方似乎也有意嘗試開拓偶像宅以外的市場。(圖片來源:SNH48官方微博)

所以,SNH48也有著48G這幾年來的一直存在的一些毛病,比如缺少過硬作品。比起左手右手慢動作,SNH48並沒有什麼流傳到非粉絲圈的熱門曲目。最近的MV《梅洛斯之路》雖然號稱大作,編舞之鬆散無力也是讓人看得有點尷尬。SNH要走出上海小劇場,單憑一個《國民美少女》恐怕還遠遠不夠。

儘管偶像團體的興盛是一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縱觀目前的國內情況:經紀公司疏於版權管理,盜版音樂遍布全網;疏於對偶像的肖像權保護,非法周邊隨手可得;疏於對偶像的隱私及人生安全保護,私生飯屢見不鮮;多數粉絲還停留在隨手轉發表支持的「白嫖」階段,並不懂得消費偶像的正確方式;偶像對自己的定位還不夠精準,同質化嚴重,個性不夠鮮明……這些既是目前國內偶像市場的劣勢,也是機會。因為這些問題,都是未來可能會得到解決的,當這些問題逐一解決,這一塊市場會有多大,難以估量。

一言蔽之,偶像團體之所以越來越多無非是因為粉絲經濟的興盛。

----

本期作者:何小毛 編輯:馬喬


從鞠婧禕單飛,看中國團體偶像的困難與未來


來源:鈦媒體APP 作者:讀娛

12月15日,SNH48運營方絲芭傳媒宣布,鞠婧禕晉升為其公司下的明星級藝人,成為SNH48 GROUP明星殿堂首位成員,同時鞠婧禕個人工作室也正式宣布成立。

這個消息也表明中國的偶像團體,終於邁出了下一步。不過在中國這個獨特的市場發展,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絲芭傳媒和鞠婧禕個人能力的開始。

團體偶像的「畢業」

在鞠婧禕成立個人工作室的消息出來後,不了解SNH48的人以為這是團體中名氣最大成員的「背叛」,但其實鞠婧禕仍然是絲芭傳媒的藝人,其工作室也是掛在絲芭旗下。據網絡信息,這次成立個人工作室,是今年總決選後針對冠軍的激勵。

確實,作為兩屆連任總決選冠軍的鞠婧禕,其人氣和知名度在SNH48 GROUP裡已經擁有絕對的地位,而此次讓鞠婧禕單飛,也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SNH48 GROUP本質上是打造偶像,而多人形式既為受眾提供多類型偶像,也是一種通過內部競爭產出優質偶像的機制。鞠婧禕參加第一屆總決選時就獲得第4位,第二屆上升至第2位,三、四屆蟬聯冠軍,可見她已經有了足夠忠實的基礎粉絲。

而通過幾屆總決選,鞠婧禕也獲得了團體內最優質的資源,首先是參與湖南衛視綜藝《全員加速中》,之後主演了玄幻劇《九州天空城》《軒轅劍之漢之雲》《蓋世英雄》等等,登上衛視的電視劇、綜藝也都有了她的身影,加大了被更廣泛受眾認識的機會。

另一方面,對於需要不斷推出新人的多人偶像團體來說,ace一直固定在幾人之中,也無利於新人的上升,所以鞠婧禕一直處在團體中,肯定減少了新人突圍的機會。加之幾位固定ace如果長期競爭,也是對粉絲的消耗、團體的消耗。所以出於這兩方面的考量,有了如今鞠婧禕的單飛。

以往偶像團體的解散或單飛,往往都是要麼團體知名度不夠,公司失去了繼續投資培養的必要,要麼就是團體活動產生的效益,遠不如成員單獨發展來的更大。而SNH48 GROUP的成員單飛,卻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結果。

SNH48最初是日本AKB48組合在中國的延續,後來由於中日運營公司在一些理念上的差異,如今SNH48 GROUP已經是完全屬於中國本土的偶像,不過其短期的發展方向,還是能以日方情況作為參考。

AKB48 GROUP如今成立已有12年,目前上百人的團體也已經畢業、退役了多人,其中原因有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成員與公司發生糾紛、公司解僱等等。此前就有SNH48相關人士表示,大型團隊偶像比一般偶像組合要更難孵化,藝人很容易因為不滿資源分配而產生脫離的想法,又或者是藝人不聽公司安排,使得難以做好集體性的活動。在AKB48中,就有菊地彩香因網絡罵戰被開除,增田有華因談戀愛被曝光而脫離的情況。

因此,對於僅發展了5年的SNH48來說,接下來成員變更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而其中能夠正常「畢業」,則是最好的結果。所以,對於此次鞠婧禕的單飛,還是要給予祝福,並且觀察接下來的發展情況。

鞠婧禕們的發展之難

其實,在讀娛君看來,相比於關注鞠婧禕的單飛,不如思考其接下來的發展,畢竟這其中存在著可以預期的困難,以及偶像團體的未來。

鞠婧禕目前的微博粉絲數為615萬,對於普通藝人來說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其粉絲構成中有多少來自非SNH48粉絲則是一個問題。因為對於鞠婧禕來說,在脫離SNH48團體後,首要發展目標就是進入大眾娛樂圈,獲得更多普通人的認可。

儘管鞠婧禕自出道就有了一次高曝光,即2014年10月媒體報導其為「中國四千年第一美女」,使其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然而從百度指數上來看,在大眾看過其照片、媒體糾正為翻譯錯誤後,其搜索度就回到了日常值。

「鞠婧禕」與「SNH48」關鍵詞在2014-2017年的百度指數圖

當然,這個標籤有利於她在一段時間內的發展,只要提及「4000年美女」,很多人就能說出鞠婧禕的名字,這也成了她第一次粉絲積累,這個積累在2015年7月的人氣總決選中就有體現。而鞠婧禕的下一次搜索峰值在2016年1月,這一次是其出現在《奔跑吧兄弟》固定嘉賓名單中引起的,這個搜索量甚至要超過「SNH48」後來的數值。

但這兩次關注度的爆增都可以歸納於「炒作」。因為無論是美女,還是上綜藝,最終都確定為誤傳,那麼其運營公司在其中是否主動參與,則需要畫一個問號。尤其是關於跑男的那次,其能引起關注也主要是當時跑男因為鹿晗等人的參與而吸引眼球。

而之後,無論是她參加的其他綜藝,或是主演的電視劇,都沒能使她個人在大眾中的關注度激增。所以,接下來如何保持健康的持續曝光,以及被大眾認可就是關鍵。

在日本AKB偶像中,也有諸如大島優子、前田敦子等畢業後仍有不錯發展的成員,其優勢在於她們都是AKB早期成員,出道已久,無論是在圈內還是整個娛樂行業,都已經有了足夠的知名度。相比較來說,鞠婧禕在這方面是不夠充分的。

並且,畢業後想有更好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藝人頻繁上綜藝和影視劇,這就需要成員有參與整個娛樂圈藝人競爭的能力。

在綜藝方面,SNH48系的成員都有不錯的基礎,因為小劇場的演出形式,以及出演頻率,讓這些女孩都鍛鍊出了不錯的舞臺表現和反應,所以鞠婧禕在綜藝上的能力還是可以期待的。不過其在電視劇中的的演技,只能說還處在非常初期的階段,連粉絲也會理性分析,認為她暫時更適合貼近本人性格的角色,這也是鞠婧禕接下來需要努力和挑戰的。

偶像團體出身的藝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忠誠的粉絲,但對於進入更大市場的鞠婧禕來說,這些粉絲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能夠保住她們的只有自己和公司。

絲芭傳媒與偶像打造

僅從偶像打造上來說,就算個人擁有了足夠的能力,公司也要提供能促使藝人發展的資源,所以從鞠婧禕出發,我們也不得不談談絲芭傳媒這家公司。

由王子傑建立的絲芭傳媒,在文化行業算是新人,其目前的成績前文也提到了,哪怕是知名度最高的藝人也還無法確定能與大眾藝人較量。儘管SNH48的知名度不低,但這無非來自於「中國第一個」和「沿襲日本」這兩個標籤。

打造出AKB48的秋元康,早期就是文化行業的從業者,既能寫歌詞也拍過電影寫過劇本,是擁有整個娛樂行業經歷和資源的人,因此他能創造出以劇場為基礎、貼近宅男群體的面對面偶像,並招攬來團隊為偶像後續的發展提供支持。

而絲芭傳媒創始人王子傑,更多的職業經歷在於做遊戲,雖然其創立的久遊網有過運營《勁舞團》的風光,但對於真正深入娛樂文化行業來說,他並不佔優勢。他創立SNH48的原因,還是與他曾在日工作,並且接觸了日、韓偶像文化相關。

這也是讀娛君想說的,絲芭傳媒作為文化娛樂行業的公司,其基因裡並不專業,而當下中國的文化行業已經開始向內容為王、精品化發展,資源不充足、經驗不豐富的情況下,絲芭傳媒僅憑藉商業頭腦,能否為這些背著夢想的女孩們提供廣闊的未來,是不好下結論的。

僅以鞠婧禕為例,她應該是團體中獲得最好資源的藝人,但其參與的電視劇、綜藝,都還沒有涉及到爆款產品,儘管今年有了飾演女主角的電視劇《芸汐傳》,但該電視劇為絲芭傳媒出品,之後的宣發能否為電視劇獲得更好的渠道和關注度,都還是一個問號。

目前中國的偶像團體行業,雖然已經有不少公司參與進來,但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原本想要向韓國工業合作、學習時,遭遇了「限韓令」而不得不暫緩,日本的文化和娛樂圈環境又與中國有著極大的差異,所以至今也只有SNH48和TFBOYS兩個較不錯的偶像團體。

而接下來打造這兩個團體的公司,絲芭傳媒和時代峻峰都面臨如何形成孵化體系,和將單個藝人推向更大市場、保持活力的挑戰,所以目前來說,我們的偶像行業仍然是發展初期階段,如果不能保證持續產出藝人,並且擁有真正運營偶像的能力,那麼如今的努力就都會化為泡影,最多是後來者學習如何規避的案例。

當然,讀娛君並不是對中國的偶像打造持悲觀態度,而是在這個行業重要的發展時期,希望從業者不要被短暫的利益蒙蔽雙眼,探索出更加持久、可行的偶像孵化之路,也能夠為更多懷有夢想的普通人,提供實現夢想的渠道和機會。

【鈦媒體作者:讀娛,文/林不二子】

中國八支偶像男團現狀:TFBOYS最火,最後一個可惜

搜狐 妙樂也

去年有兩個韓流男團出道周年紀念的消息一直在刷屏,還有一個曾經火爆的韓團下半年將重新出發。相對於韓流偶像男團的欣欣向榮,反觀中國的偶像男團組合,人氣和話題度似乎總是欠缺了很多。回顧中國偶像男團組合的發展史,大部分都是不溫不火的就解散了,而韓流偶像男團憑藉韓範風採和包裝機制長期霸佔中國的音樂市場。雖然今年受政策影響,韓流受到限制,但話題度仍然不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還有哪些現役中國偶像男團組合值得我們期待的。

TFBOYS,由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璽3名成員組成的少年偶像組合,2013年8月6日正式出道,先後發布多張音樂專輯,榮獲第二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音悅直播人氣歌手,第二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內地最具人氣歌手,2015愛奇藝之夜年度最受歡迎組合, 2015愛奇藝之夜年度金曲(青春修煉手冊) ,2015QQ音樂年度盛典最受歡迎組合獎等多項大獎。代表作:《愛出發》《Heart》《夢想起航》《魔法城堡》《青春修煉手冊》《寵愛》《樣YOUNG》等。

TFBOYS組合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火最紅的組合,組合成員平均年齡不到18歲,是真正的少年偶像組合,他們憑藉青春清新、陽光接地氣的形象為大眾所喜愛,2013年的出道打破了國內音樂市場長期被韓流男團霸佔的局面,宣告了中國偶像男團時代的到來,可以說,由於他們的出現,國內新的偶像男團才如雨後春筍般的持續出道。目前組合成員在音樂、影視、綜藝等方向同步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

MIC男團,由王浩、趙泳鑫、檀健次、池約翰、肖順堯組成的中國內地唱跳組合。2010年正式出道。發布多張音樂專輯和單曲,先後獲得2011年中歌榜最受歡迎組合、第四屆音樂風雲榜最佳組合 、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最佳舞曲藝人、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超級新星大獎 、2013年TVB8金曲獎最佳組合金獎等獎項,代表作:《Only One》《相信未來》《逐夢傳奇》《Single Ladies》《Get it hot》等。

這個男團在國內算是成軍比較早的團體了,走的是歐美風路線,唱功紮實,舞蹈實力不俗,剛出道那兩年表現還不錯,可惜一直沒有大紅,現在男團成員都是以「單飛不解散」的形式發個人單曲,參演影視綜藝。有點惋惜了。

UNIQ,由中國成員王一博、李汶翰、周藝軒,韓國成員金聖柱、曹承衍而組成的亞洲偶像團體,2014年正式在中韓同時出道,發布音樂專輯,獲得酷音樂亞洲盛典「年度內地最佳新人」、愛奇藝2016年度音樂大獎等獎項。代表作:《Falling in love》《Born To Fight》《Celebrate》《EOEO》等。

這個組合由中韓兩國成員組成,走的是韓範路線,而且是同時進軍中韓市場,野心不可謂不大,但在韓流席捲中國的市場環境下想要突圍很難,雖然公司裡給了很多資源參加各種活動典禮影視綜藝節目等,但這個組合一直不溫不火,倒是組合成員王一博、周藝軒等因為參加影視綜藝而人氣高升。期待後續發展。

X玖少年團,由趙磊、陳澤希、夏之光、彭楚粵、伍嘉成、谷嘉誠、郭子凡、肖戰、焉栩嘉組成的中國內地流行樂男子演唱組合,2016年正式出道,發布多支單曲,專輯打造中,獲得2016年「首屆粉絲嘉年華年度盛典」明星勢力榜年度新人團體獎 、2016年「騰訊視頻星光大賞」年度青春大勢男團獎,代表作《以己之名》《超星星學園》等。

這個組合是2015年參加浙江衛視《燃燒吧少年》的比賽而選拔出道的,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目前發布了一部網劇和團綜,專輯還在打造中,他們的風格乾淨陽光,舞蹈唱功都不錯,別有一番看點,公司正在集聚資源熱推,值得期待。

SWIN,由音樂小分隊SWIN-S的劉也、趙品霖、俞更寅、蔡徐坤、何屹繁、吾木提·吐爾遜和影視小分隊SWIN-E的左其鉑、朱雲龍、田書臣、苟晨浩宇等十名成員組成。同時進軍音樂影視綜藝,代表作《New World》《心動的味道》。

這個團體是2015年通過養成類真人秀節目《星動亞洲》而選拔出道的,當時節目火爆,收攏了一批可觀的粉絲量,通過一年半時間的培訓才推出,目前除了出專輯,也參加了《心動的味道》等綜藝節目的錄製,成員舞蹈唱歌實力不俗,顏值在線,各有特色,但是公司推廣力度還是不夠,曝光度不足,我們關注後續發展。

ZERO-G,由宇梁、任豪、蒙恩、予雷、尉劼、皓彥等數十位成員組成的中國大型男子偶像團體,分成五個小隊,發布多張EP,榮獲音悅V榜周榜冠軍 、AiBB亞洲偶像榜冠軍 、東方風雲榜最佳新人獎等多個獎項。代表作:《Zero Gravity》《孤單告急》《一擊即中》《啊咿呀》等。

這個團體人數眾多,讓人眼花繚亂,也給了大眾更多選擇,數十款總有一款適合你,參照日式AKB48的風格打造,出道之時話題度很猛,推出的作品數量也很可觀,但是熱度一直沒有完全上來,還是需要力推一把,規劃包裝路線。

SpeXial,由羅弘證、黃偉晉、許名傑、林子閎、連晨翔、馬振桓、陳向熙、王以綸、易柏辰、風田、趙志偉、熊梓淇這12位成員組成的中國臺灣男子組合,2012年正式出道,發布多張音樂專輯,榮獲2015Hito流行音樂Hito團體獎、2015Hito流行音樂最受歡迎團體獎等,代表作《SpeXial》《Love Killah》《Dangerous》等。

這個組合是來自寶島臺灣的組合,是當年推出F4、飛輪海等知名組合的可米國際的屬下團體,先前一直在臺灣活動,知名團頗高,近年才往大陸發展,拍攝了《終極一班2》《刺客列傳》等多部影視作品,組合成員也挺多,臺灣偶像範十足,希望他們能再創飛輪海的輝煌。

至上勵合,由張遠、馬雪陽、李茂、劉洲成與金恩聖5人組成的中國內地的男子流行演唱組合,2008年10月26日正式出道,發布多張熱銷專輯作品,榮獲第14屆全球華語榜中榜 - 最佳新晉組合 、2009音樂先鋒榜 - 先鋒樂隊組合 、2016 亞洲熱播音樂盛典-中印文化交流會大使及內地最佳組合等多項大獎,代表作《棉花糖》《Lucky Boys》《咬耳朵》《還好有你在》《鴨梨大》等。

這個組合也是比較老的組合了,當年出道時也是一炮而紅,公司資源推廣給的也很到位,可惜成員間縫隙比較大,矛盾不斷,離心力太大,出走、謾罵等成員緋聞黑料不斷,本應該能紅的組合白白浪費了,只剩一聲嘆息。

其實中國並不缺少能歌善舞、有顏值有才華的少年,只是缺乏一個好的平臺和機制來展現自己。希望中國偶像男團能多多益善的出現奪回國內市場並走向國際,讓世界看到中國偶像的風採。

(圖片來自網絡,文字為原創)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偶像團體,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卻大都被人遺忘

說到 臺灣偶像劇

曾一度捧紅了F4、183club等偶像團體

而今隨著時間流逝

那些曾經被我們喜愛的偶像團體

解散的、北上撈金的、陷入低谷的、轉行的都有

在如今娛樂圈明星泛濫的年代

再加上日韓偶像的進軍中國

不少偶像團體都非常可惜走到了末路

那些年的 臺灣偶像組合

你們又追過多少個呢?

飛輪海

如果說F4是當年最紅的偶像組合

那飛輪海就是造就臺灣偶像團體的另一個傳奇!

飛輪海的組合名字是「Fahrenheit」的音譯

意指「飛輪海」四位成員不同的溫度

汪東城代表炎熱的夏天

辰亦儒代表溫暖的春天

來自汶萊的吳尊代表涼爽的秋天

炎亞綸代表酷冷的冬天

05年出道的飛輪海迅速走紅

他們主演的《終極一班》

讓上一代偶像慢慢消退

也讓臺劇更加興旺!

在2011年吳尊因往戲劇圈發展宣布單飛

隨後飛輪海解散

在解散後炎亞綸曾爆料:

「除了和吳尊仍保持聯絡,

與另外兩位團員汪東城、辰亦儒都不是朋友。」

而在今年7月底

汪東城、辰亦儒、吳尊一齊合體

為三人投資的美髮沙龍店開幕剪彩

其中確實沒有了炎亞綸

讓當年很多飛輪海忠實粉絲心痛不已!

黑澀會美眉

05年的時候黑澀會美眉的播出

可以說刷新了臺灣綜藝節目的一大模式!

一堆漂亮美眉在電視上展示各種才藝

讓更多平凡小女生得到了表演的機會

在通過節目中選出9名成員

組成黑澀會美眉

後來為進軍內地而改名成 黑Girl

後來在09年後

成員相繼單飛

雖然組合沒有公開宣布解散組合

但黑Girl已名存實亡

棒棒堂

在黑澀會美眉的成功後

接著06年出來了男版黑澀會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模范棒棒堂

在經過選秀的千人試鏡

三次淘汰賽後

最經典的6棒在06年正式成立

小傑、王子、小煜、威廉、敖犬、阿瑋

就是模范棒棒堂史上最初的出道男團——

LOLLIPOP

當年6棒出道的成名曲

就是著名的《七彩棒棒堂》了!

2010年棒棒堂解散

敖犬、小煜、威廉、阿緯四人組成「LOLLIPOP F」

小傑、王子則跟毛弟組成新團體「JPM」

決定各自發展

大嘴巴

對於在娛樂圈耍顏值的偶像團體來講

大嘴巴可是個比較特別的團體!

由千田愛紗、張懷秋、薛仕凌及坂本宗華所組成

07年發行專輯《大嘴巴》隨即出道

便獲得第1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

組合內有一個MC,一個DJ

再加上男女主唱

這種組合在當時的華語樂壇上很少見

而且他們的曲風非常有趣

讓人感覺十分新鮮

就算是不熟悉大嘴巴

也肯定聽過他們的經典作品

例如洗腦神曲《結果咧》

沒想到卻在8月20日曝出已悄悄解散的消息

也讓大嘴巴成為絕唱

大嘴巴出道9年

很多歌迷都是從小學一路跟到現在

團體沒能撐到10周年

讓粉絲感到非常意外和不舍!

5566

當年一部《MVP情人》

讓大家認識了5566這個組合!

如果你沒看過《MVP情人》

那還真是沒有了青春那一部分啦

太子孫協志、最小的許孟哲

殺手王仁甫、還有當年覺得最帥的王紹偉

其實一開始5566是有5個人的

還有一個是小刀彭康育

後來是因為一次演唱會彩排上腰傷退出

那為什麼組合叫5566呢?

是因為他們當初5個人要在

演唱、主持、電視、電影、舞蹈、廣告

六方面發展

如此霸氣的組合,這名字起得還真6……

他們還出演過《西街少年》、《格鬥天王》等等

當年超級火爆的偶像劇!

還有他們主持的節目《少年特工隊》

當時《MVP情人》的主題曲《我難過》

應該是好多人當年的飲歌了吧

2008發行最後一張唱片後

因王仁甫奉子成婚

許孟哲隔年入伍以及與公司約滿

5566也因此解散

直到最近5566竟然再一次合體!

雖然一直沒有實現重組

雖然現在5人都已經發福……

但他們的重聚讓昔日粉絲都好感動!

Sweety

這對妹子可以話撐起了圈少的童年

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經典臺灣偶像劇都有他們

分別是劉品言(言言)及曾之喬(喬喬)

當年這首《櫻花草》

你肯定有聽過!

劉品言07年去了法國留學

回來後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

而現在喬喬箍牙後,整個人變漂亮了

甚至在主持方面都非常出色!

除了上面這些組合外

還有一些當年非常火的組合

有些在娛樂圈浮浮沉沉

有些則早已經解散

↓↓↓

F4

183Club

K One

颱風

Energy

七朵花

南拳媽媽

4 in love

在看完當年這些偶像後

是不是回想起青春的一切呢?

說實話,現在把歌聽回來還是蠻好聽的

那麼你當年曾經有追過哪個呢?

可以在評論區跟圈少share一下哦!

中國音樂資訊門戶網站---中國音樂網的官方微信帳號。

中國音樂網:www.chnmusic.cn

歡迎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符冰冰 中國女子偶像團體GNZ48成員
    符冰冰 中國女子偶像團體GNZ48成員最近《青春有你2》熱播以來,符氏符雅凝和符佳,雙星升起,熱度不減,讓我們期待她們取得好成績。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中國女子偶像團體GNZ48三期生,GNZ48 Team G成員符冰冰也在冉冉升起。符冰冰,廣州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藝人,新生代偶像。
  • 中國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大重組意味著什麼?
    1月19日在廣州體育館,中國大型女子團體SNH48的第五屆金曲大賞完美落幕,此次「盛宴」經歷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不得不說觀眾的掌聲是小偶像們應得的,在經歷了將近6年的完美蛻變,塞納河畔的小偶像們也逐漸成長起來。
  • 為什麼中國創造不出來頂級的偶像團體?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火了《創造101》火了,眼看著《青春有你2》也馬上要播出了,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偶練》還是《101》推出的限定組合只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大火一把,隨後這些團體便會慢慢淡出大家的視線。
  • 「中國式偶像養成」優酷網綜《美少年學社》上線:偶像養成的溫情模式
    這是一檔優酷與優視新容打造,元純傳媒、紫星文化、七幕人生聯合出品的偶像養成網綜,也是原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張一蓓及團隊閉關2年策劃的首檔原創網綜。製作團隊從幾百位年輕男孩兒中挑選出11位作為學員,由金星擔任社長(節目第一季),邀請馮小剛、蔡康永、大張偉、撒貝寧等業內頂尖大咖,從藝術專業能力和藝人專業修養出發,對11位少年學員進行全方位培養。
  • 中國偶像團體為何出道即巔峰?
    國內沒有形成「自產自銷」的模式國內的偶像團體火不起來,並不只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更是讓一個團體糊掉的重要因素。當大家支持的小哥哥、小姐姐出道了以後,心想終於可以停下來了,吃著西瓜看看團綜、聽聽新歌。CJ旗下公司涉及娛樂與媒體,覆蓋面從電視臺到經紀公司、網絡媒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娛樂文化生態圈。偶像團體在CJ電視臺出道,籤入CJ經紀公司,又在CJ的電視臺打歌,在CJ頒獎典禮上得獎,只靠CJ一個平臺就可以捧紅出道團體。
  • 中國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二期生正式誕生
    歷時四個多月的中國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二期生招募和選拔的最終決選於18日落下帷幕, 主辦方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於當天傍晚在SNH48星夢劇院舉行的媒體發布會現場公布了最終入選名單,來自全國各地的共34名選手在全國近百家媒體的現場見證下,正式入選SNH48二期生並將走上國民偶像的夢想之路,至此,備受廣大粉絲關注的
  • 女子偶像團體養成記:少女與情色的時間遊戲 專題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粉絲經濟」在近年來成為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女子音樂偶像團體是演藝娛樂市場中的偶像文化和「粉絲經濟」的典型代表,當今,這類團體在亞洲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規模效應,其中又以誕生於日本的「AKB48」等「48 系」團體為代表。
  • 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HY48瀋陽「首發」 SNH48馮薪朵助陣
    昨天下午,瀋陽中街豫瓏城的星夢劇院舉行了中國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HY48的出道發布會,宣布SNH48官方姐妹團——SHY48正式出道。  作為中國人氣偶像女子天團SNH48的瀋陽姐妹團,SHY48在籌備之初,就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正式成軍後,更是在娛樂圈掀起了議論的狂潮。作為東北地區史無前例的最大女子偶像團體,SHY48的成立必將會開啟東北文化產業的新紀元。昨天下午的發布會也是演唱會和粉絲會,來自全國的粉絲表現出了相當高的專業水準,二十幾名成員出場時,他們居然能夠喊出每個成員的名字。
  • 那些在偶像團體中活躍的中國成員
    2011年2月,隨奧中文化交流協會一起赴維也納參加中奧建交40周年的中國新春音樂會,成為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唱的最小的歌者。2014年2月12日,鍾辰樂在上海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樂有你在」。2016年8月25日,鍾辰樂隨組合NCT DREAM登ment音樂節目《M! Countdown》表演出道舞臺,正式宣告出道。
  • SNH48逐漸出圈,中國偶像團體未來該何去何從?
    今年,《創造營2020》、《青春有你2》、《炙熱的我們》等一系列的團體選秀和團體綜藝接連開播,中國偶像團體組合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說到中國的偶像團體,不得不提SNH48,這些節目裡我們也都能夠看到SNH48的身影。這些年來,塞納河的女孩子們也開始一點點地向河外走,而且很多人都取得了成功。
  • 為什麼偶像團體越來越多?
    大概數一下,TF-boys、SNH48、M.I.C男團、1931女子偶像.....,偶像組合好像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早期的歌手組合與偶像團體之間界限更為模糊,因為盈利模式單一、曝光渠道有限,成員的訓練時間也比當下的「快餐型」偶像更長,最早的一批組合已經很難簡單粗暴地說他們只是歌手或只是偶像,比如小虎隊。最近十年,二者的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明顯,在歌唱這個類目上,歌手組合固然比偶像團體更為專業,但其成就與收益也基本來自於唱片和單曲的銷售、演唱會收入以及一些歌唱類綜藝節目等等。
  • 日本AKB48團體的第十五年,養成系偶像的未來在哪裡?
    同樣也是那一年,作詞家秋元康在日本東京的秋葉原(日語:AKihaBara,團隊因此命名)完成了一期招募,推出了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組合-日本AKB48團體。通過以劇場公演的形式,秋元康嘗試打造不同以往的「可以面對面的偶像」,這也開創了「養成系偶像」的概念。回頭去看,當年的超女選秀本質上也是一場大型的養成遊戲,只不過從劇場搬到了選秀舞臺,長達數年的公演變成了為期幾個月的比賽。
  • AKB48到BABY METAL, 日本偶像文化為什麼這麼火?
    眾多偶像團體,尤其是女團在日本甚至全世界盛行,讓無數粉絲為之傾倒。日本的偶像文化雖然逐漸被人們認識,但真要說清這裡面的緣起與發展,還真是有一定的難度。今天,我們請來了對日本偶像文化頗有研究的田錚先生,請他用業內人士的眼光探尋一下答案。
  • 奇怪,中國大使館為何向一個日本偶像團體表示誠摯感謝?
    在28年的成軍生涯中,歷經「偶像冰河期」,以綜藝、電視劇作為突破,開啟了偶像團體多棲發展的巔峰之路。SMAP在諸多日本人心中地位神聖,無論唱片銷量,電影票房,綜藝主持,抑或日劇收視都創下鮮有超越的驕人成績,締造了最輝煌的日本流行文化時代。
  • 日本女子偶像組合NMB48為中國加油
    日本女子偶像組合NMB48的四位成員小嶋花梨、山本彩加、上西憐和梅山戀和近日錄製了一段視頻,為正在抗擊疫情的中國加油。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可以說,2020年中國的選秀綜藝節目,絕對是韓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天下。然而在10年前,中國內地根本沒有什麼偶像選秀,更沒有什麼偶像明星。從沒有偶像明星到日韓偶像遍地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臺灣地區則在學習日本偶像產業的基礎上,再次誕生了f4,SHE,飛輪海等等偶像團體,同時影響非常巨大。當時臺灣偶像團體,與正處在巔峰的臺灣偶像劇。與當時強大的臺灣流行樂,和上一代的港臺流行文化,可以說佔據了整個華語文化市場。
  • NMB48來華演出,中國觀眾接受日式「可見面偶像」了嗎
    但是,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人們開始變得謹慎小心,不敢隨意地投資與浪費,開始注重情感投資,而喜歡一個偶像,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只不過,本次NMB48在華公演的火爆場面,卻並不能簡單地證明日本的「可見面的偶像」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因為這一概念其實早已進入了中國。早在2012年,AKB48就在中國上海設立了海外姐妹團體SNH48。
  • 偶像團體裡讓吳亦凡、黃子韜臉紅的rap擔當
    或許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深深吸引你的不止是顏值容貌,還有這些唱跳型團體必備的靈魂人物——rap擔當。但因為起點屬實不高,在16年出道專輯中的《只因你太美》就被爆抄襲了韓團GOT7的《Hard Carry》,歌曲和舞蹈相似度很大。相似度大的原因就導致整個團靠歌無法出逼,口碑立不住,加上公司的連續性「騷操作」,使配置再好人氣都跟不上去,最終只能落個「糊」的下場。
  • 日本女孩迷戀朝鮮文化組成地下偶像團體!
    如果有朋友說她愛上了朝鮮文化,我大概會想:你確定你不是來搞笑的?而在日本,真的有這麼一群女孩她們對朝鮮文化迷戀到想成為一個朝鮮人!在朝鮮之前還沒有公布放棄核武器的時候,很多人將他視為一個「謎霧般的危險鄰國」。它保守、封閉、對外界充滿敵意,每每有關朝鮮的新聞見諸報端,總是能讓西方國家一激靈。
  • 那些名存實亡的偶像團體成員,現在在做些什麼?
    隨著Nine Percent、R1SE、THE NINE、硬糖少女等團體的成功出道,網友們說: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偶像團體。但在很早之前,中國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九人男子團體,他們經過重重比賽,淘汰,最後成團出道。沒錯,這個團體就是X玖少年團。而現在隨著市場的發展,他們中有的轉型演員成為頂流,有的選擇重新再成團出道,有的還在尋找自己的出路。他們的團還在,但人卻難以聚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