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湛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診上報人|廣東醫科大學|疫情防控|...

2020-12-24 騰訊網

兩個月以來,湛江醫護人員以「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無私無畏精神,在「援湖北」與「護湛江」兩個戰場中打好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回顧抗擊疫情這場戰役

我市報告首例確診案例的情形記憶猶新

是誰,首先發現了確診病例?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醫生蔡齊健

是湛江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診上報者

在其上報案例詳細情況後

我市馬上布局聯防聯控

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前拉響警報

並進入疫情戒備狀態

為我市及時控制疫情擴散蔓延贏得了寶貴時間

蔡齊健醫生在查房(資料圖)。

首例患者從就診到治癒,期間發生了什麼?

3月18日,記者專訪了蔡齊健

還原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並治癒背後的故事

Q

記者:據了解,湛江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由您第一個接診並上報。能談談患者當時情況嗎?

蔡齊健:2020年1月14日我值班時,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患者被家屬推進我所在的急診科就診。該患者納差(意指食量減少)、乏力5天,發熱、氣促3天。5天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附近探親,曾在武漢多家醫院門診就醫,考慮診斷為「發熱查因: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到達我院時體溫36.6攝氏度,SPO2(血氧飽和度)96%,呼吸音減弱,雙下肺可聞及少許溼囉音。

A

Q

記者:當時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被確定為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了嗎?當時醫院是在怎樣一個背景下接診這一病例的?

蔡齊健:接診患者當天,我院還不是定點收治醫院,當時全市還沒確定定點收治醫院,還沒聽說市各級醫院收治到此類患者。此時國家還未正式通報疫情,而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是1月23日才啟動的。

A

Q

記者:接診患者後你是怎麼考慮與處理的?

蔡齊健:我仔細查看詢問患者情況後,內心還是非常警惕的,有著隱隱的擔憂,認為肺部疾患很有可能通過飛沫傳播,馬上告知所有當班醫護人員加強個人防護,加戴口罩,清空隔離病房的患者,同時也給患者及其家屬加戴口罩,進行單人單間隔離。

我接著向二線值班醫生、科主任及醫務科、院內感染辦公室報告情況,我們急診科主任梁創及二線值班醫生、主任醫師彭曉東及時趕回科室診治患者,並安排下一步工作。同時,我在院感系統填報疫卡。感染內科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放射科、ICU、院內感染辦公室相關人員迅速趕來急會診,最後決定將患者收治於ICU科隔離病房。

在與護士陪送患者到病房的路上,正是各科患者及家屬外出就餐的尖峰時段,電梯口人流量非常大,為了減少該患者在公共場所的暴露時間,降低傳播風險,我第一時間給予解釋,清空電梯,專人專梯護送她至ICU隔離病房,進行詳盡交班後才放心離開。

A

Q

記者:您上報情況後,醫院層面是如何應對的呢?

蔡齊健:我院副院長劉華鋒教授在接到匯報後當機立斷指示將該患者作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診,進行單間隔離治療,並叮囑一定要加強醫務人員的防護。

隨後,他向黨委書記李明意匯報並與其達成一致意見,緊急成立了醫院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並由李明意書記、劉華鋒副院長擔任組長,在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大會診擬定了患者診治方案。從這一天起,我院全力以赴,通力協作救治該患者,並加強了類似患者的篩查工作。在全市率先構建了新冠肺炎的診療流程及院感防控體系,為隨之而來的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A

Q

記者:經過救治,這名患者在1月29日痊癒出院,是我市首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目前她身體恢復得如何?

蔡齊健:經過我院後續追蹤檢查,這名患者目前身體恢復良好,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全部安全脫離了醫學觀察期。

A

Q

記者:這名患者痊癒出院,對湛江市疫情防控工作有什麼影響或意義?

蔡齊健:這名老齡患者在我院的醫治可謂打響了湛江市抗疫的「第一槍」,初戰告捷,鼓舞人心,大大提振了全市醫護人員的士氣,給全市人民帶來極大的信心與希望。也為全市構建新冠肺炎診療流程及院感防控體系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對隨後的疫情防禦及患者救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A

Q

記者:您認為這名患者最終得以痊癒、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原因是什麼呢?

蔡齊健:關鍵在於醫院領導的重視,果斷處置、精準施策,舉全院之力組織救治,ICU全體員工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同時,醫院組織全體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構築了抗擊疫情堅實防線,才避免了新冠病毒在我院乃至粵西地區等更大範圍擴散蔓延。具體說來,這也是與我院急診科等科室員工對傳染病防治法學習、理解與執行得好,醫務人員消毒隔離、個人防護意識強,醫院嚴格執行上報、會診等制度分不開的。醫院在這方面的管理與培訓很到位。

疫情發生後,我院採取迅速組建新冠肺炎專家團隊、完善發熱門診、規範院前轉送、完善規範新冠肺炎診治流程、加強醫護人員防護等一系列及時高效的措施,是我院在戰「疫」中取得階段性勝利、「零感染」不可或缺的基礎。

A

蔡齊健醫生生活照。

Q

記者:您可謂湛江疫情上報「第一人」了,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您接下來將會怎麼做?

蔡齊健:目前雖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疫情仍在持續,還需要我們醫務工作者和全體市民齊心協力,為最終戰勝疫情貢獻力量。同時,我為自己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工作深感慶幸,為自己身為急診人倍感自豪,我要繼續堅守急診抗疫最前沿,與同事們一起築牢疫情「防火牆」,一如既往堅定地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A

來源:湛江日報

文字:記者陳彥 通訊員鄭春鳳

圖片: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供圖

長按3秒關注

▼湛江大小事,點擊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管甲狀腺乳腺外科成功為一例乳腺癌患者實施該院首例乳腺癌保乳根治+腋窩淋巴結清掃+游離大網膜整形修復術。查閱相關文獻,廣東省暫無開展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的報導。該術式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乳腺外科乳房重建技術的全面性與顯微技術的成熟。
  • 他是瀋陽首例新冠肺炎 確診病例的管床醫生 到武漢去 他又報名了
    才權(右一)一家人2月4日,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攜帶方艙醫院趕赴湖北支援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在這支方艙醫療隊中有一位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隔離病房的31歲醫生才權。他是瀋陽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管床醫生。在這次抗疫戰役中,才權多次衝在最前面,同是醫生的妻子一直全力支持著他。2月10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麻醉科醫生季海音,聽她講述丈夫有勇、有趣、有情的抗疫故事。
  •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門診360°立體化防控疫情
    織密防控網 嚴把安全關為解決廣大口腔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全面落實國家及省委、省政府「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恢復生產」的要求,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採取有力、有效措施,認真加強疫情期間的醫院感染管理,按照「科學、規範、依法、有序、安全」的原則出臺了
  • 新冠肺炎還沒有特效藥,患者如何治癒?專家解答!
    新冠肺炎還沒有特效藥,患者如何治癒?專家解答! 本期內容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陳耀勇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生命至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生命至上,確保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兩促進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20-07-06 20:26
  • 廣東醫科大學推出原創歌曲《春風輕撫我的臉》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一份份捷報展現在大眾的眼前,漸漸地驅散了近兩個月來人們被病毒籠罩的陰霾,華夏兒女熬過了嚴冬,歡喜地迎賀春天的降臨。肆虐的病毒終究抵不過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發熱門診搬遷,就醫指引看這裡
    記者今(21)日從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獲悉,為更好地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該院已根據《廣東省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範化建設方案》完成發熱門診改造,擬於近期進行搬遷,具體事宜告知如下,請廣大市民朋友關注和相互告知。
  • 沙坪垻織牢織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
    一張織得密密實實的疫情防控網,讓沙坪垻區在關鍵時刻打贏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這張網是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區委、區政府堅持生命至上、科學組織指揮下編織起來的。」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依靠這張網,全區在疫情阻擊、復工復產復學上,都打了一場大勝仗。
  • 廣東好人!湛江7人上榜!來看看他們的感人故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符澤堅帶領協會志願者摘辣椒、玉米等蔬菜馳援湖北;在農貿市場免費為群眾贈送口罩、疫情防控茶水,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到雷州市定點隔離酒店,為一線抗疫人員送上生活用品及物資。符澤堅榮獲「湛江好人」「湛江市最美志願者」等稱號。
  • 2020被改變的我| 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劫後重生」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他是一個在日照工作的武漢人,此前怎麼也沒想到,因為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自己竟成了青島市乃至山東省備受關注的公眾人物。作為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雷先生從恐懼、絕望到重獲新生,經歷了一番刻骨銘心的生死考驗。歲末年終,驀然回首,2020年對他而言,是名副其實的「重生之年」。以下是雷先生的自述:我成了第一例我是日照某鋼鐵公司的一名80後工程師,妻子是武漢某三甲醫院的內科醫生。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新冠肺炎多學科聯合診療+遠程康復
    2月10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到上級緊急通知,立即選派兩名康復醫師跟隨福建省對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支援隊前往湖北宜昌。其次,在科室倪雋主任統籌安排下,科室迅速集結成立「康復戰新冠」欄目製作小組,特別開通「康復戰新冠」欄目,陸續推送「福醫康復,宜建鍾情——新冠肺炎康復訓練操」系列視頻,幫助普通人群、隔離人群、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輕症患者、一線抗「疫」工作者、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強身健體,抗擊疫情。
  • 早安武漢丨昨天武漢171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還有這些好消息
    11日,武漢市共有171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首批34位方艙醫院患者「出艙」11日,武漢首批34位新冠肺炎患者從江漢、武昌方艙醫院順利出院。「患者康復『出艙』,對其他人是一個巨大鼓舞。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1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3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至此,該院共有17名重症新冠肺炎的患者出院。「終於可以出院了!我有種劫後重生的感覺!」出院患者楊先生(化名)興奮地說道。
  • 我市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22日上午,來自資興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黃某經過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治癒出院。該院收治的另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也於當天轉為普通病例。這標誌著我市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我市確診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還有8例在院治療,無重症患者。
  • 河北省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河北省胸科醫院供圖)1138名醫護人員刷新河北省醫療機構協同「作戰」紀錄★目前,河北省胸科醫院已有800餘名醫務人員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中,其中包括院內專家32名,一線救治梯隊近600人。★截至1月8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37人組成的醫療團隊分批進駐河北省胸科醫院,支援臨床一線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 萬萬沒想到,撞見廣東首例「新冠」秘密的,竟是個差點失業的醫生
    他多問了一句,沒想到就發現了廣東首例「人傳人」線索最後,小李的警覺得到了驗證——阿姨和她的親家、孫子都被確診,成為廣東新冠肺炎「一號患者」,而廣東省新冠防控工作的警報也就此拉響,為鍾南山院士「人傳人」判斷提供了證據。
  • 全球化時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性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畢海東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都是一次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新冠肺炎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擴散到全球,跟它的傳播方式有很大關係。
  • 大連表揚第七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先進集體和先進...
    為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昨日,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第七批)予以表揚的決定》,對全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第七批)予以通報表揚。
  •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希望受到表彰的個人和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不斷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我省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深圳市南山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工作專班深圳市南山區若璽酒店現場協調指揮專班深圳市機場口岸寶安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局深圳市坪山區衛生健康局機關黨支部深圳市光明區社區網格管理中心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材料簡報小組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和預案管理處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早介入 重防控 巧用經方戰「疫」見成效
    如今我們又是如何古為今用,對抗新冠肺炎呢?讓我們跟隨《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第四集——《懸壺抗疫有中醫》,走近國醫大家,揭開中醫診療的奧秘。△第四集:《懸壺抗疫有中醫》面對這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中醫院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地方優勢,並且運用到新冠肺炎的治療當中。
  • 「疫情防控」發熱乏力、呼吸不暢、無症狀?怎樣區分新冠肺炎與普通...
    最關鍵的判斷點:出現呼吸不暢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寄生在蝙蝠體內,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即表明人體的呼吸道、肺部已經受到感染,有可能出現多種症狀表現。留心觀察:新冠肺炎的潛伏期非定時性現在已經進入了新冠肺炎的爆發期,這正是與它的潛伏期有關。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高佔成表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長的10-12天。相比之下,普通感冒的潛伏期比新冠肺炎的短,有時是1-3天內出現低中度發燒,並且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而流行性感冒雖然伴有高燒、乏力等全身的不適,但是潛伏期一般是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