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外出垂釣,是長子線好用,還是短子線好呢

2021-01-10 垂釣是一種生活方式

子線是我們垂釣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釣具中最頻繁損壞,更換最頻繁的就是子線。子線的長度並沒有什麼嚴格的統一的標準、規定(個人認為20釐米以下就算短子線,以上就是長子線),所以說子線的長短是相比較而言的。相比較而言,冬季對於子線的長度要求更嚴一些,因為冬季魚口佷蔫,也不像其它季節那樣頻繁。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子線和短子線的優缺點,然後再考慮子線在實際垂釣中如何的應用。長子線的最大優點就是隱蔽性好,不容易讓魚兒發覺出異常。還有就是長子線在入水後下落到位的速度慢,持續的時間也長。這在垂釣中可以更好的發揮餌料霧化誘魚的功效,更好的體現誘釣的一體性。在魚兒吸餌入口的時候,長子線會更為方便省力,不會檔口。這些都決定了長子線更加適合垂釣,這也是現在大家普遍使用長子線的原因。長子線的缺點就是信號傳輸的速度慢,也就是說長子線在魚吃餌時的反應速度慢,靈敏度相對差一些(這點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缺點)。

反觀短子線最大的優點就是信號傳輸靈敏,反應速度快。這是短子線最主要的特點,也是使用短子線的主要原因。段子線還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優點(新手強烈建議使用短子線),不容易發生子線纏繞的情況。這兩點就是短子線優於長子線的地方。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了長,短子線的優缺點。我們再來分析冬季出釣要使用何種子線。冬季魚兒受到低溫的影響,不愛活動,不愛進食,就是非常非常的蔫。這就決定我們的餌料要非常方便的進入魚嘴,絕對不能發生檔口的現象。所以冬季還是用長子線比較好,這樣可以避免檔口現象的發生,提高我們中魚的機率。我們還要通過線組整體的配置,來彌補長子線信號傳輸方面的不足。(比如用細線,小漂等等,這樣也會使得餌料更容易進入魚兒口中。)

最後說一下,子線是整體釣具的組成部分,只能發揮一部分的作用。就是說子線的長短,不會在根本上決定線組整體的性能。祝大家大鯽大鯉,希望上面這些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幫助或啟發,不足之處歡迎大家留言指導批評,大家一起討論技巧,一起提高釣技。

相關焦點

  • 冬季應該用多長的子線野釣鯽魚?冬季野釣子線的使用技巧
    子線在釣魚中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很多新手釣友子線都是從漁具店購買的,釣友們都沒有注意冬季釣魚要怎麼選擇合適的子線,都有什么子線合適就用什麼樣的子線,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冬季野釣鯽魚的子線使用技巧。冬季野釣鯽魚的子線要選擇多長子線,多粗的魚線,多大的魚鉤,多大鉤距搭配才能合適,子線的選擇跟我們冬季垂釣鯽魚的大小和水深有關係,你如果選擇合適的子線會使你魚獲翻倍。1.子線的選擇跟鯽魚的大小有關係冬季野釣鯽魚我們的線組都比較細,那么子線該怎麼搭配比較合適?
  • 釣魚時長子線好還是短子線好
    但我自己是科研人員,自然知道這種非學歷教育用的教科書,只是個別人的經驗觀點而已。所有學科都是如此,所以我不喜歡大學課堂上用教材一說,而只是主要參考書。 就釣魚這事來說,更沒教材之說了。況且,釣魚是一地一域之事,每個地方的魚有其生存環境,和適應那環境的生活習性。釣魚者,須針對魚的習性而調整技術。
  • 臺釣時什麼時候用長子線?什麼時候用短子線?子線長短有區別嗎?
    很多新手釣友釣魚往往就是去買成品的子線釣魚,其實不同的魚情,子線長短都不太一樣。今天一起來交流一下,不同魚情子線應該多長合適,僅供參考,不道之處敬請見諒。首先子線的長短並沒有什麼標準,只能說大概,但是子線的距離一般是一鉤半到兩鉤的距離,在特殊魚情會有變化,比如夏季浮釣鰱鱅鉤距會很大。
  • 冬釣鯽魚,用0.8子線好還是0.4子線好?看完此文一目了然
    野釣用粗線還是用細線?細線是否一定比粗線更好用、上魚更多?這是大家在平日裡討論的比較多的兩個問題,尤其到了冬季,魚不愛動了、口少了,大家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空軍後就會更加疑神疑鬼,總覺得什麼都不對。釣魚有很多的理論知識,但不管討論哪一條都該有一些前提條件,比如說野釣該用粗線還是用細線的問題,如果你不設定釣什麼魚、釣多大的魚,那肯定討論不出什麼好結果。另外粗線和細線的界限又在哪?幾號線算粗幾號線又算細呢?別覺得這是個常識性問題,不同的人對「常識」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
  • 冬季釣鯽魚,用子線夾鉛釣法,省時省力,調漂不糾結!
    釣場一定不能選擇較大的釣場,要選擇窄而且長的水面,這樣的小水面冬季鯽魚扎堆的現象不那麼影響,感覺起來很多地方都有鯽魚,定點釣勉強還是可行的。釣點怎麼選?可以選擇近處的深水,這樣就不需要使用長竿,畢竟短杆搭配小釣組使用起來會更方便。比如橋墩附近,向陽緩坡,曾經的入水口附近等等,都是可以在不遠的情況下達到釣深的目的的,這幾個類型的釣點,也是冬季為數不多的明水魚窩。
  • 野釣實戰探討,短子線和長子線之間,哪一種優勢更大
    在野釣實戰中,子線長短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些年,在誘釣大魚的時候,使用超長子線,也就是對摺長度超過60釐米以上的子線,屢屢斬獲大物的消息也屢見不鮮;但是,長子線在實戰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劣勢,就是基本功不到位,很容易纏繞,而魚情稍微複雜一些,因為子線較長,訊號傳導的誤差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對於新手來說,在選擇子線的長度問題上,是頗為糾結的;子線
  • 淺談一下長子線與短子線在應用方面都有哪些優缺點
    在臺釣風靡的當下,長子線貌似愈來愈佔據上風,長子線的優越性被逐步放大,尤其是在黑坑和競技釣過程中,動輒50Cm長,長子線可以說是獨步天下。那麼我們在平時的野釣過程中就應該選擇長子線嗎?換句話說,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子線的長度。
  • 「長子線鈍、短子線靈」,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可別搞錯了
    不知道有沒有釣友會關心子線的長短,這個問題雖然說對釣魚產生不了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冬天魚口比較弱、需要精細作釣的情況下,能夠注意到也不算是一件無用的事。一般來說,釣小魚用的子線普遍偏短,而釣大魚的子線則偏長,原因是短子線比較靈敏、長子線比較鈍。
  • 你看那麼多釣魚文章有什麼用?長子線和短子線你知道啥時候用嗎?
    很多釣友在釣魚時不知道子線的長度到底應該選多長好,都是直接買那種綁好魚鉤的絲線綁到主線上去。其實子線的長短是和水中魚類吃餌的頻率密切相關的,很多釣魚老手都會使用長度不一的子線來垂釣。今天大熊就給大家講講如何選擇長子線或短子線來垂釣。使用長子線的常見垂釣情況。
  • 釣魚人怎麼選擇合適子線,你的子線釣多久更換?
    子線又叫腦線,子系,也就是連接魚鉤和八字環的魚線,垂釣的對象魚大小不同選擇的子線也不同,子線我們一般手竿臺釣選擇透明或者斑點的魚線來垂釣,這樣可以降低魚兒的警惕性。選擇子線的好壞是拉力,耐磨,柔軟度等方面來衡量。釣魚人應該根據你垂釣的對象魚大小,來選擇子線長度,有些新手釣魚人認為子線長短都可以上魚,長短有什麼關係呢?
  • 子線選對,魚獲翻倍——子線分長短,魚獲各不同!
    我們取一根子線,用指甲掐住用力往下捋,反覆幾次後即可看出該線的抗捲曲性。超耐磨耐磨性對子線來說也是非常重要,耐磨性直接關係到子線的耐用程度,優質的魚線耐磨性能好,可減少子線更換頻率和切線跑魚的機率。■子線和主線能否通用如果說你拿子線去當主線用,應急使用還是沒問題的。主線和子線主要是在生產工藝上有一定區別,主線外面有鍍膜提高耐磨性,子線軟化程度高提高適口性。主線也可以當子線使用,同樣也不建議長期使用。
  • 釣鯉魚,子線應該用多長?原來這麼多講究,後悔現在才知道
    一般來說垂釣5、6斤的鯉魚,主線2號,子線1.5號就足夠了。如果冬季和春季,線組搭配可以細一點,今年開春的時候在淺灘釣鯉魚,1.0的主線,0.8的子線,3.6的竿子,上了2條6、7的鯉魚,總體感覺初春的鯉魚幾乎沒什麼力氣。之所以要選擇合適的線組,原因在於線組太粗靈敏度比較差,而且鯉魚吃餌的時候有異物感吐鉤非常快。所以整體線組選擇要在保證足夠拉力的情況下,儘量細一些。垂釣其他魚類也是如此。
  • 到一處水域釣魚,子線長度要怎麼選
    到一處水域釣魚,子線長度要怎麼選 原標題:到一處水域釣魚,子線長度要怎麼選很多釣友看到在釣魚比賽中
  • 釣魚技巧:子線的科學使用技巧,何時用長,何時用短,有大講究!
    子線是懸墜釣法中經常被提到的話題,關於子線的長短選擇也是爭議最多的。子線有長短之分,但是並沒有一個衡量標準,到底多長才算長子線,多短才算短子線,長短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關於長短主要是某種魚情下儘量長或者儘量短。
  • 釣魚使用的魚線,要重視子線的作用
    在休閒釣中,許多釣友並不單獨使用子線,也就是說,主線、子線是一條線。他們認為,單獨使用子線麻煩,釣線上還得拴聯結環,再把子線與聯結環聯結。這種用線的方法也無可厚非,反正不是競技釣,釣多釣少都沒關係。但是,若講垂釣效果,還是單獨使用子線更好。
  • 冬季釣魚時用多大的子線和多大的魚鉤比較合適?
    進入冬季之後,北方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氣溫越來越低,水溫也隨之降低,大多數的魚兒會躲到深水區域避寒,活性變低了,魚兒的開口變小,甚至會「閉口」停止進食。在野河中基本只有鯽魚在活動。但是只要掌握好釣法和餌料的搭配,還是會有所收穫。冬天垂釣首先要知道魚情狀況,受到水溫降低的影響,魚兒的活動範圍和體能力度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 海釣為什麼要用長子線?長子線有什麼作用?詳細分析讓你一清二楚
    其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所有釣法中,所用的子線都比較長,基本都是20釐米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4米長。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是海魚的覓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本文以我自己的經歷,以下四點論述為什麼要用長子線。什麼是長子線?海魚的進食方法是怎樣的?海釣的長子線有什麼作用?海釣為什麼要用長子線?
  • 冬季釣魚時,子線和魚鉤怎麼搭配比較合適呢?
    冬季氣溫低,水溫也隨之降低,大多數的魚兒會躲到深水區域避寒,活性變低了,甚至會「閉口」停止進食,這時垂釣的魚種主要以適應能力較強鯽魚為主,因此不會用到太大的線組和魚鉤。雖然可以釣到鯽魚,但是由於天氣變冷,鯽魚的口也會比較弱,吃口輕,如果是去野釣半斤左右的鯽魚可以用1.2或者1.5的主線搭配0.6或者0.8的子線,魚鉤選用3號或4號的袖鉤,如果是在魚塘垂釣,主線用1.0或者1.2,子線0.4-0.8,魚鉤用2號-4號即可。
  • 釣魚技巧:子線纏繞打結,影響你的垂釣效率,這些招數可以一試!
    在垂釣過程中子線纏繞、彎曲甚至打結是非常容易出現的現象,對垂釣影響極大。首先來說,子線彎曲會影響魚汛的傳遞,導致信號不準,主線也好,子線也好,繃直拉緊的狀態利於信號傳遞。其次是子線打結影響子線的拉力,子線會變得易斷,跑魚就非常有可能發生。
  • 漂是釣魚人的眼 子線是釣魚人的心 好的子線助你事半功倍爆護更快
    打造一款好的子線還是要很高的工藝要求的。不漲號拉力達標:大家都知道,釣魚的線都分為0.4、0.6、0.8、1.0、1.2等各種型號,這個就是子線的直徑,這個都是有國際標準的,各種型號的直線拉力是多少,結節拉力又是多少,都是有統一標準的,只是很多廠家工藝達不到要求,就把線做粗一點,或者直接0.5的線標0.4,就這樣玩,總之,買的沒有賣的精,便宜沒好貨。