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之死朱元璋的苦果,誰能饒過誰?三十五年後又一次輪迴

2021-02-13 旺旺說歷史

0

歷史上殘暴的帝王不少,而做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大明朝穩定之後大肆屠殺自己的有功之臣確實少有,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後來靖難的爆發。其實這也有做為帝王的無奈,自己的家天下總害怕被後面的有功之臣給密謀篡位了,但是在還沒有建立大明前他做的這件事情如果沒有發生可能朱棣永遠都不敢反叛。而朱重八對自己的侄子痛下殺手卻不知道自己百年後會在一次雜自己的孫子兒子之間上演....

其實大家翻開歷史書籍就會發現在朱元璋稱霸中原時,最大的敵人一直不是元朝軍隊而是別的一支起義軍。也就是同這位起義軍領袖的決戰之後才奠定了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基礎的,他的宿敵就是陳友諒是也。在當時整個南方起義軍勢力中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以及劉福通輔佐的小明王這幾股勢力當中他的勢力最弱小,但是卻笑到了最後。其中既有軍中的謀士將帥的鼎力支持還有老朱的戰略眼光獨到,當然也有運氣使然的。而其中一次的戰略失誤差點導致了自己的敗亡....

1363年朱元璋率部去解救自己名義上君主小明王,把自己的精銳全部帶著而留在家中的老弱病殘來防守。謀劃之時劉伯溫就極力的反對,但是朱重八依舊堅持己見。不久陳友諒見此情狀派軍六十萬來襲,這時候可以說是危難之中了朱的實力本來就弱小而又在和張士誠作戰的關鍵時期。一退則全軍士氣低落難免不會被「私鹽販子」所乘,不退的話江西地界剛剛收復原本就有陳友諒的勢力。若是他一舉進攻端掉老朱的老巢那該如何是好?這時候朱文正挺身而出,以區區幾萬孱弱士兵力抗六十萬的軍隊整整八十四天,最誇張的還是他還殺敵數萬。為朱元璋回師決戰奠定基礎。最後陳友諒兵敗身死之後論功行賞卻沒有賞賜這位最大的功臣,主流史料都一致認為是老朱怕自己的侄子難以服眾而沒有封賞。

而後來不久因為他的不滿甚至有私通張士誠的原因而被囚禁至死,其實朋友們只有仔細推敲下裡面疑點重重的。第一封賞因為朱文正的謙遜而他的叔叔為了收買人心而沒有賞賜給他高位,朱元璋作為一代梟雄只是因為這點就避嫌?並且朱文正的功勞的確最大何人會反對?

第二位居大都督之後還私通張士誠能得到什麼?難道想取朱重八代之?其實後來在史學界發現朱重八後來寫信給自己的外甥曾經說到了自己這位侄子,並沒有指責他有反叛之心只是說他違反命令直接派人去張士誠那麼買鹽。這裡面也就詭異了朱元璋在私人信件中卻只是說他違令買鹽的,那麼僅僅因為這個囚禁他?

第三史料記載朱元璋得知他有反叛的跡象時並且準備處死他要不是賢良的馬皇后勸住了只是被軟禁起來一直到死。真實的是他失勢之後不久便死掉了這裡面更加更加詭異了,一位勇冠三軍的年輕大將會如此早死?

而主流史學家都是認為那是因為朱文正脾氣暴躁為人驕傲不遜,因為自己的待遇不公而指使手下幹那些違法之事甚至到後來準備謀反。我前面提出的這三點大家想想就會知道一些答案了,朱文正由於自己的戰功得不到賞賜之後開始破罐破摔。由於他和同僚關係極差有歷史記載他剛剛進入軍中就曾經密報給自己的叔叔說軍中大將徐達有反叛之意....這些都說明這位戰場上的領袖政治上才能卻十分匱乏,切脾氣暴躁秉性不佳。

只是脾氣不好性格又缺陷這些都不是囚禁至死的原因啊?最多就是直接免了職或者繼續打壓就行了啊,畢竟他的軍事才能太高了。千軍易求一將難尋啊,再者是朱重八的侄子從血緣上來講也不該受到如此對待啊?君不見老朱家的幾個兒子又幾個不草菅人命的又有幾個被責罰了更加別說囚禁了?

現在有歷史方面的學者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出來,畢竟小叔叔對自己的大侄子的感情一般都是極為特殊的,年齡差距不大極像父子又像兄弟的,就是朱元璋去責問朱文正的時候,朱文正的回答可能極為的不客氣使得老朱暴怒然後被朱元璋失手打死....這也是為何大明建國不久朱文正的年僅八歲不到的孩子就被封為藩王的原因,這是對自己侄兒的一種補償罷了。而他後期殺了那麼多大將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孫子建文帝能順利接班罷了,可惜後來就是因為這原因讓朱允炆手上無人能用讓自己的天下白白便宜了朱棣。若是朱文正還在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他能互相制約那些大將而朱棣更加不敢反叛了。感謝您的收看,如果感覺不錯請給個點讚關注唄。如果有何高論歡迎留言切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的親侄兒---朱文正
    其父是朱元璋長兄朱興隆(南昌王)。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坐鎮孤城抵禦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戰功卓越。因戰後對朱元璋的封賞不滿,後私通張士誠,被朱元璋得知,被軟禁,最後鬱鬱而終。人物簡介朱元璋起兵時,朱興隆早已死亡,朱興隆的妻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朱文正當做自己的兒子撫養。朱文正勇猛善戰,隨軍渡江時,攻下集慶路。
  • 朱元璋為什麼重用外甥李文忠,卻將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童年命運十分悲慘,父母雙親以及兄弟姐妹幾乎死絕於元末大饑荒。對於親情,早期的朱元璋是十分欠缺的,唯一在世的親人只有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那麼,朱元璋到底為什麼這樣厚此薄彼呢?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且聽筆者慢慢道來。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曾為大明江山的創建立下過赫赫戰功,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以區區四萬人抵禦住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而李文忠在平定江南、徵討北元等大戰中居功至偉,僅以戰功論,二人並無絕對的高下之分。
  •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為何明朝建功立業,為何結局悽慘?
    當皇帝,朱元璋的弟弟朱興隆已經死了反抗,留下兒子朱文正跟隨朱元璋。作為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是一個職業能平步青雲說。
  • 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為何能堅守孤城??
    朱文正率軍堅守洪都足足八十五天,為什麼能堅守這麼長時間呢?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朱元璋未雨綢繆,下令後移城牆三十多步,致使陳友諒「巨艦乘城」的攻城戰術行不通。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正月,朱元璋親自到龍興接受胡廷瑞等人的歸降,下令改龍興為洪都府。
  • 朱元璋為何要放過背叛自己的朱文正,並讓他的子孫世襲靖江王?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明太祖朱元璋無論在正史上還是野史上,都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對於那些與自己不和或背叛過自己的人,他的態度從來都是有一個,就是「誅其九族」。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小時候朱元璋家中實在是太貧困了,以至於朱元璋登基後回憶說如果當年有一口飽飯,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朱元璋,只有一個農民朱重八。在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朱元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地主家做活放牛,所得的報酬也僅僅是餓不死罷了。
  • 世人不知有因果,它又何曾饒過誰?
    做了惡事的人不相信有因果,因為這樣的人是用僥倖在安慰自己,安慰自己那顆因做了惡事而惶恐不安的心,以此覺得能讓自己的心好過一點兒。但即便是如此,他們依然是無法真正的不提心弔膽,畢竟做了惡事,傷天害理,良心難安寧的。
  • 朱元璋這個侄子,一家人叛逆了281年,終被殺…
    這樣悍將令陳友諒讚嘆不已:「朱元璋座下猛將如雲,竟還有朱文正此等軍事奇才,若能效力於我,勢必如虎添翼!」。然而他註定等不到這樣的機會了,在隨後的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兵敗身死。而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朱文正首當其功。洪都保衛戰,是軍事天才朱文正的巔峰之作。
  • 歷史隱藏人物回顧篇朱文正
    歷史隱藏人物——明.朱文正,朱文正(1336-1365年)明朝開國名將。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曾任全軍最高衙門「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的父親是朱元璋大哥朱興隆(南昌王)。          朱文正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朱興隆就已經死了,朱元璋一直帶在身邊當兒子養,朱文正很小就表現出其超強的軍事天份,而且勇猛善戰,在明軍攻打江南時期屢立戰功,被升為樞密院同斂,這時候朱文正還不到25歲,朱元璋問朱文正:「想當什麼官?」文正對曰:「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 朱元璋做主把他兩個女兒嫁給朱文正和徐達,謝再興卻叛降張士誠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二十六,朱元璋的諸全守將謝再興叛降張士誠。謝再興原是朱元璋長槍軍的將領,能徵善戰,有勇有謀。
  • 一個侄子一個外甥,為什麼朱元璋對兩人態度截然不同?
    朱元璋他爹叫朱五四,是個勤勞善良的農民,靠著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竟養下了四男二女。看似人丁興旺,但是由於天災、瘟疫等因素,使得老朱家的人死得死,逃荒的逃荒。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朱元璋參加紅巾軍,終於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 朱元璋對嫡系內部異己勢力的清洗,朱文正案
    如前所說,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朱元璋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樞密院同僉朱文正為大都督並節制中外諸軍事,獲得了極高的軍事地位。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洪都叛亂平定後,朱元璋命大都督朱文正協同元帥趙德勝、參政鄧愈等人共同鎮守洪都。朱文正在洪都「增浚城池,嚴為守備1」。
  • 理解朱元璋:家人、朋友、親戚都謀逆,叫我怎能不猜忌
    因為在明白了紹榮謀反的事實之後,朱元璋竟「欲宥榮死」。也就是說即使紹榮謀反,朱元璋也想免他一死,後來常遇春百般阻諫,朱元璋「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我們可以想像,如此信任的朋友的背叛,對最初時期的朱元璋的打擊有多大?親戚第二個背叛他的人是謝再興。
  • 有人送給朱元璋一位才女,朱元璋心花怒放,為什麼沒過幾天又把該女子殺了?
    正在巡邏的朱文正看到蘇坦妹後,不覺得停住了腳步,欣賞著這位氣質非凡且長相出眾的美人。和朱文正一起巡邏的還有胡德濟,胡德濟是大將胡大海的養子。他對朱文正說:「不如將此女子獻給你的叔父[朱元璋],以此獲得恩寵。」
  • 電視劇朱元璋中,大美女蘇坦妹為什麼被朱元璋處死
    自古紅顏多薄命,香消玉殞誰人憐! 蘇坦妹是江南的一個大美女,大才女,本來在家裡過著琴棋書畫的小日子,沒想到就因為自己長得美,被朱元璋的侄子看到了,給強行帶了回去,送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有雄韜偉略,蘇坦妹有才女性情,倆人可以說是互相仰慕,親切交流到深夜。
  • 宋宋CP:天道輪迴,愛情可曾饒過誰
    是的不論多巴胺之後有否再次升華或褪去後仍是一灘水塞在腦子裡生活裡總有精彩 以及更精彩的freestyle花式表白等待落筆夏目漱石說今晚月色很美就已足夠王家衛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做過摩託車了也很久未試過這麼接近一個人了
  • 朱元璋稱帝時,還有幾個親戚在世,朱元璋又是怎麼對他們的呢?
    侄女福成公主朱元璋的大哥大嫂一共有兩兒一女,可惜大兒子很小就死了,只剩下兒子朱文正和小女兒。後來大嫂王氏帶著一對兒女去投靠已經是義軍首領的朱元璋,朱元璋很高興。對於朱文正,朱元璋拿他當兒子對待,因為畢竟是大哥的兒子,也是倍感親切。
  • 天道之下好輪迴,蒼天可曾饒過誰?
    我曾認識過一個叫強的男人,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渣。他出身在農村,家境一般,但是他卻有一種不甘人下的「野心」,希望能通過關係步入官場。因此,他大學畢業後,等待分配和安置期間,臨時在離家一百多裡之外的地方上班。因為離家遠就住在單位的單身宿舍裡,每到夜幕降臨孤單與寂寞便會包圍著他。
  • 朱元璋殺胡大海之子——成大事的原則
    朱元璋殺胡大海之子——成大事的原則作者:轅固小生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得國最正的開國皇帝了,他沒有篡位,也沒有將其它漢人的王朝弄到自己手中,而是把蒙古族打敗,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1360年,朱元璋施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為了緩輕農民的負擔,朱元璋下令禁酒。胡大海的兒子胡三舍卻明知故犯,私自釀酒,朱元璋大怒,下令誅殺胡三舍。此時的胡大海正在奉命攻打紹興,朱元璋手下的人都勸他,看在胡大海的功績上饒了胡三舍。但是朱元璋為了嚴正軍法,還是將胡三舍殺了。
  • 朱元璋為何獨愛馬皇后?
    年近二十的馬秀英出落得端莊秀麗,舉止從容淡定,有一股大家閨秀的風範,可馬秀英的婚事也成了養父母的一道難題,「到底誰家的男兒能配上我家秀英?」一次閒聊時,郭子興將苦惱跟夫人張氏說了。張氏思索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她對郭子興說,養女馬氏正愁婚事呢,如果將她許配給朱元璋,招他做女婿,豈不是兩全其美?馬氏溫婉端莊,賢淑良惠,婚配稀有人才朱元璋正合適,這樣既為心愛的養女找到如意郎君,又能讓朱元璋徹底對郭子興忠心,可謂是一舉兩得。郭子興聽後點頭,覺得這個主意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