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創造不出來頂級的偶像團體?

2020-12-22 唯實論壇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火了《創造101》火了,眼看著《青春有你2》也馬上要播出了,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偶練》還是《101》推出的限定組合只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大火一把,隨後這些團體便會慢慢淡出大家的視線。

提到「偶像團體」四個字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韓國的偶像團體,韓國的kpop存在著廣大的市場,而且韓國人非常支持自己本國的文化事業,從世紀初sm的BOA開始,kpop逐漸打開了日本的市場,直到如今日本人也一直是kpop的受眾群體之一,中國更不用說。雖然「限韓令」已經推出了很久,但是kpop在中國仍有一席之地。

人才在kpop中無疑也是扮演者重要角色,與東亞兩個鄰國的練習生質量相比,韓國練習生的綜合實力毋庸置疑是最強大的,工作態度也是最認真的,就拿中國的《創造101》來說,一直備受爭議的楊超越,業務能力不被大家認可,經常划水,總是另闢蹊徑的用「哭」「錦鯉」來蹭熱度,有這些時間倒不如花些真功夫多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而且中國推出的某些綜藝是模仿韓國的綜藝。這樣一來,永遠都是在一種「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狀態下,這樣一來中國本土推出的偶像團體怎麼會佔領一席之位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什麼沒有好的女子偶像團體?不專業、幻滅,偶像文化的中國式困境
    深度解析:中國本土女子偶像團體現狀活躍在中國內地的男子偶像團體韓團BIGBANG、EXO,港臺五月天,內地團體MIC,還有近期勢頭很猛的UNIQ等發展得順風順水,但是女子偶像女子團體發展卻是在一種不溫不火的境遇中求生存,他們現在如何
  • 中國偶像團體為何出道即巔峰?
    隨著選秀節目《青春有你》、《創造營2020》落下帷幕,仿佛又看到了她們出道即巔峰的結果。回顧內娛發展史,中國雖然不是選秀的鼻祖,但也製作了不少選秀節目。但是,其出道的團體無論是「NINE PERCENT」,還是「火箭少女101」,亦或是「UNINE」、「R1SE」,大都不能延續節目中的高熱度。導致了選秀出來的偶像團體,越發得不到大眾的認可。
  • SNH48逐漸出圈,中國偶像團體未來該何去何從?
    今年,《創造營2020》、《青春有你2》、《炙熱的我們》等一系列的團體選秀和團體綜藝接連開播,中國偶像團體組合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說到中國的偶像團體,不得不提SNH48,這些節目裡我們也都能夠看到SNH48的身影。這些年來,塞納河的女孩子們也開始一點點地向河外走,而且很多人都取得了成功。
  • 我不關心選秀的最終成團人員,只想知道偶像團體何時有好作品出現
    這一句話用在國內偶像團體身上,過分真實。偶像團體指的是以唱跳型舞臺表演為主業的表演藝人,至少2個人以上的組合團隊。目前國內較熱的偶像團體有:《創造101》孟美岐C位的「火箭少女101」,《偶像練習生》蔡徐坤C位的NINE PERCENT,《青春有你》李汶翰C位的UNINE,《創造營2019》周震南C位的R1SE
  • 為什麼偶像團體越來越多?
    大概數一下,TF-boys、SNH48、M.I.C男團、1931女子偶像.....,偶像組合好像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2003年開始,韓國S.M.公司先後推出了紅極一時甚至至今仍然人氣不減的多個偶像團體,如東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 Junior、少女時代。Y.G.公司也緊隨其後,推出Big Bang、2NE1等人氣爆棚的偶像組合。日本市場上,傑尼斯男團全面發力,瀧與翼、NEWS、KAT-TUN、Hey!Say!JUMP俘獲了從少女到阿姨所有人的心。
  • 【Mirror頭條】分開後前途無量,當下偶像團體更像偶像而非團體
    曾有人形容男團偶像,聚在一起毫無聲量,分開便是前途無量,這句話或許用來形容X玖少年團十分貼合。對於X玖少年團,這個從衛視選秀出道的偶像團體,可能大多數人不太熟悉,但若提到肖戰、郭子凡、谷嘉誠、趙磊、夏之光、焉栩嘉、彭楚粵等人便覺得十分耳熟。他們各自活躍在劇集、電影、綜藝各大熒幕之上,幾個人,看似毫無聯繫,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X玖少年團成員。
  • 中國101系偶像團體盤點
    2018年,101系首次進入國內,算是偶像元年,造就了一大批愛豆,也誕生了現在的頂流之一蔡徐坤。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中國101系偶像團體吧!01愛奇藝(桃)NINEPERCENT(已解散)成員:蔡徐坤、陳立農、範丞丞、JUSTIN(黃明昊)、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小鬼(王琳凱)、尤長進節目:偶像練習生
  • 《創造101》騰訊以遊戲運營的方式,打造出來的娛樂節目
    作為中國首部女團養成網絡綜藝節目《創造101》,以新穎的方式、龐大的體量,以騰訊全平臺之力,上演一場風靡全網的造星運動。然而在這之前的中國女團在偶像團體裡一直都是扶不起的「阿鬥」。偶像團體綜藝雖然火爆,但是女團偶像一直都是曇花一現。中國女團生存狀態惡劣面臨,眾多女團缺乏知名度、女團藝能水平不佳、缺乏專業的女團運營隊伍、女孩組團遭到家人反對等各種問題。在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的情況下,傳統電視媒體和娛樂公司也逐漸放棄了女團,在偶像團體綜藝裡也更加偏向將資源輸送給男性團體。
  • 奇怪,中國大使館為何向一個日本偶像團體表示誠摯感謝?
    日本富士電視臺主持人小倉智昭在節目中說:「對於中國大使館發布感謝SMAP的消息,我感到很吃驚。 中國和日本的友好橋梁 ——SMAP曾如此努力過。」SMAP,日本國民偶像團體,由中居正廣、木村拓哉、稻垣吾郎、草彅剛、香取慎吾五位成員組成。1988年,SMAP作為日本第一大培養男藝人的經紀公司傑尼斯事務所的旗下藝人結成。
  • 偶像團體:包吃包住,基本工資3500,一份殘酷且低保的職業
    一再有媒體講,2018年是中國偶像元年,選秀平臺有了,打歌舞臺正在準備,各公司的偶像團體也躍躍欲試。一切的叫衰,在蓬勃的中國市場面前稍顯無力。中式的偶像團體能走到哪一步? 作者|林蔚來源|小鮮綜藝編輯|範鑫 偶像,說到底是一份職業。
  • 不組團不會唱歌,日本偶像團體怎麼這麼多?
    動不動就是一個人數眾多的偶像團體讓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一臉懵逼其實,並不是日本人不組團就不會唱歌,而是偶像團體的唱片確實好賣過一眾歌姬歌鴨,這樣的市場表現可能讓人有一種錯覺,日本人都在組團唱歌。但是日本還是有很多solo歌手的,男的女的,可能唱片賣得一般般,但是存在感還是很強。比如我的最愛,清水翔太(牆裂推薦)!
  • 為什麼現在的偶像團體都需要一個說唱擔當?
    既然如此,乾脆不設說唱擔當這個位置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冒這個險來讓一個隨時可能退賽的導師,和一群「reader」來讓節目在說唱環節出糗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二十年多年來,我們都追過哪些華語組合嗎?仔細想想後,你會發現偶像團體的人數,其實是在慢慢增加的。S.H.E, Twins,飛輪海,這些在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組合的人數都只有2到4人。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但如果回到中國流行文化產業,今年中國的「韓國101系偶像團體選秀」,絕對值得說上一說。已經結束的《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正在進行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未來還有《明日之子樂團季》。可以說,2020年中國的選秀綜藝節目,絕對是韓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天下。然而在10年前,中國內地根本沒有什麼偶像選秀,更沒有什麼偶像明星。從沒有偶像明星到日韓偶像遍地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偶像團體遍地開花,出圈的為什麼是她們?
    》《創造101》推動了偶像熱潮席捲娛樂行業,2018更被稱為「偶像團體元年」。大小經紀公司都趕著乘上了偶像經濟這班車,表面看來,粉絲流量狂歡、偶像快速養成、經紀公司加速資本化,然而,火爆場面之下卻是暗流湧動。尚未成熟的中國偶像產業本身存在著的許多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偶像培養模式同質化、人才斷層、經紀公司的運營…今年偶像選拔類節目仍然層出不窮,但無論是觀眾還是業內人士,大家都有著同樣的感受:這個市場似乎「降溫」了。「偶像市場泡沫破裂」的言論也隨之浮出水面。
  • 《創造101》背後的偶像養成機制:開啟「粉絲權力」新時代
    為什麼不去擔當專業的歌手和舞者?如果只是「可愛/美貌就好」,又有什麼必要展現勤奮練習的一面,畢竟最終展現出的唱功舞蹈依舊猶如車禍現場?一個讓最忠誠的粉絲也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偶像們並不是演藝圈中最突出的那一群。
  • 《創造101》碾壓《偶像練習生》?你pick誰!
    2017年以來,諸如《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等綜藝節目都將視角對準了「男性造星市場」,而《創造101》則將目標明確對準了「女團」。中國適合發展國民女團嗎?女性偶像選秀《創造101》給市場帶來了怎樣的火花?
  • 在中國,一個偶像團體想火三年有多難?
    《偶像練習生》蔡徐坤的名字刷爆了那年的朋友圈,《創造101》漂亮妹妹的照片貼滿了網際網路。接連兩個偶像選秀節目爆火,超現象級的熱度,全民投票選C位的激情,點燃了那個夏天。於是有人說,中國的偶像元年要來了偶像元年的口號就像一場幻夢,沒有人成為下一個蔡徐坤、下一個楊超越。
  • 這群女孩,才是今年最火的偶像團體
    在《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這一系列偶像選秀節目席捲了大半年後,相信就算是不追星的人,都通過各種微博熱搜、新聞頭條,也了解到了整個偶像養成模式的狀態
  • 韓國靠偶像團體賺取大量外匯,偶像團體是如何通過包裝成為搖錢樹
    K-pop 產業的急速成長促使韓國偶像產業鏈愈發成熟,系統化培育出一組接一組的偶像團體。根據《朝鮮日報》(조선일보)報導,韓國光是近十年(2007–2017)出道的偶像團體就有 436 組,出道組數最多的 2012 年甚至平均每六天就有一組偶像出道。每個團體都想從茫茫偶像海中脫穎而出,然而僅有少數順利存活下來,其中能讓人記住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 國產偶像團體「養火」術
    》《創造101》播出,網際網路選秀擔起了「養團」重任。 歸咎原因,不成熟的產業模式、不健全的配套設施、無秩序的「養團」體系是根本。但拋開整個市場大背景,各家的團體運營思路和方式也或多或少都要「背鍋」。 大環境短時間內無法改善,但網際網路的「養團」熱情仍在加溫。《創造營2019》在播,《明日之子第三季》《青春有你 第二季》蓄勢待發。這種背景下,想「養火」一個國產偶像團體,勢必要各家在運營上多費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