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電感飽和原因與理論分析

2021-01-18 電子發燒友
一文解讀電感飽和原因與理論分析

STM32嵌入式開發 發表於 2021-01-16 12:01:57

「電感飽和」這個一直聽到的詞彙你究竟理解其含義嗎?除了電流彎曲失真、燒壞器件這些表象,在物理上「飽和」到底是什麼意思?

感值、耐溫、飽和電流、尺寸、價格 —— 這五個是我們電感選型的基本坐標系,當然我們還會考慮線圈和磁心的形態、磁材、安裝焊接方式。選型過程中最惱火的無過於在數十個電感中找到合適的,卻發現其中一個參數不滿足要求,或者僅僅因為發生概率極低的峰值功率而導致的飽和電流不足而帶來過大的設計裕量。

「感性」的秘密

電感之所以呈現感性,即流過電感的電流會滯後於施加在電感上的電流(事實上是滯後 90 度相角):

因為楞次定律,電感就像熊孩子抓住家裡的寵物,阻礙寵物的前進(電流的變化),你得給熊孩子一些壓力,他先會不大情願,然後再讓寵物(電流)走一下(我們充分利用了這個不聽話的特性來實現我們扼流 Choke 的目的);電感又像一個彈簧,當你施加壓力的時候,它把一部分能量存在自己體內,剩下的一部分能量傳輸出去,當彈簧被壓縮到極,它沒辦法再存儲更多的能量了,即發生飽和,所有增加的能量都被悉數傳遞出去,電感失去了它的滯後作用。

在物理上彈簧這個例子或許更加恰當,就像下面這段在網上找到的教科書般的答案:

電子在原子外層繞著數層軌道旋轉,每一層電子旋轉都會依愣次定律產生一微弱的磁場,每一層的磁力不同、方向也不同,但合力為零,沒有磁性。當一線圈通電流,同樣的依愣次定律產生一磁場,磁力線穿過磁性材料(鐵心),磁性材料內原子的電子旋轉軌道開始轉向,以抵消線圈產生的磁力線,線圈電流越大,越多磁性材料電子的旋轉方向改變,所有磁性材料電子旋轉方向都相同時,就是磁飽和。

電感飽和原因與理論分析

當我們在所有電子上都疊加一個共同的旋轉方向,就像整齊劃一的軍隊方陣,它的磁力就達到了,不能再增加磁力就被成為飽和。這種說明足夠形象,可以定性解釋飽和的概念,但是定性可能並不能讓你滿足,物理的魅力遠遠不止在定性分析。

電感飽和的物理意義

當我們談論電感飽和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談論鐵心飽和,空心的電感永遠不會飽和。這時候很直觀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不使用空心電感呢?這就必須從電感量的計算公式說起(這裡直接拿出結論,具體的推導將在下一部分提到):

式L中是感量,磁導率μ,繞組等效匝數N,磁路的等效截面積為S,電感線圈等效磁路長度為ɭ。

顯而易見,要提高感值可以增大分子μ、N、S ,減小分母ɭ。N往往受限於體積(尤其是功率電感的線非常粗,每一匝都會大大增加體積,且提高N也會提高)、線阻(發熱)、寄生電容(尤其是 EMC 電感,寄生電容會大大削弱其高頻抑制能力)。

在相同 dimensions 下,提高μ幾乎是唯一途徑,空氣的磁導率幾乎等於真空中磁導率μ0,而性能優異的磁性材料μ可達2000μ0,空心電感對比含有磁心的電感,其感值也會相差幾千倍。


9種鐵磁性材料表示磁飽和的磁化曲線
(1.鋼板 2.矽板 3.鋼鑄件 4.鎢鋼 5.磁鋼 6.鑄鐵 7.鎳 8.鈷 9.磁鐵礦)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μ幫助我們獲得高感值,卻也帶給我們飽和的問題。磁場強度H和磁感應強度B的關係可以用磁導率表示:

磁性材料的磁導率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量,而是取決於磁場強度H。在會發生磁飽和的金屬中,隨著通過電感的電流增加,相對磁導率μ隨磁場強度H的增加達到一個最大值,然後隨著它的飽和減小,最後會變為1,所以相應的電感L也趨向空心電感。

換句話說,就是變成了導線,這就是電感飽和的物理意義。電感不會消失,只會退化成空心電感。

B-H曲線(在很多教科書裡它有另一個名字:磁滯回線,當然,磁滯回線還有另外三個象限)如下圖所示,在H的右極限處,所有的材料都會趨向於同一根直線,這就是大自然的物理收斂:

因為磁飽和,鐵磁性材料的磁導率μf會隨磁場強度增加,上升到一最大值,之後漸漸下降。

用麥克斯韋方程組計算一切 —— 一切電磁相關的物理量,都可以從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出。電感並不例外:

電感(這裡只考慮自感)的物理定義式是:

它描述的是在單位電流變化率:

物理上最撓人的幾個事實之一就是,定義式往往不是用來設計的公式,針對後者我們還會有一個更常用的計算公式,下面來推導一下:根據法拉第定律(麥克斯韋方程之一),感應電動勢等於磁通()變化率,如果是多匝線圈還需要考慮繞組等效匝數: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磁珠與電感區別及接地分析
    電感跟磁珠應當說是兩兄弟,很多人一直認為它們都是「通直阻交」,很容易混在一起。正所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實電感和磁珠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電感的單位是享,型號也是用電感值來命名的,如:GZ2012-100指2012(0805)封裝10uH的電感;磁珠的單位是歐,一般磁珠的型號都是用100MHz時的電阻值來命名的,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是電阻值,而不是等效感抗。比如:JCB201209-301,是指2012(0805)封裝100MHz時阻值為300歐的磁珠。
  • 專家現場解讀四類磁粉芯軟磁材料特性
    今天就讓專家現場解讀這三類磁粉芯的磁導特性。由於加工工藝方面的限制,磁粉芯在磁導方面的特性主要取決於金屬粉粒材料的導磁率。除此之外,在加工過程中所選用的粉粒大小與形狀、填充係數、熱處理工藝等也會影響到它的磁導特性。
  • 10種電感特性的比較!
    現時出現在市面上的產品,是綜合以上妥協後,一時一地的最佳化產品。請留意我說「一時一地 」這四個字,這意味著現時的產品,全都不是極致的產品! 這代表我們發展的空間是無限寬廣的, 只要我們肯用心了解,用心去研究,更佳化的產品將陸續出現。
  • 移相控制ZVS PWM全橋變換器的直通問題分析
    移相全橋零電壓開關PWM變換器結合了零電壓開關準諧振技術和傳統PWM技術兩者的優點,工作頻率固定,在換相過程中利用LC諧振使器件零電壓開關,其控制簡單、開關損耗小、可靠性高,已經普遍的應用在中大功率應用場合中,但這種變換器普遍存在著橋臂直通問題,本文分析了橋臂直通問題產生的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並且提出了解決方案。
  • 解讀貼片電感的5個主要參數
    貼片電感,英語:Chip inductors,又稱為功率電感、大電流電感和表面貼裝高功率電感。具有小型化,高品質,高能量儲存和低電阻等特性。
  • 飽和脂肪,究竟是好是壞?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食用飽和脂肪會直接提高心臟病發病風險一直是營養學的核心理念。肉和奶製品含有大量「不健康」的飽和脂肪。營養理論鼓勵我們要多吃植物油以及魚類、堅果、種子等食物中含有的「健康」脂肪。美國官方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從脂肪中攝取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三分之一,從飽和脂肪中攝取的熱量不超過十分之一。英國的指導建議也與之大體相同。
  • 電感線圈有什麼用途與怎麼區分
    電感線圈的用途分為三種,扼流,濾波,震蕩一,扼流:在低頻電路用來阻止低頻交流電;脈動直流電到純直流電路;它常用在整流電路輸出端兩個濾波電容的中間,扼流圈與電容組成Π式濾波電路。在高頻電路:是防止高頻電流流向低頻端,在老式再生式收音機中的高頻扼流圈;得到應用。
  • 結合一共模電感使用,其存在價值不可估量
    前仿真後仿真,不清楚就一起看下了結合一個共模電感使用疑惑聊聊前仿真存在價值原創:臥龍會 關羽兄弟|| 前言業餘兼職仿真也有兩三年了,但是一直沒有搞過前仿真,一般只是在輔助分析問題時候借用仿真偷下懶,驗證下思路和想法。可能好多小夥伴會說出硬體界名言,問題解決成本隨著時間推移是成幾何倍數增加的,你為何不在設計階段解決?時間久遠當年的業界名言洗腦,也忘得差不多了。
  • 電感線圈的作用及繞法
    形象說法:「通直流、阻交流」詳細解說:在電子線路中;電感線圈對交流有限流作用,它與電阻器或電容器組成高通或低通錄波器、移相電路及諧振電路等;變壓器可以進行交流耦合、變壓、交流和阻抗變換等。以下是電感的作用一、阻流作用:線圈中的自感電動勢總是與線圈中的電流變化相對抗。
  • 一文徹底讀懂共模與差模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共模電感有兩組線圈或多組線圈,有方向要求;而差模電感只有一組線圈,沒有方向要求;把共模電感做差模用有方向要求;穿磁珠的單線電感是差模作用。2、抑制共模幹擾的濾波電感叫共模電感;抑制差模幹擾的濾波電感叫差模電感。3、共模電感是雙線雙向;差模電感是單向的。4、共模電感是繞在同一鐵芯上的圈數相等、導線直徑相等、繞向相反的兩組線圈;差模電感是繞在一個鐵芯上的一個線圈。
  • 學習電感怎麼入門?看完就明白了
    當電感中通過直流電流時,其周圍只呈現固定的磁力線,不隨時間而變化;可是當在線圈中通過交流電流時,其周圍將呈現出隨時間而變化的磁力線。 根據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磁生電來分析,變化的磁力線在線圈兩端會產生感應電勢,此感應電勢相當於一個「新電源」。
  • 電感的單位是哪些?該怎樣計算?怎樣增加電感量?
    電感的單位是哪些?該怎樣計算?電感線圈的電感量L 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線圈的圈數、導磁體的磁通量及繞制方法等因素。電感線圈的圈數越多,繞制的線國越密集,電感量越大;相同的繞線方式相同的圈數,導磁體磁通量越高,電感量越大。
  • 貼片電感工作原理
    這種電感稱為自感(self-inductance)。其次在貼片電感工作原理中的電感量大小,主要取決於線圈的圈數(匝數)、繞制方式、有無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線圈圈數越多、繞制的線圈越密集,電感量就越大。接著下面帶大家一起了解下關於貼片電感工作原理如何運作及相關的電感定義等解說。
  • 《電影理論研究(中英文)》| 「主體—位置」轉向中的精神分析女性主義電影理論
    [1]陳犀禾,當代電影理論新走向[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7. [2]趙一凡.西方文論講稿——從胡塞爾到德希達[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203. [3][美]達德利·安德魯.經典電影理論導論[M].李偉峰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207.
  • 詹姆斯馬奧尼:路徑依賴、制度理論與比較歷史分析
    馬奧尼我們在那本書中將比較歷史分析界定為一種因果分析,並將只對解讀感興趣(而對解釋沒有興趣)的學者排除在我們所討論的比較歷史分析範疇之外。這遭到了一些批評。主要批評意見是我們應該放寬比較歷史分析的覆蓋面,將不以因果分析為核心任務的研究包括進來。對這一點,我不是太確定。兩方面都有道理。如果你對比較歷史分析的定義太過寬泛,它有可能變得無所不包。
  • 貼片電感怎麼測試好壞?
    打開APP 貼片電感怎麼測試好壞? 發表於 2017-10-26 10:18:58   貼片電感,一般都是由線圈和磁芯組成的,我們一般看到的都是封閉式的,無法看出貼片電感的好壞。通常一般我們都認為貼片電感不會壞的,因為我們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
  • 十分鐘學會一個電路《電感》
    一丶如何識別電感將導線卷繞起來或將導線繞在鐵芯(磁芯)上就可得到一個電感元件,它是儲能元件,通常簡稱為電感,也是電子產品中常用的基本電子元件之一。用字母「L」表示。電感器可分為固定電感器和可調電感器、空心電感器和鐵芯電感器等。
  • 正確理解電容、電感產生的相位差
    首先,要了解一下一些元件是如何構建出來的;其次,要了解電路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三,據此找到理解相位差產生的原因;第四,利用元件的相位差特性構造一些基本電路。一、電阻、電感、電容的誕生過程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試驗,弄清楚了一些道理,也經常出現了一些預料之外的偶然發現,如倫琴發現X射線、居裡夫人發現鐳的輻射現象,這些偶然的發現居然成了偉大的科學成就。電子學領域也是如此。科學家讓電流流過導線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導線發熱、電磁感應現象,進而發明了電阻、電感。
  • 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宋太宗命徐鉉等人校《說文解字》,奉敕雕版流布,後代研究《說文》多依據徐鉉校本。徐鉉校本的《說文解字》共十五卷,其中一至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十五卷為敘目,每卷都分上下兩篇,實為三十卷。《說文解字》以小篆為主體,分析字形結構,其共收字頭9353個。《說文解字》創立部首,以部首系聯漢字。共分部首540個,從「一」部開始到「亥」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