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而走險」的國產犯罪片

2021-03-02 深水娛樂觀察

6月21號上午10點半,上海影城2號廳。這是《鋌而走險》的第一次公開放映。

開始前,身旁一位觀眾跟朋友聊天:很多新導演都喜歡拍犯罪題材,你說原因是什麼?

電影很快開場,而在100分鐘後,這個問題得到了解答。

影片結束,觀眾集體的掌聲,是對監製曹保平、88年出生的新人導演甘劍宇、演員大鵬、歐豪等主創們集體創作的認可。至於問題的答案——

新一代的80後導演,大多是在好萊塢和日韓優質類型片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這讓TA們從不排斥電影的商業屬性,同時,也並不缺少突顯個人風格的熱情。

於是,犯罪片作為商業訴求與作者表達結合度最高的那個類型,成為了最合適的那個選擇。

當然,這裡還有另一個原因:相較其他類型,國產犯罪片在創作領域,有更多可供嘗試與觸及的邊界。

看過《鋌而走險》,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是——

國產犯罪片,開始進入穩定輸出的階段了。

從這個角度,《鋌而走險》的確為國產犯罪片這個處在上升期的類型領域,帶來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經驗。

而某種程度上,在邊界處摸索的國產犯罪片,又何嘗不是在「鋌而走險」。

它們需要這些經驗。

要說在前面的是——

相較其他商業類型,犯罪片的成本往往更低,這是普遍的共識,也被認為是新導演選擇犯罪片的一個原因。

事實上,犯罪片的成本或許更低,但它對電影工業的要求,從來都是極高的。

在將文字轉換為影像的過程中,如何讓表演與環境融為一體,最終通過視覺(而非臺詞),製造出全程屏息凝神的觀影體驗。

▲《鋌而走險》(下)很好地延續了

《烈日灼心》(上)《追兇者也》(中)

等片的抓人氣質,曹保平在其中功不可沒

沒錯,評價犯罪片成功與否的一個標準,就是上面那四個字:屏息凝神。

將觀眾緊緊按在座椅上,聚精會神、大氣不喘地跟隨整部影片一路走到結尾。

這裡便引出第一個要強調的經驗:情節質量。

對多數屏息凝神的觀眾,吸引TA的,首先一定是故事情節。這裡的情節質量,也有不同的概念維度——

可以在寬度上玩出花活兒。比如多線索或非線性敘事,這個中國觀眾已足夠熟悉;

也可以在強度上做足功夫。每一個角色身上的「黑白灰」,合在一起製造出的能量密度和觀影快感,是驚人的。

《鋌而走險》選擇的,是後者。

影片的故事並不算複雜,但複雜角色及隨之而來的角色關係帶來的情節強度之大,顯然是動了很多腦筋的。

好賭的修車工劉小俊(大鵬),本性不壞,但賭債壓身讓他決定犯罪,而意外捲入綁架案後,豐厚的贖金更是誘惑他繼續鋌而走險;

兄弟&亡命徒夏西(歐豪)、夏濤(沙寶亮),他們的兄弟情有多深,犯起案來就有多殺人不眨眼;

陪酒女張茜(李夢),夾在各方中間的那個X因子,她的善念與惡念混合在一起讓事情變得越發難以收拾;

慣犯老萬(曹炳琨),「為了錢可以背叛一切」的人物屬性,讓故事的走向有了更多可能;

刑警隊長王勇(曹衛宇),正直的老警察,但與劉小俊的交集難免會影響到他的判斷。

六個有著各自「黑白灰」的角色,加上那個被綁架的孩子。

每一個選擇的做出,每一次故事走向的改變,都是基於角色關係的支撐,背後則是對複雜人性的一次次觸及。

這也是犯罪片,區別於那些強設定下邏輯欠佳的商業大片的重要一點,同時也引出了第二個要強調的經驗:表達質量。

情節質量做到了,靠寬度或強度讓觀眾得到了觀影快感,繼而要做的,就是表達質量,或者我們也可以理解為——

主題厚度。

《鋌而走險》中,創作者們設定的那個關鍵詞,是選擇。每一次選擇,不管大小,都是一次人性的展示。

這裡,角色的選擇,也會反射到觀眾本身。

好的犯罪片,從來不只會讓觀眾體驗做「英雄」的快感,更會讓觀眾感受做「惡人」的快感。

很多時候,那份在銀幕前釋放邪念帶來的快感,是「正義戰勝邪惡」這樣毫無新鮮感的政治正確,所無法比擬的。

▲ 歐豪的角色臺詞很少,但寥寥幾筆,

觀眾依然能對這個人狠話不多的反派產生代入感

寬度、強度、厚度,國產犯罪片的三個創作之核。

深諳此道的《鋌而走險》,在這個層面的表現,足夠令多數人滿意。

說完最重要的創作之核,下面是幾個同樣重要的細節經驗。

一個是格局。

格局,往往代表著創作者的野心。很多導演喜歡將故事置於大時代下,結果常常是時代搶了故事的風頭;或者想表達的主題過多,造成敘事和觀眾理解上的軟綿與混亂。

犯罪片,尤其是國產犯罪片的格局,不宜過大。小而精的氣質,是為最佳。

一方面,犯罪片中的時代元素,若要氣質相符,難度大不說,也有越界的風險;另一方面,觀眾的觀影快感與代入感,也往往來自於初見時的親近感。

動輒上億的貪腐或走私,與兩百萬元引發的爭奪撕咬,哪個更讓觀眾覺得,更加可信?與己有關?

顯然是後者。

▲ 讓角色和觀眾同時陷入其中,兩百萬不多不少,剛剛好

認同感建立了,主創在這個小格局的故事中,發揮的空間也就變得廣闊了。

沿著人性的指向,一個綁架案和捲入其中的各色人等,足以將「特別簡單」的故事,創造出很多個可能的走向。

想不到轉折,猜不到結局,意料之外卻也情理之中,這是多數觀眾對犯罪片的天然預期。

這需要紮實的角色塑造,與高超的劇作技巧,而小格局同樣會讓觀眾不必被核心之外的東西打擾,繼而獲得更為極致的觀影體驗。

另一個是氛圍。

犯罪片除了建立自身的氣質,更要向外釋放一種自我的氣場。

氣場的釋放,尤其需要氛圍的營造。這裡,犯罪的發生地,就變得異常重要了。

對國產犯罪片而言,大西南實在是再好不過的絕配。

監製曹保平,在自己導演的影片中,常常選擇雲南,這也與影片狠辣、憨直的氣場不謀而合。

重慶同樣是個好選擇。

從《瘋狂的石頭》,到《火鍋英雄》,再到《鋌而走險》,重慶這座城市的魔幻一面都盡顯無疑。

特別是山城的地形,為犯罪片的追逐、打鬥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呈現形式。

同時,一座城市的氣場,也會相應地附轉到角色身上。

若要總結的話,現階段國產犯罪片需要的,是一種「去現代化」的氣場。


在那些大雨、泥濘和粗放的環境中,人性中的獸性一面,才會得以充分而合理地釋放。

提到了獸性,就必須強調犯罪片必不可少的那一點:動作戲。

如何表現動作戲,向來是犯罪片區別彼此的一個重要標籤。

日韓犯罪片對動作戲的熱衷,更多是背後附庸小國的歷史文化決定的。華語電影則向來缺少這方面的基因——當然,盡皆癲狂過火的香港電影是個異數。

不過,從類型片開拓的高度來看,動作戲的呈現尺度,對於國產犯罪片的提升,至關重要。

這不光是喚起觀眾心底最純粹的那個原始欲望,更是讓主題表達更加酣暢的關鍵把手。

這其中的技巧,尤其重要。有時,一個輕巧的細節,就足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歐豪特別舉例的那場,拍了多遍的「鈔票扇耳光」戲,簡單而巧妙的一個動作設計,在調動觀影情緒上,卻是畫龍點睛般的成功。那一刻,多數觀眾的心中都只有這幾個字——

燃、爽、嗨。

不過,暴力從來只是表現的形式,最終要做到打動觀眾,犯罪片依然要回到人性本身。

在不劇透的前提下,這場牽扯進多人的綁架案背後,創作者暗藏的深層次目的有二——

情節上的陰差陽錯,和各式無差別對象的暴力,引出善惡黑白的鮮活眾生相;

以及,暴力解決的終極問題,永遠是不再使用暴力。這一點勸人從善,是屬於創作者的悲憫。

說到底,複雜難測的人性,給犯罪片提供了無窮的創作源泉。

但腳踏實地的創作者,從來都明白如何化繁為簡。

從這個角度,開始穩定輸出的國產犯罪片,仍需繼續「鋌而走險」。

【深水娛樂觀察】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上影節觀影】《鋌而走險》:這麼猛的犯罪片,驚豔!
    入圍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鋌而走險》,小編其實已經期待了很久。
  • 《鋌而走險》:一部從主演到劇情都很「險」的犯罪片
    21日,本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鋌而走險》在滬舉辦了首場展映活動,主演大鵬、歐豪,監製曹保平悉數到場。
  • 《鋌而走險》:大鵬「自殺式」表演,險成歐豪「遺作」
    《鋌而走險》的海報上他的名字對於多數影迷來說,沒有曹保平三個字看起來面熟,這位首次將作品搬上院線的青年導演,在這個時間拿出來一部犯罪類型片,說起來同樣是「鋌而走險」。這部與《拂鄉心》《春潮》共同入圍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國產片,單從類型來看,算是備受觀眾青睞的類型。犯罪片其實完全不受地域的影響,反而加以利用新奇空間服務故事,更容易讓人眼前一亮。
  • 電影《鋌而走險》 大鵬演繹另類「父女情」
    網易娛樂8月23日報導 近日,由曹保平監製、甘劍宇執導,大鵬、歐豪、李夢領銜主演,曹炳琨、曹衛宇、沙寶亮、烏蘭託雅·朵、夏恩、張寧江、李晟燁主演的電影《鋌而走險》曝光「迷局」版終極預告及「一觸即發」版海報,將一宗山城離奇綁架案娓娓道來,而關於搖擺的人性也於幽暗中展開。
  • 生來就在絕路,如此生猛的國產犯罪片很少見,但確實夠刺激!
    《鋌而走險》是一部小成本犯罪片,故事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賭徒的個人救贖之旅。男主面對巨款「一念之惡」做了錯誤的決定,最後又因「一念之善」勇於補救,完成了自身的救贖。在利益與誘惑面前,人很容易鋌而走險。另一邊,兩個悍匪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受僱於陪酒小姐,兄弟二人心狠手辣,劉小俊的出現讓原本簡單的綁架案瞬間複雜了起來。金錢的誘惑、生命的威脅、心中的良善等等因素交織在劉小俊的心中,一場在山城重慶的貓鼠遊戲就此展開了。此外,還有老萬為了200萬,也與劉小俊從哥們變敵人。
  • 《鋌而走險》聚焦「山城迷案」 大鵬演繹另類「父女情」
    近日,由曹保平監製、甘劍宇執導,大鵬、歐豪、李夢領銜主演,曹炳琨、曹衛宇、沙寶亮、烏蘭託雅·朵、夏恩、張寧江、李晟燁主演的電影《鋌而走險》曝光「
  • 這部國產犯罪片,夠硬!
    提起國產懸疑犯罪片,國內觀眾總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不過,上周上映的一部國產犯罪新片,引起了不少朋友的關注。《你是兇手》The Guilty Ones 王昱執導,王千源、宋佳、馮遠徵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王昱這個名字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或許有些陌生,但倘若你是影迷,就會知道他業內的金牌攝影師。
  • 《鋌而走險》電影中大鵬鋌而走險變「猛」男,影片卻直射真情
    近期被百分之九十的大v推薦的《鋌而走險》在8月30日上映了,這也算的是這個暑假檔最後的一道「硬菜」了,對於這部影片來說也是這個暑假檔比較不為突出的犯罪類型的影片,而剛剛上映,口碑還是十分不錯的,也以至於這部《鋌而走險》的犯罪影片,很可能成為這個暑假檔的最後一匹黑馬。
  • 國產犯罪片小長假一湧而上 賺快錢的浮躁心態顯現
    與前幾年多為驚悚片相比,這次竟然是「犯罪片」爭著上。  《嫌疑人X的獻身》(以下簡稱《嫌疑人》)、《非凡任務》和《綁架者》三部犯罪片,在3月31日同一天上映。  記者發現,三部國產犯罪片口碑平平,並未引爆這個小長假。相同類型分流了觀眾,只有一部《嫌疑人》票房尚可,其他兩部都未達到預期。  繼驚悚片、青春片和喜劇之後,犯罪片成為又一跟風的類型片。
  • 今年第一國產犯罪片,夠狠!
    今年國產院線電影環境艱難,但《風平浪靜》仍然值得一看。
  • 煙花電影 | 《鋌而走險》究竟是什麼逼一個賣二手車的做了綁匪?
    之所以追捧,主要是因為一部好的犯罪片不光要求演員精湛的演技,還要有導演巧妙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方式,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意料不到的反轉,商業電影的娛樂和觀賞性,以及內核中最想表達的對於人性複雜的思考等等……優秀的犯罪片就像是萬丈高樓起平地,眾多元素缺一不可。
  • 國產懸疑犯罪片真是越拍越垃圾
    這也是國產懸疑犯罪片最容易犯的通病。 除了改編翻拍自國外同類型題材的影片在故事架構上還算說得過去,本土原創的劇本經常出現故事情節撐不住,人物動機不明,各種邏輯Bug經不起推敲等問題。 真正優秀國產原創懸疑犯罪片,屈指可數。
  • 元氣森林撕掉「日系」外衣,國產「洋品牌」的套路不好使了?
    」形象,可以降低品牌的認知門檻,快速在消費者中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日系風格 + 國產價格」的打法也加速了元氣森林在國內的擴張。國產的喬丹體育還申請了「QIAODAN」等百餘項和麥可・喬丹相關的商標註冊。
  • 《鋌而走險》重慶拍攝,地道口味值得一看。但又沒有流露出來有點...
    魔鬼影評/滄瀾觀海 西南西北犯罪片,成為這幾年國產電影中最引人矚目的變化。 《鋌而走險》便是如此,只是這一次我們卻沒有看到更多關於重慶這座城市的特質。 看《鋌而走險》,容易想到蓋·裡奇的《兩桿大煙槍》和《偷搶拐騙》,角色之間相互面對時,都處於雙盲狀態,他們壓根搞不清對方真實的面目。
  • 國產「大叔」可還行?
    因為綜藝節目「 咱們相愛吧」。他和周冬雨這對「大叔X蘿莉」的CP,顏值、氣場相合,互動充滿粉紅。亦真亦假,如夢如幻,最接近偶像劇質感,實在太戳人心了。「大叔X蘿莉」是影視劇一直試圖嘗試的題材。國產劇拍遍了各類愛情,最近也開始走這一風格。剛完結的 「我的!體育老師 」就是個典型。
  • 2017年國產犯罪片實錄:最值得一看的是這部
    犯罪片是今年比較熱的題材,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映的國產犯罪片有數十部,登上票房榜單的就有二十多部,幾乎每個月都有多部這類題材的影片上映,其中《追龍》《英倫對決》《殺破狼·貪狼》等都獲得了超過5億的票房,正在熱映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今年公映的最後一部犯罪電影。
  • 豆瓣6.4,說來慚愧,這已經是近段時間開分很高的犯罪片了
    與犯罪片相互依存的關鍵詞是懸疑,觀眾在觀看這一類影片時,常常會把自己代入影片的角色中,站在上帝的視角裡去分析劇情和人物動機,去揣摩故事中邏輯是否合理。當成千上萬的觀眾都在帶入自己來破案的時候,影片能否設置一個讓大多數觀眾都覺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局,成為了一個懸疑片是否優秀的標準。
  • 大鵬的演技有進步,但《鋌而走險》剛及格!
    這幾年犯罪題材的熱度不減,於是,層出不窮的犯罪片開始泛濫,追溯犯罪片的歷史,可能與人性中追求刺激和血腥的原始本能有關。而國內犯罪片的重新崛起,開始於曹保平導演,忻鈺坤導演的傑作,《烈火灼心》、《爆裂無聲》吹響了現實類犯罪題材的號角。
  • 《盜火線》有膽氣,也有柔情,這部犯罪片,不會讓你失望
    為什麼說它是「教父級」的呢?因為這部電影的兩個主演分別是電影《教父》裡年輕版唐·克萊昂的扮演者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和小教父麥克·克萊昂的扮演者阿爾·帕西諾(Al Pacino)。阿爾·帕西諾因在《教父》系列裡的精彩表演而家喻戶曉,此外他還在1993年的《聞香識女人》中擔任主角。
  •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國產犯罪片之光?還差點意思
    第二位受害者是個不孝子,將母親趕出家門還叫囂「有本事你別生我,把我塞回去」。兇手將他溺死在一個水囊中,水囊的液體成分和羊水相同,他真的被塞回去了。第三位受害者曾將車堵在消防通道,導致最佳救援時機貽誤,有人因此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