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化縣清塘鋪鎮龍坳村4戶「好家風」優秀家庭受表彰。
紅網時刻12月13日訊(通訊員 安萱)好家風才能「吹」出好社風。日前,益陽市安化縣清塘鋪鎮龍坳村召開黨員群眾大會,對廖雲喜、廖建軍、吳榮芳、吳成海等4戶「好家風」優秀家庭進行了表彰,他們成為全村1000多戶家庭爭相學習的對象。
近年來,龍坳村堅定不移走法治鄉村建設道路,抓住黨員這一關鍵少數,打出「黨建」「法治」「致富」等基層治理組合拳,開展「好家風」家庭、美麗庭院、優秀志願者等評比,讓社會安定和諧起來,人民生活富裕起來,鄉村換了新面貌。
龍坳村共有88名黨員,從2017年開始,龍坳村黨總支部打破以傳統自然村落為主的支部設置模式,根據黨員年齡結構、工作經歷、生活情況等設立農業黨支部、流動黨支部、老年黨支部,併科學劃分職能職責,發揮黨員帶頭模範作用。
「以前在外的黨員一年到頭很少參加支部會議,自從設立流動黨支部後,流動黨員之間交流多了,凝聚力增強了。」龍坳村黨總支書記吳石林驕傲地說。
黨員戰鬥力提升後,便在法治鄉村建設中當上了「排頭兵」。「你的房子還要建過來,看我不砸了它」 「我是建在自己的地上,你管不著。」「莫吵,莫吵,大家有話好好說。」一旁的黨員「法律明白人」吳榮芳趕緊出來打圓場,「來,我給你們普普法。」就這樣,一起糾紛就化解在萌芽之中。
吳石林介紹,龍坳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村情複雜,糾紛多,是出了名的「麻紗村」。近年來,村裡在法治宣傳、「法律明白人」培育上下大力氣,每次黨員大會都抽出1-2個小時開展「法律明白人」專題培訓。現在,全村黨員個個是「法律明白人」,人人都當調解員。
「以前龍坳村每年到我們所裡來調解的矛盾糾紛有30起左右,自從村裡有了『法律明白人』後,這幾年到我們手中的矛盾糾紛幾乎沒有了。」清塘鋪鎮司法所負責人介紹。
吳石林表示,通過法治鄉村建設,現在龍坳村「麻紗」少了,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一心一意搞建設,安安心心謀致富。
「我以前在外開超市,年收入上百萬,但是總歸是他鄉過客。現在村裡環境變好了,就想回家鄉做點事。」村民吳名海說道。前幾年,他放棄外地經營的超市,回家帶領176餘戶貧困戶和周邊村民搞起了中藥材種植。
目前龍坳村開設家庭農場12家,組建4個農村專業合作社,有效盤活了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走向致富路。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