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默野這樣讚美鳳凰山,層巒蓊鬱氣清嘉,名勝古蹟燦雲霞,靈谷塔高遙縱目, 鳳城覽勝蘊英華。讀了這首詩,不僅對這首詩加深了理解,還對鳳凰山產生了嚮往之情。
我嚮往的是鳳凰山神奇的氛圍,鳳凰山人的勤勞智慧,因此常常對鳳凰山暇思悠悠。 物換星移似水流年,今天的鳳凰山不知可還有香菸繚繞、鍾馨和鳴的舊時模樣。
去年國慶節我與好友胖子和胡八一來到了花園般的縣城鳳城,有幸登上了嚮往已久的鳳凰山償還了夙願,大開了眼界。
不過鳳凰山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那深幽大清古剎,也不是那虛無縹緲的山間樓閣,而是那生長在懸崖峭巖中的勁松和那少為人知的鳳凰石。
按說,在山的兄弟姐妹中,論高,鳳凰山不及遼南步雲山,步雲山高它二百米;論美鳳凰山,沒有千山的卓越風姿,更沒有黃山廬山的天姿國色,但要看石你就不能不為鳳凰山鳳凰蛋夾扁石等奇特的自然美麗折服。
我們登山那天,正下過一場大雨通往鳳凰山的柏油路,像是山泉濯洗過的青羅帶,轎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半山路,穿過幽幽綠樹,來到了鳳凰山正門。正門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字「鳳凰山」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的是,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川流不息。
端莊有素的工作人員指示我們不用買票,可以乘車去山,車漸漸地駛向山的深處, 左邊是壁立千仞的山峰,好像隨時都可能轟然傾下的山石看上去使人疑懼驚駭。
右邊是綠色滾滾的山谷, 公路好像一條連一條的黃河大堤像一堵連一堵的萬裡長城人道山高水更高, 魚躍微波顯剛豪。
到了停車場,釣魚池吸引了眾多的遊客,魚池裡養的是鳳城人從美國引進的紅鱒魚,這種魚,耐寒、體大,每個遊客釣上來按斤收費。
這一帶山巒連綿起伏,群峰雄奇遠看是一條黛色遊龍在滾躍騰舞令人膽威氣壯;山頭雲裹霧罩,虛幻縹緲,如荒肆野炊,似天降祥雲,又令人有出神入化之感。
山梁上,不時點綴著一簇簇野生的小白樺林,枝葉蔥綠,樹幹潔白宛若一群亭亭玉立的白衣淑女嫵媚動人。
索道底下流淌著潺潺的小溪,滋潤著索道旁的柞樹、翠柏、油松,放眼遠處,鳳城河的岸邊,那羊群好似渤海上點點的白帆,斜向澗底。
山上樹木不多,不僅沒有長白林海的壯闊氣勢,就連成片的樹林也很少見,稀疏的松柏,或從巖縫中拔除,或在石板上屹立,有的在石下曲向天空,有的從崖上斜向澗底,一棵棵都可憐巴巴地舒展著自己的枝條,我心中暗想,如果沒有這滿山嶙峋的怪石, 也不會生成那奔如電、 鳴如雷在奇峰異壑中和鳴的松濤嗎。
放眼望去,只見四面山上,雲霧之中,巨石參差,布滿山脊溝壑,疊峰兀起,組成奇妙的圖畫。
有的像鳳凰展翅,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一隻欲飛的雄鷹。 看不出形狀的也有石上,有石架床疊。屋谷下有谷深谷難測。在這裡,你不能不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功。你不能不懂得非鬼斧神工。你也不能不讚美鳳凰山的壯美。
我們流連鳳凰山的美景,我們稱讚祖國的大好河山, 隨口頌一首水調歌頭,仲秋破雲海, 穿駛鳳凰山。 崚嶒千仞巒嶂,翠鬱上鳴間。 一片山花點綴,萬頃林森遍際,佳境絕乾坤。 玉照來天宇,往事湧如煙素練掛,山風拂,鳥啼呤。眺望似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