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陽用畫作詮釋生命自然之美

2020-12-22 書畫介

劉秋陽(漢石)。中央美術學院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澱區美協理事。首都師範大學藝術中心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繼教學院理論與創作研究班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基地研究員,北京職業技術學院特聘教授,南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席。

出版個人專集《唯美白描精選熱帶植物》等9部;合集《新中國美術家大典》等30餘部。在《美術》、《美術報》等報刊雜誌選登作品多期。

作品被國內外多所大學、美術館、博物館、紀念堂、大使館、畫廊及收藏家收藏。先後在巴西、韓國、泰國、美國、荷蘭;北京、河北、上海、哈爾濱、湖南、新疆、內蒙古、遼寧、河南、廣東、山西、山東、遼寧、江西、江蘇等地,以及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北京海澱美術館等舉辦個展聯展。

莊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自然界中,萬物各張其性,各任其新。藝術家審美的眼光是具有極大創造力的,高逸的簡樸是從繁密豐富中提煉而來,紛紜的是萬物世象,簡樸的方為藝術。秋陽多年來一直試圖擺脫傳統程式化圖式的束縛,並通過寫生歸納賦予創作新的語言品質。為了從大自然中汲取一些靈感與創作源泉,創作出題材新穎、韻味醇厚的中國畫作品。

正如惲南田在《南田畫跋》中所言:「有筆有墨謂之畫,有韻有趣謂之筆墨,瀟灑風流謂之韻,盡變窮奇謂之趣。」秋陽的作品,繁茂蔥蘢充滿靈氣,真實爛漫直抒性情,畫面中充滿了大自然中一草一木、一禽一獸的天然靈性。或隨手寫來,筆簡神生,性情流露;或略參寫實光影,更顯風光霽月,別具一格,詮釋著點滴的自然之美。

他的作品是以一個現代人的心靈和文化視角在感知世界、描繪自然、尋求新的靈感和意境的,畫面中處處洋溢著時代的審美內涵與精神情趣。

藝術家的氣質,乃是生命之氣和品格高下所決定的,藝術的個性就是藝術家的心性體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秋陽追求藝術幾近於痴狂,悠閒與平靜似與他無緣,從其作品中完全能夠感受到他為了藝術而付出的艱辛與苦澀,無論逆境順境,他都堅守著屬於一個藝術家的高逸品格。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種德文化,書畫亦然。秋陽正是用筆墨丹青在默默地承傳著這一永恆的文化主題。隨著探索實踐的深入,他在國畫藝術領域的辛勤耕耘,一定會結出更為豐碩的果實。

相關焦點

  • 菏水之美 詮釋生命之澤
    菏水之美 詮釋生命之澤 2020-12-14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之美」公益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組圖】
    12月1日,「生命之美」公益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共展出標本399件。圖為展出的粉紅背鵜鶘標本。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12月1日,「生命之美」公益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共展出標本399件。圖為展出的斑彩螺化石。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 敬自然之生命 攜自然之力量
    從石器、鐵器時代到機器時代,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改造越來越深入;從「敬畏天地」到「人定勝天」,自然在人類的眼中,逐漸改變了性質。人類對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但人們逐漸忘記了:自然並不是一個死物,自然的生命與人類社會的生命緊密勾連在一起。
  • 他在生命經過歲月雕刻後 ,刻出最自然之美
    在生命經過了歲月長年的雕刻後,於湧也刻著他看遍的人生風景,並將它們擺置在他於昆明受邀開辦的「綠雪齋藝術館」中,累積而成的諸多創作,可說為中國當代造型藝術下了一道註解,但於湧只有一句話:「我僅是一位單純的手藝人罷了。」1. 於湧與他的作品「寶島臺灣」。此作品目前收藏於北京人民大會堂。Q:您創作雕刻藝術品的契機為何?
  • 「無聲」畫作詮釋童真 快來長沙博物館遙望「童年的天空」
    (本次展覽以藝術的「無聲」繪畫創作與「有聲」立體表演為主要呈現形式,詮釋童年的純真。(充滿童真的畫作。)(展覽還將設置多個親子互動區域,以優秀的藝術活動為橋梁,探討親子情感與交流方式,用藝術對話的形式,促進家庭思想交流,樹立家庭教育示範。
  • 驚嘆「生命之美」!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標本亮相展廳
    日前,「生命之美」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慣有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了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旅老畫家陳琳的油畫:從自然、生命出發,構建現代文明的桃花源
    這句話用在陳琳先生身上再貼切不過。近20年間,先生從中華文明出發,走遍了東南亞的山山水水,濡染著這片土地上匯聚的全部的人類文明,虔誠體驗、描摹著每一個族群、生命的苦難和幸福。做人、畫畫、吟詩、為文,他都遵從自然、生命,如風振璞玉,天籟玲瓏,童心赤誠。先生立德立言,成就頗豐,尤以油畫著稱於世。
  • 李道洲:用生命詮釋大義
    李道洲的兒子李澤翔,一個不懂世事的五歲孩子的一句話,似乎讓人明白,三進火場臨危不懼,捨己救人至死不渝,在烈火中永生的光山籍空降兵戰士李道洲,用生命詮釋出大義的內涵。也讓人讀懂了李道洲這個三代軍人世家的開明與擔當。
  • 她的畫作充滿療愈能量,每一幅都是心靈的綻放,都是生命的歌頌
    我好喜歡她的畫作,色彩豐富飽滿,洋溢著生命的熱情,充滿療愈能量,似夢境,又像另一個時空。沉浸在她的畫作中,會感覺到內心很寧靜,很喜悅。每一幅畫看上去都是心靈之花的綻放,無不在讚頌生命,讚頌自然。我發現,如果用愛和靜止來忍受痛苦,就可以用恩典來治癒它,但是當遇到抵抗或感受到沮喪時,隨之而來的便是痛苦。」《未經審視的完美》「Perfection Uncensored」
  • 用歌詞詮釋生命,用音樂描述人生,懂音樂的進
    生,是為了證明愛存在的痕跡;火燃燒後更偉大的生命。我們終於明白,辦不到的那一份承諾,就成為了一種枷鎖。懂音樂的人會明白,接下來,我講的每一句都是音樂的歌詞。用歌詞詮釋生活,用音樂熱愛生命。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用你的聲音燃燒,為何有那趕不完寂寞的長夜。你也不必牽強再說愛我,反正我的靈魂已片片凋落,慢慢的拼湊成一個完全不屬於真正的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我想了十幾個夜晚,我想我一直都在想,什麼是完美的感動。完美並不美,當你愛了誰,你讓我的好,變成一種罪。
  • 用迪士尼的電影詮釋生命與死亡
    這部動畫片的生命,也將正如片中所言,必將由於被後人記住而常青。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關於亡靈的故事,用中國話講,就是關於陰間的故事。所以,把這樣一個少兒不宜的題材用迪士尼的動畫片來演繹,其難度可想而知。後面這兩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在我看來那是比英文原名更加精彩得多,也讓我為此深深感到我們的中文就是比英文更美更富於表達情感。
  • 一部用生命詮釋的電影《緊急救援》,彭于晏:拍完慶幸我還活著
    所以,有一部電影,從春節檔來到了12月,不去爭搶最大的蛋糕,反而是毅然決然地用一已之力,來為2020年而不是2021年的票房出力!這個,叫做大片風範,這個,叫做大局觀!這部電影,就是《緊急救援》!於12月18日上映的緊急救援!
  • 姬子的世界 用一生的信仰在進行著生命之作
    在他那個年代他的藝術真的特別了不起,他經歷了很多常人無法忍受的事情,其實是非常苦難的一生。他的作品無人能懂,但在這種情形下,他依舊默默地做著屬於自己的藝術樣式。」接著他繼續講道,「我認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要走屬於自己的路,這個路是很艱難的,也許生前寂寞,死後光榮。所以一個藝術家必備的條件也是需要忍得了寂寞,要獨立又自由,同時還要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這也是姬子所擁有的大部分精神。
  •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謝楚餘筆下的大美之風
    在現代社會,經典之所以能稱其為經典,其中有一個反面印證就是被很多心懷不軌之人所覬覦和盜用。謝楚餘作品《聆》謝楚餘在畫面處理上,將背景的風雲湧動、滄海橫流與少女冰清玉潔的肌膚、純真無邪的神態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景觀映射下,表現出人類永恆的生命之美。
  • 華晨宇《鬥牛》:除去視聽享受,歌曲還完美詮釋了敬畏自然與生命
    24日晚,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奪冠,成為最新歌王。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期《鬥牛》--華晨宇身著一襲鬥牛元素服裝,用超燃的舞臺表現和高超的歌唱技術,毫無懸念地徵服了聽眾。他簡直是在用生命唱歌,在歌聲中注入了全部心力,舞臺上張弛有度極具表現力。
  • 鈀金馨美系列 美麗來源自然 發現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無須質疑,植物、動物、巖石、土壤、水域等等因素,構成自然。「自然」(Nature)一詞有多種的含義,如自然界、世界、宇宙萬物、自然狀態、本性、天性、種類、物質世界及其現象等等。  有的自然景象美的如詩如畫,秀雅、幽靜。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風光,山如碧玉簪的灕江秀色,富有神話色彩的西湖美景,蜿蜒流淌的潺潺小溪,色彩明麗,線條柔美,秀麗雅致。
  • 張國威︱曲線靈動 塑造生命之美
    這是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一生中對曲線創造的表達,他認為自然的美非刻意,捕捉身邊的生動形象和自然曲線,並轉化成技術與事物的聯結,才是對自然界的崇敬和信仰
  • 以善擁抱世界——金凡的藝術之美
    以善擁抱世界在關於藝術的詮釋中,很多名人都曾對它作出了自己的理解,託爾斯泰說得很直接:「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情感的表達。」藝術,是用一種美的、具有精神力的方式為我們講述生命物體存在的本質和意義。
  • 馬修連恩,用音樂詮釋自然用自然演奏音樂
    從此,在他心中,純淨、自然的育空便成為「人間樂園」的代名詞。  與眾不同的成長經驗,形塑了馬修的音樂風貌與人格特質。十歲那年,馬修的母親用辛苦存下來的錢,買了一架直立式鋼琴,從此,這便開啟了馬修的音樂人生。  受到父母的薰陶,馬修連恩對於保護地球上的所有物種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馬修旅行到過許多地方,都會用音樂、照片、野地錄音來記錄他所感受到的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