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舊時光陰不可追,夢回史書做看客。大家好,這裡是舊夢。本帳號將在這裡發表自己的讀史觀點,同時持續為您輸出各類優質而又有趣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喜歡將歷史人物分個高下,分不出來的就號稱並列。於是,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就產生了許許多多的並列名號,諸如:四大美女,江南四大才子等等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古代四大美男中唯一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那麼他到底是誰?又是如何做到百戰百勝的呢?
有道是:北齊男士俊,最美數長恭。邙戰殺聲響,王曲震耳聾。功高憂蓋主,體壯盼生癰。謹慎為人事,難逃飲鴆終。今天這篇文章介紹的就詩句中描寫的這位奇男子——高長恭。
老規矩,先給大家放上一張流傳下來的高長恭的畫像,給大家瞻仰下他的尊容。
高長恭,本名高肅,族名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tiao)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王朝宗室名將,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真不可不謂不是天潢貴胄,然而,在成功來臨前,所有人都需要經歷一番苦難,據《北齊書》記載,高長恭為庶出,在那個極其看重血統出身的年代,這庶出的身份,無疑是他通往成功路上的極大絆腳石。
那麼本文的最大問題來了,一個庶出的美男子,是如何在南北朝那個混亂的年代裡,呼風喚雨,百戰百勝的呢?原因有三:
首先,高長恭雖然是庶出,但也屬於文襄帝高澄的親生兒子,屬於天潢貴胄。再加上,北齊建國以來,圍繞著皇位的紛爭接連不斷。乾明元年,齊文宣帝高洋暴亡,其子高殷即位,齊廢帝高殷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命高長恭領左右大將軍,增益一千戶,後又封他為徐州蘭陵郡王,也正是在這一年,高長恭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之路。
在隨後的北齊高層政治鬥爭中,高長恭先是被高演增邑一千五百戶轉中領軍,又被高湛拜為除使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從此之後,高長恭開始擁有了兵權與軍隊,也開始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二,高長恭的成功離不開自身的勇武過人。據史載,高長恭每戰必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而這一點從他經歷的第一場戰鬥中便可窺見端倪。河清二年,北周楊忠(楊堅之父),與突厥可汗阿史那俟斤一起自恆州而下攻打北齊,被高長恭逼退,但一年後,北周-突厥聯軍再次捲土重來,並分三路進攻,勢要攻滅北齊。
高長恭與大將斛律光,段韶合兵阻擊,與大司馬尉遲迥率領的十萬大軍相遇,雙方在邙山相遇,在戰場上,蘭陵王表現出了過人的勇武,他親率五百精兵在敵軍中左衝右突,殺得敵軍「其中軍所當者,亦一時瓦解」,殺出一條血路,從而成功解圍金墉城。
當時還有一個趣味的故事,蘭陵王因其實在俊美,所以每戰必戴著面具,以遮掩其容貌,邙山之戰也不例外,而當蘭陵王率領軍隊來到金墉城下的時候,城上守軍因為他戴著面具,殺出十萬大軍的重圍來到陣前,且渾身浴血,以為他是天神下凡,竟阻止其入城。當誤會解開後,城中士兵更是感其勇武,譜寫了《蘭陵王入陣曲》一曲來謳歌讚美高長恭。
第三,得益於高長恭所處的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時勢造就英雄。南北朝時期,中原大地混亂一片,各色人物紛紛乘機登基,天下戰亂四起。而正所謂,庭院裡跑不出千裡馬,花盆裡種不出千年松。不經歷血與火的歷練怎能成為一代名將?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那個烽煙四起的時代裡,中原大地上湧現出了諸如高長恭,蘇定方等名垂後世的名將。高長恭的崛起可以說絕對不是偶然。
既然,高長恭作為一個將領,既深受百姓愛戴,又百戰百勝,那麼應該能在北齊朝堂上獲得很高的權勢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隨著高長恭的百戰百勝,北齊高層對其的忌憚也越來越深,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悲傷地對他的王妃滎陽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從未有辜負皇帝,為什麼要賜我毒酒?」鄭氏回答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於是就飲鴆而死,年僅三十三,追贈太尉,諡號武。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蘭陵王高長恭的一生是極其燦爛的一生,正所謂時勢造就英雄,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皇室出身的高長恭沒有像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樣,腐化在權力之下,而是抓住機遇,憑藉自己的勇武,最終成為一代名將。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再高明的武將也沒有拯救自己所效忠的朝代,亦沒有拯救自己。最終自己落得個飲鴆而死的下場,北齊也被北周所滅。只落得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令人不勝唏噓。但,這不正是讀史的趣味所在嗎?
本期介紹蘭陵王高長恭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我將不斷的為您送上精彩的歷史片段,供您欣賞,也歡迎您多多轉發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