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家行動》接棒《人民的名義》,反腐劇的春天何時歸來?

2021-02-22 數娛夢工廠

錯失了《人民的名義》這樣的爆款,央視放出大招——《國家行動》,該劇同樣聚焦反腐題材,號稱尺度堪比《人民的名義》。

雖然《國家行動》的宣傳期還沒有正式啟動,但已經陸續有報導出爐,據央廣網一篇報導,《人民的名義》發生在虛構的漢東省,《國家行動》則直接取材自引起黨中央、廣大人民群眾、國內外媒體極大關注的四川劉漢劉維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故意殺人案。

《人民的名義》曾在回應為何不是選在央視播出這樣的疑問時稱,央視一套播劇不能超過44集,而《人民的名義》一共55集。如今看來,在《人民的名義》峰值收視率破7,創近十年電視劇史最高紀錄,央視也必不會缺席這個題材。

《國家行動》和《人民的名義》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牽頭不同的是,《國家行動》主要從公安部的視角來表現反腐成果,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風山漸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製作。本該是2017年央視一套黃金檔的開年大戲,但臨時被換,有消息稱,《國家行動》目前正處在補拍和後期製作階段,不出意外的話,將很快與全國觀眾見面。

2016年3月,在電視劇《國家行動》劇本研討會上,相關負責人指出,該劇是央視在十九大召開以前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推出的扛鼎之作,這部劇的創作要站在國家的高度打開故事的背景格局,結合黨中央十八大以來的反腐舉措,以反腐打黑為創作基點,充分體現國家意志。

從主創團隊角度看,《國家行動》同樣頗有實力,高群書執導,張成功,庹政編劇,黃志忠、張譯、何平、陳寶國、王志文等人主演。高群書曾以拍攝紀實風格公安題材《中國檔案錄》開啟職業生涯,執導的《命案十三宗》、警匪電視劇《徵服》等均收穫好評,2008年執導根據發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的一起連環爆炸勒索案改編而成的電影《千鈞一髮》,影片獲得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2004年,廣電總局下達指示:因為數量泛濫和編劇粗糙,反腐劇被整頓,從此不能登陸衛視黃金檔。前有十三年來首次解凍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後有號稱尺度堪比《人民的名義》的《國家行動》登陸央視,現實類題材影視作品是否真的將要迎來春天呢?

1高群書護航,《國家行動》改編自四川漢龍集團真實原型

《人民的名義》的爆紅,被認為與主創團隊——最高檢的牽頭立項、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擔任《人民的名義》編劇、資深導演李路執導以及一眾老戲骨的實力加盟密切相關,那麼《國家行動》又有何背景呢? 

央廣網報導顯示,《國家行動》以四川綿陽1.10大案為線索,牽涉出一個盤踞地方的黑惡勢力。由公安部副局級調研員賀延齡擔任組長,帶領許淮北、徐望東等警隊精英組成的專案小組,最終將黑社會組織一網打盡。

從製作班底來看,《國家行動》的實力還是頗為雄厚,導演高群書以拍攝紀實風格公安題材《中國檔案錄》開啟職業生涯,2004年執導反腐題材劇《權利場》,同年還執導了反黑題材劇《反黑組》。2000年,高群書曾執導的電視劇《命案十三宗》被評為年度北京10大熱門電視劇之一,其代表作品還包括《東京審判》、《風聲》、《神探亨特張》等作品。

(高群書導演)

而編劇張成功原為安徽省公安廳《警探》雜誌社編輯,其長篇小說《苦海中的泅渡》獲1994年全國公安報刊優秀作品紀實類一等獎,並被改編為電影《天國逆子》,在第七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榮獲兩項金獎,另一位編劇庹政則被譽為「新官場小說第一人」,早年還涉獵武俠、黑道小說等。

在《人民的名義》引起觀眾廣泛討論之後,很多人追問這部電視劇是否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編劇周梅森表示,文學藝術創作不是報告文學,不能完全按照已有案件來寫,但也沒有迴避社會中產生重大影響的典型案例,網友紛紛根據已經曝光的腐敗案例對號入座。

而《國家行動》則有明確的真實案例原型,案件的主角——劉漢,原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資產高達400多億元人民幣。2015年2月9日,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等罪的罪犯劉漢、劉維、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執行死刑。

《人民的名義》熱播的背後,其背後「50家投資方跑路」的融資故事也為人所津津樂道。最後,五家初涉電視劇投資的影視公司,反而成為大贏家。政治題材的敏感和風險也可見一斑。

五家投資方之一的天津嘉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演員高亞麟(《人民的名義》總製作人、總發行人)的公司,投資《人民的名義》時,他直言「已做好賠本40%準備,但一定要投這部劇」;安曉芬和她的大盛國際長期專注於電影投資,鮮有下注電視劇,她表示「得知是高檢牽頭,周梅森老師編劇,李路導演,當即表態要投資」 ;利達影業則是基於和金盾影視(聯合出品方之一)之前的合作關係參與投資;導演李路也自掏腰包,他的弘道影業公司投資佔比10%,最後一家加入的公司是北京正和順影業,董事長陳靜柱在片場和李路聊了十多分鐘就決定投資。如今看來,這五家都已經名利雙收。

那麼,《國家行動》登陸央視平臺,又是哪些投資方呢?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出品方主要包括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承制方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看起來似乎籍籍無名,於2014年成立,創始人為資深經紀人、製片人、導演王兵,以影視製作、藝人經紀、影視投資為主營業務,曾承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久石讓擔任音樂總監的、亞洲最大實景演出項目——「希夷之大理」。成功主辦汪峰上海個唱、光輝歲月演唱會、唐朝2013 專場演唱會、郭德綱2013 德雲社全國巡演等各類演出項目。2016年聯合出品劉震雲的女兒劉雨霖處女作《一句頂一萬句》。但從高群書位列其股東名單來看,不難理解風山漸此番的入局。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11月2日,風山漸宣布獲得上海磐石資本、杭州聯絡互動兩家公司共計1000萬元人民幣入資,估值1億元人民幣。

而查閱風山漸的工商信息還可以發現,其股東除包括導演高群書、還有管滸等,而管滸也是黃渤參股的公司西安曲江春天融合的股東,同時與朱文玖、朱瑩華、劉鎖靈等共同參股多家傳媒公司。

自2004年總局頒布「因為數量泛濫和編劇粗糙,反腐、涉案劇不能登陸黃金檔」以來,《人民的名義》是首部「解凍」的反腐大劇。

作為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在尺度拿捏上自是得心應手,其自己講述《人民的名義》創作過程中曾說:年過60的他把8年前寫到十幾章作品拿了出來,做以重新的構架,深入採訪、重新布局,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取得的時代成就,堪稱二十年來內地反腐劇的「歸納總結」。

要知道,時間輪迴到十多年前,反腐政治電視劇曾有一個創作高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蒼天在上》、《天網》等極具震撼性的作品問世引發巨大轟動,《蒼天在上》播出於1995年,該片當年收視率跟新聞聯播持平,可見觀眾對此類題材的關注。

隨後的十年間反腐題材影視劇進入井噴期:《刑警本色》、《生死抉擇》、《忠誠》、《大雪無痕》、《國家公訴》、《絕對權力》相繼跟大家見面。

如今在《人民的名義》爆火的情況下,《國家行動》又即將播出,而這一切似乎只是個前兆。可查的信息顯示,還有一波反腐劇已經立項,從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共立項7部與反腐有關的電視劇,分別是《人民的名義》《打虎上山》《天網行動2015》《反貪風暴》《高位》《利劍出擊》和《懸崖邊》。

其中《反貪風暴》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出品,導演是鄭曉龍、夢繼,鄭曉龍亦為導演《金婚》《甄嬛傳》《羋月傳》等作品,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繼《人民的名義》之後的又一部檢察題材力作《因法之名》也即將推出。

另外,這次與最高檢合作《人民的名義》後,高亞麟已經在3月投入到仍由最高檢督導拍攝的院線電影《我是檢察官》。而據傳同樣由知名導演高群書執導海外追逃貪官題材的警匪大片《獵狐行動》經過近兩年的籌備,現進入倒計時階段。該劇由顧小白擔任編劇,總投資在2億元人民幣左右,也將有一線明星演員加盟擔綱主演,也是由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督導拍攝。在金盾中心的計劃中,《天上人間》網劇,以及反映職能部門失責導致「天津大爆炸「案件的影片等都在規劃中。

從商業角度來看,反腐、涉案劇同屬於現實題材,無論是之前的《湄公河行動》還是如今的《人民的名義》都在反覆驗證著優質現實題材劇在當下的正確性。而隨著十九大的臨近,現實題材僅僅是一次集體獻禮,還是走向更為成熟的商業類型,走向依舊不明。

數娛夢工廠現已覆蓋新浪微博、虎嗅、鈦媒體、界面、百度百家、新浪創事紀、今日頭條、搜狐、騰訊、網易、DT財經、藝恩、一點資訊等。

內容交流與資源合作請聯繫:

shuyumgc@126.com

相關焦點

  • 公安部反腐大劇《國家行動》來了!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收視率一直高居不下,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
  • 等了三年,《人民的名義》續集沒到,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將襲
    2017年,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上映,當時該劇的收視率和口碑都非常的好。老戲骨陸毅、柯藍、吳剛、張豐毅、許亞軍、侯勇等人的飆戲,跌宕起伏的緊湊劇情,至今回味起來都非常有韻味。當時,《人民的名義》收官之後,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第二部快點上映。
  • 高群書又一力作《國家行動》不輸《人民名義》的反腐打黑大劇!
    《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開播以來,深受廣大吃瓜群眾的追捧,此劇由李路執導、演員由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柯藍、胡靜等眾多明星合集的一部精彩高質量的反腐大劇。作為此劇的姐妹篇由高群書一手操刀的另一部力作,這部《國家行動》是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牽頭聯合製作的反腐大劇。
  • 公安部也搞了個反腐大劇 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原標題:反腐大劇《國家行動》要來了!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半個月來持續佔據收視榜榜首。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為謀權利,不惜剷除一切「絆腳石」,使得人民警察的形象跌入谷底。
  • 等了三年,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將播出,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文│娛情派在當下的螢屏上,反腐題材的電視劇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2017年播出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當時該劇的收視率與口碑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劇中的陸毅、吳剛、許亞軍等多位演技派紛紛走紅,跌宕起伏的緊湊劇情,眾星雲集的豪華陣容
  • 反腐劇《國家行動》來了!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半個月來持續佔據收視榜榜首。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
  • 反腐電視劇《國家行動》央視官宣定檔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6月1日傍晚,央視CCTV電視劇官方微博公布了《國家行動》將接檔《花繁葉茂》,登錄央視黃金檔。   3年前,封面新聞率先報導了《國家行動》拍攝,引發全國觀眾關注。時隔3年,與《人民的名義》齊名的反腐電視劇《國家行動》,終於盼來了。
  • 《國家行動》尺度大於《人民的名義》,4年多次撤檔原因耐人尋味
    3年前,《人民的名義》作為一部反腐大劇匯集了張豐毅、許亞軍、吳剛、陸毅等一批老戲骨,一經播出就達到了電視劇的收視高峰並且在網絡上面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其實在《人民的名義》播出之前《國家行動》就準備在央視播出,但是基於一些原因多次撤檔
  • 可惜這些反腐大劇!本該隨《人民的名義》大火,如今上映都成問題
    去年一部反貪反腐的劇火遍全網,它就是《人民的名義》。一經播出便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追捧,許多看過《人民的名義》的朋友都說這部劇是真的好看,因為這部劇劇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可感的,才鑄造了它的成功。俗話說:趁熱打鐵,在《人民的名義》熱播後,豆瓣評分一路高升,所以不少反腐電視劇便就想著借這股東風一飛沖天,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些反腐題材劇不僅沒扶搖而上,就連其本身都是問題累累,根本就不能符合反腐連續劇的基本標準被斃掉,更別提想火爆網絡。相反的是好幾部劇都是定檔後又撤檔,還因此陷入了長期積壓的局面。
  • 反腐劇《國家行動》定檔,張譯主演,劇情不輸《人民的名義》
    而就在《燃燒》和《三叉戟》播出不久,央視一套於6月1日宣布,反腐題材電視劇《國家行動》將接檔《花繁葉茂》,登陸CCTV-1黃金檔。據了解,該劇早在2017年就已經拍攝完成,但由於該劇的尺度比較大,該劇遲遲未能播出。
  • 《人民的名義》反腐尺度大 導演:沒有尚方寶劍!
    《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即讓人看到了「反腐」的威力,第一個大案就是某部委某處長貪汙幾個億,副市長潛逃國外。令人驚嘆的大膽設定和表現力度,以及氣氛緊張、節奏緊湊的戲劇味,令不少年輕觀眾大呼過癮。而更讓觀眾感到震驚的是,本劇的反腐官員尺度上據說將抵「副國級」。很多觀眾好奇,作為本組的組盤者和第一「責任人」,李路是否有「尚方寶劍」。對此,李路一口否認。
  • 反腐劇《國家行動》將即登央視 講政法委智鬥犯罪集團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半個月來持續佔據收視榜榜首。近日該劇的收視率已突破驚人的5,打破《武媚娘傳奇》創下的實時收視紀錄。據東南商報4月22日報導,另一部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即將登陸央視。 《國家行動》原計劃作為2017年的開年大戲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但臨時被換。
  • 好看的反腐劇不止《人民的名義》,這部劇當年就看得人戰慄!
    這是一部沒有上過央視的,當年收視率很高的,演員顏值難以說明是高還是不高的,戲骨雲集的,懸疑反腐推理涉案的……老片兒。反正是《人民的名義》又帶起了反腐劇熱潮,那我們就就著人民的鹹菜,下這碗高緯度的八寶粥吧。雖然同為小說改編,但高緯度和人義的角色設定完全不同,整個劇的思路也完全不同。
  • 腐蟲,以《人民的名義》消滅你
    如此炙手可熱,不少人也研究起它的成功之處,有人讚嘆老戲骨的精湛演技,有人驚嘆反腐劇的製作尺度,有人言之滿足了普通大眾對官場百態的窺視之欲,再有深刻的理解就是現實反腐為之打下的人心基礎,筆者比較贊同最後的說法,但還想補充的是,究其根源,筆者更認為《人民的名義》走紅是反腐政策制定下反腐劇迎來的春天。
  • 在追《人民的名義》?這些反腐英語你不得不知
    3月28日,中國新劇之一《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播出。該劇描述了各級政府官員針對高層官員(「老虎」)和基層官員(「蒼蠅」)的反腐行動。  《人民的名義》根據同名小說改編,主人公是虛構人物——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他正在調查捲入漢東省京州市地產分配案的貪官汙吏。  Zhou Meisen, a renowned writer of political novels and dramas, was chosen to write the script.
  • 看《人民的名義》學英語:這些反腐話題用英文怎麼說?
    《人民的名義》正一躍成為當下的螢屏爆款,該劇匯集了40多位老戲骨同臺演出,互飆演技展現官場百態,播出後受到觀眾廣泛好評和追捧。在追劇的同時,特意整理了一些反腐話題的相關英文表達,一起來學習一下吧。3月28日,中國新劇之一《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播出。該劇描述了各級政府官員針對高層官員(「老虎」)和基層官員(「蒼蠅」)的反腐行動。
  • 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刷屏到海外,外國網友最感興趣的卻是電視劇背後的這個機構——
    如果10天前提出這個問題,恐怕你會一頭霧水,但隨著這部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牽頭創作的電視劇從3月28日起在湖南衛視開播,如今用「全民追劇」來形容已毫不為過——該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一直排在第一,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而4月4日的數據顯示,《人民的名義》市場佔有率達到近21%。
  • 《人民的名義》火了 2019反腐風暴在路上,3部反腐劇期待嗎?
    導語:《人民的名義》火了 2019反腐風暴在路上,兩部反腐劇期待嗎?2017年以現實手法主演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對於反腐敗力度的加大,對於腐敗分子的追查以及一個個逃亡國外的紅通分子的打擊越來越重,像這樣比較現實的反腐影視題材也贏得了人們對於這種題材影視劇的關注。
  • 除了《人民的名義》,這幾部反腐劇也很經典,你在追哪部?
    近幾年,反腐貪汙一直是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越來越多的反腐大劇也再度走進大家的生活。前有《人民的名義》,後有《破冰之旅》,這不最近好多網友爆料《人民的財產》今年也要上映,看來反腐劇的春天就要來了。《人民的名義》好評如潮的這部反腐爆劇《人民的名義》,可是被譽為了新時代的《官場現形記》。
  • 《人民的正義》再次延期,影迷心碎一地!還有兩部反腐劇更懸
    反腐劇《人民的正義》幾經更名,最終定為了《巡迴檢察組》。多次改名想必也是為了儘快讓該劇能夠過審,從而呈現給影迷們。其實自從公布開拍《人民的正義》,以及從《人民的名義》中延續過來的大部分原班人馬,已經讓許多觀眾期待不已了。只是遲遲未能上映,實在令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