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刷屏到海外,外國網友最感興趣的卻是電視劇背後的這個機構——

2021-02-15 中國網

注意了!在中國網官微後臺回復相關關鍵詞「習近平訪芬、「雄安」、「中韓」…可以看到更多內容!

「外籍情人、特警出動和鈔票鋪就的床——這些元素若放在美國政治劇《紙牌屋》中,一點都不會有突兀感。但讓人驚訝的可能是,該劇主角是一名中國的政府官員。」這是美國CNBC新聞網對於近期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評價。

你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粉絲嗎?如果10天前提出這個問題,恐怕你會一頭霧水,但隨著這部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牽頭創作的電視劇從3月28日起在湖南衛視開播,如今用「全民追劇」來形容已毫不為過——

該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一直排在第一,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而4月4日的數據顯示,《人民的名義》市場佔有率達到近21%。

湖南衛視微博披露收視率

毫無疑問,這是清明小長假期間最熱的一部電視劇,其在網上的火爆程度,恐怕只有「雄安新區」話題可與之媲美。

有意思的是,該劇一眾「老戲骨」的精彩演繹,甚至在微博上獲得了只有「小鮮肉」才有的待遇:粉絲互掐。劇中的「達康書記」和「育良書記」都有了自己的粉絲團,且相互開始了「掐架」——

從網友評論可以看出,該劇男女老少通吃,引發全民瘋狂追逐熱潮。

「達康唯飯」、「育良唯飯」、「陳海猴子CP」……面對年輕人的「劇評」,有些人是不是感覺看不懂了?眼下,很少有嚴肅的政治類題材、主旋律電視劇,能像《人民的名義》這樣,被小年輕們喜歡。

對這些新時代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來說,他們更多接觸的是經濟環境、文化環境,而非政治環境。當政治題材的影視劇開始生活化,甚至可以被「娛樂化」後,他們自然欣喜。以至於,有人從這部劇中看出了現代政治語境下的「宮鬥劇」成分,開始研究腹黑的育良書記、鑽營的祁廳長、傲慢的達康書記;也有網友則把它當成了偶像劇,讚美侯亮平的顏值、祁同偉的睫毛、沙瑞金的男人味兒。

當然,一幫老戲骨精湛的演技,更是圈了一票「演技派」粉絲。這種演技爆發,也令很多觀眾從「小鮮肉霸屏」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部「神劇」?

「這可能是當代劇中最宏闊的一部戲。」早在2016年拍攝期間,該劇總製片人、導演李路就曾如是向媒體闡釋道。

而被喻為「中國反腐劇第一人」的編劇周梅森則表示,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力度之大,肯定會在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留下一筆,「大家說實話都憋著一股勁,畢竟近十年沒有出現過反腐劇了,再就是一味追逐『小鮮肉』的市場對我們確實有很大的刺激,難道我們的觀眾今天不需要這種擁抱現實的作品?我不相信。」

編劇周梅森

據媒體此前報導,這部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創作的《人民的名義》,總共有三條線:第一部分是檢察機關辦理一個重大腐敗案,說的是腐敗對人民的傷害;第二條線是政治戲,主要圍繞被卷進腐敗案的各層級官員在政治層面的鬥爭;第三條線是人民的線索,講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在這個大時代下的種種遭遇。

《人民的名義》劇照

目前正在播出的部分,小編從開播起追到現在,可以說看得觸目驚心。尤其是關於暴力拆遷、官商勾結、腐敗分子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的做法,這些過去可能只存在於坊間傳聞的橋段,如今都「光明正大」地被搬上了電視。

難怪CNBC在報導時稱,「中國反腐可能出現在你身邊的屏幕上。」

其實,《人民的名義》不僅出現在了中國的電視螢屏上。在海外社交媒體臉書、推特、YouTube等平臺,《人民的名義》也成了很多網友熱議的話題,其中YouTube幾乎是在與湖南衛視同步更新。

4月5日下午,記者在YouTube上看到,第一集《人民的名義》已有27.1萬人次觀看,680多人點讚。而4日晚上播出的第12集,從5日凌晨起也已經可以在該網站觀看。

YouTube播放列表截圖

超強的關注度,也體現在上述海外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的評論中。有意思的是,網友們一樣腦洞大開,有人驚嘆尺度之大:「中國的紙牌屋,真敢拍啊。」

有人也迷上了「達康書記」——該角色被國內微博網友暱稱為「dark.com」。

而與國內網友不同,海外網友從這部劇中卻看出了其他門道。尤其是對中國反腐機構和反貪局人員、官銜的認知上,《人民的名義》無形中起到了普及知識的作用。

比如就有海外網友對看不懂劇中的官銜表示「捉急」:「怎麼辦,我有點看不太懂,既不認識誰是誰,也不太懂內地的官銜名稱。」

不少海外華人或出國旅遊的同胞也在海外網上開始追劇,紛紛表示「不能落伍」。


通過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國反貪總局也成為部分外國網友第一次聽說的部門。

一位新加坡網友看了片花後就在臉書上表示,「新加坡有貪汙調查局,香港有廉政公署,中國大陸有反貪汙賄賂局。」


還有一位華人網友強烈推薦學習漢語的外國人看這部電視劇。而臺灣一位名為「查太元」的網友則肯定了這部反貪主旋律電視劇製作的用心,並建議臺灣防務部門「好好學習一下」。

記者注意到,在外國人追看中國劇的平臺viki.com上,英文版《人民的名義》雖然還未上線,但已經有了150多位粉絲。一些國外網友留言說,感謝該網站為此劇設立了頻道。

目前,「viki」還需要徵集一定數量的網友申請才能讓《人民的名義》在該平臺上播出。「我會儘可能頻繁的向viki提交申請的。」一位劇迷用英文這樣寫道。


「過去(中國)政府可能認為反腐題材電視劇是一種負面的東西。但現在不同了,因為腐敗是應當直面的問題,它不會因為你閉上眼睛就不存在。」《人民的名義》3月28日開播當天,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援引編劇周梅森的話報導說。

文章還寫道:「在中國政府做出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承諾下,過去幾年來,不少官員在反腐行動中鋃鐺入獄,而共產黨一直認為反腐行動是一場關係到生死存亡的鬥爭。」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導標題:「(中國)反腐鬥爭被拍成電視」。

前文提到的CNBC新聞網站在該劇剛剛播出兩天後即報導稱,「迄今中國觀眾對該劇的反應是正面的。據報導,在視頻網站試播的一集觀看次數達750萬,各平臺累計觀看次數3.5億次。」

報導還注意到劇中反貪局官員侯亮平的扮演者陸毅的微博,稱在首播當天,陸毅在微博上發出的推廣該劇的博文收穫了至少33434個贊。而目前點讚數已經近4.2萬。

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劇,尺度究竟有多大?

編劇周梅森接受採訪時提的一個細節很說明問題:

他坦言,自己寫劇本中途時還在考慮,情節到底觸及到怎樣的程度還最合適?結果卻得到了這樣的鼓勵:「反腐形勢那麼嚴峻,你能這麼輕描淡寫嗎?」

「我覺得所謂的尺度最大並不在於官員的職務之高,而是在於我們現在可以正視當下的政治生態了。過去這是我們做不到的。劇中的很多對話,過去是要被剪掉播不出來的。這實際上也體現了黨反腐的決心。」周梅森如是告訴《人民日報》。

看看下面這幾組劇照,或許你能對尺度之大略感一二——

前幾集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貪官趙德漢受賄兩億案:滿牆滿冰箱滿床的錢,讓人目瞪口呆……

還有現場清點贓款,讓人大開眼界的這段出神入化的花式點鈔↓↓


而早在3月24日該劇尚未播出之時,英國路透社就已經用「緊張刺激」來形容這部劇的劇情了。

路透社報導截圖:「緊張刺激的電視劇讓中國的『反腐戰』再掀高潮」。

從當時路透社的報導中也能感受到周梅森在創作上的「大膽」:報導援引他的話表示,「當前反腐敗鬥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任務和要求,讓反腐題材作品上不封頂,天塌不下來!」

「在中共十九大召開之前,這是部重要的『主旋律』電視劇。」CNBC新聞網記者引述專家的話評價道。

一些英國媒體也將此劇視為中國反腐的決心和力度的體現,比如路透社專門介紹了《人民的名義》背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國為反腐敗設立的機構之一。」路透社說,「中國將繼續採取重要舉措,推進位度化反腐。」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的火爆,當然與人們對反腐的關注是分不開的。在很多人眼裡,反腐本身就像看電視劇,隨著「劇情」展開,更高級別的官員會出場,更高一級的人落馬,其中各路貪官的表演、抗拒、決心、智慧,恐怕比電視劇更精彩。而隨著現實中反腐的深入,單純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觀眾需要,電視劇的優勢在這裡就體現明顯,它的故事性和全方位展現,能給人以一種現實感與縱深感。

就網上的反應來看,這部劇的火爆程度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了《琅琊榜》。很多人留言,這是10年甚至20年內第一次認真追的國產電視劇。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正劇」。最近幾年,為了爭奪年輕觀眾,各家衛視除了推出各種真人秀外,各種偶像劇和鮮肉劇霸佔螢屏,像《人民的名義》這樣的正劇很少見到。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形態過時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其製作的成本時間和人力成本更高,讓一般影視公司都望而卻步。《人民的名義》的火爆,是正劇的新爆發。從觀眾的反應來看,至少在三個形態上,它的「正」具備了時尚要素。

首先,在熒幕上,就是顏值即「正義」。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男的帥氣,女的靚麗。這部劇成功的核心當然是演員的演技,但是它也吸收了偶像劇的優勢,在演員的「顏」上用功頗深。很多90後、00後迷戀裡面的漢東省公安廳長祁同偉,就是因為他夠帥。這部電視劇中的官員形象,至少在顏值上是高於生活的。現實中,有不少官員大腹便便,言談粗鄙,而《人民的名義》中,很少看到那種胖而庸俗的官員。

除了顏值,就是劇情。在微博上隨便搜索一個角色,比如祁同偉,比如飾演京州市委書記的李達康,系統會跳出「祁廳長是好的壞的」「達康書記是好是壞」這樣的選項。這樣的劇情,顛覆了以前正劇中常見的好壞分明的貼標籤現象。電視劇都演了十多集了,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不少人去網上想買原著,提前了解劇情,這可能是編劇周梅森最希望看到的現象了。

當然,最符合當下時代特徵的,可能就是為劇中角色製作表情包了。表情包是一種以社交為目的的二次傳播,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判斷一件事夠不夠火的標準,就是看有沒有表情包出現,這一點在去年的奧運會上就得到了印證。

觀眾需要老戲骨,說到底還是一種對專業性的尊重。這部劇可以給電視人新的啟發,在新的傳播時代,如何更好地抓住讀者與觀眾。《人民的名義》用在宣傳上的成本相當低,也沒有什麼炒作的套路。這一點從演員吳剛對自己走紅的吃驚反應就能看出來。把注意力投向電視劇本身,可能正是秘訣所在。

但無論是顏值粉,還是演技粉,都不是主流粉。《人民的名義》之所以圈粉無數,根本還在於,它的寫實,戳疼了這個社會的痛點。

或許正是由於周梅森的取材,多來源於真實資料和線下感知,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另一面。

無意間,編劇給我們展現了一種既讓人心涼又讓人觸動的社會現實。從舉著火把、打著條幅、喊著口號的工人,到腳踩「黑白兩道」的拆遷隊,從拼命加班的基層公務員到省、市領導……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從這部劇中看到自己或者身邊人的影子,電視劇裡有現實人生的清晰位置。別去找什麼原型,我們自己何嘗不是劇中人物的原型?

《人民的名義》只不過是一種腐敗問題的呈現方式,是對腐敗行為的一種態度宣示,重申了本就該明確的三觀。最關鍵的,還是要有制度建設。比如,一切照規定和規矩來辦事的檢察院,為什麼偏偏放走了丁義珍?電視劇將這個問題展現出來了,線下的人,該反思。

《人民的名義》暫時滿足甚至超出了我們的「尺度期許」,但每一位觀眾心中,對公職人員還有一種「陳巖石期許」。而重要的是,我們的為政者,要滿足公眾的「制度期許」。這些期待,才是「觀眾在粉什麼」的「粉底」。

這樣的劇還不安利,

我想不出還能安利什麼了……

中國網

All About China

中國網客戶端

上!線!啦!

9種語言

近80個特色欄目

輻射200多個

國家和地區

共同講述

同1個中國故事

(來源:參考消息 新京報 人民網)

本期編輯李兆彧

本期校對:劉倩

投稿郵箱:misd-zhiban@qq.com

中國網期待你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外媒搶先得知了《人民的名義》的大尺度?
    此外,路透社專門介紹了《人民的名義》背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國為反腐敗設立的機構之一。」路透社說,「中國將繼續採取重要舉措,推進位度化反腐。」「過去(中國)政府可能認為反腐題材電視劇是一種負面的東西。但現在不同了,因為腐敗是應當直面的問題,它不會因為你閉上眼睛就不存在。」《人民的名義》3月28日開播當天,英國《泰晤士報》網站也援引了周梅森的話。
  • 《人民的名義》國外圈粉!外國網友:看完一集還想看
    同時,這部「現象級」的作品正迅速成為文化熱點,受到海外媒體和網友的極力推薦。 外媒極力推薦,稱「史上尺度最大」 在BBC題為《中國反腐電視劇掀起收視熱潮》的報導中,開篇就為讀者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一棟別墅的一整面牆,裡面竟然全是人民幣!檢察官把被子掀開後,又是滿床的贓款。
  • 央視《國家行動》接棒《人民的名義》,反腐劇的春天何時歸來?
    如今看來,在《人民的名義》峰值收視率破7,創近十年電視劇史最高紀錄,央視也必不會缺席這個題材。《國家行動》和《人民的名義》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牽頭不同的是,《國家行動》主要從公安部的視角來表現反腐成果,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風山漸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製作。
  • 公安部也搞了個反腐大劇 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原標題:反腐大劇《國家行動》要來了!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半個月來持續佔據收視榜榜首。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為謀權利,不惜剷除一切「絆腳石」,使得人民警察的形象跌入谷底。
  • 等了三年,《人民的名義》續集沒到,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將襲
    2017年,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上映,當時該劇的收視率和口碑都非常的好。老戲骨陸毅、柯藍、吳剛、張豐毅、許亞軍、侯勇等人的飆戲,跌宕起伏的緊湊劇情,至今回味起來都非常有韻味。當時,《人民的名義》收官之後,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第二部快點上映。
  • 人民的名義紅到海外 BBC稱是中國版《紙牌屋》
    海外網4月10日電 4月8日,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在其微博上表示:「越來越國際化了。」並連發三個點讚手勢,配圖正是BBC對該劇的新聞報導截圖。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熱播,「達康書記」瞬間成為網紅,一系列表情包也在網上熱傳,網友瘋狂的討論讓該劇迅速登上熱搜榜。如今,《人民的名義》直接飄洋過海火到了海外,連BBC都發布文章介紹這部中國反腐題材電視劇。
  • 國際FUN丨《人民的名義》國外圈粉!外國網友:看完一集還想看
    同時,這部「現象級」的作品正迅速成為文化熱點,受到海外媒體和網友的極力推薦。 外媒極力推薦,稱「史上尺度最大」 在BBC題為《中國反腐電視劇掀起收視熱潮》的報導中,開篇就為讀者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一棟別墅的一整面牆,裡面竟然全是人民幣!檢察官把被子掀開後,又是滿床的贓款。
  • 公安部反腐大劇《國家行動》來了!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自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收視率一直高居不下,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
  • 老外也追劇?爆款神劇《人民的名義》已火出國門,走向世界了..
    隨著好劇好品質的口碑相傳外國網友們也紛紛開始追這部「中國劇」了說到反腐題材的神劇,若將《人民的名義》裡的情節放進美國本土劇《紙牌屋》可能就不會顯得那麼有爆點了。美國本來就是一個喜歡將政府腐敗的題材搬上熒幕的國家。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尺度越開放,劇情越火爆,就越受觀眾歡迎。
  • 《人民的名義》反腐尺度大 導演:沒有尚方寶劍!
    與此成正比的是,網上鋪天蓋地是年輕網友的熱評。本劇的導演李路接受採訪時稱,「這樣的正劇可以說是久違了。」《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即讓人看到了「反腐」的威力,第一個大案就是某部委某處長貪汙幾個億,副市長潛逃國外。令人驚嘆的大膽設定和表現力度,以及氣氛緊張、節奏緊湊的戲劇味,令不少年輕觀眾大呼過癮。
  • 《人民的名義》英文版來了,漢東男子天團的外國粉絲怎麼看?
    一聽英文媒體把《人民的名義》介紹成中國版本的《紙牌屋》更是一個個都坐不住了——集體表示大尺度貪腐劇根本不能錯過!不過老實說,看《人民的名義》的那些歪果仁內心一定是既興奮又非常崩潰的。當中國的吃瓜群眾們每天樂此不疲地追劇時,在世界另一端——美國舊金山地區的一幢小房子裡28歲的Steve也被他的中國同事成功安利,成為了這部反貪電視劇的忠實鐵粉。
  • 等了三年,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將播出,比《人民的名義》還震撼
    文│娛情派在當下的螢屏上,反腐題材的電視劇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2017年播出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當時該劇的收視率與口碑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劇中的陸毅、吳剛、許亞軍等多位演技派紛紛走紅,跌宕起伏的緊湊劇情,眾星雲集的豪華陣容
  • 《人民的名義》:國產電視劇的清流
    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種類和內容不斷多樣化、豐富化,《琅琊榜》、《戰長沙》等一大批優質好劇滿足了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近日上映的《人民的名義》更是在廣大年輕人中掀起追劇的熱潮。既不靠「小鮮肉」賣萌耍帥,也不憑誇張劇情吸人眼球,《人民的名義》是如何做到表情包刷屏朋友圈、劇中臺詞深入人心、豆瓣評分高達8.8?可以說,它的流行,正是因為它是國產電視劇中的一股清流。
  • 逆天國產劇《人民的名義》刷屏美國,這部狼人殺官場版為何火爆留學圈?
    這部《人民的名義》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的當代檢察題材反腐(anti-graft,anti-corruption)電視劇,由著名編劇周梅森創作,《人民的名義》也有很高的可看性,劇情貼近現實、情節曲折、富有懸念,也代表了普通群眾的心聲。但按常理來說,這麼高分的好劇,應該是「小鮮肉」雲集。可這樣一部反貪大劇,卻沒有流量小生,沒有人氣小花,全靠一幫老戲骨。很多網友也表示,很少看到這麼多老戲骨(veteran actors)同臺飆戲了,真是過癮!
  • E-lead 微學堂最大尺度反腐神劇《人民的名義》刷屏,關於腐敗的英文你知多少?
    《人民的名義》一播出,就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刷屏了。
  • 可惜這些反腐大劇!本該隨《人民的名義》大火,如今上映都成問題
    去年一部反貪反腐的劇火遍全網,它就是《人民的名義》。一經播出便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追捧,許多看過《人民的名義》的朋友都說這部劇是真的好看,因為這部劇劇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可感的,才鑄造了它的成功。俗話說:趁熱打鐵,在《人民的名義》熱播後,豆瓣評分一路高升,所以不少反腐電視劇便就想著借這股東風一飛沖天,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些反腐題材劇不僅沒扶搖而上,就連其本身都是問題累累,根本就不能符合反腐連續劇的基本標準被斃掉,更別提想火爆網絡。相反的是好幾部劇都是定檔後又撤檔,還因此陷入了長期積壓的局面。
  • 反腐題材劇裡,李幼斌的《天地糧人》比《人民的名義》更有深度?
    早在去年就殺青,被譽為《人民的名義》續作的《人民的財產》一直牽動著廣大網友們的眼睛,畢竟這部電視劇不僅延續了《人民的名義》那種大膽,辛辣,直白的作風,而且在演員上更是集合了一大幫老戲骨來聯合主演,這裡面包括了靳東,閆妮,陳曉,黃志忠,秦嵐等人。
  • 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熱播 老戲骨說戲談人生
    李光復:要演好「人民」有壓力要拿真正有品質的作品說話  今年已經71歲的老藝術家李光復一直以溫情形象活躍在螢屏上,親和力十足,這次在《人民的名義》中出演大風廠工會主席,依然是人民群眾的化身,李光復最希望的就是通過這部戲讓觀眾看到人民的力量,聽到人民的呼聲,而他做的就是替百姓說話,「我很願意演這種戲,這個戲就叫《人民的名義》,我演人民這挺好
  • 尺度最大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火了!豆瓣評分9.1!網友直呼:這都敢拍…
    《人民的名義》片花(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時隔十多年,反腐題材大戲重回中國電視黃金檔。我們真的太久沒有看到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了。倒推10年,螢屏上有《我主浮沉》《絕對權力》《大雪無痕》《人間正道》,而後是太多的抗日劇、諜戰劇、家庭倫理劇、玄幻穿越劇。一種強烈的期待,在觀眾心中蔓延。
  • 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結束後,表現突出的人員升職大猜想?
    《人民的名義》是一部收視率非常高的熱播劇,隨著本劇的幾個主要腐敗人員的落網,本劇也宣布結束;但是我們的反腐工作並沒有因為劇情的結束而結束,會繼續深挖「漢大幫」以、祁同偉以及趙家的黨羽,通過劇情的進展發現裡面還隱藏有許多腐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