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媽媽聊中式麵團—發麵,燙麵和死面

2021-02-17 靜子留美

在國內,特別是南方人在家自己和面、包餃子並不多,一直也認為是個高難度技術。但是到了美國後,基於外面買來的麵食口味實在不能適應以及價格原因,就用了更多的時間去實踐做麵食。

今天,我來分享一些自己關於在麵團方面的理解,聊聊發麵,燙麵和死面三種麵團的區別。

做中國麵食,使用的是中筋麵粉,也就是普通麵粉。可以在亞洲超市找到寫著「中筋麵粉」字樣的麵粉,也可以選擇有「All Purpose Flour」字樣的麵粉。不同的麵粉主要是蛋白質含量不同,中筋麵粉的蛋白質的含量大約在11%,適合製作中式面點,如麵條、饅頭、餃子等。(美國普通麵粉裡的麵筋較國內緊,需要不停的鬆弛,否則容易回縮)

另外,建議使用未漂白過的麵粉(標註Unbleached)。

拿150g麵粉為例:發麵加入酵母(Yeast),鹽和80g溫水(水量根據你的麵粉品牌和氣候可以微調);燙麵加入鹽和80g開水;死面是加入鹽和室溫水80g。揉成麵團後,蓋上保鮮膜發酵或醒面1-2小時。

一個半小時後,麵團的變化如下:

發麵已經變化成之前的大約2倍大小。麵團可以被拉長卻又不是很長只是具有一定延展性,內部由於酵母作用出現很多蜂窩狀,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氣泡。

正因為如此,我們用發麵做出來的包子,花卷和荷葉包通過處理後,在入口時感覺非常鬆軟


燙麵基本是一拉就斷,基本沒有麵筋的力量,因為我們用的是開水,基本把麵筋燙熟了,既然麵筋沒有了力量,因此在擀麵時可以較容易擀開並且可以擀的很薄,入口時口感會柔軟沒有勁道

我一般會用這個麵團做蒸餃,蔥油餅或韭菜盒子。也就是一般煎或烙的會用到燙麵。

死面柔軟並可以拉扯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說這個面入口時有所謂的勁道。我一般是會用這個麵團來做餃子和麵條

知道了三種麵團的特色,大家也可以靈活應用了。比如,燙麵和死面混合做出來的麵團,會用來烙餅或韭菜盒子,因為既可以用到死面的勁道又可以有燙麵的軟。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做韭菜盒子可以把一半麵粉倒入開水做燙麵,另一半麵粉加冷水做死面(想軟一些的就燙麵比例大一些)。

但是我個人比較懶,我一般把開水放涼一會兒,大概到90度左右倒入麵團。

死面和發麵混合稱之為半發麵,當然一般就是說在發麵的時間上有所控制,一般我在做肉夾饃的白吉饃時會用到半發麵,烤好後外面脆脆的,活上紅燒肉的湯汁,又香又有嚼頭。

麵食的做法很多,每次我查網上的做法時,都會碰到很多問題,到底是溫水還是冷水還是開水,開水是幾度的開水等等,帶給我困惑與糾結。

但是如果咱們通過了解這三種麵團的特性,根據自己的口感,再通過實踐,我想我們是可以靈活控制,做出自己喜愛口感的中式麵食!

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分享!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生活不是目的地而是一場旅行。記錄點滴生活,發布北美生活中的便民和省錢消息。

快樂生活,簡潔生活!歡迎關注:靜子留美


相關焦點

  • 發麵死面、半燙麵,燙麵都有哪些區別?你了解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一名熱愛美食,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棟棟談美食,堅持每天分享健康美味的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發麵死面、半燙麵,燙麵都有哪些區別?發麵是指麵團內加入酵母,在一定溫度溼度條件下讓酵母繁殖產生氣體,促使麵團兒膨脹。方面也是營養價值最高的,一般可以用來蒸饅頭、蒸包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利於消化和吸收腸胃不好的人,兒童和老年人比較適合吃發麵。紙面就是用冷水現貨現用的面,這種面比較耐煮,金性和延展性比較好。適合煮烙煎炸的食物,如麵條、水餃、餡餅、燒賣、鍋貼的。
  • 餡餅是用發麵還是死面?教你好吃的做法,皮薄餡大,放一天都不硬
    餡餅餡餅是用發麵還是死面?教你好吃的做法,皮薄餡大,放一天都不硬。餡餅的做法還是挺多的,發麵、死面、半燙麵、全燙麵都可以,每一種做法所烙出來的餡餅各有特點。我們家幾個做餡餅的方法都不大一樣,我婆婆喜歡用發麵,我家那位喜歡用死面,冷水或者溫水揉面。我則喜歡用燙麵,有時候是半燙麵,有時候則用全燙麵。這大約與每個人的愛好有關,不過在我看來,燙麵做出來的餅皮更加柔軟,放涼了也不會發硬,特別好吃。
  • 不用酵母粉的「死面」做法,適用於包餃子、餛飩、拉麵,新手必學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麵粉的特性,它有燙麵、死面和發麵的區別,不同的和面方式,製成的麵食也不同。1、溫水發麵由酵母粉、麵粉和清水製成,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需要換成溫水,處在溫暖處發酵,醒發至兩倍大,麵團會呈現出拉絲蜂窩狀,這樣的麵團適合蒸饅頭、包子、花卷、烙大餅等。
  • 鄉愁是一張張媽媽烙的油餅子!
    麵餅,是西北人喜歡吃的麵食,花樣繁多,高手雲集。炮製麵餅,或烙,或烤,或炸,大體都是要發麵的。而死麵餅卻無鬚髮面,頂多把麵粉用開水燙燙,揉到了,擀勻了,攤在熱油鍋裡,一手按住一轉圈,只聽得滋啦一聲,再反過來,一手按住,一轉圈,又聽得滋啦一聲,扣上鍋蓋,兩三分鐘,拿出來。呀,軟閃閃,亮晶晶,面香撲鼻。這就是死麵餅子了,臨洮人的燙麵餅子
  • 有人開水燙麵有人用發麵,教你正確做法
    導語:做蔥花烙餅時,有人開水燙麵有人用發麵,都不對,教你正確做法蔥花烙餅,層層柔軟酥香,怎麼吃也不會覺得膩,尤其是早上剛起床,有一份蔥花烙餅、一碗粥擺放在餐桌上,你的胃口瞬間被打開,早餐吃得好一天精神好,蔥花烙餅我家從來不需要買,小時候總是媽媽做,長大成家後,我便開始自己做,蔥花烙餅的做法並不難,但卻能讓家人吃到最為純樸且健康的食物,家常做蔥花烙餅怎樣做才好吃?
  • 死面大餅加什麼原料涼了不硬?小飛來解答
    讓餅更柔軟的核心思路:麵粉主要是由蛋白質(麵筋)和澱粉組成的,舉個直觀一點的例子:我們自製涼皮的時候會揉好一個麵團,然後加大量的水來「洗麵筋」,會溶於水中的就是澱粉,那一小團洗到最後充滿彈性的物質就蛋白質了。
  • 鄉愁是一張張媽媽烙的油餅子
    燙麵餅子?死麵餅子?前兩年,《舌尖上的中國》火遍了大江南北,之所以這麼火,並不一定是裡面的食物有多好吃,大概是因為這部紀錄片,勾起了太多人對家鄉的記憶。炮製麵餅,或烙,或烤,或炸,大體都是要發麵的。而死麵餅卻無鬚髮面,頂多把麵粉用開水燙燙,揉到了,擀勻了,攤在熱油鍋裡,一手按住一轉圈,只聽得滋啦一聲,再反過來,一手按住,一轉圈,又聽得滋啦一聲,扣上鍋蓋,兩三分鐘,拿出來。呀,軟閃閃,亮晶晶,面香撲鼻。這就是死麵餅子了,景泰人的燙麵餅子。
  • 麵粉別蒸包子了,教你做燙麵千層餅,柔軟酥脆層層分明,好吃解饞
    千層餅的做法有很多,有發麵的,也有死面的,有溫水和面的,也有直接燙麵的,不管是哪一種做法,做出來的餅都是層次豐富,層層都可以揭著吃。從口感上來說,燙麵的發麵千層餅的比較蓬鬆柔軟,吃起來比較筋道、還有嚼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燙麵千層餅的家庭版做法,柔軟酥脆層層分明,3分鐘出一張 ,作為早餐非常快捷方便。快跟我一起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 為什麼蒸出的包子有的像燙麵的?
    為什麼蒸出的包子有的像燙麵的?發麵的包子最後出來像燙麵的包子,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面沒醒發好,蒸之前水漏到包子生胚下,蒸好之後沒有燜一會就揭開蓋子。很高興您點開這篇文章。人生短短幾十載,吃飯穿衣一直伴隨著我們,如果您每日苦惱不知吃啥,那就關注我吧,我們一起交流哦。燙麵包子不管做得再好都沒有發麵的包子煊軟。如果您做的是發麵的包子,得到的卻是燙麵包子,原因就那麼幾點,最重要的1條還是面沒有發好。
  • 做韭菜盒子,用燙麵還是發麵?學會這樣做,餅皮涼了也不硬
    做韭菜盒子和面的時候,有人燙麵,有人發麵,那到底怎麼和面做出來的韭菜盒子才最好吃呢?今天就分享大家一個韭菜盒子的做法,按照這個方法做,保證特別柔軟,放涼了也不會硬,一起來看一下吧。做韭菜盒子,用燙麵還是發麵?學會這樣做,餅皮涼了也不硬。
  • 家常烙餅時,牢記3點小技巧,柔軟勁道還層多,不燙麵也不用發麵
    導語:家常烙餅時,牢記3點小技巧,柔軟勁道還層多,不燙麵也不用發麵早餐,烙餅便是我家最常出現的,蔥花烙餅、椒鹽烙餅等等,我常會選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做,只為讓家人可以更好吃早餐,自己親手做烙餅,香軟味美,不比早餐店買的差,家常做烙餅時,不用燙麵也不用發麵
  • 懶人版「死面」早餐餅,不發麵不醒面,擀一擀就搞定,節約20分鐘
    懶人版「死面」早餐餅,不發麵不醒面,擀一擀就搞定,節約20分鐘。三月,韭菜餅靠邊站,它成了兒子「早餐王」,一次吃一張,別錯過!文/七星海棠眼看就到月底了,孩子馬上就要復學了。懶人版早餐餅這段時間宅在家裡,孩子起來的比較晚,基本上也不吃早餐,即便是吃,也是吃得很晚,幾乎和中午飯一起吃了。
  • 老家的發麵饅頭
    做引子粑粑的時候,炕的溫度要控制好,溫度太低,發酵不了,溫度太高,就把發酵菌就殺死了,玉米面就成了死面。玉米面在瓷盆裡發酵好了,媽就團成一個個核桃大小的面粑粑,整齊地碼在高粱稈串成的蓋子上,放在陰涼通風處陰乾。媽把做好的引子粑粑盛在一個白色的棉布袋子裡,蒸饅頭或者烙媳婦餅的時候,拿出幾個,方便實用。
  • 教你蒸燙麵包子,和面不用發酵粉,就算涼了也不會變硬,簡單快速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蒸燙麵包子的做法,蒸燙麵包子相比要發麵的包子來說就非常的簡單了。不用發酵,做法更加的簡單快速。下圖是我蒸的燙麵包子,下面介紹具體的做法步驟。1、先和面。和面盆裡加入中筋麵粉,然後盆裡4分之3的麵粉用開水來燙麵。邊緩慢加水,邊用筷子攪拌。然後剩餘的4分之1的麵粉要用涼水來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